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植义齿与邻近天然牙龈沟液中白介素-2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种植义齿及邻近天然牙龈沟液白介素-2浓度同周围组织状态的关系,评价白介素-2作为种植义齿周围炎诊断的客观指标的意义.方法 根据58例患者的牙周情况(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将其分成牙周健康组和炎症组,收集龈沟液,检测其龈沟液内白介素-2的含量.结果 种植体周龈沟液白介素-2的含量与天然牙周的无明显差别;牙周有炎症的种植体和天然牙的龈沟液白介素-2的含量略高于牙周健康组.结论 炎症对于龈沟液中白介素-2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多艺 《吉林医学》2024,(4):820-822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GDM)孕妇龈下菌群的分布情况、牙周健康指数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甘州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GDM患者作为试验组,并且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龈下菌群分布、牙周健康指数的差异,同时评价GDM孕妇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水平、牙周袋探诊深度、牙周炎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中间普氏菌(Pi)、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塞斯坦纳菌(Tf)、齿垢密螺旋体(Td)、伴放线聚集杆菌(Aa)、具核梭杆菌(Fn)等龈下菌群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5%、91.25%、87.5%、83.75%、81.25%、7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i、 Pg、Tf、Td、Aa、Fn等龈下菌群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75%、17.5%、21.25%、23.75%、33.75%、3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牙龈指数(GI)(1.52±0.21)、龈沟出血指数(SBI)(1.91±0.15)、附着丧失水平(AL)(0.75±0.12)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GI(1.13±0.14)、SBI(1.37...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套筒联冠修复方式与高强纤维黏结方式对重度牙周炎松动牙齿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例重度牙周炎的患者,86颗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套筒冠组和高强度纤维组,每组各10例,其中高强纤维黏接组需进行夹板修复的松动牙46颗;套筒冠组需进行夹板修复的松动牙40颗.在系统牙周治疗和根管治疗后,对松动牙制作套筒连冠和高强纤维黏结固定,保持每年2次牙周洁治,检查记录基牙探诊深度( probing depth 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结果 经过修复前及修复后6个月、1年、2年的观察,套筒冠组龈沟探诊深度分别为(4.38±0.52)、(3.32±0.34)、(2.62±0.37)、(2.58±0.41)mm,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1.32±0.21、1.22±0.41、1.34±0.37、1.35±0.41;高强纤维组龈沟探诊深度分别为4.26±0.46、3.44±0.32、2.76±0.39、2.75±0.79 mm,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1.46±0.27、1.49±0.88、1.69±0.49、1.75±0.83;2组修复后龈沟深度皆有减小,龈沟出血指数高强纤维黏结固定组修复1年后较套筒冠组为高(P<0.05).结论 套筒冠和高强纤维黏结固定夹板都对维持牙周健康有利,套筒冠固定夹板修复更有利于牙周卫生的保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中吸烟者的牙周状况,提高临床医师对AIDS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和早期诊断准确性,指导临床医师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牙周疾病进行及时治疗,从而改善感染者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95例HIV/AIDS吸烟者的临床症状和牙周检查情况。结果 AIDS患者有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变等,有严重的吸烟史且口腔卫生较差的发生牙周疾病的概率更大。95例病例中牙龈出血83.16%、软垢87.37%、牙结石83.16%。HIV及AIDS患者每天吸烟、每周吸烟、很少吸烟、已经戒烟及从不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3,P<0.01),可以认为HIV、AIDS患者的牙周状况与吸烟有关。结论 AIDS患者临床口腔检查或治疗时发现口腔牙周临床表现严重者,应及时接受规范的牙周治疗和早期戒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伴冠心病牙周炎患者的牙周临床检查指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牙周炎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4例伴冠心病牙周炎患者、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进入此项研究。对入选对象进行全面牙周检查,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3组对象的血清TNF-α水平、平均牙周探诊深度、平均牙龈附着丧失、平均龈沟出血指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24,274.630,1051.612,303.041,P<0.001),伴冠心病牙周炎组的各项观测指标均高于慢性牙周炎组(P<0.05)。结论:冠心病可能会加重牙周局部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人群中固定正畸治疗期间牙龈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120例接受固定矫治的患者分为儿童组(8~13岁)40例,青少年组(14~18岁) 40例,成年组(19~40岁) 40例,戴用直丝弓矫治器6个月后进行牙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将三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儿童组牙龈炎发生率最高,青少年次之,成年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固定正畸治疗儿童与青少年较成年人更易发生牙龈炎症,治疗期间进行规范操作、加强口腔卫生及牙齿保健知识宣教,对降低牙龈损害的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盐酸克林霉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牙周洁治术+盐酸克林霉素)和对照组(牙周洁治术+罗红霉素+替硝唑),各32例,并在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检查患者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试验组GI和SBI均较对照组低(P<0.01),而两组间探诊深度(PD)降低无差异。结论盐酸克林霉素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建宁  杨纲领  韩凉 《中国医刊》2012,47(11):91-94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的134个龈沟液样本,另选牙龈健康者的28个龈沟液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技术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在不同病变位点的分布.结果 经16S r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病变位点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为73.13%,对照组阳性率为46.43%,牙周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多重PCR检测,111个P.gingivalis阳性的龈沟液样本中,共扩增出Rag基因的有88例,阳性率为79.27%.结论 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致病岛Rag基因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焦虑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干预提供心理依据。方法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对2013年7—12月在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CD4细胞计数检测的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测评。结果焦虑情绪检出率为31.25%(20/64),SAS标准均分为(45.27±11.89);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关系和CD4细胞数与患者的焦虑发生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家庭关系较好、CD4细胞数目较多是焦虑情绪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男男同性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焦虑情绪较为普遍,在咨询、检测和治疗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福赛类杆菌在牙周健康者龈沟液中、慢性牙周炎病人牙周袋内、种植体周围炎病人种植周围袋内的含量及其与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58名牙周健康者、6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56例慢性种植体周围炎病人龈下菌斑,采用免疫荧光定量16S RNA PCR方法检测福赛类杆菌的含量与分布。结果牙周健康者龈沟内福赛类杆菌的检出率为8.62%,平均Ct值为0.0122±0.0000;慢性牙周炎病人龈下菌斑福赛类杆菌的检出率为81.67%,平均Ct值为0.0356±0.0018;慢性种植体周围炎病人龈下菌斑赛类杆菌的检出率为85.71%,平均Ct值为0.0563±0.0021。结论:种植体周围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与福赛类杆菌的感染有相关性,种植体周围炎、慢性牙周炎的发病机理可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