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伶玲  马莹  张文娟  安广宇  吴静 《肿瘤》2012,32(12):1001-1008
目的:筛选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微小RNA(microRNA,miRNA),并寻找与临床特征相关的miRNA。方法:通过TaqMan Human Micro RNA Array检测7例结直肠癌患者和6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差异表达的m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29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中对TaqMan Human Micro RNA Array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血浆差异表达的miRNA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变化倍数>1.0,P<0.05的条件下初步筛选得到16个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差异表达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得到hsa-miR-125b、hsa-miR-375、hsa-miR-150和hsa-miR-206与TaqMan Human Micro RNA Array检测结果一致,并且在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血浆hsa-miR-150和hsa-miR-375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或脉管瘤栓有关。结论:血浆hsa-miR-150和hsa-miR-375有望成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指导结直肠肿瘤分期和进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直肠癌及正常直肠黏膜中微小RNA(miRNA)表达谱差异,寻找并验证具有差异表达的miRNA。方法 提取3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对应远端正常直肠黏膜中的miRNA,采用微阵列芯片分析,获得直肠癌 miRNA表达谱。另取 15例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对其中具有表达差异的 hsa-miR-187*和hsa-miR-224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70个直肠癌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其中33个表达上调,37个表达下调。其中肿瘤/正常倍数小于0.5的有22个,肿瘤/正常倍数大于4的有17个。在另外15对验证样本中证实hsamiR-187*在直肠癌中表达下调(P<0.001),hsa-miR-224表达上调(P<0.001)。结论 直肠癌和正常直肠黏膜相比有其特异的miRNA表达谱, miRNA在直肠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与正常癌旁组织中microRNA-145(miR-145)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3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和远离癌组织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提取总RNA,microRNA的引物反转录后,用miR-145特异性引物做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结直肠癌组织miR-145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正常癌旁组织的0.35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45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在结直肠癌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寒梢  马越云  肖华胜 《肿瘤》2012,32(1):42-48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 (microRNA,mi RN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7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1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4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18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验证芯片结果,并分析血清特异性miRN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筛选获得10个在结直肠癌中特异性表达的血清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后获得一组结直肠癌特异性血清miRNA(miR-129-3p、miR-767-3p及miR-877*)生物标志物,这组生物标志物组合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100%,并可产生最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14.结论:miR-129-3p、miR-767-3p和miR-877*生物标志物组合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肺腺癌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H1975(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双突变)和人肺腺癌吉非替尼敏感细胞株PC9(EGFR单突变)细胞株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方法]用Agilent human miRNA芯片分别检测H1975细胞与PC9细胞株的miRNA表达谱,Agilent Feature Extraction软件分析并筛选表达差异达5倍以上的miRNA,生物学软件分析表达差异miRNA的可能靶基因.实时定量PCR(qRT-PCR)验证miRNA芯片结果.[结果]与PC9细胞相比,H1975细胞株中22个miRNA表达上调>5倍,24个miRNA表达下调>5倍.qRT-PCR结果验证了芯片的结果(上调的如hsa-miR-489,hsa-miR-210和hsa-miR-21等;下调的如hsa-miR-205,hsa-miR-200c和hsa-miR-155等),同时发现,其中33个异常表达的miRNA有潜在的靶基因,靶基因超过100个的有24个miRNA.[结论]H1975吉非替尼耐药与miRNA谱异常表达有关,miRNA可能通过调控靶基因而参与EGFR-TKI的获得性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稳定的hsa-miR-148a-3p低表达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方法:根据miRBase中提供的序列信息设计hsa-miR-148a-3p tough decoy RNA(TuD RNA),并将其连接到慢病毒载体pLKO.1-puro上。将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至293FT细胞并包装为慢病毒后,收集病毒上清,感染正常16HBE细胞。用嘌呤霉素筛选出has-miR-148a-3p低表达的16HBE细胞株,通过荧光定量PCR对其进行鉴定,然后对筛选出的细胞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DNM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含hsa-miR-148a-3p TuD RNA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has-miR-148a-3p低表达的16HBE细胞株has-miR-148a-3p的表达量比正常16HBE细胞低44%(P<0.01),其作用靶基因DNM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细胞的3.4倍和2.0倍(P均<0.01)。结论:成功建立hsa-miR-148a-3p低表达的16HBE细胞,hsa-miR-148a-3p的低表达能提高DNM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及筛选膀胱癌患者及正常人尿液外泌体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进行生物学分析,探讨miRNA在膀胱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超高速离心法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离并检测5例膀胱癌患者及5例配对正常人尿液标本中外泌体miRNA的表达情况,构建其差异表达谱。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差异表达miRNA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与正常人相比,膀胱癌患者尿液外泌体中共有38个miRNA显著异常表达,其中上调34个,下调4个。通过GO富集及KEGG分析,上述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通过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RAS信号通路等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分别涉及脂质代谢、多糖降解、RNA降解及碱基切除修复等多种生化代谢途径,并参与细胞的粘连、内吞作用、突触囊泡循环等生物学过程。结论:膀胱癌患者尿液外泌体中miRNA的表达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has-miR-486-5p、hsa-miR-199b-5p、hsa-miR-7704和has-miR-184等miRNA可能通过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RAS信号通路等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2,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住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50份,同时收集在上海建工医院体检行肠镜活检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23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相比,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呈阴性表达(0/50),明显低于癌旁黏膜组织[24%(12/50)]及正常肠黏膜组织[78.3%(18/23)],3组TFPI-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 LNM)患者在高碘及正常碘水平下的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谱,为不同碘水平下PTC LNM的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高碘及正常碘PTC LNM+组与PTC LNM-组各5例样本,提取血清外泌体miRNA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不同碘水平下PTC LNM+组共有的差异表达miRNA。并进行靶基因预测、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高碘和正常碘PTC LNM+组共有的差异表达外泌体miRNA有5个,其中hsa-miR-7113-5p、hsa-miR-873-3p、hsa-miR-548q在不同碘水平下表达情况相反,hsa-miR-616-3p、hsa-miR-5189-5p均表达上调。差异外泌体miRNA调控HIF-1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和GnRH信号通路。结论:血清外泌体hsa-mi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iR-338基因簇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分别提取食管癌和癌旁组织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sa-miR-338-3p、hsa-miR-338-5p与hsa-miR-657的表达,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癌和癌旁组织中miRNA表达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基因簇各miRNA表达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miRNA异常表达对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hsa-miR-338-3p与hsa-miR-338-5p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均较癌旁组织降低(P均<0.05),hsa-miR-657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a-miR-338-3p与hsa-miR-338-5p表达显著相关(r=0.754,P<0.05),hsa-miR-338-5p的低表达增加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OR=1.264,P<0.05),可能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miR-338基因簇可能抑制了食管癌的发生,hsa-miR-338-5p可能成为食管癌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鼻咽癌微环境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与正常成纤维细胞(NF) miRNA表达的差异.[方法]运用1型胶原酶消化法处理正常鼻咽黏膜组织标本,原代分离培养NF细胞,与TGF-β1共孵育后获得鼻咽癌CAF细胞;利用Transwell实验比较CAF与NF细胞的侵袭能力;利用miRNA芯片分析CAF与NF细胞miRNA表达的差异.[结果]成功分离得到原代培养的CAF与NF细胞,与NF细胞相比,CAF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增强;miRNA芯片分析结果显示,CAF有13个异常表达miRNA (P<0.05),其中miR-221-5p、miR-155、miR-210上调表达,10个下调表达(miR-205、miR-200b、miR-342-3p、miR-329、miR-487a、miR-455-3p、miR-301a、miR-652、miR-432、let-7g).[结论]人鼻咽癌微环境CAF的mi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TTG及bFGF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TTG和bF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均〈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TTG和bFGF阳性表达率均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PTTG和bFGF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有肝转移与无肝转移的结直肠癌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的差异及其与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2月1日至2018年9月1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60例有肝转移(n=29)和无肝转移(n=31)的结直肠癌新鲜标本,采用Agilent芯片检测miRNA表达,利用Gene Spring GX v11.5.1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进一步收集2003年3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62例有肝转移(n=31)和无肝转移(n=31)的结直肠癌4%甲醛固定的石蜡包埋(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FFPE)标本,对差异miRNA表达进行验证。利用Gene Ontology (GO)功能数据库及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数据库进行靶基因的信号通路的富集,推测CRLM相关通路。TCGA数据库分析CRLM组织与正常肝脏组织中miR494、miR...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肝转移miRNA对应的特定基因。方法:收集10例CRC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其中同时伴肝转移者5例,无远处器官转移5例。应用miRNA芯片方法对两组样本的miRNA表达差异情况进行研究,并通过实时定量RT-PCR对miRNA的芯片表达差异进行验证,再利用软件预测靶基因。结果:总RNA提取的质量分析显示,每份样品总RNA的A260/A280为2.11~2.15。电泳结果显示,每份样品的总RNA均有清晰的28S和18S条带,RNA完好无降解,质量符合miRNA芯片的质量要求。肝转移组较非转移组筛选出6种CRC表达失调的miRNA,其中上调的为miR-224、miR-1236和miR-622,下调的为miR-155、miR-342-5p和miR-363,miR-224的差异信号值最高(>500)。芯片实验显示,hsa-miR-224在肝转移组呈现显著性上调,P=0.038 2;而hsa-miR-155在肝转移组却呈现显著性下调,P=0.043 2。miR-224的表达倍数在肝转移CRC组织中较非转移组表达上调(Fold change=2.47),P=0.016 6。结论:可调控CRC肝转移的特定基因miR-224的筛选,可作为早期诊断治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全转录组测序筛选结直肠癌中特异circRNAs表达谱,挑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hsa_circ_0006867,qRT-PCR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sa_circ_0006867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测序获得circ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谱,qRT-PCR验证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ROC曲线显示hsa_circ_0006867诊断结直肠癌AUC为0.851(95%CI:0.775~0.927),当截断值为0.0146时,敏感度为88.46%(95%CI:0.770~0.946),特异度为73.08%(95%CI:0.598~0.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密切联系,可作为潜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抑癌基因p53编码蛋白在正常肠黏膜、肠上皮化生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53和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4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肠上皮化生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其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1)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66.7%,26/39)。结直肠癌组织p53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黏膜组织相比较,显著偏低(1.12±1.07,2.32±1.05,P<0.05)。2)蛋白和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75,P<0.01)。3)黏液腺癌组为3/4,管状、乳头状腺癌为19/35,p53蛋白和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53失活或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提示p53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判定结直肠癌发生及侵袭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介导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活化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从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分离提纯癌旁正常成纤维细胞(NFs)和CAFs,分别与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共培养,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NFs和CAFs对SW480迁移、侵袭的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在结直肠癌、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NFs、CAFs中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HMGB1表达。应用小干扰RNA (siRNA)技术抑制CAFs细胞内HMGB1基因表达,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阴性对照转染组(CAFs-siNC组)与HMGB1-siRNA转染组(CAFs-siHMGB1组)中HMGB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2组细胞分别与SW480细胞共培养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验证HMGB1表达对SW480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NFs与SW480细胞共培养迁移率为(25.51±46.96)%,侵袭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FGF20的表达或CD34的表达,分析FGF20在癌组织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FGF2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提示结直肠癌组织中FGF20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与肿瘤浸润(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5)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及肝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GF20在结直肠癌微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为明确FGF20在结直肠癌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深入探讨FGF20促进微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扬  吕杨  钟诚  钱洪 《现代肿瘤医学》2019,(13):2344-2349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脑细胞质RNA1(BCYRN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3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收集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经我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的组织中BCYRN1、Snail及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来源组织中BCYRN1、Snail及E-cadherin表达差异并分析BCYRN1与Snail及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分析BCYRN1表达与患者病理资料间的关系。采用过表达载体慢病毒转染技术外源性上调结直肠癌细胞SW480中BCYRN1的表达以此作为实验组细胞,转染空白对照载体的SW480作为对照组细胞,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RT-qPCR技术检测Snail及E-cadherin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nail及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Transwell基底膜侵袭及迁移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BCYRN1及Snail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E-cadherin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Snail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BCYRN1及Snail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的组织,E-cadherin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的组织,结直肠癌组织中BCYRN1与Snail mRNA表达显著正相关,与E-cadherin mRNA表达显著负相关,结直肠癌组织中BCYRN1高表达患者TNM分期及浸润深度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结论:BCYRN1可通过Snail/E-cadherin途径促进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