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高血压等慢病有效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依"社区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参照卫生局下发的慢病管理软件,开发适合本中心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监测系统及相关管理软件.以全科医生、全科护士、防保科人员共同组成管理团队.结果:应用慢病管理系统有效进行高血压患者分级、分层及并发症的管理,随访669例,优良319例(49.7%)、尚可99例(15.5%).调查1 000例,高血压知晓率60.5%,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83.5%,高血压用药知晓率62.7%,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86.00%.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知晓率、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多元随访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影响.方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社区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试验组采用多元随访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普通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随访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管理6个月、12个月后随访率显...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评估基于慢病管理路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郑州市2个辖区内高血压患者16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80名,分别接受为期1年的基于慢病管理路径的管理和社区常规管理,1年后评估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体重指数、高血压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药物依从性以及患者对管理方案的接受度。结果 最终共入组患者154例,其中管理组78例,对照组76例。管理1年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均P<0.05),血压达标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管理组优于对照组(60.2%vs. 42.1%,P<0.05)。管理组患者在危险因素和预警症状2个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管理后药物依从性均有明显改善(t=4.463,P<0.001;t=3.525,P=0.001)。问卷调查显示,88.5%(69/78)的入组患者表示该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94.9%(74/78)的入组患者希望继续使用此方案进行慢病的管理。结论 基于慢病管理路径的综合管理可以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达标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慢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实行家医签约服务后的一个居委会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慢病综合管理,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用药监督、慢病随访、提高家属参与性等服务,从认知、服药依从性、血压值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家医签约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慢病管理效果.结果:经家医签约团队综合管理半年后,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江东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对高血压管理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对高血压社区管理的效果。方法以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比较与以往医、护、防分隔管理模式在高血压筛检率、管理率、控制率、高血压相关疾病发病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35岁以上者首诊测血压率由2006年的34%上升至2009年的88%,高血压人群登记发病率由4.3%上升至7.1%,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由72.1%上升至96.7%,血压控制不良率由63.0%降至32.0%,急性事件发生例数由60例下降至38例。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高血压危险因素分别下降19.17%、11.03%、8.60%、16.85%。结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程、连续、综合性的管理,患者依从性提高,高血压社区管理效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当前社区高血压引发并发症的情况,探究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方法:选取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268名同一社区的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分析使用管理模式在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总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于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可行和效果好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方法:依"社区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以全科医生、全科护士、预防保健人员、街道专职人员共同组成管理团队,将高血压患者按契约管理、自我管理、家庭管理分组管理.结果:契约管理组、自我管理组、家庭管理组管理后血压控制良好的比例分别为76.1%、58.8%、48.5%,管理后规律服药率分别为78.2%、61.4%、50.8%,管理后经常运动的比例分别为74.2%、60.2%、49.6%,饮食控制率分别为83.5%、68.5%、50.3%.结论:社区高血压契约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率、规律服药率、运动率及饮食控制率,有良好的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慢病管理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慢病管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慢病管理。观察患者生活方式、疾病认识、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慢病管理组对疾病认识达标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84.8%(P〈0.01);慢病管理组患者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慢病管理组血压控制率92.86%(65/70),优于对照组的56.06%(37/66)(P〈0.01);慢病管理组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高血压患者的慢病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率,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且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谐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高血压病为重点的干预措施,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对照试验法对克拉玛依区银河社区和天山社区进行以高血压个性化管理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结果:通过对于入选的300人6个月干预前后的对照试验,显示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饮酒和食用盐的控制是干预的难点,高血压管理关键因素是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长期干预,将医院与社区这两块健康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块,实现高血压管理与干预的连续性、综合性和可及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5年1月起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病病史≥10年的患者共200例,分为普通模干预组和纳入模式组,各100例,研究两组患者在2005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脑卒中的概率、血压控制情况及服药情况。结果纳入模式组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患者脑卒中发病率为11%,复发率18.2%,普通干预组发病率为26%,复发率30.8%。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1,P<0.05);但复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8)。纳入模式组血压控制率在140/90 mm Hg以下的为43%,普通干预组22%,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0,P<0.05)。纳入模式组随访结束后服用1种降压药物的比例为36%,2种为47%,≥3种为17%,普通干预组分别为58%、36%、6%,两组患者服药种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5,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规范高血压病患者服药情况,还减少了脑卒中的发病率,提高了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从本社区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1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行个人自行管理普通干预模式,观察组实行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分别将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脑卒中的发生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采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用药情况也较对照组更有规律性。结论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够更好地控制高血压病情,减少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几率,而且还能够敦促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值得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效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方法: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作用,将2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管理,组成按契约管理、个人管理、家庭管理的管理模式。结果:契约式管理的血压控制良好率、运动率、规律服药率以及饮食控制率高于个人管理组和家族管理组。结论:契约式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越人模式是一种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可从整体、动态、个性化三个维度把握人体健康状态,实现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中医健康服务模式。从健康教育、健康档案与体检、健康状态评估、疾病风险预警与干预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探讨越人模式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应用,认为越人模式迎合了当今社会人们普遍需求的健康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实现生命全过程、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从而为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4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高血压综合防治三级管理的干预;对照组给予原高血压社区防治模式进行管理。随访1年后,比较管理前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社区医生业务水平、医学生临床技能成绩,调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后试验组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医生业务水平、医学生临床技能成绩较前提高;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总体评价的满意度达85.3%。结论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在高血压社区防治中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符合深圳市社区劳务工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方法:通过现场研究探索建立"社区首诊、团队服务、首诊医师负责以及双向转诊"的劳务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模式;通过日常工作记录资料的收集及调查问卷,对社区劳务工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专案管理组的患者药物依从性(90.32%)、血压控制良好率(86.9%)及总体满意度(98.92%)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劳务工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的实施对提高高血压筛查数量、管理数量、改善患者的就医行为及提高血压控制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社区管理干预的预防效果。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以所管辖区域内的75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非药物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的方式,非药物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宣传、健康指导,对756例患者进行管理和干预。结果经过为期2年的管理干预,756例患者日常不利健康影响因素,如吸烟、过量饮食,不合理膳食,缺乏运动,都有明显改善(P〈0.05),血压控制优良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通过社区高血压管理,向患者宣传健康教育、进行健康指导,部分患者辅以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控制高血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和探索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有效途径对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由社区全科医生、全科护士血压监测,每周对患者血压实施监测上报,按分级管理由社区医生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用药和行为指导。对管理前后的血压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社区管理前血压控制率分别为Ⅰ组45.8%,Ⅱ组48.2%,Ⅲ组47.6%;管理后,各组控制率分别为I组54.3%,Ⅱ组86.7%,Ⅲ组91.8%,分别上升了8.5%、38.5%、44.2%。规范化管理后血压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社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和护理干预,是降低患者血压,保证患者生活质量,预防高血压继发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综述国内社区家庭的血压管理模式,分析其管理方法、特点、效果及适用区域等方面,并简单介绍国外远程疾病管理的现状,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其的了解,并合理的使用各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金华市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情况、血压水平、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干预前,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干预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改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