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卧位旋按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卧位旋按手法治疗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指数增高(P<0.01),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差异。说明卧位旋按手法能够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的高粘凝聚状态,使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缓解或消除。  相似文献   

2.
3.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液流变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颈椎病之一,以中老年人多发,占颈椎病发病率的20%~30%,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近年来,笔为探讨本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测定了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和52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多见于40岁以上经常低头伏案工作者,是临床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近十年来应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gdy-losi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物力学失衡等各种原因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致使脑干和迷路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CSA约占颈椎病的10%~15%,约有70%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1]。多数学者认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是引起CSA的主要原因。由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复杂,所以,CSA的发病机制也复杂多样。据报道,CSA主要与颈椎退变、发育异常和椎-基底动脉病变或发育异常有关;CSA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疗法,推拿对CSA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CS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E)及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前,两组左右椎动脉VP、VE、V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左右椎动脉VP、VE、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SA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 ,脊柱内外平衡失调 ,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 ,引起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主要有椎动脉机械压迫学说、交感神经刺激学说、椎间失稳或软组织炎症直接或间接刺激神经 (交感神经、窦椎神经等 )学说三种解释。赵定麟 [1]认为 ,脊椎退变失稳、骨赘形成、椎间隙改变及髓核脱出等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其周壁上的交感神经而引起椎动脉痉挛、狭窄或折曲改变 ,导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李春生[2 ] 分析亦认为 ,颈椎退行性改变可刺激交感干神…  相似文献   

9.
推拿头颈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部采用扫散、分推、按揉、五指拿手法,颈部采用(扌衮)、揉、拿,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痊愈25例,显效1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平均疗程14天,期间停服任河药物。  相似文献   

10.
推拿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7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智琼 《海南医学》2001,12(10):86-87
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 ,总结并自创了一套治疗颈椎病的推拿方法。 74例患者经手法治疗 ,90 %左右能一次减轻症状 ,并有少数患者 5— 10次痊愈 ,1— 3年随访无复发。 1例治疗 10次无明显效果 ,终止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本组 74例患者中 ,男性 2 1例 ,女性 5 3例。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33岁 ,其中 33岁~ 5 0岁 2 9例 ,5 1岁~ 73岁 45例。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3天。1 2 诊断标准 :参考《推拿学》颈椎病一章为诊断标准 ,有颈肩痛、头晕、呕吐、位置性眩晕、耳鸣、耳聋、视物模糊、猝倒等临床表现。X线照片见 :颈椎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前列地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注射前列地尔干乳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颈椎牵引加药物外用和手法整复及TDP照射4种疗法同时治疗与非同时治疗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经X线、CT及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120例,按首次就诊随机分为同时治疗组和时照组(各60例).同时治疗组是在颈椎牵引的同时给予手法整复、药物外用和TDP照射,而对照组是将上述4种疗法分次治疗。结果经30d观察。其疗效采用Ridit分析,认为牵引同时综合治疗CSA疗效较非同时治疗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牵引同时综合治疗疗效高,缩短了治疗时间及疗程,认为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1608-16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高级血管分析技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诊断和病因分析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3例临床拟诊为CSA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所得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血管分析(AVA)等重建技术进行后重建处理,并与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几种后重建方法诊断CSA的差异。结果:AVA重建的图像质量最佳,其中I级图像为55例(75.34%),而MIP和VR则分别为65.75%和64.38%。AVA对椎动脉钙化、椎动脉变异、椎动脉狭窄、椎动脉发育不良显示与MIP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AVA对钩椎关节增生、椎动脉钙化、椎动脉狭窄、椎动脉发育不良显示与VR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AVA在无创诊断和随访CSA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为CSA临床应用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无创、便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观察颈椎养生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将5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 采用颈椎养生操合按揉理筋拔伸推拿治疗;对照组27例, 采用按揉理筋拔伸推拿治疗。以14 d为1个治疗周期,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养生操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焦虑状态效果显著, 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针刺以颈椎病穴为主穴,对照组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穴;两组针刺得气后,均辨证取穴,接电针仪,中等刺激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头晕症状评分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愈显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眩晕证候积分减少率,血流速度改变率,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椎病穴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速度,提高临床愈显率方面较颈夹脊穴组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颈椎横突孔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颈椎横突孔的测量与对椎动脉的形态的观察。评价横突孔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形成过程中的实际作用。方法 对13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及50例对照组人员作颈椎横突孔扫描,测量及孔径对比,并对其中107例及23例分别作了MRA及DCE-MRA检查。结果 横突孔形态多样,有卵圆,圆形,逗点及三角形等,卵圆型,约占70%左右,病例组横突孔孔径与对照组孔径对比,特别是横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原因复杂,横突孔的形态改变仅是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西比灵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对近5a来所诊治的109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55例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5~10mgq.n.,两组均经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疗效情况。结果:按所定疗效判定标准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论平均初效时间或症状完全控制时间以及两个月后复发例数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西比灵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胡俊峰  田雷 《西部医学》2012,24(8):1471-1473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每周1次,3次1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牵引、按摩等手法治疗。在治疗结束时和结束后6个月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2.5%和100%,对照组近、远期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8.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阻滞是一种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新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邓友章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友章教授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重视中药内服,分为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痰湿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5型辨证施治。在认真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创新并运用独特手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此外,还结合现代检测手段仔细推敲手法的作用机理,为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现代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步理筋止眩法推拿联合项痹蠲方热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8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1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加用三步理筋止眩法推拿联合项痹蠲方热熨, 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CASC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14%)较对照组(65.71%)高(P<0.05);两组CASCS、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1%(1/140), 与对照组的2.86%(4/14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步理筋止眩法推拿联合项痹蠲方热熨治疗CSA, 可增加椎动脉血流量, 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