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尿毒症患者应用每日短时透析的疗效。方法12例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或不能耐受HD的高危尿毒症患者改做每周6次,每次2 h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随访6周,比较每日透析治疗前后患者不良反应。血压、体重变化、血清白蛋白及SF-36生活质量评价的变化。结果与常规透析比较,血压下降趋于正常,透析中低血压反应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的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明显升高。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结论高危尿毒症患者应用每日透析治疗耐受性良好,并能使血压平稳,透析充分,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全球任约有110万以上的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治疗长期生存[1].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医疗改革,透析技术的发展.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大为改观.生存期限延长,维持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也得到社会,家庭的支持和关注.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回归社会.能够适当的工作,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已经成为透析医护工作重要的任务,现将我科近年来维持血液透析社会患者社会回归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宏  叶丹 《吉林医学》2011,(5):907-908
目的:探讨参附汤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血液透S析,治疗组同时加用参附汤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残余肾功能(RRF)及尿量,以及通过SF-36量表[1]评定,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RRF及尿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延缓(P<0.01);治疗组PF、BP、SF、Energy评分指标较对照组升高(P<0.01或0.05)。结论:参附汤对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并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血液透析辅助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将尿毒症终末期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中药汤剂灌肠配合血液透析辅助治疗38例为辅助治疗组,并选取常规血液透析38例作为透析对照组。辅助治疗组适当减少血液透析次数,延长透析时间间隔,4周1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后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个疗程后,两组透析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治疗组较透析对照组透析时间间隔明显延长,治疗后对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辅助治疗配合血液透析在不影响透析效果的前提下,较单纯的血液透析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延长透析时间间隔,并可以适度延缓残余肾功能恶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透析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近20多年来常规透析技术日益完善[1]。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努力  相似文献   

6.
苏军 《吉林医学》2014,(8):1781-1782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信心。方法:对常规96例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阐述血液透析前、中、后的护理。结果:透过对尿毒症患者细心的护理,患者病情稳定,态度乐观,透析充分,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信心,延长了患者生命。结论:护理人员应做好透析全过程的护理工作,细心观察透析中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血透并发症,加强饮食指导和自我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是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质量和延长生命的关键,也是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每日透析和传统透析在诱导期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探讨每日透析用于诱导期血液透析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肾病中心2013-2014年新进入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44例区组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组,其中传统诱导透析组(CHD) 22例、每日透析组(DHD) 22例.两组患者诱导透析前1d和第7天时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APACHEⅡ评分,观察治疗期间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及SCL-90量表中的头痛评分、恶心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焦虑评分、躯体化评分、总因子分.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BUN、Scr、Hb、MAP、HR、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DHD组患者Scr、MAP、APACHEⅡ评分与C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65.44±117.70)vs(594.60±157.38) ,(99.71 ±12.23) vs (109.54±12.14) ,(13.71±2.13)vs (15.38±1.94),P<0.05]. DHD组头痛评分、恶心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焦虑评分、躯体化评分、总因子分与C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 vs 2.00,1.00 vs 2.00,(1.53 ±0.43) vs (1.92±0.61),(1.28±0.34) vs (1.53±0.37),(1.50士0.46) vs (1.90±0.58),(1.38±0.38) vs (1.68±0.40),P<0.05].结论 在诱导透析期,每日透析代替传统透析能给患者提供一个高效、平稳、安全、舒适的血液净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在进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睡眠障碍[1],并且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率相关.国外研究发现,50%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40%的腹膜透析(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睡眠问题[2].本研究旨在了解并比较MHD和PD患者的睡眠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应护理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透析生活质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王应  程蓉  邹红霞 《中外医疗》2013,32(9):28-29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例,每周2~3次,同时采用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方法,与自身对照常规透析治疗,观察与皮肤瘙痒有关毒素血尿素氮,肌酐、血磷和血清甲状旁腺素(PrH)和临床瘙痒症状的比较.结果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不仅能清除尿毒症小分子物质,而且可改善大中分子毒素所致的皮肤瘙痒症状.除1例发生低血压外,无不良反应.结论 血透与灌流可作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皮肤瘙痒的一种治疗方法,配合临床护理能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将同期入院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除采取一般治疗外,均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1~2次/d,并延长透析时间间隔。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透析效果、生活质量及肾功能改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透析时间间隔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在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透析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延缓残余肾功能恶化的进展,显著延长透析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1.
具有活动性出血的病人是常规血液透析的相对禁忌症,尤其是脑出血病人,在临床上属于危重患者.我市多家血液透析对于此类患者都拒绝给予透析治疗,大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使很多患者因没有及时透析导致死亡.我科室于2010年针对此类患者开展了无肝素透析,成功的抢救了一例尿毒症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命.患者现仍坚持血液透析治疗,生活质量较好.具体操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诱导期透析是指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最初一段时期的透析,患者从未经血液净化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过渡到平稳的透析阶段[1].此时,患者的病情处于恶化状态,对血透知识的缺乏,对环境的陌生,使其产生了悲观情绪和恐惧感,因此,做好诱导透析期患者的护理,帮助患者顺利过渡到常规的血液透析,对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血液透析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康复也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1]。因此加强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HPD)对尿毒症患者血糖的影响,并与常规血液透析(CHD)进行对比。方法 将40例尿毒症患者(A组)分别进行3个月常规血液透析(CHD)1440例次和3个月高通量透析(HPD)1440例次;另将37例尿毒症伴糖尿病或明确为糖尿病肾病患者(B组)分别进行3个月常规血液透析(CHD)1332例次和3个月高通量透析(HPD)1332例次。 观察透析中低血糖的发生次数。结果 A组与B组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组与HPD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对透析中的血糖影响无差异。尿毒症伴糖尿病或明确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易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15.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入院的尿毒症患者 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除采取一般治疗外 ,均采取血液透析 ,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 ,1日 1~ 2次 ,并延长透析时间间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 2个月后 ,两组透析效果、生活质量及肾功能改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治疗组较对照组透析时间间隔明显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 ;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 ,治疗组相对稳定 ,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 ,在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透析效果的情况下 ,可以延缓残余肾功能的进展 ,显著延长透析时间间隔 ,并能预防长期透析带来的不良反应 ,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止痒汤液擦洗并高通量透析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方法 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止痒汤液擦洗并高通量透析,对照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瘙痒程度明显减轻(P<0.0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1).结论 止痒汤液擦洗并高通量透析可以明显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灌流器串联于透析器前端,联合治疗2小时结束灌流,取下灌流器后再继续透析2小时,HD+HP1次/2周.结果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透析病人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和腹膜透析技术是治疗大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特别是尿毒症终末期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维持性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却有许多并发症出现,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心血管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有效地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我科自1987年至今共透析455例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其中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350例,血液透析105例),并对这些透析患者最常发生的并发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十余年来的不断摸索和探讨,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沈燕  杨金芳  佘丽平 《吉林医学》2012,33(11):2438-2439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将4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血液透析组(HD)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每组24例,HD组给予常规的治疗,HD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结果:HDF组治疗6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HD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1)。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规范的护理操作,HDF对治疗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充分血液透析可以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影响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因素很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归纳了透析器复用、血流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及常规血透(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对透析充分性和对中、小尿毒症毒素清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