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应用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观察组应用甲钴胺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均缓解,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观察组临床症状的缓解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P〈0.01)。结论甲钻胺与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应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缓解DPN症状的效果优于甲钴胺单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谷峰 《大家健康》2016,(2):83-84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P <0.05)。结论:甲钴胺与胰激肽原酶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组(n=30)和甲钴胺对照组(n=30),联合治疗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甲钴胺片0.5 mg;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0.5 mg;均每日3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腓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3.3%,治疗组在改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优于甲钴胺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于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例)和对照组(11例)两组;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再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治疗10周后,对各患者的神经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总有效率为81.8%,单独使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6%(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胰激肽原酶,可以在门诊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身痛逐瘀汤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味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份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采用身痛逐瘀汤化裁,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36例单用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以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明显高于对照组6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V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身痛逐瘀汤与甲钴胺片联合应用能够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李党生 《当代医学》2014,(32):132-133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DPN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感觉传导速度及运动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可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常规药物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甲钴胺每次500μg,每天3次口服,联合胰激肽原酶每次40 U,每天1次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每次500μg,每天3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患者视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8.
马跃  崔秀玲  奚悦   《中国医学工程》2012,(5):111+113-111,113
目的评价观察毫米脉冲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组)40例,治疗组(甲钴胺、胰激肽原酶联合毫米脉冲波治疗)40例,总疗程2周,观察自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在自觉症状缓解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68%,观察组总有效率88%。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毫米脉冲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136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给予严格控制血糖及口服维生素B1、腺苷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再用硫辛酸600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胰激肽原酶40U,每日1次,肌注,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单用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将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同时口服甲钴胺500μ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甲钴胺500μg。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1.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治疗组)和单药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用甲钴胺治疗,更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调整作用。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案(饮食控制,并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等)的基础上加服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痹颗粒,3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DA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且对改善DPN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疗效。方法:76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于甲钴胺及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于鼠神经生长因子9000AU和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1次/d,共4wk;对照组36例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1次/d,共4wk。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治疗后快于治疗前也快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神经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用甲钴胺疗效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人住我院治疗的60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实验组给予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连用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丹参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DPN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要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患者疗效佳,而且也较安全,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ype2-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3月入我院的90例老年tpye2-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为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单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为实验组。两组治疗3周。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检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并且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及SC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加快;实验组患者的CR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实验组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8.9%。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type2-DPN的临床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芪归芎芍汤加减联合弥可保治疗湿热下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湿热下注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各组均予常规的基础治疗,使血糖稳定,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芪归芎芍汤加减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单用弥可保治疗。结果:治疗组33例中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8%;对照组32例中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芎芍汤加减联合弥可保治疗肝肾阴虚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和对照组(甲钴胺)各35例,连用14 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28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2.433、2.393、2.627、3.129、2.853、3.174、2.573、3.239,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t=3.519、2.643、2.783,3.139,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病患按照1:1的人数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对实验组病患实施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病患仅给予甲钴胺进行治疗,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1名病患中,病情改善的有47例,无效的有4例,有效率为92.2%;对照组51名病患中,病情改善的有28例,无效的有23例,有效率为54.9%。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