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系统(CSII)组成的双C方案应用在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疗效.方法 将44例血糖波动大、难治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双C治疗组和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DI)组.比较2组治疗2周后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发生情况等.结果 ...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泵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CSII组206例,MDI组18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CSII组较MDI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且胰岛素用量较低(P<0.05),血糖漂移幅度较小(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MDI组比较,CSII能在单位胰岛素用量更少的情况下,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从而降低了体质量的增加和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3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作用.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21例采用一天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方案(Mix组),21例实行三短一长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MDI组),26例接受胰岛素泵方案(CSII组),待血糖平稳后胰岛素泵方案组改为3+1方案.观察各组患者血糖达到目标值所需要的胰岛素剂量、时间、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和胰岛素泵改成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后达稳态水平所需的胰岛素剂量、时间及血糖波动.结果:①MDI组、CSII组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小于Mix组.②治疗7d时MDI组与CSII组相比全天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Mix组中餐后血糖明显高于MDI组与CSII组,睡前及夜间2:00血糖则明显低于MDI组.③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ix组和MDI组.④CSII组改为MDI方案后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波动幅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胰岛素泵和MDI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的效应相似;一天两次预混胰岛素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但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高,血糖波动幅度较大,中、晚餐后血糖控制欠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传统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将妊娠糖尿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22例于三餐前及睡前强化治疗控制血糖。比较两组的血糖达标的时间、血糖稳定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的次数。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更稳定,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更安全、有效的控制血糖从而使妊娠糖尿病患者稳定了血糖水平,安全度过围产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应用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3组:双C组、单纯CSII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双C组行CGMS连续监测血糖,后两组均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比较3组治疗3d时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各组强化治疗2周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1)空腹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餐后2h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P〈0.01),与CSII组、MDI组相比,双C组下降更明显(P〈0.01),CSII组、MDI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血糖漂移:双C组MAGE显著低于CSII组及MDI组(P〈0.05),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糖达标时间:双C组和CSII组明显短于MD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双C组少于CSII组及MDI组(P〈0.01),CSII组与MDI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6)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双C组少于CSII组与MDI组(P〈0.01)。结论3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短期应用CSII治疗效果好于MDI治疗,在CGMS监测下的CSII降糖治疗效果更好,达标所需时间短,胰岛素需用量少,低血糖事件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8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可使血糖达标,但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达标时间短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比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治疗1型糖尿病有更好的疗效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朱燕  杨红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576-3577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差异。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CSⅡ治疗,另一组采用MSⅡ治疗,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结果:胰岛素泵组人均日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M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少于MSⅡ组,CSⅡ能显著、快速改善血糖控制。结论: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CSⅡ较MSⅡ能更平稳、更迅速的控制血糖,明显减少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并可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合并感染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合并感染的T2DM患者,CSII组157例,MDI组150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两组血糖水平、血糖漂移幅度、血糖达标时间、单位体质量的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为(6.73±2.73)d,MDI组为(7.51±2.38)d(P<0.05);血糖稳定于靶目标值的比例CSII组比MDI高(P<0.05);且达标时胰岛素用量CSII组偏低(P<0.05);两组前5天的治疗比较,CSII组总体血糖水平低(P<0.05),单位体质量的胰岛素用量较少(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T2DM患者中用CSII治疗能在单位胰岛素用量较低的情况下,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CSII是糖尿病合并感染急性期的一种理想的胰岛素输注模式.  相似文献   

9.
“双C”联合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张振宙  张杰  李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7-37,39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Ⅱ)联合应用对脆性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15例应用“双C”治疗的脆性糖尿病患者与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MDI)对照两周后进行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的比较。结果与MDI相比“双C”治疗组血糖控制平稳,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CGMS与CSⅡ联合应用能更有效的控制脆性糖尿病的血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严重高血糖状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80例糖尿病严重高血糖状态患者,分别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与胰岛素泵治疗,随机分为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MSII组,n=40)以及胰岛素泵组(CSI 组,n=40),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组间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胰岛素用量、平均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血糖达标时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SI 组较MSI 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1),平均胰岛素用量更小(P<0.01),平均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胰岛素泵较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严重高血糖状态更能较快、平稳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卢乐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50-5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方法选择76例G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F输注胰岛素组为治疗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达标时间、低血糖的发生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糖控制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血糖控制达标天数较对照组缩短,低血糖发生较对照组少,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并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减少妊娠并发症,优于传统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短期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意义.方法 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即门冬胰岛素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各60例.结果 2组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FBG)、平均三餐后2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治疗方面,能有效控制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及较少的低血糖发生率,具有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强化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6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的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CSII和MDI进行短期强化达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血糖达标天数、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CSII组Homa IR及Homaβ、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与MD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均能有效控制初诊T2DM患者的血糖,促进短期血糖达标。但与MDI相比,CSII治疗可显著恢复胰岛细胞功能,并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初诊妊娠糖尿病(G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2例初诊G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治疗组18例(观察组)及短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组15例(对照组),两组均通过胰岛素泵注射,疗程自确诊时至分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三餐后2h及睡前末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孕妇和婴儿围生期并发症。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空腹及三餐后2h及睡前血糖、HbAl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三餐后血糖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空腹、睡前血糖、HbAl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平均日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两组孕妇和婴儿围生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较诺和灵R能更有效控制餐后血糖,胰岛素用量较少,达标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治疗GDM安全有效,为GDM患者控制血糖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88例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GDM)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产妇均在24~28+周确诊为GDM,并在确诊后给予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或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6例产妇均在入院待产时确诊为GDM,整个孕期未予任何处理。结果治疗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严重影响孕产妇及围产儿的预后,及早发现及正确处理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C"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使用"双C"治疗,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间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治疗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双C"治疗组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则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C"治疗可使患者血糖快速达到控制标准,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所提供的可视化信息有助于帮助患者教育,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程瑞雪 《中外医疗》2013,32(17):4-5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两种方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以该院收治的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疗法,B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疗法。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FPG、2hPG、HbA1c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FPG、2hPG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较,B组胰岛素用量较少,血糖达标时间较短,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两种方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均可获得较满意的降糖效果,其中胰岛素泵疗法药物用量少、血糖达标快、不良反应少,具有更好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