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雷  黄艳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482-248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B组(4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在治疗前以及治疗2个月后检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常规治疗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还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结论:阿托伐他汀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并具有抗炎作用,对于抑制心肌缺血的进展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mg/d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1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白介素-18、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周后血清白介素-18及高敏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白介素-18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治疗可能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新疆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的影响。方法将89例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mg/d,45例)和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试验组,40mg/d,44例),观察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结果两组患者4周后血清hs-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检测值(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调脂强度与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浓度的下降趋势相关。  相似文献   

4.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4-44,5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ACS患者68例资料,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及常规治疗组并比较效果。结果阿托伐他汀组胆固醇及炎性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而对照组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下降,且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干预可改善血脂水平,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总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及院内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总胆固醇水平分成2组.治疗组41例,口服洛伐他汀40 mg/d;对照组37例,不用任何降脂药物.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和高敏C反蛋白的变化以及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住院24 h两组总胆固醇水平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2.28,P〈0.01).治疗3周后两组总胆固醇水平与住院24 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0、0.57,P〉0.05).住院24 h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42,P〉0.05), 治疗3周后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18,P〈0.05).两组病人院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4~5.49,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应用洛伐他汀对总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天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A组)18例;洛伐他汀组(B组)30例20mg/d;氟伐他汀组(C组)30例20mg/d;随访30天,检测患者治疗前后30天血清的hs-CRP浓度和血脂浓度。结果 治疗30天后,B、C组能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HDL);B、C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B、C组能显著降低hs-CRP的浓度;B、C两组闻疗效无明显差异。B、C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降低与血清TC、TG、LDL的水平降低、HDL的水平升高不相关。结论 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天就可明显改善血脂、减低hs-CRP水平,有抗炎、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30例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3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各组患者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STEMI组患者4周降幅水平与UAP组相比,P0.05。结论联合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降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各项数据及缺血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两组相比,观察组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更好地降低血脂和减轻炎性反应,同时明显抑制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在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上都更加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病例报告]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即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组(实验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观察用药前后患者静脉血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用药30d后,两组患者静脉血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较用药前均显著下降,实验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讨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血脂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40例,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另设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前测三组入选者的血脂,ELISA测三组血清MCP-1含量;阳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每位患者在同样常规治疗时还给予辛伐他汀5mg/d,共2周。2周后再测阳性对照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的血清MCP-1含量和血脂。结果实验前三组之间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MCP-1含量显著增加(P〈0.01),经过2周治疗后,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MCP-1含量较自身和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外通过抑制血清MCP-1的含量保护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g)、血脂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9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46例),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8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和Fig水平的变化及6个月内主要冠脉不良事件(MACE)和血运重建情况.结果:治疗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TC、LDL-C、hs-CRP、Fig水平及MACE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仅hs-CRP水平下降(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组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χ2=4.032,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TC、LDL-C、hs-CRP、Fig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他汀联合贝前列腺素钠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Fontaine分期l~Ⅲ期)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96例,予他汀联合贝前列腺素钠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踝肱指数,下肢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血流峰时速度及实验室指标(血纤维蛋白原及血流变学指标,血脂及载脂蛋白指标).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患肢踝肱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肢动脉的直径、峰值流速及逆向平均流速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明显提高(P<0.05).结论 他汀联合贝前列腺素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纤维蛋白原(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110例,入选后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0例,常规治疗组60例;随机选取我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做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NO,采用血凝仪法测定Fg,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①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O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g及hsCRP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阿托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前NO、Fg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增高,Fg及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抑制内皮炎症的作用,从而稳定斑块,抑制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入选82例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6例和强化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强化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空腹采血,对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进行分析.结果 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Hey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组血清hsCRP、Hey及LDL-C浓度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 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更好地降低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世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47-48,57
目的研究痴呆患者的血清Fg、hs-CRP、IL-6水平与健康人的差异,探讨阿司匹林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及神经保护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肠溶阿司匹林,1次/d,每次100mg,共服药3个月。治疗后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得分作为疗效评定。在入组时抽取患者的血液进行Fg、hs-CRP、IL-6的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人40例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MMSE得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痴呆患者的Fg、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明显地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减退,并且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继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10 mg组和40 mg组,每晚服药1次,观察4周、12周后的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随访3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服药后4周、12周的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水平40 mg组比10 mg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CS早期应用40 mg阿托伐他汀能够更有效地降低TC和LDL-C水平,降低炎症因子,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非血运重建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ACS非血运重建患者长期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ACS非血运重建患者84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阿司匹林治疗组(A组,n=44)及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组(B组,n=40)。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常规治疗。联合抗血小板组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后,75 mg/d维持。两组患者随访1~4年,观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抗血小板组非致死性MI、复发性心绞痛及因症状性心肌缺血再住院率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死亡率和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亦低于阿司匹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皮肤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CS非血运重建患者给予较长期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较单纯阿司匹林治疗可进一步受益且服药安全性并未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未调脂治疗前及使用1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7天后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ACS患者32例及非冠心病患者1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入选者在调脂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清晨空腹分别抽取静脉血,对照组入院次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TM及hsCRP。结果 ACS患者治疗前血浆TM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TM及hsCRP;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短期治疗后,TM及hsCRP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患者血浆TM和hsCRP均升高;早期强化他汀药物治疗能降低血浆TM及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门诊85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予尼群地平,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进行12周临床观察,比较两组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hsCRP及Cys C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UAE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HbA1c、hsCRP、CysC和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而治疗组的UAER、TC、HDL-C、LDL-C、hsCRP及CysC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早期DN,能有效改善hsCRP、CysC及减少UAER,可能对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益。  相似文献   

20.
石慧   《中国医学工程》2012,(9):24-25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总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冠心病缓解有效率。结果①治疗组患者经12周上述药物治疗,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较治疗前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TC、TG、LDL-C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患者经12周上述药物治疗,CRP值较治疗前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CRP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