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与分析不同龈下冲洗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度及重度牙周炎患者23例(共88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超声龈下刮治后冲洗器给药治疗,试验组给予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菌斑指数(PL)、探诊出血指数(SBI)各数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菌斑指数(PL)、探诊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各数值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龈下刮治联合甲硝唑冲洗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11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各57例,A组接受超声龈下刮治联合蒸馏水冲洗治疗,B组接受超声龈下刮治联合甲硝唑冲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GCF)水平和GC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菌斑指数(PL)、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水平。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GCF水平略低A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治疗后PL、SBI、PD、AL等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联合甲硝唑冲洗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炎性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牙周炎作为发病率高达70%~85%的疾病,严重危害口腔健康,探索有效的牙周治疗新方法迫在眉睫。龈下喷砂治疗具有患者舒适度高、安全、高效等特点,本研究旨在观察龈下喷砂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患者在龈上洁治术后1周行牙周专科检查,以专科检查的各项数据作为基线,采用口腔左右对照设计原则,随机选择患者一侧牙为试验组,行龈下喷砂治疗,另一侧对照组采用超声工作尖行龈下刮治。3个月后通过牙周探诊复查各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等临床指标,评价治疗效果。采用VAS疼痛评分法评估2组治疗时的疼痛程度。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临床指标在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复查时,各临床指标与基线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即刻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3个月的复查期内,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治疗,龈下喷砂可与超声龈下刮治取得同样的效果,并能降低患者不适感。   相似文献   

4.
对比两组各105例牙周病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刮治术配合双氧水龈下冲洗较刮治术加口服抗生素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牙周正畸联合龈下超声刮治对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龈下超声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3例.龈下超声组患者采用龈下超声刮治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牙周正畸联合龈下超声刮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以及疼痛视觉模...  相似文献   

7.
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下菌斑内螺旋体和球菌的百分比组成的改变,为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均施以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所有患者每周复诊1次,采集龈下菌斑,进行刚果红染色,镜检计数螺旋体及球菌的百分比,同时检测患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结果:患者经治疗1周后,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值变化极为显著(P〈0.01),2周后牙周袋探诊深度(PD)、螺旋体的减少及球菌的增加也极具显著性(P〈0.01),至3周时趋于稳定。结论:基础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SBI,使螺旋体百分比显著降低,球菌百分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使用超声龈下洁治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5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手工龈下刮治法,观察组使用超声龈下洁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2周的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GBI)、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CAL)。结果:治疗后,两组PLI、GBI、PD、CAL均降低,且观察组PLI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I、PD、CAL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龈下洁治治疗慢性牙周炎与手工龈下刮治法效果相当,PLI方面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婵秀  梁焕友 《实用医技》2007,14(36):4937-4939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实龈下刮治是一种有效的牙周非手术治疗方法,早期的龈下刮治主要是用手工刮治器,随着龈下刮治理论的进展,用于龈下刮治的器械也不断改进,其中超声龈下刮治器已经广泛运用到临床中。本文就超声器械用于龈下刮治的优缺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陈珍  李良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657-1659
目的:评价洗必泰、双氧水2种龈下冲洗液作为牙周基础治疗的辅助疗法对成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15例(45颗患牙)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后,分别用0.12%洗必泰(洗必泰组),3%双氧水(双氧水组)行牙周袋内冲洗,另外1组作为空白对照。术后连续4周每周冲洗1次,术前、术后6周分别检测探诊后出血(BOP)和牙周探诊深度(PD)。结果:术后6周复查,洗必泰、双氧水及对照组BOP分别降低85.54%7、7.76%和68.87%,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分别减少1.93、1.571、.42 mm,洗必泰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抗菌成分的龈下冲洗液有助于改善牙周组织的炎症状态,可辅助提高牙周基础治疗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程楠  孙晓瑜  王晓玮  张雷  洪彪  汪洋 《安徽医学》2021,42(7):731-736
目的 探讨赤藓糖醇龈下喷砂辅助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的中度或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29例,患者龈上洁治术后1周行牙周专科检查,以专科检查的各项数据作为基线数据,采用半口对照随机分组的设计原则,随机选择患者一侧牙为试验组,行赤藓糖醇龈下喷砂+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治疗;另一侧为对照组,仅行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选取病变程度相似,至少有一个位点牙周探诊深度≥6 mm且探诊后出血的1~3对牙取龈下菌斑和龈沟液,试验组和对照组共纳入43对患牙,每组43颗患牙.通过苯甲酰精氨酸萘酰胺试验(BANA试验)检测基线(T0)、术后1周(T1)和术后1个月(T2)牙周袋内红色复合体的变化.1个月后复查各组探诊深度、探诊后出血和出血指数等临床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T0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及细菌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菌斑和龈沟液中BAN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时间和组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内比较,T2时,对照组龈下菌斑中BANA值多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后出血百分比和出血指数均较T0降低,其中,试验组牙周探诊深度改善程度(1.29±0.84)mm优于对照组(0.95±0.9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赤藓糖醇龈下喷砂作为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的辅助治疗能提高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抑制菌斑中红色复合体细菌的聚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80-84+封三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掺铒:钇铝石榴石(Er:YAG)激光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治疗牙周炎较单纯SRP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知网、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查阅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1月30日的关于Er:YAG激光辅助SRP治疗牙周炎与SRP相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2名研究员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用STATA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发现在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Er:YAG激光辅助SRP组的PD、PI值明显低于SRP组(PD:SMD=-0.434,95%CI:-0.844,-0.024,I~2:66.3%,P=0.038;PI:SMD=-0.516,95%CI:-0.978,-0.054,I~2:45.7%,P=0.029);在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Er:YAG辅助SRP组的PD、CAL值明显低于SRP(PD:SMD=-0.402,95%CI:-0.695,-0.108,I~2:16.2%,P=0.007;CAL:SMD=-0.316,95%CI:-0.608,-0.025,I~2:0.0%,P=0.034)。结论与SRP相比,Er:YAG激光辅助SRP治疗牙周炎在中短期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可以在牙周非手术治疗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重度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患者1周内完成全口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的可行性及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机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0.5±8.4岁(35~6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刮治同期用药),B组(刮治后用药)和C组(单纯刮治),每组10例。所有患者均于1周内分2次完成全口牙周机械治疗(刮治和根面平整)。A组在龈下刮治开始前0.5~1 h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3次/d)+甲硝唑片(0.2 g,3次/d),连服7 d; B组在全口龈下刮治完成次日开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3次/d)+甲硝唑片(0.2 g,3次/d),连服7 d; C组服用安慰剂。3组均在牙周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2个月进行全口牙周临床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菌斑指数、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和牙齿松动度等。计算全口牙位点的平均探诊深度、平均邻面探诊深度(proximal probing depth, pPD),PD>5 mm位点的百分比(PD>5 mm%)、邻面PD>5 mm位点的百分比(pPD>5 mm%)、平均BI及探诊出血比率(percentage of sites with bleeding on probing,BOP%)。结果:(1)治疗前后PD、pPD、PD>5 mm%和pPD>5 mm%有显著降低(P<0.001);BOP%也有显著降低(P<0.05)。 (2) A组平均PD减少值[(2.15±0.42) mm]显著优于B组[(1.76±0.29) mm]和C组[(1.57±0.33) mm], P<0.05。B组[(1.76±0.29)mm]与C组[(1.57±0.33) mm]平均PD减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4。A组pPD减少值[(2.45±0.43) mm]显著优于单纯刮治组[(1.90±0.48)mm], P<0.05。A组、B组与C组组间BI及BOP%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周内分两次完成全口龈下刮治是安全可行的,龈下刮治同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较龈下刮治后用药和单纯刮治探诊深度减少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赫璐斯牙周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12例牙周病患者24个患牙分成局部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和基础治疗辅助赫璐斯牙周软膏治疗组(实验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复诊,分别记录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和附着水平。结果治疗前后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赫璐斯牙周软膏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可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硝唑碘仿糊剂和替硝唑碘仿糊剂治疗根尖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120例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60例奥硝唑糊剂组为治疗组,60例替硝唑碘仿糊剂组为对照组,均采用一次法治疗并且牙胶尖充填根管,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1年后摄X线牙片。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及X线片、患牙根尖阴影变化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修复根尖病灶及消除窦道方面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硝唑碘仿糊剂治疗根尖周炎效果明显,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派丽奥局部应用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  肖晓蓉  刘琴  朱珠  王海龙 《西部医学》2008,20(5):1057-1059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牙科用派丽奥软膏和牙康(甲硝唑棒)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派丽奥试验组46例,牙康对照组30例,均局部给药,并评价用药前后牙周袋内病原菌的变化及各项牙周临床指数变化。结果用药后派丽奥组和牙康组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变化显著,派丽奥组治疗总有效率91.3%,牙康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派丽奥与甲硝唑棒一样都可以作为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一种缓释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3种厌氧微生物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中3种厌氧微生物(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率,并探讨唾液中3种微生物的存在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48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患者和25例非牙周炎者的非刺激性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应用PCR技术检测两种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结果:3种微生物在AgP组、CP组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牙周炎组(P<0.01)。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AgP组100% vs 100%,CP组93.8% vs 93.8%,非牙周炎组为32% vs 48%。福赛坦氏菌在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检出率为:AgP组96% vs 88%,CP组97.9% vs 89.6%,非牙周炎组为32% vs 24%。齿垢密螺旋体在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检出率为:AgP组94% vs 86%,CP组89.6% vs 70.8%,非牙周炎组12% vs 16%。3种微生物在同一患者两种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高。唾液中存在3种微生物均与牙龈出血指数密切相关,其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OR值高达13.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广泛存在于AgP和CP患者的唾液和龈下菌斑中。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密切相关,唾液样本可以用于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同阶段住培医师牙周龈下刮治的效果。方法 用分层随机法选取30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轮转的住培医师,按照入科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组。比较各组牙周龈下刮治后临床牙石残留率的差异。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3个月组和6个月组的临床牙石残留率低于1个月组。3个月组仅对浅袋和前牙区能够达到有效刮治。与1个月组相比,6个月组能够降低探诊深度为4~6 mm刮治位点的临床牙石残留率,但对于后牙区刮治仍存在不足。结论 经过3至6个月的住培培训可以提高牙周龈下刮治的效果。针对不同阶段的住培医师应该制订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并且在龈下刮治培训中加强对后牙和牙齿远中面的训练,以期更有效地提高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