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即刻及术后24h检测两组血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MDA水平升高较明显(P〈0.05),术后24h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MDA水平较术后24h较明显升高(P〈0.05)。与OC组相比,LC组患者血MDA水平在手术结束即刻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24h明显低于OC组(P〈0.05)。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SOD活性在术后24h显著降低(P〈0.05)。与OC组相比,血浆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术后24h明显升高(P〈0.05)。与各自术前相比较,LC组手术结束即刻血GSH—Px活性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血GSH—Px活性在术后24h显著降低(P〈0.05)。与OC组相比,LC组血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术后24h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由于CO2气腹导致氧化应激产生,但术后恢复速度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快。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石症,因其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时间短、胃肠干扰小、恢复快等诸多特点,已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被广大胆石症患者所接受和认同的治疗方法。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针对患者对术前的焦虑,探讨术前访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笔者对1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行术前访视组,使患者稳定了心理状态,以良好的心理接受手术,预防了并发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03年4月至2005年6月胆石症行LC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访视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58例,年龄16岁~72岁,平均年龄44岁;对… 相似文献
3.
林晓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2):327-329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ICU清醒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来比较二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焦虑和抑郁程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92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胆囊切除术实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和SD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应用纽曼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纽曼模式主要考虑压力源对人的作用及如何帮助人应对压力源,主要包括压力源、机体防御和护理预防措施[1].手术对不同的人和人群都会产生压力,这种压力源常可导致手术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反应[2].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患者的术前和术后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我院8年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0余例的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无一例护理差错及并发症发生而影响治疗效果。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到位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患者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胆囊结石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疾病方面具有得天独后的优势,表现为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美观。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但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相似文献
9.
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事件,可使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产生各种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术前护理干预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患者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老年患者生理功能下降,体弱多病等原因,对手术更易产生各种负性情绪。胆囊炎、胆囊结石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已成为其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术前心理护理、生理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焦虑水平,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干预组术前焦虑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缜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体征监测,是确保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术后1天,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D4 +、CD8 +和CD4 +/CD8 +较术前下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二醛(MDA)较术前升高程度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较术前下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较小,且不易损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及血液黏滞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月于本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干预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一时期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干预的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2d与术后3、7d的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液黏滞度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d与术后3、7d的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液黏滞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3d与7侨d观察组的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血液黏滞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2d至术后3、7d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及血液黏滞度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且其术前至术后的波动也相对较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用Hamilton抑郁量表、Zung自测抑郁量表、Zung自测焦虑量表、SCL-90(symptom checklist 90)症状量表及多项目问卷对129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评估,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在进行治疗前检测血浆氧化应激指标。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抑郁组(≥20分,A组)和非抑郁组(<20分,B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C组)。结果: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氧化酶防御能力下降。A组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评分为(59.12±10.18)分,B组SDS评分为(39.24±5.0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2,P<0.01)。A组SAS(self-rating anxietyscale)评分为(52.85±6.35),B组SAS评分为(39.24±5.0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P<0.01)。A组患者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ntisuperoxide anion capacity,A-ASC)水平(393.76±43.35)明显低于B组(456.98±93.86)及C组(483.51±30.64)(F=3.95,P=0.03);A组患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13.84±3.35)明显高于B组(9.42±3.52)及C组(7.86±3.21)(F=12.01,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MDA与抑郁呈明显正相关(r=0.58,P<0.05),A-ASC与抑郁呈明显负相关(r=-0.30,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氧化损伤,伴抑郁症状的患者抗氧化酶防御能力进一步减弱,提示氧化应激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抑郁症状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40例。D组和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检测2组患者术前(T0)、开气腹即刻(T1)、术毕(T2)及术后24 h(T3)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2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1、T2、T3的MDA、ROS水平均较T0明显增高(P<0.01),而SOD则均较T0明显降低(P<0.01);D组T1、T2、T3的MDA、SOD和ROS水平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0.6μg/kg诱导,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1μg/(kg.min)维持;芬太尼组3μg/kg诱导,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0.05μg/(kg.min);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2min(T2)、气腹完全充气后10分钟(T3)、胆囊切除时(T4)及术毕拔管后2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与T1时比,舒芬太尼组T2、T4时MAP均明显低于T1时(P〈0.05),HR无明显变化(P〉0.05);与T1时比,芬太尼组T3、T4、T5时MAP明显高于T1时(P〈0.05),HR也明显增快(P〈0.05)。除T1外,舒芬太尼组各时点MAP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T5时点舒芬太尼组心率明显慢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手术病人,5舒芬太尼较芬太尼更有效抑制麻醉手术的伤害刺激的应激反应,异丙酚用量亦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探讨防范风险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LC组(n=69)及中青年LC组(n=294)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转归。结果LC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费用情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掌握好适应证,做好围术期处理是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探讨防范风险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LC组(n=69)及中青年LC组(n=294)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转归。结果:LC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费用情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掌握好适应证,做好围术期处理是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问题.方法:回顾21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手术患者的呼吸、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情况.结果:212例均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快.在快速诱导麻醉即刻,可观察到部分患者血压轻度下降、心率减慢现象.在造气腹后,部分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均有所升高,并持续于气腹的全过程,手术后恢复至气腹前水平.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缺氧、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及低血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小,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