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Ⅰ、Ⅲ和Ⅳ型胶原在形成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Ⅲ和Ⅳ型胶原在4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表达。Ⅰ、Ⅲ和Ⅳ型胶原在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出现特异性分层表达。靠近虫体侧纤维囊壁中,Ⅰ、Ⅲ和Ⅳ型胶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375%和400%。靠近肝实质侧纤维囊壁中,Ⅰ、Ⅲ和Ⅳ型胶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825%和850%。Ⅰ、Ⅲ、Ⅳ型胶原在两层中表达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P<001,P<001)。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分层,Ⅰ、Ⅲ和Ⅳ型胶原与肝实质侧纤维囊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性囊壁的不同形成机制。 方法 苏木素 伊红染色 ,观察 40例肝棘球蚴囊、15例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囊壁及其邻近肝、脾实质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 (FN)、层粘连蛋白 (LN)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mRNA在肝、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囊壁及其邻近肝、脾实质中的表达。 结果 肝棘球蚴囊周围纤维囊壁分两层 ,虫体侧纤维囊壁为肉芽肿样组织 ,肝实质侧纤维囊壁内可见大量受挤压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系统 (Glisson)和肝静脉系统 ,并与Glisson鞘相延续。Ⅳ型胶原、FN、LN、TGF-β1及TNF-α在两层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01)。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囊壁不分层 ,为肉芽肿样组织 ,Ⅳ型胶原、FN、LN、TGF-β1及TNF-α无特异分层表达。  结论 肝、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囊壁的形成机制不同。肝棘球蚴囊周围纤维性囊壁是人体形成肉芽肿样病理改变后被周围受挤压的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包裹 ,过度肝纤维化所致 ,肉芽肿样组织与周围纤维化的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间有可分离间隙。脾棘球蚴囊周围纤维性囊壁是肉芽肿样组织包裹虫体形成 ,其与脾实质间无可分离间隙  相似文献   

3.
臧国庆  乐魏列  俞红  江红  周霞秋 《肝脏》2002,7(1):25-2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暴发性肝衰竭动物模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表达及分布。方法 尾静脉注射TNFα于D 氨基半乳糖 (GalN)致敏的BALB/c小鼠 ,造成暴发性肝衰竭模型 ,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原位末端标记 (ISEL)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肝组织DNALadder观察肝细胞凋亡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表达及分布情况。 结果 在TNFα介导的暴发性肝衰竭动物模型中 ,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0 .0 % ( 1.5h)、1.4% ( 3.5h)、11.3% ( 6h)和 2 0 .6 % ( 9h)。结论 在TNFα介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动物模型中 ,TGFβ1表达增加并引发肝细胞凋亡的级联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GF-β1、TNF-α的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寻求肝纤维化的诊断.工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测定30例正常人员、45例慢性乙型肝炎及1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GF-β1和TNF-α的含量。结果:①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并且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②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①血清TGF-β1、TNF-α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肝纤维经发展发展密相关。②对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同时测定,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③寻找有效的方法拮抗TGF-β1、TNF-α对抗纤维2经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 β_1)及内毒素、一氧化氮水平动态变化,探讨其与重型肝炎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阐明ALSS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 4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在ALSS治疗前后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TGF β_1水平,用基质偶氮显色法和Griess法分别测定血清内毒素及一氧化氮水平,比较它们在ALSS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42例患者ALSS治疗前血清中TNFα(481.57±229.31)pg/ml,TGFβ_1(44.09±31.73)ng/ml,内毒素(1.05±0.37)Eu/ml,一氧化氮(71.15±33.09)μmol/L,其中内毒素与TNF α含量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有相关性。ALSS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有明显下降,TNFα(156.46±78.12)pg/ml,P<0.05;TGFβ_1(27.77±23.28)ng/ml,P<0.01,内毒素(0.28±0.22)Eu/ml,P<0.001;一氧化氮(58.11±29.30)μmol/L,P<0.001;其中血清一氧化氮与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氨浓度也具相关性。 结论 重型肝炎肝细胞损害机制中,内毒素血症和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可能是重要的两个因素。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后,血清内毒素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Se和VE对大鼠心肌组织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Se和VE对大鼠心肌组织TGF鄄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Se和VE缺乏的半合成人工饲料喂养大鼠,采用RT鄄PCR检测TGF鄄β1mRNA在心肌组织的表达特点。结果Se和VE联合缺乏组大鼠心肌可见散在微小灶状心肌坏死。与补Se补VE组比较,Se或VE单项缺乏组TGF鄄β1mRNA表达已有所增高(P<0.01),Se和VE联合缺乏组TGF鄄β1mRNA表达增高最显著(P<0.001)。结论Se和VE缺乏可诱导大鼠心肌组织TGF鄄β1mRNA表达上调,TGF鄄β1可能亦参与了Se和VE联合缺乏所致心肌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βR)-Ⅰ、TβR-Ⅲ和胞内Smad4信号通道蛋白以及转录因子激活剂蛋白-1(AP-1)家族中Jun蛋白质因子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表达.探讨NAFLD发生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1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9只.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喂饲高脂饲料(88%标准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造模.在20周处死所有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Smad4的表达;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TβR-Ⅰ、TβR-Ⅱ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磷酸化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NAFLD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和Smad4在对照组大鼠肝实质细胞的胞质内均有少量表达.TGFβ1在模型组大鼠肝实质细胞胞质、肝血窦周围的表达明显增强,尤其在汇管区更为明显.Smad4在模型组大鼠肝实质细胞胞质表达亦明显增强,而在汇管区的表达更为明显.RT-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GFβ1、TβR-Ⅰ、TβR-ⅡmRNA的A值分别为0.46±0.12、5.24±2.70和3.35±1.95,明显高于对照组(0.21±0.09、1.36±0.77和0.52±0.19,P值均<0.01).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模型组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同内参灰度值比为0.93±0.41,较对照组显著增高(0.32±0.25,P=0.001).结论 TGFβ1/Smad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NAFLD进展为肝纤维化的过程.阻断TGFβ/Smad4信号传导通路,可开辟治疗NAFLD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肝包虫周围纤维囊壁中骨桥蛋白免疫印记与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肝细粒棘球蚴(肝包虫)周围纤维囊壁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定位.方法: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OPN在肝细粒棘球蚴(n=48)周围纤维囊壁中的表达,并结合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组织学分布.结果:肝细粒棘球蚴周围纤维囊壁经免疫印记分析80%有OPN表达,形态学观察集中分布于近虫体侧纤维性囊壁(内层),与近肝侧纤维性囊壁(外层)比较有显著差异(75% vs 8.3%, P<0.05).结论:OPN参与肝细粒棘球蚴周围内层纤维性囊壁肉芽肿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李文庭  贺永文  肖志宏 《肝脏》2009,14(1):30-3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表达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比较经不同浓度的TGF-β1刺激不同时间后HSC表达β-catenin、smad3和α-SMA mRNA的变化,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ng/ml TGF—β1刺激2h后,HSC表达β—catenin mRNA、smad3 mRNA和α—SMA mRNA量最大,β—catenin mRNA表达与两者均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0.947,P〈0.01;r=0.950,P〈0.01)。结论β—catenin在TGF—β1活化HSC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细胞中,白三烯B4(LTB4)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在RA患者滑膜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LTB4、脂多糖(LPS)、MK-886(5-脂氧化酶激动蛋白的抑制剂),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RA患者滑膜细胞中TNF-α和IL-1β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原代培养的RA滑膜细胞表达基本的IL-1β和TNF-α[IL-1β/糖酵解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和TNF-α/GAPDH],分别为0.16±0.09和0.02±0.00(n=6)。加入外源性的LTB410-9~10-8mol/L后,使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LPS刺激内源性的LTB4增高后,也使IL-1β和TNF-αmRNA表达显著增高。在LPS存在时,MK-8861μmol/L和10μmol/L使TNF-α的mRNA表达分别下降了15%和66%(n=7,P<0.05),使IL-1βmRNA表达下降了41%和71%(n=6,P<0.01)。结论LTB4可以调节RA滑膜细胞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β-连环蛋白对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 β1)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影响. 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β-连环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catenin]和绿色荧光质粒pEGFP-N1共转染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株,用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经TGF β1刺激后两组细胞smad3、β-连环蛋白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β-连环蛋白转染阳性的HSC-T6细胞株经TGF β 1刺激后表达smad3、β-连环蛋白及其mRNA明显强于未转染β-连环蛋白基因的HSC-T6细胞,更强于正常培养的HSC-T6细胞,smad3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42±0.011、0.501±0.021、0.511±0.019、0.356±0.017,F=135.304,P<0.05;β-连环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83±0.021、0.543±0.033、0.538±0.024、0.212±0.019,F=267.340,P值均<0.05.smad3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92±0.012、0.124±0.011、0.130±0.021、0.003±0.001,F=2823.813,P<0.05;β-连环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1±0.020、0.210±0.010、0.208±0.008、0.002±0.001,F=3440.982,P<0.05.β-连环蛋白和smad3蛋白质的表达均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显著相关(r=0.901,P<0.01;r=0.939,P<0.01).结论 β-连环蛋白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株,促使HSC表达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增强,提示β-连环蛋白能增强TGF β1的致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α-SMA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珠对肝纤维化大鼠α-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影响,并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采用400 mL/L CCL4 sc,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以高[2.0 g/(kg·d)],中[1.0g(kg·d)],低剂量[0.5 g/(kg·d)]甲珠干预,测定各组肝功能、血清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α-SMA、TGF-β1表达,RT-PCR检测α-SMA、TGF-β1 mRNA 的表达.结果: 甲珠各组较模型组肝功能明显改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总蛋白及白蛋白显著升高,胆红素降低;血清TGF-β1显著降低;高,中,低甲珠剂量组肝组织α-SMA及TGF-α1 mRNA 表达.染色面积比.灰度值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α-SMA:9.21±1.12、12.63±2.42、14.23±1.57 vs 16.32±2.14.P<0.01、P<0.01、P<0.05;TGF.131 mRNA:5.58±0.80、8.62±1.16、11.92±1.35 VS 14.57±1.59.P<0.01、P<0.01、P<0.01),(α-SMA染色面积比:9.21%±1.29%、12.63%±1.44%、14.23%±1.41%vs 16-32%±1.75%.P<0.01、P<0.01、P<0.05;TGF-β1染色面积比:5.3 1%±0.70%、8.37%±1.09%、11.92%±1.42%VS 14.47%±1.48%,P<0.01、P<0.01、P<0.01),(α-SMA灰度值:91.29±9.53、99.55±11.83、107.18±12.06 VS 116.44±12.97.P<0.01、P<0.01、P<0.05;TGF-β1灰度值:89.96±9.64、1 06.92±13.90、110.50±12.91 vs 127.13±14.88,P<0.01、P<0.01、P<0.05).结论: 甲珠对CC14诱导的实验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抑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与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mRNA在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状况及中药复方(汉丹肝乐)对其的影响作用。 方法 用猪血清腹腔内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汉丹肝乐口服作为肝纤维化防治组;免疫攻击12周后处死动物。取肝作HE染色显示肝纤维化形成状况,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内CTGF mRNA、TGFβ1 mRNA表达,并对指标作半定量评分。 结果 12周后模型组大鼠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肝内CTGF mRNA与TGFβ1 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二者阳性分布部位相近,表达程度呈正相关性(r=0.799,P<0.05);汉丹肝乐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CTGF mRNA和TGFβ1 mRNA表达的阳性指数分别为12.5±2.3和25.4±3.2,模型组分别为28.8±1.4和37.3±5.4,t=5.208、5.65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TGF mRNA表达与组织病理上肝纤维化变化呈正相关性(r=0.822、0.808,P<0.05)。 结论 CTGF与TGFβ1基因的增高表达与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汉丹肝乐能有效抑制CTGF与TGFβ1基因的表达。通过在转录环节上阻断肝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该药物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肝纤维化不同分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表达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 β_1)变化,以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慢性肝病患者37例,依据肝组织HE、VG染色分为0~4级,其中1级8例,2级9例,3级7例,4级13例。6例正常肝组织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α-SMA、uPA、PAI-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浆TGF β_1变化。检测血透明质酸。结果 肝纤维化S_(1~4)级肝组织α-SMA表达分别为(4.2±0.5)%、(5.5±0.7)%、(7.9±0.5)%、(9.7±0.7)%,uPA分别为(4.0±0.5)%、(4.8±0.5)%、(5.0±0.5)%、(4.8±0.4)%,PAI-1分别为(4.7±0.4)%、(7.0±0.4)%、(8.9±0.3)%、(11.9±0.3)%,且随肝纤维化分级增加血浆TGF β_1水平也逐渐增加。在肝纤维化S_3、S_4级,α-SMA、PAI-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TGF β_1水平增加尤为明显,而uPA仅轻微增加,表现为uPA相对不足。结论 肝组织α-SMA、uPA、PAI-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TGF β_1变化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TGF β_1的早期激活,抑制肝硬化晚期PAI-1过度表达,可能有助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加肝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有助于延缓肝硬化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15.
在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以及人类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中,纤维化肺组织局部不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水平升高,而且还聚集了大量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肌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与肺纤维化进展过程密切。本研究拟探讨外源性TGF β1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αSMA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材料: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HLF 0 2 )由我校细胞中心构建[1] 。TGF β1为Peprotech公司产品,小鼠αSMA单克隆抗体购自Novocastra公司,RTKit为Promega产品,TrizolRNA提取试剂购自LifeTechnology公司,SPKit则由北京中山公…  相似文献   

16.
牛磺酸对大鼠胰岛活性和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牛磺酸(taurine,Tau)在大鼠胰岛培养过程中对胰岛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Wistar大鼠分为2组,RPMI 1640组和牛磺酸组(Tau组).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9和磷酸化Akt阳性细胞比例,观察牛磺酸对Caspase-9及Akt的影响.RT-PCR检测单纯1640组和Tau组胰岛细胞的TNF-α、IL-1β、NF-κB和HO-1基因的表达.结果:胰岛单纯用RPMI 1640培养1 wk后激活的Caspase-9与加入牛磺酸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41.03%±4.46% vs 23.85%±3.09%,P<0.05).胰岛分离纯化后有明显的TNF-αmRNA、IL-1βmRNA、NF-κB mRNA、HO-1mRNA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TNF-αmRNA、IL-1β mRNA、NF-κB mRNA表达逐渐减弱,HO-1 mRNA表达逐渐增强.加入牛磺酸后胰岛TNF-α mRNA、IL-1β mRNA、NF-κB mRNA表达明显减弱,在6 h,72 h及1 wk时(TNF-α:0.34±0.02.0.24±0.01,0.19±0.02;IL-1β:0.24±0.09,0.09±0.01,0.05±0.01;NF-κB:1.76±0.30,0.93±0.15,0.37±0.02)和单纯培养组(TNF-α:0.57±0.1,0.39±0.02,0.29±0.02;IL-1β:0.34±0.02,0.24±0.01,0.19±0.02;NF-κB:2.52±0.24.1.21±0.14,0.76±0.07)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HO-1mRNA的表达较单纯培养组明显增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更明显(3.74±0.10,4.33±0.29.5.28±0.29 vs 2.46±0.30,3.13±0.07,3.59±0.22;均P<0.05).结论:牛磺酸能抑制TNF-α、IL-1β和NF-κB转录并活化Akt,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在日本血吸虫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进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和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 HSP47)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5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成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感染组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 ± 1)条,对照组以不含尾蚴的去氯水处理。分别于感染后4、6、8、10周和12周等5个时间点,各取5只小鼠肝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小鼠血清中HSP47和TGF?β1含量,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增生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GF?β1、HSP47、I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日本血吸虫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小鼠血清HSP47和TGF?β1浓度和肝组织中TGF?β1 mRNA、HSP47 mRNA、COL1A1 mRNA表达水平均随纤维化进展而渐次升高。小鼠感染后6周,小鼠血清HSP47和TGF?β1含量分别为(179.26 ± 29.87) pg/mL和(22.37 ± 5.21) ng/mL,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的(150.29 ± 34.91) pg/mL和(18.54 ± 7.78) ng/mL(P均< 0.05)。肝组织HSP47 mRNA、COL1A1 mRNA、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6 ± 0.04)、(1.17 ± 0.06)和(0.64 ± 0.13),均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的(0.23 ± 0.03)、(0.20 ± 0.02)和(0.38 ± 0.02)(P均< 0.01)。 结论 TGF?β1和HSP47在日本血吸虫诱导的小鼠肝纤维进程中的表达与肝纤维化进程一致,且随I型胶原的增多呈升高趋势;HSP47有望成为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新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在日本血吸虫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进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和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 HSP47)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5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成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感染组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 ± 1)条,对照组以不含尾蚴的去氯水处理。分别于感染后4、6、8、10周和12周等5个时间点,各取5只小鼠肝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小鼠血清中HSP47和TGF?β1含量,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增生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GF?β1、HSP47、I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日本血吸虫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小鼠血清HSP47和TGF?β1浓度和肝组织中TGF?β1 mRNA、HSP47 mRNA、COL1A1 mRNA表达水平均随纤维化进展而渐次升高。小鼠感染后6周,小鼠血清HSP47和TGF?β1含量分别为(179.26 ± 29.87) pg/mL和(22.37 ± 5.21) ng/mL,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的(150.29 ± 34.91) pg/mL和(18.54 ± 7.78) ng/mL(P均< 0.05)。肝组织HSP47 mRNA、COL1A1 mRNA、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6 ± 0.04)、(1.17 ± 0.06)和(0.64 ± 0.13),均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的(0.23 ± 0.03)、(0.20 ± 0.02)和(0.38 ± 0.02)(P均< 0.01)。 结论 TGF?β1和HSP47在日本血吸虫诱导的小鼠肝纤维进程中的表达与肝纤维化进程一致,且随I型胶原的增多呈升高趋势;HSP47有望成为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新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TGFβ_1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4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TGFβ_1表达,并做其中21例TGFβ_1mRNA原位杂交。结果TGFβ_1肝组织表达阳性率为88.89%,主要为间质细胞、汇管区及纤维化发生活跃部位阳性,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表达增强(r=0.73,P<0.05);TGFβ_1mRNA表达阳性率为57.14%,不仅定位于单核细胞、窦细胞,某些肝细胞也有表达。结果表明TGFβ_1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不仅间质细胞能够产生TGFβ_1促进肝纤维化,肝细胞本身可能也参与TGFβ_1分泌环路,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缬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和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GFβ1RⅡ)mRNA与Smad3、smad17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止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哚普利治疗组和缬沙坦治疗组。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于造模第4周开始分别予以培哚普利和缬沙坦灌胃。采用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与TGFβ1RⅡ mR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GFβ1、Smad3及smad7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肝组织羟脯氢酸和血清透明质酸。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经培哚普利或缬沙坦治疗大鼠肝内TGFβ1与TGFβ1RⅡ mRNA表达明显下降、以及smad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Smad7的表达增加。TGFβ1与Smad3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Smad7主要在肝细胞浆表达,上述物质在两种药物组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培哚普利或缬沙坦治疗后肝组织羟脯氨酸及血清透明质酸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肝小叶结构均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溥。结论培哚普利或缬沙坦均能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或间接抑制肝内TGFβ1与TGFβ1RⅡ mRNA及Smad3表达,并促进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