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状况及其主要原因。方法针对65例腹膜透析患者中发生腹膜炎的机率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共有14例发生了腹膜炎,占21.5%;其中6例为操作不规范所致,占50%;出口处感染2例,占14%;换人操作未经系统培训2例,占14%;重复使用碘伏帽1例,占7%;使用混浊、污染腹膜透析液2例,占14%;短管脱落处理不当1例,占7%。结论外源性感染是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进行预防可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到患者家中随访相结合的方法来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39例腹膜透析患者中发生腹腔感染10人.主要原因:患者及家属缺乏腹透相关知识、无菌概念不强操作不正规、居家腹膜透析环境不符,周边及家中有宠物寄养等.结论 需要通过加强普及腹透知识,加强无菌操作,创造良好的居家腹透环境以有效减少腹透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发展常影响患者预后,严重者可导致拔管退出腹膜透析治疗,甚至死亡。而防治腹膜炎的关键是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医护人员应加强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重视其培训、宣教及随访,同时定期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对已经发生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待药敏结果回报后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对于难治性腹膜炎、真菌性腹膜炎及复发性腹膜炎,应果断拔管,最大程度保护腹膜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调查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3年1月~20008年7月73例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73例腹膜透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结论 感染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加强防感染护理有助于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口服匹多莫德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华润武钢总医院肾内科住院的130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唑啉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片.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初治及2周后有效率、换液次数及微炎症、血脂与免疫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透析龄、原发病、体重、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分(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菌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初治有效率分别为77.7% vs.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P=0.66);2周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3.3% vs.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P=0.03);治疗组与对照组至透出液清亮的换液次数分别为4.60±1.90 vs.5.30±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P=0.08);治疗组与对照组至发热消失的换液次数分别为7.00±3.30 vs.7.70±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17);治疗组与对照组至腹痛消失的换液次数分别为7.75±2.5 vs.11.38±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P<0.001),治疗组至腹痛消失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至白细胞计数<50/μL的换液次数分别为8.60±3.60 vs.13.75±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P<0.001),治疗组白细胞计数<50/μL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显著降低,治疗组hs-CRP、HMGB-1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血脂指标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免疫学指标中治疗组在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与免疫球蛋白A显著上升.结论:匹多莫德能够改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抗生素治疗的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同时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免疫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引导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在尿毒症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随访护理管理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出院后居家腹膜透析的98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随访护理管理措施,干预组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致死性腹透相关腹膜炎临床特点,探寻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5年5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腹透中心规律随诊患者,收集所有腹膜炎患者(n=198)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结局分为致死性(n=16)和非致死性腹膜炎(n=182)两组,分析两组基线临床、实验室指标差异,寻找致死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基线相比,16例患者致死性腹膜炎发生时血白细胞[(10.2±6.3)×109/L比(5.8±1.8)×109/L,P0.05]升高,而血白蛋白[(25.2±8.5)g/L比(34.0±6.3)g/L,P0.05]和血钾[(3.5±0.9)mmol/L比(4.5±1.0)mmol/L,P0.05]水平显著降低,50%患者培养出致病病原菌,分别是细菌(31.2%)、真菌(12.5%)和结核感染(6.2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是发生致死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HR 9.318,95%CI 1.875~46.305,P0.01)。结论对于腹膜透析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发生腹腔感染可能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8.
林为民 《医学信息》2001,14(9):599-600
1 概述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 ,利用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的一种方法 ,以达到清除毒素、脱去多余水分、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腹膜透析用于临床始于 192 3年 ,德国 Ganter首次将此技术应用于一名因子宫癌所致梗阻性肾病的尿毒症患者 ,使患者症状一度改善 ,并预言随着技术改进 ,腹膜透析将成为有效治疗尿毒症的方法。1976年 ,Popovich提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onti-nous am bulatory peritoneat dialysis,CAPD) ,随着透析相关技术的改进和透析方案不断完善以…  相似文献   

9.
利用腹腔引流管行腹膜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腹膜透析需在腹部行腹透管植入术,我科于1999年3月24日收治一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入院时因病情危重,不宜行血透及腹透管植入术,而利用子宫全切术时,留置的腹腔引流管行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病例和腹透析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因顺产一男婴后宫腔大出血行子宫全切术后42h,无尿42h伴浮肿、腹胀、消化道出血,从外院转入我科,  相似文献   

10.
我院内科1998年收治流行性出血热17例,首次采用腹膜透析术抢救危重病人2例,成功1例,现将抢救成功1例的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患者,女,63岁,于1998年1月23入院,主诉:发热、头痛、腰痛、恶心、周身不适,在家抽搐一次入院,心率90次/分,血压4/OkPa。医嘱给予扩容,升压药静滴,血压9/6.6kPa,病情仍然危重,24、25日病人血压不稳(4.5~11.7)/(0~5.0)kPa,在升压药同用的情况下,血压仍不稳定,24日25日输入4000ml液体,  相似文献   

11.
化秋菊 《医学信息》2007,20(8):762-763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因其不增加心脏负荷及应激性,能较好地控制细胞外液容量和高血压,已成为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由于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年龄偏大给术后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加强其护理是确保PD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微循环学杂志》2019,(4):47-50
目的:分析湖北地区2 501例腹膜透析(PD)患者的临床特点、透析质量和结局。方法:通过中国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CNRDS)获取湖北地区截至2016年底共2 501例PD患者资料,分析其年龄、地区分布、原发病、血压及实验室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等水平,同时对PD透程、透析剂量(PDV)、腹膜平衡试验(PET)类型、透析充分性指标及结局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湖北地区PD患者以41—70岁较多(P0.01),大部分患者集中在武汉市(62.81%),明显多于全省其它地市(P0.01)。PD患者原发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比高于高血压肾损害和糖尿病肾病等(P0.01);患者透前血尿素氮、血肌酐和iPTH显著升高(P0.01)。2303例患者透程≤48个月,198例48个月;PDV≤8L/天2 353例,8L/天148例;PET类型中高于和低于平均转运者1 942例,高转运(H)和低转运(L)者559例(均P0.01),从而获得较好PD充分性和临床结局。62.42%PD患者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1.7,66.13%PD患者每周肌酐清除率(Ccr)50L/1.73m~2,截至2016年底,继续维持PD者占91.80%,死亡病例占比仅3.68%(均P0.01)。结论:采用PD,对于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导致的尿毒症患者通过不同处方提高透析质量和透析充分性,可有效保护残存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村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26例农村腹膜透析患者作为实验组,由腹膜透析专科护士担任责任护士,通过对患者透析前、中、后不同阶段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后家庭护理干预,分析患者在透析后1年内腹膜炎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以及按时复诊、透析操作规范、合理饮食的差异;同时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1年内腹膜炎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依从性明显升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接受护理干预的农村腹膜透析患者明显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依从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20名P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6.16±10.25)岁;其中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高血压肾病20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  相似文献   

15.
杨磊  朱铁锤  郭明好 《医学信息》2008,21(3):206-20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二次置管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2001至2007年在我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行二次置管的患者寻找原因和相应对策。对于网膜包裹者可行网膜部分切除手术;对于腹透管移位者注意置入时的体表定位,位置过高容易移位,再次置管时位置稍低对于网膜异常活跃者也容易移位,可采取腹透管荷包缝。结果148例患者中8例在腹透过程中出现腹透液引流不畅,经改变体位、通便、排空膀胱、肝素加生理盐水加压注射等处理48h后仍不能使透析管通畅,行二次置管,发生率5.4%。置入一周内发生5例,一周到半年内1例,一年后2例。原因大网膜包裹2例,皮下隧道内腹透管扭曲1例,腹透管移位2例,腹膜炎后堵管2例,自行拔除1例。结论腹膜透析中二次手术原因常见于网膜包裹、置入定位不当、纤维蛋白凝块堵管、腹膜炎后等,如果手术及透析中注意上述问题,可以避免腹膜透析二次置管。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本身的特点尤其是技术上的不断进步,腹膜透析技术在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腹膜透析的研究重点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使用抗生素出现抗生素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01—2018-01收治的64例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抗生素脑病患者10例,作为观察组,其余54例未发生抗生素脑病,从中随机选取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平均CAPD时间、血液透析转为腹膜透析例数、血压(BP)、矫正钙、血磷、血浆白蛋白、标准蛋白分解率(nPCR)、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残存肾功能(GFR)、腹膜清除率、每周腹膜总肌酐清除率、每周腹膜总尿素清除指数、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例数、抗生素使用时间等的分布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抗生素脑病的可能因素。结果:抗生素脑病发生率为15.63%(10/64)。上述18个指标中年龄、平均CAPD时间、由血透转为腹透例数、收缩压、舒张压、GFR、每周总肌酐清除率、每周总尿素清除指数、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例数、应用β抗生素时间3天等10个指标具有组间差异(P0.05或P0.01);将此10个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除血压、每周腹膜总肌酐清除率和每周腹膜总尿素清除指数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抗生素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抗生素脑病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重视管理,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8.
腹膜是生物半透膜。我们综述了腹膜透析过程中溶质和水跨腹膜转运的几种数学模型,包括膜模型、三孔模型、扩展三孔模型、分布模型。它们分别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腹膜的物质转运机理。重点介绍了三孔模型。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腹膜炎大鼠腹膜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表皮葡萄球菌所致腹膜炎大鼠腹膜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表皮葡萄球菌诱发急性腹膜炎,然后分别在注射后3h,6h,12h,24h,48h的时间点,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姜黄素处理组与无姜黄素处理组大鼠腹膜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腹腔注射表皮葡萄球菌后,实验动物腹膜TNF-α的表达自感染后3h到24h出现时间依赖性升高;姜黄素处理组实验动物腹膜TNF-α的表达明显低于无姜黄素处理组。此外,姜黄素处理组腹膜细胞损伤较无姜黄素处理组轻。结论姜黄素在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腹膜炎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腹膜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的腹膜透析(PD)会导致腹膜硬化(Peritoneal Sclerosis),腹膜硬化包括不同程度的腹膜改变,通常可概括为两种:一种为腹膜单纯硬化(Simple Sclerosis,SS),是长期腹膜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一种为硬化性腹膜炎(Sclerosing Peritonitis,SP)或硬化性包裹性腹膜炎(Sclerosing Encapsulating Peritonitis,SEP),一般少见,但病情严重。SS和SP在临床表现、病理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