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干预对产后缺乳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产后缺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穴取乳根、膻中、少泽等)按摩、药膳疗法及生乳汁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穴位按摩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泌乳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中医调护后,中、重度缺乳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顺产及剖宫产产后缺乳产妇治疗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干预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改善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敏 《中国医疗前沿》2013,(6):55-55,113
目的观察中药"催乳方"临床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将产后缺乳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催乳方,对照组服用安慰剂,5d为一个疗程,最长治疗时间2个疗程判定结果。结果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产妇泌乳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乳方治疗产妇缺乳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速泌通乳贴对初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为临床产后缺乳提供有效方法。方法以70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速泌通乳贴组(35例)和生乳灵组(35例),以生乳灵组为对照,观察速泌通乳贴对初产妇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48h血清泌乳素(PRL)的影响。结果两组泌乳量积分随治疗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两组泌乳量积分在治疗开始后第2天、第3天、第7天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后48h血清PR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速泌通乳贴能明显增加初产妇的泌乳量,提前泌乳始动时间,提升产后48h血清PRL,延缓乳汁分泌减少,保证婴幼儿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对分娩后产妇缺乳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足月顺产的健康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乳房按摩并结合催乳方剂,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较对照组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较好地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需求,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催乳方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的临床疗效,为催乳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08例产后缺乳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以催乳方(北芪30、党参15、当归10、王不留行20(炒)、通草12、猪蹄1~2只,黄豆50、花生50)治疗;对照组48例以花生黄豆猪蹄汤治疗。1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7天为1疗程。对比观察两组就诊的第1天、第8天哺乳后4小时的一次泌乳量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比较,治疗后第8d泌乳量(P〈0.001)及临床疗效(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催乳方治疗气血虚弱型的产后缺乳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多途径中医药特色疗法促进产后康复治疗,客观评价中医药特色疗法的临床优势。方法选择同期单胎顺产初产妇60例,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后给予中药口服,观察组产后给予中药口服+穴位按摩+中药足浴,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产后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3d平均出血量为(29.2±5.8)mL,泌乳量为(81.6±9.5)mL ;产后7d平均出血量为(10.6±3.5)mL,泌乳量为(144.3±15.6) 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15.3±2.6)h,血性恶露持续时间(6.3±1.7)d,产后尿潴留发生例数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产后积极推广中药口服+穴位按摩+中药足浴措施,可明显促进产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程力  曹俊岩  罗德毅  熊薇  刘小稳  曾莉 《重庆医学》2015,(4):470-471,474
目的:观察参乳贴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参乳贴组治疗组予参乳贴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通乳丹内服(通乳丹组)或多维元素片(维元素片组)口服,3组均治疗5d。观察治疗前后的乳房充盈程度、泌乳量、婴儿体质量、人工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容量和催乳素水平。结果参乳贴组乳房充盈程度、泌乳量、婴儿体质量、人工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容量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乳贴穴位贴敷能显著改善缺乳,满足婴儿母乳喂养的需要,并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药催乳方对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2016年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服用中药催乳方的产妇作为治疗组,服用通络下乳口服液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治疗3天后不同产妇泌乳情况。结果 2014年~2016年共收集366例产妇,平均年龄为28.75±4.06岁,其中治疗组186例,对照组198例,中药催乳方可促进乳汁分泌,明显提高泌乳量和增加乳房饱满度,治疗有效率81.18%,高于对照组73.23%(P0.05)。结论本中药催乳方能够增加泌乳量、增加乳房饱满度,对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具有一定的效果,可用于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曾桂英 《当代医学》2013,(34):131-132
目的:探讨产后缺乳产妇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产妇泌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产妇缺乳产妇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产妇根据传统的方法进行常规性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施护对孕妇进行护理干预。两组产妇护理1周后分别应用同一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临床疗效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母乳喂养知识、产后缺乳知识、促泌乳知识、乳房检查知识、泌乳量估算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缺乳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可提高产妇催乳能力,有利于增加产妇产后泌乳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唐山市中医医院妇产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产后缺乳病住院患者200例,分别给予辩证治疗,观察各型的临床效果。结果:各辩证分型患者治疗前泌乳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d后,各型患者泌乳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各型患者泌乳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治疗产后缺乳,增加了产妇泌乳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蔡文英 《中外医疗》2022,41(4):182-185+198
目的 探讨对于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采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100例,随机将所有产妇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产妇均进行常规护理和穴位按摩,对照组产妇选择足阳明胃经开穴的辰时之外时间按摩治疗,研究组产妇采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乳房充盈度、泌乳量情况、中医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以及泌乳始动时间和24 h产后出血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产妇的乳房充盈度评分和泌乳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产妇乳房充盈度评分(5.85±0.42)分、泌乳量评分(5.38±0.53)分,高于对照组产妇的相关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07、14.139,P<0.05)。治疗前,两组产妇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产妇乳少甚至全无评分、头晕眼花评分、舌苔薄白评分、脉细弱评分分别为(3.01±0.35)分、(2.76±0.42)分、(2.32±0.41)分、(1.74±0.42)分,均较对照组产妇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早期母婴分离情况下使用手动吸乳器和电动吸乳器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2013年1-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由于早产、新生儿窒息、母亲由于医学指征需要暂停母乳喂养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对研究组使用电动吸乳器,对照组使用人工吸乳器进行早期乳房按摩刺激。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肿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电动吸乳器较人工吸乳器能在母婴分离的早期有效促进早泌乳,降低乳房肿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物理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及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7分的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低频脉冲电治疗,干预组同时加以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48h泌乳量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情况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物理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泌乳及子宫复旧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150-151,15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非母婴同室病理新生儿产妇产后抑郁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2例分娩后出现病理性新生儿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使用本研究护理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产后1d和6周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产前两组抑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1d和6周抑郁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观察组产后6周抑郁程度较产后1d和产前均出现显著下降(均P〈0.05);对照组产后6周抑郁程度显著低于产后1d(P〈0.05),但与产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观察组干预时间的延长,产前以及产后6周较产后1d以及产前产妇的SF-36平均得分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病理新生儿母婴分离的产妇,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166-168
目的观察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的产妇120例,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将全部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程度并比较。结果在泌乳始动时间以及开始泌乳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泌乳效果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乳房胀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能促进产妇乳房的血液循环,构建泌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最终实现纯母乳喂养,此外还能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让其身心保持健康,减轻经济负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产前按摩配合中药治疗对产后泌乳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于本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于分娩前行乳房按摩,产后即给予催乳饮口服,对照组不进行按摩及催乳饮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等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72h泌乳量及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阴道出血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按摩配合中药催乳可有效增加产妇泌乳量,刺激产妇血清泌乳素分泌,并可有效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收治产后缺乳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治疗组给予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60.0℅(P ﹤0.05)。结论脏时相调法针刺治疗产后缺乳,可以明显增加产妇泌乳量,有效改善产后乳汁过少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产后口服发乳方预防缺乳,为产后缺乳的患者提供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预防治疗方法,降低产后缺乳的发生率,更好地进行母乳喂养.方法 随机抽取自然分娩后产妇120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产后回房后,当天给与发乳方一剂口服,连用3天.对照组常规产后护理.结果产后一定时间内分别观察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当天起服用发乳方起到了补气、养血、通乳、行乳的效果,对预防产后缺乳、促进母乳喂养具有重要意义,且无药物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和泌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和泌乳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泌乳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降低产妇心理压力,可减少产妇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的泌乳,促进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剖宫产术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剖宫产术后缺乳产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均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和母乳喂养指导。研究组给予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穴位按摩,疗程均为7天。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泌乳量和补乳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42,P1<0.01;t2=15.681,P2<0.01)。研究组产妇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7,P<0.01)。结论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剖宫产术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