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34岁,公务员,育二子.因胸闷气促、乏力2月余,于2004年1月2日入院.患者起病始感胸闷气促、乏力,活动后症状明显,无咳嗽及咯血,在当地医院行胸部X线检查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并抽取乳糜胸水2000ml,李凡他实验(++++),此后,右侧胸腔积液仍反复生成.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4岁,因反复胸闷,胸痛、气促3个月再发9 d于2007年9月17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学游泳时出现呛水,较激烈咳嗽后出现胸痛,胸闷气促,2个月前曾因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在我院住院,诊断"变应性胸膜炎、心包炎"给予强的松治疗后好转出院,9 d前因再发胸闷气促于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明显.遂再次到我院门诊就诊,以"双侧胸腔积液"收住院.既往史:平素体质良好.无其他内科病史否认传染病史.无过敏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无疫区接触史.无地方病流行区居住史.无传染病接触史.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77岁,因胸闷、乏力2月余收入院。患者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伴乏力、纳差,无咳嗽、咯痰、咯血、盗汗、发热及胸痛,无腹痛、腹泻和肝区疼痛。台湾某医院诊治半月余无效(具体不详)。约1月前来北京某医院就诊,该院X线检查发现右侧...  相似文献   

4.
1例弥漫性大B患者,右上肢贵要静脉置入PICC导管一根,置管过程顺利,X线显示:导管头端位于第3、4肋间,无不适主诉,从导管输入液体,约6小时后诉胸痛、胸闷、气促,发现右侧肩胛区域肿胀,可触到包块,按压疼痛,急诊彩超示:右侧肩胛区域局部组织皮下水肿,双上肢动脉、静脉未见异常。值班医生建议拔除导管,对症处理。给予立即拔除导管,患者取半卧位,吸氧,第2天晨交班时胸闷、气促症状好转,右侧肩胛区域包块较前缩小,胸痛仍存在,第3天跟踪观察,胸闷、气促症状已消失,胸痛已减轻,包块消失,第4天,胸痛症状消失。本文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灏 《上海医学》2006,29(3):179-179
患者男,54岁,农民。因“胸闷气促半年,加重1周”人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略有气促,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缓解;偶有咳嗽,痰少,为白色黏痰,无畏寒、发热、盗汗、乏力、胸痛、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治疗半年,但诊断不明,病情逐渐加重。1周前上述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 患者男,71岁.因反复胸闷气促9年,下肢凹陷性水肿4年入院.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无明显胸痛及心前区压榨感,无前胸后背束带感,症状以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相似文献   

7.
读片窗     
<正> 史病摘要:患者女,37岁。右肩及右上胸痛一年,近半年来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尤以平卧为甚,右侧卧则可缓解。无咳嗽、咯血。因症状加重、夜不能眠、并出现面部浮肿而入院。体检呈贫血貌,颈静脉怒张。右胸叩诊音浊;右肺呼吸音低。  相似文献   

8.
丰明俊  陈晓敏  储慧民 《浙江医学》2010,32(9):1424-1425
患者女,67岁.因反复胸闷、气促3年再发伴胸痛3周于外院转入.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促,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血压",予降压治疗效果不佳,3周前患者胸闷、气促再发伴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经抗栓、活血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而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作性胸闷、气促8年,再发2个月"于2013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8年来反复发作性胸闷、气促,多于闻及油烟或"感冒"后诱发,予以平喘等治疗后好转。发作间期生活能自理,无明显胸闷、气促,未予以吸入药物治疗。2个月前再次出现胸闷、气促,伴咳嗽、咳痰,为白色泡沫痰,偶有棕褐色痰液,无胸痛及咯血,无夜间端坐呼吸,在社区医院口服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病例病告患者男, 56岁。因胸闷、气促半月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因胸闷、气促在当地医院先后 2次给予右侧胸腔穿刺抽液,共抽出血性胸液约 1200ml,但症状不缓解,且不能平卧,伴头晕、乏力。查体:体温正常,呼吸 26次 /min,血压 120 /70mmHg。贫血貌,呼吸急促。右胸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右胸浊音,右侧呼吸音消失,左肺查体正常。血常规:白细胞 10 9×109 /L,中性粒细胞 0 54,淋巴细胞 0 46,红细胞 2 6×1012 /L,HGB83g/L,OT试验阴性,血沉 8mm/h。胸部X线片及胸部CT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右肺不张。临床诊断:右侧肺大疱并自发性血气胸。给予右侧…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0岁。因胸闷气促20d于2008年7月21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7月1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轻微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间断伴有轻微咳嗽,干咳无痰,无咯血、胸痛、发热、晕厥抽搐、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夜间可平卧,因胸闷气促症状轻微未予注意。4d后在休息时突发胸痛,呈持续性隐痛,部位不明确,伴气促加重,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12.
何勇  徐启明  郑万明 《重庆医学》2002,31(3):254-254
患者 ,男 ,1 9岁 ,体重 50kg。胸闷、头昏、气促 2d余 ,加重伴心慌、气短 1d ,于 2 0 0 1年 1 0月 1 0日急诊入院。缘于 2d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胸闷胀不适、头昏、气促 ,未引起注意。 1d前右侧胸部突然出现撕裂样疼痛 ,继之感心慌和气短 ,我院门诊胸片显示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征象 ,右肺压缩 50 % ,病人拒绝住院治疗。 2 0d后上述症状加重 ,门诊以右侧液气胸收住我科。患者近期无外伤史。查体 :患者被抬入病房 ,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 ,脉搏细弱 ,1 1 0次 /min,BP :1 2 /8kPa ,呼吸浅快 ,35次 /min。气管向左侧移位。胸廓饱满 ,…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45岁,因"外伤致胸闷、右上肢活动受限半小时"入院.患者为管桩厂工人,因操作不慎,被一根管桩砸伤右侧躯体,立即感胸闷、呼吸困难、右上肢及胸部疼痛,无剧烈咳嗽,无咯血.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因发作性晕厥7年,四肢无力伴胸闷、双下肢浮肿6年半,加重3个月,于2002年5月14日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治疗.1995年3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晕厥,持续约5~6 s,自行清醒,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1995年6月晕厥发作频繁,数小时发作一次,急诊于外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行VVI起搏器安置术.之后患者渐出现四肢无力、双下肢浮肿伴活动后胸闷气促,未再发作晕厥,服利尿剂浮肿可减轻.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源圆岁.因心悸、胸闷、气促员个月,胸痛圆澡于圆园员园年猿月员愿日入院.不伴咳嗽、咳痰,无发热,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腹痛、腹胀,入院圆澡前突发胸痛,为胸骨中段之后波及心前区,伴胸闷、气促、出汗、头昏并晕倒在地,无肢体活动受限及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15岁,因右胸痛伴进行性气促、消瘦11个月入院于1990年4月13日。患者1989年5月始出现右侧胸痛伴干咳、进行性气促和消瘦,入当地县医院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雷米封、利福平、链霉素抗结核治疗半年无效而入我院.既往健康、无特殊家族史。体检:体温37.8℃,脉搏140次/min,呼吸48次/min,极度消瘦,贫血外貌,右侧半卧位,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48岁,慢性病程.因反复胸闷、气促2年余,再发加重伴腹胀1个月,于2011年12月5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扩张型心肌病收入心内科.患者缘于2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明显,当地医院拟"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后可缓解,其后病情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反复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治疗无明显好转,遂.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2岁,右胸部闷胀、气促1月入院.既往有钢瓶油漆接触史10余年.半月前门诊胸片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抽出淡红色胸水约2 300 mL,并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半月症状无改善.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0岁。于半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性右侧胸痛、胸闷,气促伴呼吸因难,且活动加剧,而急入院。查体:神志佳,痛苦貌,气管向左侧移位,患侧胸廓饱满,呼吸音减弱,叩诊鼓音。X线检查患侧气胸,肺被压缩55%。患者入院后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减压,10天后,胸腔引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因"胸闷伴活动后气促进行性加重1个月,发热1周"于2010年4月15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觉咽干、皮肤瘙痒,活动后感胸闷、气促,无皮疹,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当时查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图1),肺功能和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但活动后胸闷和气促逐渐加重。入院前1周出现咽痛、发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