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麻后即刻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预防剖宫产术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孕妇150例。设立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又分为生理盐水5ml组(A组),生理盐水10ml组(B组)。选择144间隙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10%葡萄糖1ml+0.75%布比卡因1.5ml。对照组注毕腰麻药物后拔出穿刺针,试验组注毕腰麻药后退出穿刺针约0.5cm直至无脑脊液流出后注入生理盐水5ml(A组)和10ml(B组).术后住院期间每天访视并记录产妇是否出现头痛。结果:对照组有12例出现头痛,发生率为24%;5ml试验组术后头痛4例,发生率为8%;10ml试验组术后头痛2例,发生率为4%。结论:腰麻后即刻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头痛,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麻后即刻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右旋糖酐-40预防剖宫产术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孕妇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2组均选择L3~4间隙行腰穿,进入蛛网膜下腔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10%葡萄糖1ml+0.75%布比卡因1.5ml,腰穿针退出蛛网膜下腔无脑脊液流出后A组注入生理盐水10ml、B组注入右旋糖酐-4010ml。观察2组术后头痛发生情况,麻醉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2组麻醉平面、麻黄碱使用及手术情况。结果A组术后头痛发生率为6%,B组为4%。2组术后头痛发生率、麻醉后生命体征、麻醉平面、麻黄碱使用量、麻黄碱使用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后即刻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右旋糖酐-40均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头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阑尾炎手术硬腰联合麻醉不同剂量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阑尾炎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Ⅰ组、Ⅱ组.选择L2~3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Ⅰ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2 mL,Ⅱ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2.5 mL.退出腰麻针向头端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中不同硬膜外给药时机对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40名产妇在行腰麻后(用0.4%罗哌卡因2ml)随机分为两组。组1:腰麻后15min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5%罗哌卡因3ml试验量,5min后再注入7ml,然后开始手术。组2:腰麻后20min开始手术,在胎儿取出后经硬膜外导管予0.5%罗哌卡因3ml试验量5rain后再注入7ml。术中根据需要可以静脉追加芬太尼或氯胺酮,必要时可重复使用。记录不同时间痛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腹肌松弛度、新生儿评分、产妇术中疼痛和静脉追加芬太尼与氯胺酮次数和剂量。结果腰麻后15min、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10min时两组平面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开始后20、30、40、50和60min时组1麻醉平面明显比组2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1疼痛和肌松评估均明显优于组2(P〈0.05)。结论为获得较好麻醉效果,剖宫产术使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时手术前为最佳硬膜外追加局麻药时机,胎儿取出后硬膜外追加用药效果往往较差。  相似文献   

5.
杨浩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5):701-701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60例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选用CSEA,选择L2-3穿刺,到达硬膜外腔后用25G腰穿针刺人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75%布比卡因1~1.3m1加10%葡萄糖溶液0.3~0.5ml混合液,同时硬膜外腔置管平卧,取头高脚低位。结果: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结论:CSEA阻滞效果完善,采取小剂量局麻药对呼吸循环十扰轻,术后并发症少,比较适宜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与腰麻术后头痛发生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与传统腰麻的术后头痛发生率。方法:ASAⅠ~Ⅱ级行盆腔或下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腰麻组(B组),每组各50例。两组蛛网膜下腔用药分别为0.5%重比重布比卡因1.5ml和2.0ml(含布比卡因7.5mg和10.0mg)。随访A、B两组术后7d内头痛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7d内仅1例发生轻微头痛,B组术后7d内发生头痛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组术后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腰麻组。  相似文献   

7.
钱玉芳  张蓓蕾 《海峡药学》2012,24(6):160-16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胎心监测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S)、硬膜外麻醉(E)、腰硬联合麻醉(SE)组,每组20例。S组:L3-4间隙用5#腰穿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后以0.2mL.s-1的速度将0.5%布比卡因10mg+10%葡萄糖1mL重比重液注入蛛网膜下腔后,改左侧体位,调节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达T7-8后手术。E组:L1-2间隙硬膜外穿刺,确定硬膜外腔后注入1.5%利多卡因4mL,头向置管3cm,平卧并排除全脊麻后分两次注入1.6%利多卡因10mL~15mL,及时改左侧体位。SE组:L2-3间隙硬膜外穿刺同E组,成功后用针内针法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回抽见脑脊液后注药同S组,硬膜外头向置管4cm后备用。观察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出血量、阻滞不全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胎儿娩出后即刻、3min、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S、SE组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明显短于E组,、阻滞不全的发生率低于E组;S组术后腰痛发生率低于E、SE组;3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出血量及胎儿娩出后即刻、3min、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细腰穿针及0.5%布比卡因10mg重比重液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剖宫产中应用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技术,了解其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对48例年龄在65-93岁,ASAⅠ-Ⅱ级,行下腹部至下肢手术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前先静滴R-L300ml,取L2-3或L3-4椎间隙常规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下腔联合穿刺。腰麻用药为0.5%布比卡因1-3ml(等比重液),腰麻注药速度为每10-20秒注入1ml。退出腰麻针后向硬膜外腔注入0.9%。N.S.10ml,再向头方向置入硬外管备用,必要时可经硬外管追加局麻醉。结果 麻醉效果达优级者47例(占97.9%),良1例(占2.1%),高平面阻滞(≥T4)为5例(占10.4%)。腰麻后20分钟内BP明显下降者5例(占10.4%),HR减慢至55次/分以下者2例(占4.1%),但经用麻黄素或多巴胺或阿托品后都很快恢复正常。头痛发生率为零。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掌握适当药物剂量,适当注药速度,密切观察,是一种效果好而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建花  刘兴鹏 《海峡药学》2006,18(6):124-125
目的观察椎管内联合穿刺注射布比卡因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常规消毒,经L2~3或L3~4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后孔置腰穿针,刺破蛛网膜后至蛛网膜下腔,流出脑脊液,即刻缓慢匀速注入0.75%布比卡因1~1.5mL。结果椎管内联俣穿刺注射布比卡因麻醉满意率为99%。结论椎管内联合穿刺注射布比卡因麻醉以麻醉作用迅速、完善、布比卡因用量少、麻醉维持时间较长,麻醉范围可调等优点,是一种确定有效、简单易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可行性。方法将拟施剖宫产术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30例,采用0.75%盐酸布比卡因7.5mg+10%葡萄糖2ml;Ⅱ组30例,采用0.75%盐酸布比卡因7.5rag+10%葡萄糖1ml均用于腰麻,置硬膜外导管备用。观察麻醉前,腰麻平卧后即刻,腰麻后1min,3min,5min,胎儿娩出后即刻的生命体征:无创血压,心率。结果两组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Ⅱ组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P〈0.05)。结论小剂量低容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定位腰椎间隙在肥胖产妇腰硬联合麻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声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定位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时间,记录麻醉操作过程中出现神经刺激征象、硬膜外置管出血、硬膜穿破后头痛及麻醉后腰背痛例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超声组定位时间显著延长,一次成功率显著提高,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神经刺激征象、硬膜外置管出血及麻醉后腰背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腰椎间隙有利于提高肥胖产妇腰硬联合麻醉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麻醉穿刺时间及麻醉穿刺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高原剖宫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高原单胎孕妇,随机均分为2组。A组以0.75%罗哌卡因2 mL加入脑脊液1 mL稀释至3 mL后蛛网膜下腔注射,置入硬膜外导管,当麻醉平面过低或麻醉维持时间不够时,则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L。B组以0.75%罗哌卡因1 mL加入脑脊液2 mL稀释至3 mL后蛛网膜下腔注射,置入硬膜外导管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L,随后的处理同A组。观察对比2组麻醉起效、恢复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2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的麻醉平面过高发生率低、术中追加利多卡因的例数多、麻醉恢复时间短,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B组呼吸循环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20),低于A组(75%,15/20,P<0.05),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低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CSEA应用于高原剖宫产时,麻醉效果好,且安全,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剖宫产手术中,比较加强型聚脲胺酯钢丝硬外导管与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对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20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随机分为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组(A组,n=100)和加强型聚脲胺酯钢丝硬膜外导管组(B组,n=100),以阻力消失作为判断硬膜外穿刺针顺利到达硬膜外腔的标志,记录放置硬膜外导管时遇到的阻力、触电感发生情况及阻滞平面达R的局麻药剂量,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人口学特征及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未遇到明显阻力分别为47.0%和91.0%,遇到轻微阻力分别为40.0%和8.0%;遇到阻力较大,放入导管困难分别为13.0%和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触电感发生率为10.0%,B组触电感发生率为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需罗哌卡因剂量A组(133.0±26.0)mg、B组(121.0±7.0)m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评分A组(1.45±0.43)分、B组为(0.47±0.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型聚脲胺酯钢丝硬膜外导管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腔麻醉中,硬外置管顺利,可明显改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对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90例腰硬麻醉的剖宫产病人,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恩丹西酮组(B组)和托烷司琼组(C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时A、B、C 3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恩丹西酮8 mg、托烷司琼3 mg.观察每例病人用药前、用药后10 min和30 min的血压、心率与术后12、24和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记录用药后眩晕、皮疹、腹部不适等并发症.结果:注射药物前后3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及眩晕、皮疹、腹部不适等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和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显著(P<0.05).结论:静脉注射恩丹西酮和托烷司琼对循环功能无影响,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恩丹西酮和托烷司琼均可降低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托烷司琼的作用优于恩丹西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时硬膜外腔注药升高阻滞平面的机制。方法:45例盆腔手术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穿刺针行L2~3穿刺,蛛网膜下隙注入等入等比重的0.75%布比卡因2ml后硬膜外腔置管。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15例,硬外不给药(A组),蛛网膜下腔注药后15、20、25min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5%布比卡因各3ml(B组)或0.9%NaCl溶液各3ml(C组)。结果:B组和C组温觉、痛觉与触觉最高阻滞平面均明显高于A组,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平面固定时间明显长于A组,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时硬外腔注入麻药和0.9%NaCl溶液对阻滞平面无统计学差异,提示阻滞平面升高主要是由于容量效应引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ASA I或Ⅱ级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腰硬联合组(CSEA)60例,2%利多卡因15~20 ml;Ⅱ组硬膜外组(EA)60例,腰麻药为0.3%布比卡因2~3 ml,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麻醉的并发症。结果腰硬联合组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比硬膜外组短,从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短,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综合了脊麻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优点,同时需要做好围手术期准备以及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和麻醉处理,腰硬联合麻醉是可行、平稳、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观察护理干预缓解产妇椎管内麻醉术后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剖宫产的孕妇,麻醉后出现头痛症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硬膜外注入0.9%NaCl溶液、腹部加压、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观察记录两组孕妇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回病房即刻(T1)和术后12h(T2)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T3)、48(T4)及72h(T5)VA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头昏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其他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减轻术后头痛程度,促进恢复,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右美托咪定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D组(30例)和C组(3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穿刺完成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 m L,以80 m L/h的速率泵注,C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以相同的速率泵注。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镇静程度评分、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以及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 D组平均血压、心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优于C组(P〈0.05),两组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和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产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