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27-1428
本文综述了新型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用药经验及治疗进展,包括各种新型抗抑郁剂的药理、临床用药特点及效果和药物经济学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调查抑郁症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及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调查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北京安定医院门诊诊治的抑郁症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抑郁药物联合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171例抑郁症患者,其中女3575例(69.1%),男1596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对57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不伴糖尿病组47例,伴糖尿病组10例)和35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测定.所有对象入组后测量体质量和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部分患者接受6周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复测.结果 老年抑郁症患者,不论是否伴有糖尿病,FINS[(12.69±6.12)uIU/ml,(12.77±4.20)uIU/ml]和HOMA-IR[(2.65±1.40),(3.94±1.06)]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BMI、HbA1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不伴糖尿病老年抑郁症(n=22)经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6周后,FINS和HOME-IR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但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2例不伴糖尿病抑郁症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与血清胰岛素浓度无显著相关性(r=0.055,P>0.05).结论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存在胰岛功能紊乱,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下,胰岛素抵抗降低;抗抑郁剂治疗后胰岛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并发糖尿病时,应重视抗抑郁药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47例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症状(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6 w、12 w,两组 HAMD 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抑郁症的关系及抗抑郁药对其的疗效。糖尿病病人也和许多内科疾病一样,易患抑郁,焦虑等情感性精神障碍,新型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百优解)因同时改善血糖而成为糖尿病伯首选抗抑郁药,方法:对20例糖尿病合并抑制症患者无关 原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羟色胺再摄取制剂-盐酸氟西汀(百优解)剂量20mg/日晨服,疗程8周。观察疗效。结果:糖尿病患者易患抑郁症,单一用降血糖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盐酸氟西汀(百优解)抗抑郁症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服用方便,结论:糖尿病抑郁症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用抗焦虑药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相似文献   

7.
张红卫  许明智  李文波  贾福军 《广东医学》2012,33(17):2568-257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Lep)、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5例抑郁症患者应用帕罗西汀20 mg/d治疗前1 d、治疗4周末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epI、ns水平,以HAMD-24评定患者的严重程度。结果对照者血清与患者血清Lep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p水平均与体质指数有关(P<0.01)。有体重减轻的抑郁症患者与无体重减轻的抑郁症患者比较血清Le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Ins高于无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治疗后女性Le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体重减轻的抑郁症患者血清Lep降低,提示Lep在抑郁症或抑郁症某些亚型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帕罗西汀可能对Lep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遗传因素可能在抑郁症伴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小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1):1156-1157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合并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54位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人。研究组在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培酮;对照组则不加用利培酮。观察时间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l)、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时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后第2、4周末研究组HAMA和HAMD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第2、4、6周末两组HAMA和HAMD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副反应量表评定显示各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培酮辅助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重性抑郁症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重性抑郁症患者 (majordepression ,MD)血清IL -6的水平及抗抑郁药治疗前后其浓度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 5 3例MD抗抑郁药治疗前后、5 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 -6含量。结果 MD组、对照组血清IL -6含量分别为 (3 5 2 5± 2 1 48)pg/ml和 (3 86± 2 80 )pg/ml,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其中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MD患者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阿普唑仑片联合治疗前后其血清IL -6含量分别为 (3 5 2 5± 2 1 48)pg/ml和 (9 75± 7 2 5 )pg/ml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IL -6含量升高的MD患者经抗抑郁药治疗后 78%其IL -6水平降至正常 ,其余者无明显改变。结论 IL -6在MD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经抗抑郁药治疗后大多数可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医学》2017,(2):111-112
目的研究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来自2015-01—2016-09间收治的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住院和门诊抑郁症患者102例。10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药物+心理组。药物组单纯给予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心理组给予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治疗总有效率、起效时间;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药物+心理组相较于药物组抑郁症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心理组相较于药物组起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药物+心理组相较于药物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eateehol一0-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Vall58Met(rs4680)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重性抑郁障碍(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之间的关联。方法以250例MDD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COMTVall58Me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采用t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COMTVall58Me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68,12.611,P〈0.01),携带Met等位基因的人群患MDD的危险度是携带Val等位基因的1.725倍(OR=1.725,95%C/1.274~2.335)。结论COMTVall58Met基因多态性与MDD发病有关联,携带Met等位基因的人群患MDD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血浆氨基酸浓度并分析其与健康对照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可能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同位素内标结合串联质谱鉴定的方法测定26例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氨基酸浓度,同时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17 for depression,HAMD-17)评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中9种氨基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γ-氨基丁酸、α-氨基己二酸、谷氨酰胺、乙醇胺和亮氨酸)存在异常改变(P<0.05);抑郁症组中天冬氨酸和β-氨基异丁酸浓度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呈显著的负性相关(P值分别为0.045、0.006,r值分别为-0.397、-0.521);回归分析提示色氨酸、半胱氨酸和谷氨酰胺组成的预测模型对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人群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抑郁症患者病程早期存在血浆氨基酸代谢紊乱;循环氨基酸或可用于抑郁症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以及抑郁症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SSRIs治疗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前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符合DSM-Ⅳ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21例,均给予SSRIs系统抗抑郁治疗6周,治疗前后均采用HAMD24、HAMA评估抑郁焦虑症状,ELISA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患者的HAMD24、HAMA及HAMD24各项因子分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P<0.05);HAMD24总分、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的下降与血清BDNF水平的升高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MDD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可明显提高,但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8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增加认知行为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和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测评两组康复效果。并且于出院后,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HAMD、CGI、PSP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和6周后,研究者组HAMD、CGI、PSP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前后,研究组HAMD、CGI、PSP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度抑郁症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降低复发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是一种基因与环境交互影响的重大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学说众多,但仍未获得广泛认同。肠道微生物是人体最大、最直接的外环境,已成为解析抑郁症的全新切入点。根据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综述:(1)肠道微生物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影响脑神经生化和行为表型;(2)肠道微生物紊乱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3)肠道微生物在抑郁发生中的潜在致病机制;(4)展望以抑郁症肠道微生物紊乱为靶点,开发抑郁症新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额叶、前扣带回皮质、海马N-乙酰天冬氨酸(NAA)的相对含量.方法 对13例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及13位健康志愿者前扣带回行多体素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扫描,抑郁症患者经6周抗抑郁治疗后再次作1H-MRS扫描,测定的生化物质为NAA和肌酸(Cr).结果 抑郁症组左侧和右侧额前皮质、左侧和右侧海马NAA/Cr值[分别为(1.29±0.18),(1.33±0.23),(0.93±0.21),(0.96±0.19)]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 <0.01),双侧前扣带回皮质NAA/Cr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抗抑郁治疗后,左侧额前皮质NAA/Cr值(1.63±0.42)较治疗前(1.29±0.18)升高( P =0.010);右侧额前皮质、双侧海马、右侧前扣带回皮质NAA/Cr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双侧额前皮质、双侧前扣带回皮质、左侧海马NAA/Cr值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额前皮质和海马N-乙酰天冬氨酸的含量改变与抑郁症的发生和抗抑郁剂的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7.
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和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疗效。方法对1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4周共8次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的16例首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单用药物治疗4周,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的DAS总分[(149.25±14.07)分vs(138.38±9.56)分]、因子D5[(19.50±2.34)分vs(15.31±1.96)分]、D7[(19.31±3.48)分vs(15.19±2.34)分]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DAS分改变不明显;治疗后研究组的DAS总分、D1、D5、D7等因子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较,BDI和SAS在治疗前后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功能失调性认知,特别是在脆弱性、寻求赞许、自主性态度的改善上,而对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疗效则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梁皓明  陶领钢  黄峰  古田  梁辉光  韦红日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095-2096,209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抗抑郁药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对3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测定血糖,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患者在接受8周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复测。结果: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胰岛素水平[(30.19±11.81)IU/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00±2.30)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0,P<0.01)。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前([30.19±11.81)IU/ml]和治疗后([9.91±5.18)IU/ml]胰岛素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48,P<0.01)。结论: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存在胰岛功能紊乱,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后,胰岛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MECT和西肽普兰药物治疗,观察期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减分率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的差异为次要疗效评估指标;以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观察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用临床记忆量表观察观察组患者的记忆变化。结果治疗第6周末,观察组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SAS总粗分、SDS总粗分、HAMA总分、HAMD总分治疗第1周末即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而对照组于治疗第2周末才开始下降(P〈0.05);观察期内,观察组除SAS总粗分仅于治疗后1周末、2周末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外,上述其它量表分治疗后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间治疗后各时点TESS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记忆量表治疗后第一个24h时指向记忆、图象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分值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后6周末各项量表分值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0.01)。结论MECT对重性抑郁障碍起效较迅速,疗效较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有效,但其机制不明,也难以客观预测疗效。目前抗抑郁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局部自发脑活动的变化多集中在背外侧前额叶、腹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楔前叶区域;脑功能交互涉及情绪环路、默认网络、中央执行网络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未来研究应优化试验设计、增加样本量、减少样本异质性,比较不同类别抗抑郁药物的影响。文章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角度系统综述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以期促进对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促进可预测抑郁症药物治疗反应客观标记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