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sher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以重度听力损失或耳聋及色素性视网膜炎为特征。在先天性耳聋人群中,Usher综合征占3~6%,在盲-聋患者中,该综合征亦占有较大比例;Davenport等将Usher综合征分为以下几型。Ⅰ型:先天性重度听力损失,无前庭反应,色素性视网膜炎(RP)在青春期前发作;Ⅱ型:中度到重度先天性听力损失,前庭功能正常及较晚发作的RP;Ⅲ型:进行性的和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RP发作时间不定,前庭反应情况不明;Ⅳ型临床表现与Ⅱ型类似,但为X性连锁遗传。  相似文献   

2.
Usher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以感音神经性聋和继发于色素性视网膜炎的渐进性视力下降为特征。Usher综合征临床上可分为3型:Ⅰ型(Usher Ⅰ)表现为先天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前庭器官可以是正常的(cUsher Ⅰ)或功能缺陷的(vcUsherⅠ):Ⅱ型(UsherⅡ)以轻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和正常的前庭功能为特征:Ⅲ型(Usher Ⅲ)表现为进行性听力下降,散光和/或远视。目前关于Usher Ⅱ是否表现为进行性听力下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3.
Usher综合征是童年后以聋盲为主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先天性聋和色素性视网膜炎,有的还有精神和前庭功能障碍,约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三,先天性聋的3~6%。根据临床症状和遗传类型,目前将该征分为4型,其第3型就是以进行性聋为特征,为双侧耳蜗性聋,在出生时即有,在少儿时期就可达到需行康复训练的严重程度,但全聋者很罕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耳聋家系中耳聋患者的基因型,结合听力损失程度,分析常见耳聋基因的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个耳聋小家系,检测4个耳聋基因的9个位点的突变,同时对家系成员进行纯音测听检查。结果:LGR-1家系中,Ⅰ:1、Ⅰ:2、Ⅰ:4和Ⅱ:5基因型为单杂合突变,表型为轻中度聋;Ⅱ:3和Ⅱ:4基因型为双杂合突变,Ⅱ:2和Ⅲ:1基因型为复合杂合突变,表型均为重度或极重度聋。HXL-2家系中,Ⅰ:1和Ⅰ:2基因型为单杂合突变,表型为轻中度聋;Ⅱ:2、Ⅱ:3、Ⅱ:5和Ⅲ:2基因型为单杂合突变,但表型为重度或极重度聋;Ⅱ:1基因型为双杂合突变,表型为极重度聋;Ⅲ:1基因型为单杂合突变,左耳为中度聋,右耳为中重度聋。结论:单杂合突变患者表型多为轻度或中度聋,而基因型为单杂合突变的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可能存在另外一个没有检测到的突变;基因型为双杂合突变或复合杂合突变的患者,表型多为重度或极重度聋;基因型与听力表型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1858年Von Graeffe首先报告色素性视网膜炎(RP)合并耳聋。随后,临床上有关上述二病的综合征报告日多,其中最熟悉的是Usher氏综合征,它表现为先天性感音聋及随后发生色素性视网膜炎。该病通常是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少数病例的听力下降是进行性的。作者对17名被证实患有色素性视网膜炎的病人进行听力学研究,其中9名发现有显著  相似文献   

6.
Usher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患。诊断标准是夜盲、感觉神经性聋。特殊的眼底改变、暗适应试验和视网膜电图异常,视野缩小。儿童最初几年往往夜盲是唯一症状而被忽视,直至青春期视野缩小才能做出诊断。此病VonGraefe 1858年首先描述,Usher在1914年强调了该病的家族性和遗传性。此病在耳聋儿童中约占3~10%。 Meri n等1974年报告35例本病,并分为四型。I型(21/35)严重耳聋,8例中7例前庭功能检查无反应,精神正常,管状视野,无视网膜电图反应。Ⅱ型(10/35)渐进性听力减退,高频损失为主,多数前庭功能正常,精神、神经正常。Ⅲ  相似文献   

7.
作者们报告24例先天性肾病和聋症病例,分以下几类: 1.Alport综合征:2例,特点是发作性血尿,高频感觉神经性聋,某些家族有其他畸形如白内障、先天性眼震、近视等。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听力类型:(1)较高频率进行性严重减退,(2)4000Hz谷形下降,(3)混合性聋。有些有重振、无声衰,BekesyⅡ型,语言辨别率好。2.非典型性遗传性肾炎:7例,发病较晚  相似文献   

8.
调查老年人500人1000耳,老年性聋发生率为4%,老年人感觉神经性聋发病率为24%。老年性聋40耳中轻度聋19耳,中度聋11耳,中重度聋7耳,重度聋3耳。听力曲线呈缓降型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遗传性耳聋声反射与纯音听阈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家系遗传性耳聋调查,就其中Ⅱ-Ⅳ代5人进行了纯音测听、声导抗、音衰试验,前庭功能等检查并在间隔2年半后进行了上述项目的复查。结果表明,本家系耳聋属感音性聋,听力损失呈进行性加重,以青少年时期进展为最快。同时表明听力损失越严重,声反射阈与听阈之差越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一个遗传性聋伴前庭功能障碍家系的表型特征,并探讨该家系的相关致病基因。方法对门诊发现的1例渐进性聋伴眩晕患者进行家系调查、病史资料采集、常规检查、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前庭功能检查为冷热水试验。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直接测序法对POU3F4基因和COCH基因进行全部编码序列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共4代28人,现存3代26人,主诉听力障碍者4人,耳聋患者均为正常女性后代中的男性,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特征。耳聋患者出生时听力正常,6~10岁出现听力减退,并同时出现眩晕,走路不稳感。其中2人听力快速恶化,言语能力差,纯音测听为双耳对称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另外2人表现为高频下降型听力曲线。4名耳聋患者前庭功能低下或丧失。家系成员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在POU3F4基因和COCH基因中均未检测到突变。结论本研究家系为非综合征型聋并前庭功能异常的家系,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特征规律,遗传方式最终确定有赖于进一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该家系患者高度一致的表型特征提示为单一基因致病,但筛查目前与这一表型相关的POU3F4基因和COCH基因未发现突变,可能存在其他与这一表型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家族性非综合征性Mondini畸形的遗传方式和相关致畸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Mondini畸形家系的临床病史、体格检查、成员发病、听力检测、颞骨薄层CT和致畸基因检测。结果先证者是一对异卵孪生男性双胞胎(Ⅲ:1,Ⅲ:2),患儿父亲(Ⅱ:1)也为患者,家系中其余人正常。3名患者均为双侧Mondini畸形。临床表现:患者非综合征型双侧内耳单纯Mondini畸形,表现为耳蜗较正常人少一转,底转基本正常,顶转和中转融合,蜗内分隔不全,前庭及半规管未见明显异常(见高分辨率颞骨CT图)。听力表现:Ⅱ:1表现为双侧混合性聋,右侧较左侧严重,语后聋,配助听器可以正常言语交流;Ⅲ:1左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右耳中重度感音神经聋,言语发育迟缓;Ⅲ:2左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右耳中度感音神经聋,言语发育迟缓。余家系成员双侧听力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所有家系成员外观正常,未见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常规耳聋基因(包括:SLC26A4、GJB2和GJB3)和候选致畸基因MITF的检测未见异常。结论家系图分析表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该家系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当先证者父亲由于新生突变导致Mondini畸形时,该家系也可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常见致畸基因(SLC26A4和MITF)的检测未见异常,表明该家系的非综合征性Mondini畸形,可能为其它致畸基因引起。  相似文献   

12.
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4月收治6例(耳)岩尖胆脂瘤(5耳先天性,1耳后天性)行颅中窝进路胆脂瘤切除术。结果6耳岩尖胆脂瘤均能全部切除,术后随访1-10年无复发。术前纯音测听呈中度混合性聋2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1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3耳,术后基本能保存术前听力水平。4例术前面瘫患者中有3例行面神经减压,其中2例由Ⅲ级(House-Brackmann分级)恢复至Ⅰ级,1例由Ⅳ级恢复至Ⅲ级;1例面神经端端吻合由VI级恢复至IV级。结论颅中窝进路能保留患耳的听力,对于听力损失较少或胆脂瘤较局限的先天性胆脂瘤,颅中窝进路是较合适的进路。  相似文献   

13.
在给重度感觉神经聋的儿童测听时,常能测出一种假象的传导聋。主要在250—500赫,其次为750赫及1000赫。这种较好骨导听力的发生机制曾引起争论。Barr(1955)称之为人工骨导;Bocca(1960)认为系“前庭性听力”。本文作者选择了8—14岁20名智力正常的儿童进行研究。全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19例电子耳蜗埋植候选者(均系后天性重度感觉神经性聋)的发音强度进行了研究。首次运用客观资料,显示了该类患者与正常听力男性谈话者比较,发音强度显著增加;音强波动明显增大。这些改变不受重度耳聋病程及助听器应用长短的影响。并根据定量资料进一步讨论了后天性聋患者发音强度改变的康复问题。本研究旨在研究和比较大组后天性聋患者与听力正常谈话者的音强值,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探讨助听康复效果的基准。同时对耳聋病程及助听器应用时间长短,也给予重视。实验在标准测听条件下,对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听敏度测试,测得患者平均阈值(10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一个连续三代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非进展性非综合症型耳聋家系的临床听力学特征及遗传规律。方法对耳聋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检测,其中一名患者进行颞骨CT扫描检查。绘制遗传图谱并进行遗传学特征分析。结果该家系成员共计18人,耳聋患者11人,其中一例为氨基糖苷类药物致聋患者。该耳聋家系每代及男女均有发病,非药物致聋患者均表现为语前聋、平稳型、全频中度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呈平坦型。结论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表现为全频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该研究为下一步的致聋基因的定位与鉴定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单侧听神经病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单侧听神经病的听功能特征及病损部位。方法 报告及分析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听性脑干反应 (ABR)检测结果。结果  3例单侧患耳纯音听力图分别为上升型、平坦型及下降型 ,听力损失 1例为中度 ,2例为重度 ,另侧听力图正常 ;3例患者双侧DPOAE正常引出 ,而ABR患侧未能引出 ,健侧正常引出。颞骨HRCT未见异常。结论 单侧听神经病的听功能特征与双侧听神经病的听功能特征相同。诱发性耳声发射及ABR对鉴别一般感音神经性聋与中枢性聋有重要意义。病损部位可能在内毛细胞至听神经的传入通路  相似文献   

17.
复习文献只有1例(Stroud和Calcateera)前庭窗瘘发病多年后手术听力恢复正常。本文又报告类似的1例: 患者,26岁,女性。16岁时头部被击后右侧耳聋,且感头晕。2—3周后头晕消失,但严重的耳聋无变化。此后在游泳耳内进水时偶感轻度头晕2—3小时,患者身体健康,否认听力波动史。音叉试验(125,256Hz)韦伯氏试验偏左,任内氏试验右侧阴性,左侧阳性。两侧鼓膜完整且活动。诊断上考虑为听小骨关节脱位或外淋巴瘘。听力学检查反应迟钝,右耳尤然,表明对纯音反应困难。左耳听力正常。右耳为平坦型重度听力缺损(言语频率纯音气导听力平均损失80dB),主要是感觉神经性聋,伴有轻度传导性聋。于500Hz,1000Hz,2000Hz作Stenger氏试验阴性。言语接受阈测不出。患者能复述扬扬  相似文献   

18.
报告1978年对167名4天~83月的儿童的听性脑干反应测听法的经验。检查多在肛注水合氯醛(40~50 mg/kg)镇静下进行,10名未能有效地镇静。结果:40分贝(听力级)以下引出听性脑干反应者,表明听力正常或仅有轻度听力损失。对50~90分贝短声得出反应者,为中度或重度聋。对80~90分贝的短声无反应时,如无中枢性疾患,则至少有重度耳聋。如患儿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则虽无反应,也难以判断究竟是外周性聋,还是脑干水平的听觉中枢径路病变所致。用阻抗测听法或其他行为测听法核对听性脑  相似文献   

19.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对中重度以下听力损失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在客观听力评价中的准确性。方法对听力正常人、轻度、中度和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共76例耳分别行纯音测听、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对三者阈值进行方差分析、Baye’s准则下多类判别分析。结果由ASSR结果推测客观听力状况所犯的判断错误,在听力正常组,判别符合正确率分别100%,轻度聋组为92.3%,中度聋组判别正确率为88.9%,中-重度聋组判别正确率为83.3%。结论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在客观听力评价中有较好的准确率,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携带凝血因子C同源物(coagulation factor C homology,COCH)基因新突变的中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聋(autosomal dominant 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DFNA)9家系成员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等听力学及计算机动态姿势描记、前庭诱发性肌源性电位、视眼动、前庭眼动等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听力学检查提示该家系患者20~50岁出现以高频下降为主的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60~70岁进展为重至极重度全频听力损失。前庭功能检查提示随意抽取的家系中耳聋患者计算机动态姿势描记、视眼动、温度试验正常;前庭诱发性肌源性电位检查提示耳聋患者耳石功能异常;速度阶梯试验时间常数异常、正弦谐波试验增益和相位异常,提示耳聋患者水平半规管功能减弱。结论中国DFNA9家系的所有耳聋患者均无前庭功能损害的主诉,通过详尽的前庭功能检查提示位于COCH非胶原结构糖蛋白A型2结构域上的突变所导致的前庭功能损害明显轻于位于LCCL结构域上的突变。中国DFNA9家系的临床资料分析首次表明DFNA9存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