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和16排螺旋CT对于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病理检查确诊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对比分析患者气钡双重造影和16排螺旋CT临床检查结果。结果气钡双重造影检出率略高于16排螺旋CT检查,但二者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敏感度和特异性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气钡双重造影和16排螺旋CT均为较为有效的胃癌临床诊断方法,但16排螺旋CT检查技术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CAG)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09年2月高度疑似冠心病患者8例,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后1周行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指标,采用16排螺旋CT对8例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16排螺旋CT能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但对慢性闭塞性病变诊断性的准确率稍差.结论: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心肌桥、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搭桥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16排螺旋CT头部血管联合造影(CTA)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脑梗死的诊治效果。方法以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我院收治的脑梗死102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均使用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检查,观察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同时使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和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检查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调查。总结脑梗死患者的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图像特点。结果 CTA检出脑梗死84例;CTA共65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狭窄,超声检出38例,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在脑梗死诊治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4,(12):963-964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颅脑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4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MX6000双排螺旋CT仪进行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经多排螺旋CT检出脑挫裂伤22例(29.7%),硬膜外血肿18例(24.3%),硬膜下血肿15例(20.3%),脑内血肿11例(14.9%),蛛网膜下隙出血8例(10.8%)。多排螺旋CT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94.1%,阴性预测值为96.3%,阳性预测值为94.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将多排螺旋CT作为首要检测手段,无创、诊断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述16层螺旋CT(MS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的诊断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市中心医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共收集22例怀疑主动脉夹层病例,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 8例为主动脉壁内血肿,其中2例为Ⅰ型,2例为Ⅱ型,同时合并主动脉壁有穿透溃疡,4例为Ⅲ型其中3例伴有内膜钙化内移,其中2例随诊中发展为主动脉夹层,14例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主要影像特征为:①主动脉管壁呈同心圆形或新月型增厚,增强扫描无强化;②内膜钙化内移,与主动脉外壁距离增宽;③主动脉内壁有穿透溃疡。结论 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的70例周围型小肺癌病变病患为研究对象。使用西门子(SOMATOM Dedinition AS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病患进行检测,并对病患的多排螺旋CT、X线诊断等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的准确率等进行比较,分析多排螺旋CT诊断的优越性。结果 70例病患经多排螺旋CT诊断,误诊6例,准确诊断率为91.42%;经X线诊断误诊14例,准确诊断率为80.00%,经CT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良好,确诊率高,值得在影像科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6排与256层螺旋CT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中应用对比.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肺动脉栓塞16例,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256层螺旋CT组9例,16排螺旋CT 7例,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结果 两组扫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平均CT 值、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 256层螺旋CT组均优于16排螺旋CT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管球旋转速度为0.27 s,探测器宽度为8 cm,扫描速度较64排螺旋CT明显提高.通过对16排与256层螺旋CT在肺动脉造影用于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对比,256层螺旋扫描时间平均为3.26 s,降低扫描时间对于危重患者,特别是不能长时间屏气患者尤为重要.256层螺旋CT在图像质量及肺动脉平均CT 值、信号噪声比、对比度噪声比优于16排螺旋CT但无显著差异.总之,256层螺旋CT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检查中能够显著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患者屏气时间,降低患者检查时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某院接受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螺旋CT冠脉CTA检查步骤接受检查,未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在螺旋CT冠脉CTA检查中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冠脉CTA检查用时、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冠脉CTA检查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图像质量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16排螺旋CT冠脉CTA检查时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检查用时,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提高冠脉CTA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对比。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并且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急性肠梗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程度、定性以及定位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多排螺旋CT对绞窄性、单纯性肠梗阻以及总体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排螺旋CT对动力性、机械性肠梗阻以及总体定性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排螺旋CT对高位、低位肠梗阻以及总体定位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程度、定性以及定位的诊断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临床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共23例患有主动脉病变的患者,用16排螺旋CT成像技术(CTA)进行扫描,并通过技术处理,运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容积再现对疑似病变部位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16排螺旋CT成像技术优于以往的检测仪器,成像更清晰迅速准确.结论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更精确的检查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64层螺旋CT扫描机,对71例AAS患者行MSCTA检查,以轴位CT为主,结合二维及三维重组技术进行图像综合分析。结果71例AAS患者,主动脉夹层( AD)48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10例,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AU)13例。 MSCT能够显示3种疾病的特征性征象:AD可见内膜片和双腔征;IMH见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5 mm,平扫呈高密度,增强扫描后无强化;PAU表现为内膜下溃疡,内见对比剂充盈,部分可呈“狭颈征”表现。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中71例均清晰显示病变部位、累及范围及并发症。其中27例确诊后行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及复查。结论 MSCT是一种快速、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能为AAS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AIH)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例经临床和多层螺旋CT证实的主动脉壁内血肿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表现,结合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概括分析血肿的部位、厚度、形态、累及范围及血肿强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在19例AIH病患中,参考stanford分型,A型4例,B型15例;主动脉管壁均为环形或新月形增厚,厚度≥5 mm,平扫密度多样,可为高密度或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其中显示:钙化内移17例,动脉粥样硬化16例,穿透性溃疡征像11例.继发胸腔积液14例,心包积液4例,胸膜增厚2例,主动脉瘤3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可直观、清晰显示AIH的直接和间接征象,能为AI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对AIH的诊断和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邢会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3,(14):120-121,12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D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图像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后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资料进行评估分析。结果MSCTA在主动脉夹层(AD)中均能明确诊断撕裂内膜片及真假腔。真腔强化CT值显著高于假腔(P〈0.05),真腔多被假腔螺旋状包绕.横断面图像上可见“鸟嘴征”样特征,轴位图像上可虬“夹心饼”样特征。图像能明确显示初始破口位置、再破口数目、腔内血栓和主要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MSCTA可作为AD诊断和术前评估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张子林  汪大武  殷文兵 《安徽医药》2011,15(10):1275-127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检查,将图像传输至东芝Vivrea2后处理工作站,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31例患者均取得输尿管全程曲面重建图像,单侧输尿管结石29例,双侧结石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80例患者行CT检查,其中CTA显示正常表现者12例,脑血管病变68例;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等技术后处理。结果 12例CTA表现正常者均能显示Willis'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4级以上分支的血管,68例脑血管病变中能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诊断明确。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首选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矽肺合并肺结核病例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应用MPR软件对图像重建数据行后处理重建,得到MPR图像。从结节、团块、空洞及胸膜炎等方面进行分析、分型,总结一些CT影像特征,给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予一定的帮助。结果矽肺结核浸润型8例,占16%;矽肺结核结节型12例,占24%;矽肺结核团块型32例,占64%;矽肺结核空洞型21例,占42%;矽肺结核胸膜炎型17例,占34%。结论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矽肺合并结核的诊断更详细、精确,在诊断矽肺结核的病变范围、程度及并发症的优势显著,通过分型便于早期、准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对埋伏牙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16排螺旋CT对38例埋伏牙患者进行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在东芝工作站上进行MPR、CPR及VR三维重组。结果 16排螺旋CT横断面图像、三维立体图像及多平面图像清楚地显示了埋伏牙牙齿的形状、埋伏的深度、离唇侧或腭侧方向的距离、牙齿萌出的方向,还有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16排螺旋CT MPR、CPR及VR图像可以准确地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作为埋伏牙治疗的精确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烟雾病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烟雾病的诊断的检查技术要点、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行脑CTA检查,后处理技术为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CTA能清晰显示颈内动脉颅内段、脑基底动脉环等部位血管狭窄、闭塞的形态,管壁状况及狭窄程度,且能清晰显示增多迂曲的脑基底部的异常血管网。结论CTA检查可作为烟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临床的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用于胸部骨骼骨折的诊断,以指导治疗。方法50例有胸部外伤患者在完成胸部X线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6层螺旋cT扫描,同时实行三维重建的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的技术成像而显示骨折。结果经16层螺旋CT确诊37例肋骨骨折、5例胸骨骨折;8例肩胛骨、锁骨及肱骨骨折。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胸部外伤造成的骨折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及指导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比较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诊断小儿气管异物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经临床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气管异物患儿135例螺旋CT及胸部X线影像学资料,比较患儿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螺旋CT组患者中诊断与纤维支气管镜符合135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0%,其中直接提示气管异物126例,占总数93.3%,间接提示气管异物9例,占总数6.7%;胸部X线组患者中诊断与纤维支气管镜符合112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3.0%,其中直接提示气管异物41例,占总数30.4%,间接提示气管异物71例,占总数52.6%;螺旋CT组患者小儿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部X线相比,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异物临床符合率高,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