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在老年髋部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前路腰丛加骶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需行髋部手术(后外侧入路)的老年患者,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在手术中应用在超声引导下前路腰丛加骶丛神经阻滞麻醉,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通过术中、术后效果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视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腰骶神经丛一次性阻滞研究组与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在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硬膜外腔持续推注0.37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研究组麻醉应用腰骶神经丛一次性注射0.375%罗哌卡因。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无差异。患者术中血压、脉搏变化幅度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腰骶神经丛一次性阻滞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骶丛阻滞应用于高危病人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 38例临床合并各种高危疾病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施行单侧腰骶丛神经阻滞。腰丛阻滞分腰肌间隙入路和腹股沟入路;坐骨神经阻滞为臀区入路。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刺激器电流频率1Hz,起始强度1mA,麻醉总量为1%利多卡因20ml,0.5%罗哌卡因30ml。结果 38例病人均阻滞完善,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 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腰骶丛阻滞定位准确,客观指征明显,效果可靠,对患者各系统干扰小,对有严重合并症病人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腰骶神经根神经丛神经病的临床特点与神经电生理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DLRPN患者16例,以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为依据,进行选择性神经检测,包括腓总神经、单/双侧胫神经、腓肠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或运动神经传导。结果患者运动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显示,胫神经检测19条,11条异常;腓总神经19条,12条异常。感觉神经传导结果显示,精神经检测21条,11例异常;腓总神经工13条,异常9条;腓肠神经12条,5例异常。结论糖尿病性腰骶神经根神经丛神经病具有致残与阶段性特点,完善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辛学东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5):472-474
目的: 评估椎旁神经联合腰骶丛阻滞在老年高危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 例初次行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高危病人,随机等比分为A 组( 椎旁神经联合腰丛-骶丛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 0.45%罗
哌卡因) 与B 组(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 各35 例; 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两组病人神经
阻滞后10~ 30 min 感觉运动功能给予评分并对术中芬太尼使用量进行比较。结果: A 组病人在切皮时和阻滞后
10 min 血流动力学指标较阻滞前变化不显著( P>0.05) ,而B 组则变化较为显著( P<0.05) ; 与B 组比较,A 组
HR、SBP、DBP 最大变化率减低( P<0.05) ; A 组在阻滞后10 min、15 min、20 min 感觉评分≤2 分的比例高于B 组
( P<0.05) ,运动评分≤2 的比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A、B 两组术中芬太尼使用量比较珋x±s,A 组低于B
组( P<0.05) 。结论: 椎旁神经联合腰骶丛阻滞用于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镇痛、镇静完善,术中血流动力学平
稳,静脉辅助阿片类用量减少,是老年高危髋关节置换术较好的术中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高危病人,随机等比分为A 组( 椎旁神经联合腰丛-骶丛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 0.45%罗
哌卡因) 与B 组(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 各35 例; 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两组病人神经
阻滞后10~ 30 min 感觉运动功能给予评分并对术中芬太尼使用量进行比较。结果: A 组病人在切皮时和阻滞后
10 min 血流动力学指标较阻滞前变化不显著( P>0.05) ,而B 组则变化较为显著( P<0.05) ; 与B 组比较,A 组
HR、SBP、DBP 最大变化率减低( P<0.05) ; A 组在阻滞后10 min、15 min、20 min 感觉评分≤2 分的比例高于B 组
( P<0.05) ,运动评分≤2 的比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A、B 两组术中芬太尼使用量比较珋x±s,A 组低于B
组( P<0.05) 。结论: 椎旁神经联合腰骶丛阻滞用于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镇痛、镇静完善,术中血流动力学平
稳,静脉辅助阿片类用量减少,是老年高危髋关节置换术较好的术中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6.
骨盆骨折并发神经损伤较少见,Watson-Junes报告此种情况的出现率约占1%,故不为临床医生重视,且早期多为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症状所掩盖,常在病情稳定后才被发现,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所收治的3例典型病历就骨盆骨折并发骶丛神经损伤有关问题做以初步探讨。1病历介绍 病例1:男,19岁,重物砸伤髋部入院。X线所见:双侧耻骨上下支及坐骨支骨折,右骶髂关节脱位,上移约1.8cm。查体:右臀中区感觉麻木,右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迟钝,右足背伸肌力减弱,约3级;两月后扶拐活动时右下肢外侧感觉麻… 相似文献
7.
8.
9.
复杂骨盆骨折是指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后骨盆挤压所致的骨盆环的多处(≥2处)破坏,损伤部位涉及耻骨、坐骨、髂骨及髋臼而导致正常的骨盆结构的完整性受损.骨盆骨折创伤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1].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及自然灾害的影响,高能量所致的复杂骨盆骨折也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10年3月北京航天总医院疼痛门诊和同时期骨科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1例(疼痛门诊30例为A组,男24例,女6例;骨科住院31例为B组,男23例,女8例),A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阻滞疗法,B组应用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即卧床休息、物理疗法、镇痛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活血药物等.两组均记录一般状况、静止走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A、B组治疗末次后走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6±0.6)、(3.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末次后ODI评分分别为(12.1±6.8)、(24.6±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末次后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11.
12.
腰丛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腰丛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7例行下肢手术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组(EA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GA组)和喉罩静脉全麻复合单侧腰从+坐骨神经阻滞组(LPB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围术期及转归情况.结果 LPB组术中芬太尼用量为(87.50±24.16)μg,明显低于GA组的(106.87+74.54)μg(P<0.05).GA组患者术后1 d血清尿素氮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其他围术期指标改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药物可以作为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手术患者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高龄髋部手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腰骶神经丛阻滞联合皮内注射治疗老年下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腰骶神经丛阻滞联合皮内注射治疗老年下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5岁以上老年下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5例,采用腰骶神经丛阻滞和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6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6周,VAS和QS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显效13例(86.67%),好转2例(13.33%),总有效率100%。结论腰骶神经丛阻滞联合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老年下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迅速缓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1 腰骶神经的形态变异1.1 腰骶神经根变异的发生率与类型 Zagnoni首次报道了腰骶神经根畸形 [1 ] 。 195 2年 Ethelberg在 116 2例椎间盘脱出症手术中发现 4例变异 ,占 0 .34% [2 ]。Bernini等应用甲泛葡胺行脊髓造影共 10 0例 ,其中 2例诊断为腰骶神经根畸形 ,占2 .0 % [3] 。 Epstein在 70 7例腰椎手术中发现 8例 ,占 1.5 % [4 ] 。Postachin对使用水溶性造影剂的 2 12 3例脊髓造影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共发现 4 6例腰骶神经根畸形 ,占 2 .1% [5] 。 Chotiga-vanich在对 6 0具尸体解剖中发现 18具存在腰骶神经根畸形 ,发生率为 30 % …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lumbosacral plexus block, LPB)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全身麻醉复合腰骶丛阻滞组(LPB组,n=50),全身麻醉复合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ICB组,n=50)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n=50)。3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相同,术后采用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至术后48h。全身麻醉诱导前LPB组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FICB组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记录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1、8、12、24、48h患者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操作时VAS评分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LPB组和FICB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帕瑞昔布钠使用人次明显少于G组(P<0.05)。LPB组和FICB组在术后1、8、12、24、48h 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LPB组和FICB组48h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G组(P<0.05)。LPB组在术后8、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FICB组。LPB组操作时间明显长于FICB组(P<0.05),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FIBC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腰骶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更佳且镇痛时间更长,但腰骶丛神经阻滞操作难度较大,失败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置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全髋置换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0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腰硬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常规腰硬联合麻醉治疗,腰硬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麻醉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麻醉起效、阻滞持续时间、麻醉后5min(T1)、10min(T2)时刻的心率(heart rate,H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结果腰硬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VAS得分分别为(2.27±0.65)min、(377.13±38.86)min、(3.23±1.36)分,对照组分别为(3.26±0.72)min、(413.68±42.24)min、(4.18±1.52)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组患者在T1、T2时刻HP、MA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骶丛神经阻滞麻醉治疗可有效缩短全髋置换术中麻醉起效时间和延长阻滞持续时间,同时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有利于改善机体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腰骶干及其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腰骶干及其周围结构的特点,为腰骶干损害的诊治及相邻区域的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资料。方珐:对31具(33侧)成人尸体腰骶干及周围的结构特点进行观察,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1)腰骶干本身变异极大,单独加入骶丛的L5神经的走行方向和毗邻关系与腰骶干基本相同。(2)腰骶干最易损伤的部位是在骶骨翼上缘。(3)探查腰骶干时应注意辨认和处理髂腰动脉。(4)髂腰韧带前方是L4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和交通支的易损点。(5)L4横突距腰骶干和L5神经较远,骨折后对其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不大。结论:腰骶干本身变异较大,在探查腰骶干时应以单独加入骶丛的L5神经的解剖走行为准。腰骶干、股神经、闭孔神经都有其易损伤部位,探查时应首先探查易损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