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IUI的临床妊娠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的217例不孕患者共行369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年龄、促排方案、不孕年限、周期、子宫内膜厚度与IUI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217例不孕患者共进行了369个IUI周期45例妊娠,妊娠率为12.2%,促排卵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P<0.05),不孕年限较短患者妊娠率明显升高,而年龄、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对IUI妊娠率无影响(P>0.05).结论 年龄<35岁、不孕年限较短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类型较好者,促排卵周期少,妊娠率会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夫精IUI治疗的315例不孕患者53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依次分析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原因、不孕年限、诱发排卵方案,注射绒促性素当日内膜厚度及类型、卵泡平均径线,处理后a+b级精子数、同一月经周期行IUI的次数、排卵数、IUI周期数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315例不孕患者共接受539个IUI周期治疗,有59例成功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0.95% (59/539).IUI治疗结局与诱发排卵方案、IUI治疗周期数有关(P<0.05);与年龄、不孕原因、不孕年限、注射绒促性素当日内膜厚度及类型、卵泡平均径线,处理后a+b级精子数、同一月经周期行IUI的次数、排卵数无关(P>0.05).结论 诱发排卵方案、IUI治疗周期数是影响夫精IUI妊娠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周期数与临床结局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6个IUI周期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周期次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 625例患者行2 196个IUI周期,有329例获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5%,夫妇累积妊娠率为20.2%.第1、第2、第3、第4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2%、14.9%、12.9%、0.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4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9.7%、10.1%、8.9%、6.3%,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9.7%、20.2%、26.7%、25.0%.两两比较分析显示1个周期组与2个周期组及3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治疗中适当增加助孕周期数可以增加累积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6例行夫精IU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夫精IUI治疗,分析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厚度<15 mm、排卵后双次授精、优势卵泡个数<4个、促排卵周期、IUI周期次数<3次的不孕症患者比较,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厚度≥15 mm、排卵后单次授精、优势卵泡个数≥4个、自然周期、IUI周期次数≥3次的不孕症患者的周期妊娠成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排卵后单次授精及优势卵泡个数≥4个均为降低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排卵后单次授精及优势卵泡个数≥4个均为降低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患者临床妊娠率的有关因素。方法选择225例接受IUI助孕共400周期的不孕症患者,回顾分析女方年龄、治疗方案、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IUI周期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女方年龄>38岁的临床妊娠率(8.22%)低于年龄<30岁(21.74%)和30~38岁(17.48%),P<0.05;促排卵方案(CC、HMG、CC+HMG)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9.05%、19.66%和14.71%,高于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7.14%,P<0.05;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8 mm组的临床妊娠率(23.56%)高于内膜<8 mm组的临床妊娠率(13.27%),P<0.05;第1至第5周期的IUI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30%、15.60%、9.38%、0%和0%,多次重复IUI周期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方年龄、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治疗方案均会影响IUI的临床妊娠率,但增加IUI的治疗周期数并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应综合各种因素再次评估患者的妊娠率,必要时进一步查找多次助孕失败的原因或改行IVF-ET助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的临床妊娠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64例不孕症患者分为自然周期(NC)组16例、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C)组16例、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MG)组51例,共实施AIH83个周期。结果总周期临床妊娠率14.5%。NC组、CC组、HMG组的临床妊娠率和HCG注射Et尿LH阳性率分别为6.25%、18.75%、15.68%和87.5%、31.25%、52.9%,三组间尿LH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G注射13子宫内膜呈B型的临床妊娠率高于A型及C型;随着年龄增长,AIH临床妊娠率下降;不同授精时间妊娠率有不同。结论授精时间、a级精子活力、子宫内膜形态/厚度及女方年龄与AIH的临床妊娠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官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8.3%.不同不孕原因之间及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妊娠组和非妊娠组阃洗精前后的精子总数、活率、活精总数、AB级精子总数、AB级精子比率、HCG日内膜形态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而两组HCG日内膜厚度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可以稳定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排除各种混杂因素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与HCG日内膜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5月在我院不孕不育门诊行IUI 治疗的不育夫妇132对,216个周期.从女方年龄,不育年限,精子质量,子宫内膜厚度,排卵药物的应用,授精频率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IUI妊娠率女方年龄≤35岁组明显高于>35岁组,不育年限≤ 3年组明显高于>3年组,精子质量正常组明显高于异常组,子宫内膜厚度 8-12mm组明显高于其他厚度组,促排卵周期组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 P<0.05),授精1次和2次结果 接近,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影响IUI妊娠率的相关因素为:女方年龄,不育年限,精子质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排卵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5月在我院不孕不育门诊行IUI治疗的不育夫妇132对,216个周期。从女方年龄,不育年限,精子质量,子宫内膜厚度,排卵药物的应用,授精频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IUI妊娠率女方年龄≤35岁组明显高于〉35岁组,不育年限≤3年组明显高于〉3年组,精子质量正常组明显高于异常组,子宫内膜厚度8-12mm组明显高于其他厚度组,促排卵周期组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P〈0.05),授精1次和2次结果接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IUI妊娠率的相关因素为:女方年龄,不育年限,精子质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排卵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因素和性传播疾病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孕夫妇比例增加,辅助生殖技术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人工授精是最早出现的,也是最简单易行的辅助生殖技术。通常所说的人工授精多指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但IUI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成功率不一致。我们主要分析影响夫精官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因素,以期为临床提高IUI成功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一周期内人工授精次数对供精官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对于首次注入精于数不同或首次授精至见排卵时间不同的人群,单、双次供精人工授精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在387个供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中,单、双次授精妊娠率分别为25.3%(56/221)和41.6%(69/166),双次授精妊娠率高于单次授精(χ2=11.415,P=0.001).对于首次注入前向运动精子数<1000万条和≥1000万条的两类人群,双次授精的妊娠率分别为41.9%(18/99)和41.5%(51/288),单次授精妊娠率分别为19.6%(11/99)和27.3%(45/288),双次授精妊娠率均高于单次(χ2=5.797,6.386,P均<0.05).对于首次授精次日以内见排卵和隔日见排卵的两类人群,双次授精妊娠率分别为43.9%(47/297)和37.3%(22/90),单次授精妊娠率分别为23.7%(45/297)和32.3%(10/90);次日以内组双次授精妊娠率高于单次授精(χ2=13.116,P<0.001);隔日组2种授精方式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4,P=0.636).结论:对于围排卵期已注入前向运动精子数<1000万条或≥1000万条的人群及授精次日即见排卵者.适时行同一周期第2次授精可提高其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人工授精技术,它是将丈夫的精液处理后,去除精浆,将集中活动精子的液体注人患者的宫腔内以助怀孕的技术,具有经济、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1,2],但同时也存在着妊娠率低的缺点,其平均妊娠率为10%^[3]。为提高其妊娠率.近年来部分学者对其妊娠率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该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收治的155对不孕夫妇,共接受夫精人工授精240个周期,从病因、促排卵方案、操作方法与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自然周期较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成功率明显增高。不孕病因中男方少弱精及精液不液化、宫颈因素、不明原因不孕人工授精成功率最高。操作中人工授精管置入宫颈内口较置入距宫底2cm行注射精子悬液成功率高(P〈0.01)。结论不孕病因、促排卵方式、操作方式是影响人工授精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注入前向运动精子数(PTMS)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5 ~12月在本院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120个周期.按精液处理后PTMS分为5组:<10×106组,10~15×106组,16 ~20×106组,21 ~25×106组,>25×106组.结果:5组中年龄与不孕年限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TMS>25×106组临床妊娠率达到32%,与其余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MS与IUI的妊娠率成正相关,临床妊娠率随着PTMS的增加而升高,因此,临床和实验室操作中应尽量提高注入宫腔内PTMS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 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更好地
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总结自2014-01 ~ 2015-03 360 个人工授精周期的妊娠率,分析影响其成功率的相关临床
因素。采用χ2 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77%,
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卵泡≥2 个较单个卵泡成功率高( OR= 0.333,P= 0.006) ,单侧输卵管通畅
周期临床妊娠率低于其它周期( P<0.05) 。结论: 输卵管因素、治疗方案是影响本中心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主要
因素。 相似文献
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总结自2014-01 ~ 2015-03 360 个人工授精周期的妊娠率,分析影响其成功率的相关临床
因素。采用χ2 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77%,
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卵泡≥2 个较单个卵泡成功率高( OR= 0.333,P= 0.006) ,单侧输卵管通畅
周期临床妊娠率低于其它周期( P<0.05) 。结论: 输卵管因素、治疗方案是影响本中心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主要
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心理状况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妊娠率的效果。方法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间治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中选取100例,并严格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率、双胎发生率和生化率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妊娠率为12.00%,双胎发生率为0.00%,生化率为16.00%;观察组妊娠率为34.00%,双胎发生率为47.06%,生化率为4.00%。对照组妊娠率和双胎发生率低于观察组,生化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妊娠率和双胎发生率,降低生化情况,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5月-2003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不孕患者9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23.16%,周期妊娠率25.6%。②妊娠组主要分布在35岁以下的人群。③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卵泡直径大小对宫腔内人工授精有直接影响。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且具有明显疗效的助孕技术,其中授精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妊娠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