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中部复杂性骨折在临床上常见,占颌面部骨折的40%以上,传统的治疗方法行面部局部小切口复位,固定骨折,但局部小切口术野显露不清,操作困难,费时,且在面部留有新的手术瘢痕,而经头皮冠状切口治疗此类骨折,可直接显露术区,术野清晰,复位确切,固定牢靠,保证了手术的质量和效果,且头皮冠状切口隐蔽安全,面部不留瘢痕,尤其对错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皮冠状切口在面中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优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住的38例面中部骨折的患者,单纯颧弓骨折3例,颧弓伴眼眶外侧壁及眶下壁骨折8例,颧骨颧弓复合骨折9例,颧骨伴上颌骨骨折10例,额骨及眶上壁骨折8例,均采用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加用附加切口的5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38例面中部骨折的患者,术中暴露充分,术野清晰,骨折解剖复位良好;术后切口隐蔽,不影响面容,无继发畸形及功能障碍,无一例面神经损伤。结论:头皮冠状切口应用于面中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疗效满意,安全高效,不影响面容,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皮冠状切口在面中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优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住的38例面中部骨折的患者,单纯颧弓骨折3例,颧弓伴眼眶外侧壁及眶下壁骨折8例,颧骨颧弓复合骨折9例,颧骨伴上颌骨骨折10例,额骨及眶上壁骨折8例,均采用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加用附加切口的5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38例面中部骨折的患者,术中暴露充分,术野清晰,骨折解剖复位良好;术后切口隐蔽,不影响面容,无继发畸形及功能障碍,无一例面神经损伤。结论:头皮冠状切口应用于面中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疗效满意,安全高效,不影响面容,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面中部复杂性骨折的治疗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前根据骨折部位分别在眶下缘、眶外侧或颧弓等处作多个切口,其严重缺点是术后面部留下疤痕,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而且由于切口小显露不充分,骨折常难以完全复位。1989年国内开始应用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面中部陈旧性骨折,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面神经颞支损伤的并发症。1993年11月~1998年7月,我们用头皮冠状切口人路治疗面中部复杂性骨折12例,由于操作得法,避免了面神经颞支的 相似文献
5.
6.
冠状切口在治疗面中部骨折中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冠状切口治疗面中部骨折,探讨冠状切口在治疗面中部骨折的优势和注意事项.方法对42例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冠状切口,或者附加其它切口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冠状切口治疗,可以提供充分暴露的术野,切口隐蔽,术后并发症和功能障碍少见,疗效确切和满意.结论冠状切口是治疗面中部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手术切口和径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整复面中部复杂骨折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对28例面中部复杂骨折的病人,用冠状切口行骨折直接复位,截骨复位和骨移植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1个月,6个月复查面部外形,开口度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采用本术式术后面部外形明显改善,骨折全部愈合,开口度明显改善,总疗效82.1%(23/28)。结论该方法能在直视下使骨折精确复位,坚固固定,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在非开放性创面中部骨折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颧骨,颧弓,上颌骨和(或)伴鼻骨等面中部多发性闭合性骨折经头皮冠状切口(或加口内附加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坚固而固定的患者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17例患者术后面部畸形得到纠正,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头皮冠状切口是治疗面中部非开放性创伤骨折的有效,可靠方法,面部不留疤痕,患者更易接受,但术中需保护面神经及额肌。 相似文献
9.
徐少华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3,17(5):310-310
近年 ,我们用头皮冠状、半冠状切口施行面中部骨折手术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17~ 4 4岁 ,平均 35岁 ,单纯性颧弓骨折 1例 ,颧骨、颧弓合并眶外缘骨折 3例 ,颧骨、颧弓伴上颌骨骨折 6例 ,2例采用双侧冠状切口 ,8例采用半冠状切口 ,加用附加切口 6例。麻醉采用鼻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以能在术中检查咬牙合关系及进行牙弓夹板栓结。将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注射在切口区 ,以减少术中出血 ,冠状切口自一侧耳屏前上端经颅顶连线切开至对侧耳屏前 ,距发际后 2~ 3cm ,切口最低位于耳垂平面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骨膜 ,沿骨面及颞浅筋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头皮冠状切口进路治疗面中部骨折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 :自一侧耳屏前越过头顶至对侧耳屏前 ,从骨膜和颞筋膜浅面向下翻瓣 ,在眶上缘 1cm左右切开骨膜 ,分离至颧弓平面 ,解脱眶上神经血管束 ,向下分离暴露眼眶、颧骨、颧弓、上颌骨等 ,在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结果 :术后 2 6例面部外形均改善 ,张口恢复正常 ,咬牙合关系恢复良好 2 1人 ,基本恢复 4人 ,恢复不良 1人 ;结论 :头皮冠状切口具有面部不留瘢痕、不损伤面神经、暴露彻底、复位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切口在下颌骨髁状突低位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l月间我科收治髁状突低位骨折患者32例,3例行单纯颌间结扎,29例患者经改良腮腺切口行骨折断端内固定治疗。结果单纯颌间结扎患者,术后开口、咬合恢复良好,内固定患者术后3例出现面瘫,2例出现涎瘘,经对症处理3月后复查均恢复。结论改良腮腺切口可充分暴露术区,治疗下颌骨髁状突低位骨折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但需有一定经验的医师开展。 相似文献
12.
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中口内切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内切口手术入路行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至2007年间在云南省宣威市人民医院五官科治疗的87例颌骨闭合性骨折患者,经口内切口进行手术复位并行坚固内固定,术后3~6月临床复查.结果大多数患者创口及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骨折线对位愈合.结论口内切口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径路.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比较两种人路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区骨折术后患者面部瘢痕、术后暂时性面瘫、咬合、感染等情况和手术操作时间。方法选择68例下颌角区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口内人路组33例和口外入路组35例。比较两组病例手术后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面部瘢痕、术后面瘫发生和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内组效果优于口外组。两组病例术后都未出现感染,咬合关系亦恢复正常。结论口内入路内固定技术操作简便又可避免口外切口引起的手术瘢痕影响美观,可取代口外人路,成为治疗下颌角区骨折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对治疗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15例20侧髁突骨折通过改良的耳屏切口入路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从患者的开口度、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有无涎瘘、影像学检查面部瘢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5例患者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正常;其中5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2月恢复正常)。术后CT提示髁突均完全解剖复位,无涎瘘,患者对切口瘢痕隐蔽性满意。结论:改良耳屏切口入路切口隐蔽,手术创伤小,可暴露空间大,面神经损伤机率小,可达到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单切口治疗双踝骨折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双踝骨折的单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7月,共收治24例双踝骨折患者,治疗以单切口入路,应用拉力螺钉、1/3管形钢板、腓骨远端钢板等内固定,通过10~24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踝活动度、疼痛、肿胀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骨折均得到满意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单切口行双踝骨折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双踝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有限切口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5年10月应用Orthofix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256例,术中不扩髓,同时运用骨折端有限切口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植骨。其中男155例,女101例;年龄20-65岁,平均37.2岁。上段95例,中段82例,下段79例;开放性85例,闭合性171例;车祸伤105例,摔伤82例,重物砸伤69例。结果随访6-26个月,平均14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215例,良35例,差6例,其中4例开放性骨折,因软组织挫伤严重,术后皮肤部分坏死,二期植皮后愈合,无胫骨外露,无断钉及骨不连。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2个月。结论带锁髓内钉有限切口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操作方便,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值得推广与应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