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高血压等慢病有效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依"社区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参照卫生局下发的慢病管理软件,开发适合本中心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监测系统及相关管理软件.以全科医生、全科护士、防保科人员共同组成管理团队.结果:应用慢病管理系统有效进行高血压患者分级、分层及并发症的管理,随访669例,优良319例(49.7%)、尚可99例(15.5%).调查1 000例,高血压知晓率60.5%,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83.5%,高血压用药知晓率62.7%,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86.00%.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知晓率、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该社区高血压的慢病管理现状,为在本社区中有效地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社区中2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随访12个月的血压控制率、药物使用及调整情况、生活方式与接受管理程度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结果:经过系统管理患者依从性从管理前的78.5%提高到97.5%,知晓率也从原来的70%提高到97%,体重有所减轻的患者达到164人,能坚持以各种方式进行适当运动人数达到125人,大部分患者均能按时预约进行健康体检及随访,92.32%的患者能完全配合医生的管理。结论:本社区中高血压的整体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高,以社区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模式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可以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绍兴市马山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防治模式。方法以社区为平台,采用联村责任医生团队防治模式,以U1000慢病管理软件为平台,开展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由21.52%、28.12%、8.31%提高到95.04%、81.67%、60.12%,居民的危险因素发生率有效下降、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控制。结论以社区为平台,实施社区责任医生团队的防治模式可提高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对108例本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知识教育和社区综合防治(非药物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1年。结果:社区综合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血压达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为100%、84.3%、81.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综合防治,能改善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降压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自我管理模式信息平台的推广对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病干预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荔湾区逢源社区300名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并采取分层抽样,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0例,在常规西药降压治疗、常规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同时利用信息平台在社区推广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健康自我管理,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西药降压药治疗,常规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及常规健康教育。两纽均3个月为1疗程,连续随访4个疗程。观察对比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控制率和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控制率和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自我管理模式信息平台应用对于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可以提高其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控制率和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社区范围内149例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以及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规范服药率、控制率。结果:本组149例高血压患者经社区随访干预后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随访干预后患者的各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患者的规范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5.3%和63.1%,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的46.3%和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干预效果较好,在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区三级管理控制高血压病及并发症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宁区仙霞街道8个居委经社区三级管理后,高血压防治的效果。方法:采用MONICA方案,按年度、性别、年龄分别计算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统计学的显著性。结果:1999-2002年仙霞街道8个居委经过3年社区三级管理后,高血压控制率、治疗率、知晓率明显升高,分别上升22.3%、52.9%、56.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进行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符合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205例患者确定为研究样本,签订为期1年的高血压健康保健合约,实施社区分层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遵医率显著改善(P〈0.05);干预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TS双位记分法评价患者血压控制率达44.7%,与全国老年高血压平均控制率相比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分层干预模式对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和血压控制率有显著成效,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有效的、可行的综合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以社区为基础对高血压患者实行多因素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2009至2010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建档管理、饮食指导、行为干预、随访及健康教育的措施对55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控制率,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及效果评价。结果经社区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6.8%、73.6%、47.2%上升为95.4%、86.8%、74.8%;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干预后居民除饮酒外,其他不良生活行为明显改变,尤其在限盐饮食方面更为突出。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行分级管理,综合个体化干预可作为社区高血压人群的防治措施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防治的效果和意义,以及探索综合防治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对所辖社区6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以非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手段,以"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量化管理"为核心,实施健康教育、饮食、运动量化管理,用药指导和定期随访监测,运用用社区慢病管理软件,分级分类网格化管理1年。结果:干预后60例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血糖控制率,运动参与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服用糖尿病药物的月平均费用比干预前有明显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综合干预防治糖尿病有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了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的经济负担,社区综合防治的管理模式值得积极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师为主体的团队对高血压患者干预的管理模式、管理效果及其存在问题,探讨促进高血压患者健康的有效措施,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东莞市石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968名(资料完整者965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全科医师团队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比较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结果: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分别从管理前的61.5%、69.7%、41.2%提高到98%、92.6%、8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团队为主体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其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秦爱华 《河北医学》2013,(12):1800-1801
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患者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前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变化。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102例,根据“自愿、知情、选择”的原则,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对其进行干预及治疗。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签约前及签约1年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测评。结果:签约前高血压知晓率31.4%、治疗率24.5%、控制率15.7%;签约1年后高血压知晓率100.0%、治疗率98.0%、控制率84,3%;签约1年后较签约前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提高68.6%、73.5%、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显著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山西大同同家梁社区内高血压患者260例作为干预对象,进行规范化管理,半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整体血压水平SBP下降了11.6mmHg,DBP下降幅度为2.4mmHg,基线血压异常者SBP下降了17.0mmHg,DBP下降幅度为4.0mmHg。血压控制率从41.15%上升到63.85%。高血压判断标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1.5%上升到68.1%,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其生活方式(遵医行为、体育锻炼、食盐量、戒烟戒酒)较好。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可以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盐田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病综合干预措施进行评价。方法对2001~2005年社区1596例高血压患者,实行建档、随访、健康教育、指导饮食、运动及行为干预,规范合理用药等综合措施;同时根据患者的危险程度予以个性化干预;观察随访率、控制率、知晓率、服从性以及不良健康行为的变化。结果通过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与2001年比较,2005年该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知晓率提高了36.3个百分点,随访率提高了49.2个百分点,规范服药率提高了21.6个百分点,控制率提高了34.3个酉分点,脑卒中发病率由2001年的18.4%下降到2005年的4.7%,不良健康行为也有显著改善。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是提高高血压人群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某社区居民高血压调查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发病率、知晓率、控制率和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为开展适合社区的慢病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0年6月~2010年11月广州市某社区50岁及以上1043例老年人健康体检横断面调查结果为样本,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和高血压的控制进行调查。结果该社区50岁中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为623%(650/1043),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97%(453/650)、568%(569/650)、135%(88/650),女性“三率”明显高于男性。调查人群中女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优于男性,总体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不佳。结论开展社区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和建立慢病管理非常重要,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导致社区精神病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为社区精神病患者失眠的防治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本社区居家康复的精神病患者中选取200例失眠症患者,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与上门随访,通过与患者及其亲友深入交流和沟通,了解总体情况、病情状况、药剂用量。并为患者建立个人信息档案,细致登记随访结果信息表格,对随访结果资料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并分析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结果:难以入睡70例(35%),早醒64例(32%),时睡时醒9例(4.5%),彻夜不眠15例(7.5%);失眠症与精神状况、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身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相关。结论:控制精神症状,消除疼痛和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心理疏导,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控制失眠的有效措施。做好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睡眠状况监测,可防止意外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该社区高血压的慢病管理现状,为在本社区中有效地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社区中2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随访12个月的血压控制率、药物使用及调整情况、生活方式与接受管理程度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结果:经过系统管理患者依从性从管理前的78.5%提高到97.5%,知晓率也从原来的70%提高到97%,体重有所减轻的患者达到164人,能坚持以各种方式进行适当运动人数达到125人,大部分患者均能按时预约进行健康体检及随访,92.32%的患者能完全配合医生的管理。结论:本社区中高血压的整体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高,以社区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模式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可以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社区人群预防和有效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为更好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控制率提供有效途径。方法:在双桥区范围内随机选取两个社区,对三十岁以上人群通过问卷调查,健康教育,体检,建档,回访,再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控制率,总结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防治中的作用。结果: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24.0%,干预后为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相关危险因素也得到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社区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发病率,提高知晓率和有效控制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开鲁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的防治现状,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和管理。方法在开鲁社区1-6村中随机抽取35岁以上的常住自然人群6 000名,男2 817名,女2 971名。记录一般情况、既往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知晓情况、治疗情况、控制情况和高血压并发症,以及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运动、情绪调查,并测量血压等。成立“社区高血压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对5 788名居民进行干预。结果高血压患者1 232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1.29%。879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率达71.35%。353例未治疗,未治疗率达29.65%,其中232例不知患病,占未治疗者的65.72%;121例是知病不就医,占未治疗者的34.28%。高血压知晓率为81.17%,控制率为52.95%。结论医院与社区互动,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医生与患者合作,治疗与预防相结合,可有效地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相似文献   

20.
周超  郭秋芳 《新疆医学》2011,41(10):74-77
为了探讨有效的高血压社区防治管理经验,改善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有效控制率低的现状,金龙和胜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与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固定联系,对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社区合作管理与随访观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