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以及护理的对策.方法:我们将2016~2017年中88例需要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分析组针对以往老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遇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手段,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输液护理手段.结果:对比两组的液体渗出和皮肤发生青紫或瘀斑的发生率、穿刺成功及输液的顺利完成率以及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度有比较明显差异(P<0.05),分析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在输液前、输液过程中以及输液后进行规范性的干预措施,不仅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还减少了输液后所带来的并发症等情况,有效的提高了老年人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以及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高龄患者静脉输液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应用静脉输液规范化流程,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静脉输液服务质量。方法:将160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静脉输液规范化流程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照组采用输液常规护理;分别发放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调查问卷,比较两种护理措施患者满意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肤青紫瘀斑、液体外渗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的调查,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液规范化流程,对高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减少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高龄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静脉输液80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输液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我院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多次穿刺、液体外渗、头皮刮伤、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多次穿刺、液体外渗、头皮刮伤、发生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配合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在静脉输液中的依从性,同时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16例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静脉输液外渗程度及药物外渗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外渗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药物外渗发生的主要原因均为患儿不配合,其次是固定不规范。结论:循证护理可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对肿瘤科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发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肿瘤科实施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环节质量控制;统计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外渗、青紫瘀斑、静脉炎等护理风险发生率,并使用我院自制量表测定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药物外渗、青紫瘀斑、静脉炎护理风险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肿瘤科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对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以减轻患者局部皮肤组织红肿热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所致局部皮肤组织红肿热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对照组采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观察局部皮肤组织红肿热痛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致局部皮肤组织红肿热痛具有显著疗效且取材方便,方法简单,适用推广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160例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静脉输液的160例老年患者,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输液后对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运用到门诊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中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王初红 《吉林医学》2011,(30):6504-65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结果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提供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将566例老年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输液故障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输液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9.
武继萍  屠翠芬 《吉林医学》2011,(5):1013-10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60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静脉输液120例老年患者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0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输液后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自我感觉舒适,减轻了不适和心理压力。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认知度掌握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凤丽 《大家健康》2016,(4):209-210
目的:探究中风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9月由于中风入院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实施一次性输液,观察组实施封闭式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经过4天的输液后,出现轻微的红肿疼痛以及少量渗液的发生率为14.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94%,(P<0.05);观察组在穿刺次数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中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可以将中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避免药物外渗以及穿刺部位红肿等,能够尽可能的将患者的痛苦明显降低,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以及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16例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对静脉穿刺知识的掌握情况,静脉穿刺不良反应(静脉炎、液体外渗、静脉栓塞)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过研究数据得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对静脉穿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对静脉穿刺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降低了静脉穿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护患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优质护理服务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继续探索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处理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患者(60~90岁)静脉药物外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两组患者输注药物后均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对照组用50%的硫酸镁溶液浸透无菌纱布对外渗处局部皮肤湿敷20~30 min后拆开,2 h后改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法。试验组用Na Cl溶液10 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加阿托品注射液5 mg联合浸透无菌纱布对外渗处局部皮肤湿敷20~30 min后拆开,2 h后改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法。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处理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C l溶液10 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加阿托品注射液5 mg联合局部湿敷在消肿、止痛、减少炎性反应、减轻水肿、疼痛,促进组织修复,有效缓解老年患者静脉炎性反应状在时间上明显优于单纯用50%的硫酸镁溶液浸透无菌纱布局部湿敷护理,且操作简单,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方法 我科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收治60例体重<3000 g的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套管针穿刺,比较2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输液外渗及红肿发生率.结果 腋下静脉穿刺组较头皮静脉穿刺组的留置时间长[(5.24±1.20)vs(2.11±0.57)d,P<0.01],且并发症(液体渗漏、皮肤红肿)发生率较头皮静脉组降低(3.3% vs 20.0%,P<0.01).结论 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反复穿刺次数少,渗漏及皮肤红肿发生率低的特点,既能减轻患儿的痛苦,又能减少护理工作量,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方便、易操作的静脉留置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小儿静脉输液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静脉输液患者共128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穿刺失败率、出血率、液体外渗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穿刺失败率、出血率、液体外渗率均更低,P均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输液护理服务的质量,保证输液安全,缓解患儿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静脉输液造成的液体外渗和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和90例输液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喜疗妥软膏外涂.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治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静脉输液外渗患者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性静脉炎患者两组治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疗妥外涂在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方面与硫酸镁湿敷效果相当.而在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方面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制云南白药酒精糊用于治疗脂肪乳静脉输液外渗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皮温增高以及组织变性的效果。方法:将28例脂肪乳静脉输液外渗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实验组给予外敷云南白药酒精糊,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外敷50%的硫酸镁,比较二组疼痛减轻、局部皮肤肿胀消退及变性皮肤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疼痛减轻时间、局部皮肤肿胀消退时间及变性皮肤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酒精糊在治疗脂肪乳静脉输液外渗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以及组织变性坏死的症状上明显优于硫酸镁。  相似文献   

17.
赵红 《吉林医学》2013,34(13):2605-260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需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新生儿共30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输液外渗、粘贴伤、针头脱出等专门护理干预;在输液过程中观察两组患儿是否出现输液外渗、是否出现透明贴产生的粘贴伤,观察输液过程中是否出现针头脱出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粘贴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实施专门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输液外渗、粘贴伤、针头脱出等发生率,提高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韩亚楠 《中国民康医学》2022,(1):186-188+192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静脉输液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3.40±6.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6±6.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评分为(84.72±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4±5.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静脉输液患儿可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和家长满意度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结果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提供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将566例老年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输液故障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输液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χ2=4.51,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药物而出现的药物外渗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外渗药物可使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皮肤出现红肿、皮下硬结及轻中度疼痛,甚至有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甚至形成经久难愈的溃疡,所以预防药物外渗与药物外渗后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探讨95%酒精湿敷治疗输液外渗红肿的疗效.随机选择静脉输液中药物外渗病人120 例,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使用95%酒精湿敷和50%硫酸镁湿敷,比较2种方法治疗药物外渗红肿的疗效.结果 输液外渗红肿,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95%酒精湿敷治疗输液外渗红肿疗效显著,其消肿祛瘀、止痛效果好,病人感觉舒适,取材方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