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乳腺肿块患者穿刺活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行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活检的乳腺肿块患者(80例)的组织学、超声诊断资料,于穿刺活检后行开放手术,取病灶组织检查。超声结果按BI-RADS分类,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及其灵敏度、特异性。结果:80例患者中成功取材共78例,2例因无法制片而失败,与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符合率为92.25%,诊断乳腺病灶特异性、灵敏度分别为100.00%、89.20%。BI-RADSⅢ类多达60.00%,较其他类型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患者穿刺诊断乳腺病灶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超声检查后BI-RADS分类能指导Ⅲ类患者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已用于乳腺癌的筛查,文中探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ultrasound-guidedautom aticbiopsy,USGAB)对乳腺肿瘤病理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普通超声诊断的乳腺肿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获取病理结果。将超声诊断结果和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符合率为70.0%;58例穿刺活检结果符合病理诊断结果,穿刺诊断符合率96.7%(58/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具有安全、准确、快捷、取材质量高等优势,在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敏  李海文  全强  王美权 《海南医学》2014,(7):1045-104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超声已确诊有乳腺肿块患者,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并与其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以明确其超声穿刺活检的检出率。结果50例乳腺小肿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20例为良性肿块,30例为恶性肿瘤;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30例恶性肿瘤活检符合率为100%,而超声引导下穿刺20例良性肿块中21例经过术后病理诊断为原位癌,超声引导下穿刺良性符合率为96%。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乳腺肿块能鉴别肿块的良恶性质,提高对乳腺肿块的诊断率,是诊断乳腺肿瘤极其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 年9 月-2016 年5 月该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104 例,均行彩色B超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4 例卵巢肿瘤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为良性肿瘤者59 例,诊断为恶性肿瘤者43 例,102 例患者的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另外2 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为卵巢交界性肿瘤者,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卵巢肿瘤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5.45%和98.08%。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能更准确地诊断卵巢实性肿物的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赵海英 《吉林医学》2011,(20):4108-4109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2 cm的乳腺结节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要研究的乳腺小结节以手术切除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分成良性、恶性两组,对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乳腺小结节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穿刺30例,其中的29例与术后病理相符,良性组特异性达100%,恶性组诊断敏感性达91.67%,准确性96.67%,取材满意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技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定位准确,可靠性高,创伤性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对乳腺微小肿块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乳腺微小肿块患者60例,对其行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记录超声成像和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结果有15例良性和41例恶性,病理诊断结果有16例良性和43例恶性。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结果可见,乳腺癌患者的病灶形态不完整,边缘光滑程度差,回声多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程度大,病灶钙化严重,纵横比明显偏高,超声声像图病灶形态特征与乳腺癌微小肿块比较,血流速度峰值(SPVmax)及阻力指数(RI)较高,且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可以有效诊断和治疗乳腺微小肿块。超声可有效确定病变区域和性质。穿刺活检术可有效取样并利于治疗。因此,临床上可推广使用此方法治疗乳腺肿块患者。  相似文献   

7.
李铁  卓睿  丘平 《广西医学》2009,31(7):983-98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引导钩针活检乳腺触诊阴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乳房周期性胀痛、触诊阴性、B超检查提示0.3-1.8 cm小肿块的89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导丝钩针穿刺活检,统计分析病灶性质、病理类型、病灶大小、病灶完整切除率等。结果89例患者105个病灶经超声定位后切除活检,病灶完整切除率100%,其中良性病灶87个(82.9%),恶性病灶18个(17.1%);乳腺癌病理:导管内癌4例,浸润性癌14例。超声检测乳腺癌病灶大小为0.3-1.8 cm,中位数1.2 cm。结论超声引导下导丝钩针穿刺固定术可以准确定位乳腺触诊阴性病灶,以较小范围完整切除病灶,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300例在本院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可疑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病理情况、超声诊断情况、穿刺活检情况,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乳腺良性病变91例,其中炎性改变最多33例,占36.26%,乳腺恶性病变209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最多160例,占76.56%,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164例,漏诊55例,误诊10例,超声表现显示:乳腺恶性病变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毛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无变化、有微钙化、血流信号强、血流阻力指数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一次性穿刺成功,诊断179例为乳腺恶性肿瘤,其中漏诊31例,误诊1例,穿刺后12例出现穿刺部位渗血,给予压迫止血处理,乳房胀痛7例,3d后自行缓解,穿刺部位皮下淤血,3d后自行消退,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常规超声诊断显著提高(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可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姜炬芳  邓五一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894-894,89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利用乳腺定位导丝进行穿刺定位对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病灶活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临床触诊阴性、超声检出乳腺微小病变的患者,对此类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穿刺定位,并随后手术切除定位的病灶.结果: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报告:乳腺癌4例(8%),余46例为良性病变.手术中出现4例导丝移位.结论:超声引导定位导丝定位切除乳腺肿块是临床触诊阴性的微小病变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功能科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乳腺占位女性患者55例,以手术后病理结果 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诊断效用指标.结果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乳腺占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率为75.0%,特异度为100.0%,准确度为98.6%,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8.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能够微创下明确乳腺占位的良恶性质,与手术病理诊断一致性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进一步的合理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11.
12.
13.
周弦  王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09-3810
目的探讨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25例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采取局部扩大切除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72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按照乳房美容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符合优良标准24例(96%),符合差标准1例(4%)。结论保留乳房治疗临床早期(Ⅰ、Ⅱ期)乳腺癌可作为同期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经粗针穿刺病理确诊乳腺癌并同意行保乳手术治疗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MRI、B超及乳腺X线摄影(钼靶)检查结果、术中及术后病理信息。根据保乳手术切缘病理状态,将所有患者分为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分别对乳腺MRI、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以及病理学信息进行统计汇总。所得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乳腺MRI对乳腺癌病灶检出率为100%,钼靶的检出率87.44%;对于病灶直径>2 cm的乳腺癌,B超与钼靶检查均低估了肿瘤大小。对于病灶直径≤2 cm的乳腺癌,MRI检查高估了肿瘤大小 (P<0.05);术中冰冻病理切缘阳性31例,其中再次补切阳性17例,阴性14例,保乳成功率为89.41%。分析显示:乳腺MRI动态增强影像上的病灶形态、病灶周围血管征象、超声检查中病灶数量、病理测量值最大径(Pathmd)、分子分型中HER-2过表达型(HR阴性)以及HER-2阳性状态与保乳手术切缘阳性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乳腺MRI病灶形态中的“存在其他病灶(Mass & present)”类型、“非肿块型(NME)”类型、MRI上患侧病灶周围存在多发点状血管征象以及HER-2过表达型(HR阴性),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OR(95%CI)分别为:39.472(9.835~158.421),P<0.001; 56.722(7.908~406.838),P<0.001;24.076(4.979~116.413),P<0.001; 23.170(1.823~294.504),P=0.015。MRI影像无上述危险因素的低危组保乳手术成功率为98.7%,明显高于存在任一危险因素的高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乳腺MRI检查是乳腺癌术前检查及评估的有效手段之一。MRI检查上Mass & present类型、NME类型、患侧病灶周围存在多发点状血管征象以及HER-2过表达型(HR阴性)与保乳手术切缘阳性密切相关。无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保乳手术的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摄影(DBT)在致密型乳腺患者中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绍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163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资料(良性病灶58个,恶性病灶122个,共计180个)。根据BI-RADS标准患者乳腺腺体类型均归类于不均质致密腺体型和极度致密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MRI、DB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用Z检验对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乳腺MRI和DBT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RI、DBT术前评估乳腺病灶大小的准确度。结果: MRI、DBT对乳腺良性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1.4%、75.9%和89.7%、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8.617,P < 0.05或P < 0.01);MRI、DBT对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8.4%、95.1%和94.3%、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8、0.569,均P>0.05)。MRI、DBT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60,P>0.05)。MRI、DBT诊断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3.3%、86.7%,特异度分别为68.3%、79.1%。DBT、MRI测量值与病理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0.887、0.949,均P < 0.01)。结论: DBT简单易行,能较好地诊断致密腺体背景下乳腺的良恶性病变,尤其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与乳腺MRI相近。  相似文献   

17.
张云奇  胡文胜 《吉林医学》2011,32(25):5200-520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较完整的8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结果:85例乳腺导管造影显示88支导管异常,导管内圆形充盈缺损47支,不规则充盈缺损25支,小条状充盈缺损8支,导管截断状改变18支。85例术前均经导管造影检出,其中81例在术前明确诊断,准确率达95.3%。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A 14-year-old girl with iatrogenic breast asymmetry is reported. She had multiple operations to the left anterior chest wall in the neonatal period for diaphragmatic hernia that resulted in multiple scars, which damaged the left breast bud. A better thoracotomy incision avoiding the breast bud could prevent later breast hypoplasia.  相似文献   

19.
20.
周景新 《当代医学》2021,27(2):121-12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研究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短期治疗效果,维护乳房外形完整性,还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