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菌素与益生菌制剂序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3组,A组给予抗菌素、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1周,继之以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7周;B组进行菌剂治疗,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8周;C组进行一般治疗,应用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各组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各组治疗中及治疗后较入组时腹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腹痛频率明显下降,大便性状异常比例和排便异常比例下降。治疗前3组消化道评分均较高,治疗1周后开始下降,第4周时症状评分值下降较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维持到停药4周,A组优于B、C组。结论序贯治疗、菌剂治疗和一般治疗组均能缓解D-IBS患者的下消化道症状,但序贯治疗组缓解作用更明显,且维持缓解的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
王涛  胥渝  张勋  涂杰霞  杨乐 《西部医学》2020,32(5):749-752+757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联合有氧运动对老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D)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老年IB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金双歧治疗,2 g/次,3次/天,连续1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5次/周,连续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治疗效果、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IL-6)水平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 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排便频率、HAMD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6%,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P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P、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双歧联合有氧运动通过调控SP和NPY释放,减轻炎症状态而协同改善老年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抑郁、焦虑情绪,治疗效果优于金双歧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3.
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艾灸和西药洛哌丁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腹痛、腹胀或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积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腹痛、腹胀或不适、大便性状、大便次数、黏液便、胃纳减少、大便不尽感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前后胃纳减少、大便不尽感、腹痛、腹胀或不适的积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洛哌丁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评价疏肝调脾法与温脾补肾法序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远期疗效。方法: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肝郁脾虚证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匹维溴铵+蒙脱石散组(西药对照组)、疏肝调脾组与序贯治疗组,每组患者30例。西药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50 mg+蒙脱石散3 g,每日3次,疗程8周;疏肝调脾组治予疏肝调脾方,疗程8周;序贯治疗组前4周治法同疏肝调脾组,后4周治予温脾补肾方。3组在治疗前进行腹痛与腹胀、腹泻评分,治疗结束时、结束后3、6、12个月再进行症状评分及单症状与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时,3组腹痛与腹胀评分及腹泻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序贯治疗组的腹痛与腹胀评分显著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疏肝调脾组与序贯治疗组的腹泻评分显著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西药对照组、疏肝调脾组与序贯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3.3%、96.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3月,疏肝调脾组与序贯治疗组的腹痛与腹胀、腹泻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西药对照组(P0.01);西药对照组、疏肝调脾组与序贯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3.3%、80.0%、86.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6月,疏肝调脾组与序贯治疗组的腹痛与腹胀、腹泻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序贯治疗组的腹痛与腹胀、腹泻评分显著均低于疏肝调脾组(P0.05或P0.01);西药对照组、疏肝调脾组与序贯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7%、43.3%、9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12月,序贯治疗组的腹痛与腹胀、腹泻评分显著均低于治疗前、西药对照组及疏肝调脾组(P0.01);西药对照组、疏肝调脾组与序贯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0、0、66.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调脾法与温脾补肾法序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具有良好的改善躯体症状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中药序贯治疗方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共脱落6例,最终试验组43例,对照组41例)。试验组患者分阶段先后口服疏肝健脾利湿汤剂、参术益肠丸,对照组患者口服单剂马来酸曲美布汀片,两组疗程均为6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和6周末的症状总积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末,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胀、排便紧迫感和黏液便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大便性状和黏液便积分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末和治疗6周末,试验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症状总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中药序贯治疗方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起效快、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其中电针组采用电针双侧曲池、上巨虚穴;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各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及每周正常排便天数,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三联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文拉法辛片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后的腹痛评分分别为(0.59±0.24)分和(0.78±0.31)分,腹泻评分分别为(0.61±0.21)分和(0.75±0.31)分,2组患者以上指标以及大便异常等症状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大便排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采用文拉法辛、马来酸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进行联合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肾止泻方敷脐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肾止泻方敷脐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单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腹胀、腹痛评分及日均大便次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温肾止泻方敷脐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且对腹胀、腹痛及腹泻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单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米氮平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其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5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分.然后将患者按照随机给药的方法 分为两组:联合组(28例)给予米氮平联合匹维溴胺治疗,对照组(27例)单用匹维溴胺治疗,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腹痛、腹胀及大便性状异常和排便异常的改善情况.同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神经肽Y水平.结果 55例患者的SAS评分为(47.4±9.3)分,SDS评分为(57.6±8.8)分.联合组对肠易激综合征单项症状中的腹痛和大便性状异常的改善及总体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虑状态.米氮平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匹维溴铵.米氮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血浆神经肽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71医院收治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腹痛、腹胀及大便性状)、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及直肠最大容量)及生存质量[肠易激综合征-生存质量量表(IBS-QOL)]。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积分、肛肠动力学指标及IB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IBS-QO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及直肠最大容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肛肠动力学,减轻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益生菌培菲康序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序贯治疗组)29例给予左氧氟沙星、匹维溴铵和复方谷氨酰胺胶囊(GLU)治疗1周后,再服用匹维溴铵、培菲康和GLU 8周;B组(培菲康治疗组)29例给予匹维溴铵、培菲康和GLU;C组(常规治疗组)28例给予匹维溴铵+GLU常规治疗,总疗程均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Bristol排便量表以及大便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均<0.01),在治疗后4~12周A组和B组症状总分处于较低水平,而C组在第12周时总分高于第8周(P<0.05),A组4~12周、B组8~12周均低于C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腹痛发生时间、腹痛发生次数均下降(P均<0.01)。与B组相比,4周时A组的腹痛发生次数、腹痛发生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C组相比,A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该情况在停药后4周随访中持续体现。治疗后各组Bristol排便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便频率积分均有下降(P<0.05),第8周时,A组和B组的总分低于C组(P<0.05),第12周时,A组积分依然低于C组,而B组与C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和B组黏液便比例明显下降(P<0.01),而C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培菲康序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更为显著、持久,对改善患者的症状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需花费高额医疗费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对本病的防治至今还缺乏足够有效的方法。 目的:观察在肝脾相关理论指导下自拟调和肝脾核心汤治疗腹泻型IBS的疗效。 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纳入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0例腹泻型IBS患者。将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调和肝脾核心汤,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疗程均为4周。 主要结局指标: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显效率、症状消失率和症状积分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显效率分别为85%(17/20)和45%(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黏液便各症状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黏液便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肝脾相关理论自拟调和肝脾核心汤治疗腹泻型IB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田少雄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11-113
目的探讨五草汤加10%大蒜浸液配合毫米波辐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经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0例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五草汤加10%大蒜浸液配合毫米波辐照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组,10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肠镜分级及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8,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腹泻、腹痛、黏液便、矢气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脓血便、肠鸣、腹胀、矢气、畏寒、神疲乏力、里急后重、腰酸、纳差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肠镜像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镜像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5例恶心、厌食,但能完成治疗。1例皮肤轻度瘙痒.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五草汤加10%大蒜浸液配合毫米波辐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功能性肠胀气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斯锞  廖文 《四川医学》2009,30(1):19-21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对功能性肠胀气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肠胀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B组仅服用双歧杆菌,疗程2周。结果治疗1周,A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1),B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周,A组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明显(P〈0.01),B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高于A组(P〈0.05)。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1周有效率:腹胀:53.3%VS17.9%,伴随症状:58.3%VS28.6%;2周有效率:腹胀:76.7%VS42.9%,伴随症状:79.2%VS45.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对功能性肠胀气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肠激舒软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正肝郁脾虚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方法。10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符合本试验纳入标)隹,试验组78例,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肠激舒软胶囊(4粒/次,3次/d)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3粒/次,3次/d)进行为期21d的治疗。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频率、粪便性状等单个症状进行疗效评价,同时对单个症状基础上的总体疗效进行组间比较。以血、尿、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安全性评价的依据。结果:治疗21d后,试验组治疗第7、14、21天腹痛或腹部不适积分及第21天该项积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育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第14天大便次数积分及第21天该项积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第21天大便性状积分及其积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第14、21天肠鸣积分及其积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0.27%和71.62%,对照组分别为13.64%和40.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肠激舒软胶囊能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分期辨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3例,对照组23例.研究组活动期予白头翁汤合香连丸加减方口服,并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方外治,缓解期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口服,若病情复发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方;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规范应用.两组疗程均为60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0d、治疗后第60d进行总体症状评分、单项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非劣效于对照组;两组均能够改善总体症状评分(P〈0.05),并且研究组在治疗后第60d对总体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单项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0d研究组患者腹泻、脓血便、腹痛、乏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研究组各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分期辨治能有效改善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中后期疗效尤为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顺气汤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药组在术后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自拟通腑顺气汤口服;对照组予术后常规处理。结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中药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 h症状总积分中药组低于对照组,2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2 h症状总积分中药组低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自拟通腑顺气汤可加快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及首次排气、排便,改善术后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张琛  ;邹益友 《湖南医学》2014,(4):696-698
【目的】从临床表现、肠镜及肠道菌群变化多方面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本院92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肠道菌群、肠镜分级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58.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肠镜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下降( P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助于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目的,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定不同赋形剂调制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筛选双柏散外敷的最佳赋形剂。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方案集分析(简称PPS)的250例急性胆囊炎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双柏散治疗组,后者根据不同的赋形剂又分为蜜组、酒组和水组。观察各组症状总分与改善、右上腹痛改善时间、腹部压痛改善时间、腹部反跳痛改善时间等指标改变,及其与不同的赋形剂的关系。结果:(1)临床疗效:生存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腹痛改善时间和反跳痛缓解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不同赋形剂与疗效的关系表明:蜜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蜜组右上腹痛改善时间和腹部压痛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和其他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但反跳痛改善时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明确,蜜为合适的赋形剂。  相似文献   

20.
谢正元  杜芳腾  郭武华 《医学综述》2014,20(17):3213-3214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伊托比利对胃癌化疗后出现腹胀的疗效。方法将胃癌化疗后腹胀患者138例纳入本研究。试验组予以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粒,每日3次,盐酸伊托比利50 mg,每日3次,疗程4周,对照组仅给予盐酸伊托比利50 mg,每日3次,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腹胀症状积分改变。结果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盐酸伊托比利可明显改善胃癌化疗后的腹胀症状,治疗1周、2周、3周及4周腹胀症状积分均显著地下降(P<0.05),且优于单用盐酸伊托比利组。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伊托比利治疗胃癌化疗后腹胀明显有效,且较单用伊托比利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