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疗效及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因类风湿关节炎(RA)或骨性关节炎行TKA的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95例,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 ml),术前20 min予氨甲环酸15 mg/kg静脉滴注,当手术操作进入切除关节面时予以硝酸甘油2~4μg·kg-1·min-1静脉输液泵输注行控制性降压,使平均动脉压(MAP)逐渐降低基础值的20%.对照组91例未使用氨甲环酸及控制性降压.比较2组患者疗效、凝血情况、总失血量、输血率、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4%高于对照组的89.01%(P<0.05).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分别为(806.90±215.11)ml和(1295.68±263.85)ml,术中失血量(99.49±55.48)ml和(213.31±62.17)ml,术后引流量为(231.40±80.65)ml和(479.74±120.66)ml,输血率为8.42%和26.37%,各指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2组组患者均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控制性降压可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与输血率,且不增加血栓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对1993~1995年39例烧伤总面积平均48%(16~96%),三度面积21%(5~80%)病人共71次切痴及肉芽清创手术进行分析,发现为保持病人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每1%创面手术面积输血量在切痴组为65ml,在肉芽手术组为50ml,每1%总手术面积输血量在切痂组为42ml,在肉芽及剥痂组为30ml。术后肉芽手术组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切痂组病人血红蛋白较术前低22g/L,按此计算每1%创面手术面积失血量为130ml,每1%总手术为89ml。由于术者术后对失血量的估计普遍显著低于输血量,从而对术者在心理上造成错觉,认为补充量已满足了失血量,在进行补救前病人已经受48小时以上的贫血状态,有可能影响植皮成活。  相似文献   

3.
赵卫民  曹学伟  徐逸生 《河北医药》2016,(17):2626-2629
目的:探讨全程出血管理对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y,TKA)异体输血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初次单侧TKA患者139例,均进行全程出血管理:术前以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纠正贫血,优化手术步骤、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和手术时间,术中直视下止血、氨甲环酸关节腔灌注,术后床边自体血回输,记录术前、术后第1、3、7天血色素,红细胞压积,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异体输血率和输血并发症,应用 Gross方程计算术后第1、3、7天总出血量、隐性失血量。结果139例患者术前平均 HCT 为(37.70±3.20)%,平均血色素(123.98±11.77)g/L,术前存在贫血17例,占12.23%,均为轻度贫血。平均手术时间(94.59±22.6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7.04±36.71)ml,术后第1天总出血量(341.73±133.29)ml,术后第1天隐性失血量平均(271.81±103.53)ml,占总出血量的79.54%;术后第3天总出血量平均(880.95±237.23)ml,术后第3天隐性失血量平均(737.58±280.06)ml,占总出血量的83.73%;术后第7天总出血量平均(1389.13±264.54)ml,术后第7天隐性失血量平均(1245.77±277.25)ml,占总出血量的89.68%。2例患者接受TKA后分别在术后第1天和第4天进行异体输血治疗,输血率为1.44%(2/139),术前均存在轻度贫血,2例各输注同型浓缩红细胞2 U,输血过程未见输血反应。结论应用全程出血管理能有效降低TKA围手术期输血率,缓解用血紧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减少烧伤削切痂植皮手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 233例拟行削切痂植皮手术的烧伤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118例)术中采取包括持续止血带控制下肢体削痂植皮方法,头皮止血带技术,以及痂下注射肿胀技术等综合止血措施。B组(115例)采用传统的止血方法。前瞻性地调查了两组的手术失血量、输血量、植皮成活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的失血量和输血量比B组分别减少48%和59%(P<0.001);两组患者植皮成活率和皮片下血肿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止血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烧伤削切痂植皮手术中的失血,减少输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评价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择期80例脊柱手术患者,连续分为2组,每组40例,组Ⅰ CH+自体血回输,组Ⅱ AHH+CH+自体血回输。分别于麻醉前、术毕30min、术后第2天,测定Hb、Hct、PT、APTT,计算失血量、输血量(自体、异体)、尿量。结果组Ⅱ术中失血量显著减少,无异体输血,术中尿量高于组Ⅰ,组Ⅰ7例(18%)患者需要异体输血,平均输血(1.1±2.3)ml,两组术毕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采用的多途径血液保护措施,可减少异体输血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TVP)结合电切术 (TURP)治疗高危 BPH患者 10 7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5 6 m in,平均失血量 90 ml,均未输血 ,无 TURS发生。 89例术后随访 3个月至 2年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由术前 2 6 .8± 5 .9分术后降至 8.7± 4 .3分 (P<0 .0 0 1)。最大尿流率 (Qmax)由术前 5 .0± 4 .2 ml/ s,术后升至 16 .2± 4 .5 m l/ s (P<0 .0 0 1)。剩余尿量(PUR)由术前 137.6± 5 4 .9ml术后降至 2 1.8± 16 .1ml(P<0 .0 0 1)。结论 TVP结合 TURP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只要处理方法得当 ,适合高危 BPH患者  相似文献   

7.
立止血与巴曲亭用于妇科手术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立止血 (血凝酶 )与巴曲亭在妇科手术中减少失血的作用。方法 :选择 5 0例妇科择期子宫切除手术患者 ,年龄4 9岁~ 6 2岁 ,ASAⅠ~Ⅱ ,无明显肝肾及凝血功能障碍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立止血组 ,对照组巴曲亭组 ,每组各 2 5例。两组采用切皮前静注及肌注各 1单位 ,术毕称量纱块重量变化 ,并测量引流瓶出血量 ,及术前、术后 2 4h的Hb值。结果 :两组术毕出血量 :立止血组为 (2 0 0± 16 3)ml,巴曲亭组为 (2 97± 13 4 )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患者术毕血红蛋白 (Hb)值立止血组 (11 8± 0 7)g L ,巴曲亭组 (10 2± 0 6 )g L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立止血减少术中出血的作用明显强于巴曲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Gamma-3内固定患者手术时股骨近端扩髓与否对失血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6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Gamma-3内固定手术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患者56例,插入髓内钉主钉前股骨髓腔不用扩髓器进行扩髓;B组患者18例,股骨髓腔周径窄,插入髓内钉主钉困难者需用扩髓器进行扩髓; C组患者61例,髓内钉主钉插入前主动用扩髓器进行扩髓。比较各组患者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手术时间等。 结果 A组患者术中显性失血量为(103±27) mL,B、C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24±32) mL,(145±32) mL,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隐性失血量为(440±26) mL;B、C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分别为(634±32) mL,(701±32) mL,A组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失血量为(543±32) mL;B、C组患者术中总失血量分别为(610±32) mL,(656±32) mL,A组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Gamma-3内固定手术中,股骨近端扩髓增加隐性和总失血量;股骨近端扩髓是Gamma-3内固定手术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周君  李世清  李博文  苗卫东 《安徽医药》2022,26(10):2098-2101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 tranexamic acid,TXA)静滴联合 TXA与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对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围术期失血量及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 80名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 n=40),对照组( n=40)。对照组术前 30 min静脉滴注 TX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扩髓前给予 TXA、肾上腺素打入髓腔。记录两组显性、隐性以及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术后需输血病例数,最大血红蛋白丢失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 FIB)、 D-二聚体( D-D)水平,术后 90 d内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栓塞( pulmonar embolism,PE)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隐性失血量[( 455.44±62.34)mL比( 596.78±65.91)mL]、围手术期总失血量[( 620.78±112.67)mL比( 760.15±108.46) mL]、输血病例数[ 12比 25]以及最大血红蛋白丢失量[(14.48±3.44)g比( 27.47±4.52)g]、手术后血红蛋白[( 109.27±11.28)g/L比( 98.82±13.46)g/L]和血比容[(34.48±3.29)%比( 29.26±3.3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 7d两组 FIB、 D-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差异( P>0.05)。结论 TXA静滴联合 TXA与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可明显降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 DVT、PE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关节腔未放置引流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初次行TKA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未放置引流管)33例和对照组(关闭切口前放置引流管)32例,记录各组术前及术后1、3、7天Hb及HCT值,计算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异体血输血人数及输血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膝关节K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3、7天Hb分别为98.6、91.3、106.32g/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总失血量为888.28mL,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异体血输血人数为2例,平均输血量为400m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均<0.05);两组术后出院时膝关节K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后未放置引流管有效安全,值得手术后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应用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 1月入院的80例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8字缝扎+宫腔填纱布处理,实验组患者则予以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及其新生儿相关临床参数、Hb水平与相关临床事件.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845.25±179.45)ml]与术后24h出血量[(1021.15±113.87) 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 463.03±406.25) ml,(1 502.79±231.70)ml];Hb水平[(83.76±11.25) g/L]组间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62.88±13.58) g/L];输血率(27.5%)、子宫切除率(25%)与产妇转入ICU发生率(1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5%,60%,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应用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董泽民 《安徽医药》2015,(4):709-711
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术期隐性出血量进行分析,为临床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采取PFNA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77.8岁。使用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比容( HCT)变化,计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80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未输血的62例,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78.2岁;平均手术时间43.71 min;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量116.30 mL。术前血红蛋白( Hb)平均111.3 g· L-1,术后84.6 g· L-1,降低了26.7 g· L-1;术前红细胞比容(HCT)平均36.27%,术后27.13%,降低了9.14%。采取输血支持的18例,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76.5岁;平均手术时间46.42 min;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11.24 mL;平均输血量574.22 mL。术前Hb平均98.2 g· L-1,术后95.7 g· L-1,降低了2.5 g· L-1;术前HCT平均29.87%,术后29.15%,降低了0.72%。按Gross方程计算,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分别为763.07 mL和631.68 mL,其中隐性失血量分别占84.76%和82.39%。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较多,临床上应特别重视并严格注意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收与回输自体血116例。监测术前、术中HR、MAP、SPO2、HB、Hct、plt的变化 ;测定红细胞悬液的Hct;记录每例回收血量、回输血量和异体输血率。结果 :(1)平均每例回收血3379ml,回输血液1235ml,异体输血率为25.8 %。(2)回输后HR、MAP、SPO2、HB、Hct显著上升 (P<0.01) ,plt无显著变化。(3)回输红细胞悬液Hct为0.41~0.49。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血液保护技术 ,可大大节约血源和减少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Introduction: Aprotinin (AP) reduces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s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but may sensitise patients and is expensive. Tranexamic acid (TA) has less side-effects, but data regarding its efficacy are controversial. The aim of our prospectiv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impact of AP vs. TA on drainage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first time CABG on CPB.

Materials and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adult patients were randomised to receive either high-dose AP according to Hammersmith or a total of 2 g TA. Perioperative blood products were transfused in a standardised fashion. Blood loss was measured up to 24 h.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patient data were collected until hospital discharge.

Results: The data from 118 patients (TA: n = 58, TA appears to be a 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AP AP: n = 60) who completed the study according to protocol were analysed. Blood loss at 24 h postoperation in TA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896 ± 354 ml) as compared to AP patients (756 ± 347ml; p = 0.03). TA patients received 1.5 ± 1.5 units of red blood cells (AP: 1.5 ± 1.7, p = 1.0), 1.3 ± 2.0 units of fresh frozen plasma (AP: 1.0 ± 2.0, p = 0.38) and 0.5 ± 1.4 units of platelets (AP: 0.2 ± 0.7, p = 0.15).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ate, acute renal fail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ospital stay and mortalit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either group.

Conclusion: Our data show a difference in blood loss between TA and high-dose AP. Althoug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t has little clinical relevance, because perioperative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were similar for both groups. Thus, TA appears to be a 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AP in primary CABG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陈硕  陈昌礼  银保  马宽 《安徽医药》2021,25(11):2298-2301
目的 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在采用利伐沙班预防血栓的同时,联用氨甲环酸(TXA)对于减少失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78例,所有病人均由同一治疗组医生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并接受利伐沙班的预防血栓治疗,其中41例围手术期联用TXA止血治疗(观察组),37例未使用TXA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术中显性失血量、输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血红蛋白分别为(100.46±14.02)g/L及(99.30±12.48)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显性失血量分别为(101.22±25.32)mL及(179.19±21.3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 d复查血红蛋白指标分别为(73.62±14.67)g/L及(80.71±12.5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及10例病人输血,输血病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病人均无深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结论 TXA用于PFNA的围手术期治疗,可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降低输血率,联合应用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了解自体血液回收回输技术在高原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国产自体— 2 0 0 0型血液回收机进行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回输。结果 :术中血液回收 1 4例 ,平均每例回收原血 1 1 4 0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获得浓缩血 649ml,均回输给病人 ,病人术后恢复顺利 ,均痊愈出院。结论 :自体— 2 0 0 0型血液回收机在高原上的初步应用效果良好 ,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 ,减少输血后并发症 ,解决血源紧张和因输异体血而致传染疾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探讨复方乳酸钠(LR)血液稀释时在体内的容量动力学特征.方法 2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行高容血液稀释(HVHD),30 min内恒速输注LR 30 ml/kg,继续观察60min后进行全麻诱导.Ⅱ组行等容血液稀释(NVHD),先行采血10 ml/kg,后按Ⅰ组方法 输注LR.输液前及输液开始后的90min内,每5分钟测定血红蛋白(Hb)及细胞压积(Hct), 并记录总尿量及血流动力学数据.用容量动力学数学模型和物质守恒定律处理数据.结果 B组容量增加和容量扩张效力显著大于Ⅰ组(P<0.05).Ⅰ组输注结束时的液体保留率只有38%,明显低于Ⅱ组的60%(P<0.05).一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 :Ⅰ组的目标容积(V)、清除率(K_r)明显比Ⅱ组大(P<0.05).二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 :Ⅰ组的中央室目标容量(V_1)、周边室目标容量(K_r)和液体转移系数(K_1)也明显比Ⅱ组大(P<0.05).结论 与HVHD比较,NVHD容量扩张效力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中出血量与微血管密度以及VEGF表达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行TURP手术患者,根据前列腺体积对其进行分组,根据病理学类型分别对其进行血管标记以及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检测,采用血红蛋白比色法测定术中出血量,并与病理学分型以及MVD、VEGF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MVD、VEGF值以血管增生型最高,分别为(32.6±9.8)及(56.9±12.7),其次为腺体增生为主型,分别为(23.7±8.6)及(47.8±10.4),而纤维增生为主型表达水平最低;同体积前列腺患者中MVD、VEGF表达水平越高,术中出血量越多,前列腺体积增大至60 ml,前列腺增生病理类型出现变化,MVD、VEGF表达水平越高,术中出血量越多,60~90 ml体积时,血管增生型术中出血量为(183.5±25.6) ml,体积大于90 ml时,血管增生型术中出血量为(261.5±38.8) ml,明显大于其余3组(P<0.05).结论 TURP术中出血量与前列腺病理学类型有关,且前列腺组织生长因子表达量越高术中出血量越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对急性失血患者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对88例急性失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及输血后定时血气分析监测,根据血气监测结果分析成分输血对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观察期间14例患者存在其他影响酸碱平衡因素退出。纳入分析的74例中,44例输血前存在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输血后26例酸中毒消失,17例减轻,1例略加重。74例患者中输血后发生输血相关性碱中毒24例,其24h内新鲜冰冻血浆(FFP)平均用量2063ml,明显高于非碱中毒患者。输血相关性碱中毒的病例未使用酸性药物进行治疗,停止输血后13~48h自动恢复。结论:急性失血患者输血前大部分存在程度不同的代谢性酸中毒。经有效止血、输血后多能缓解。成分输血对急性失血患者酸碱平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罕见。输血相关性碱中毒一般为自限性,停止输血后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