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璐芸  邓跃毅 《河北中医》2021,43(3):516-520
血管钙化(VC)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CKD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及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积极规范治疗VC对CKD患者十分重要.兹对近年来文献中CKD并发VC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药干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血管钙化的相关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做一综述,指出血管钙化作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等级中的最高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在CKD研究领域中抑制血管钙化的进程被认为是控制疾病的关键因素,中药可通过调整钙磷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反应、调节氧化应激等改善血管钙化程度、延缓血管钙化进展,对CKD血管钙化的干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血管钙化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表现,已经成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高磷可通过多种机制或途径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与慢性肾脏病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本文就高磷血症引起血管钙化的机制及中西医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189-194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通络方对3期~5期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管钙化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3月CKD非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每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组辅以健脾补肾通络方,西药组辅以骨化三醇,联合组辅以健脾补肾通络方和骨化三醇。连续治疗24 w,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12 w和24 w中医证候总积分、血钙、血磷、血清全段甲状腺激素(i PTH)、Klotho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水平以及颈动脉和心脏超声血管钙化结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显效率(67. 5%)和临床总有效率(97. 5%)均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并且与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联合组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血清i PTH、hs-CRP、IL-6、TNF-α、SCr、β2-MG、BUN水平以及血管钙化的总发生率,同时提高血清Klotho水平。另外,治疗12 w和24 w时,中药组和联合组患者血磷和钙磷乘积明显低于西药组;中药组患者血钙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和联合组。结论:健脾补肾通络方在改善CKD患者肾功能的基础上,可有效抑制微炎症内环境,调节钙磷代谢,以达到缓解临床症状和降低血管钙化发生率的目的;联合组对中晚期CKD患者预防血管钙化发生的临床获益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CKD基础上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随着其发病率的增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近年来不少学者在CKD基础上AKI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对防止AKI的发生、改善CKD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年来A on C的定义、生物标记物、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以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为主要表现的钙磷代谢紊乱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重要并发症之一。钙磷代谢紊乱不仅可以引起骨骼的病变,导致肾性骨病的发生;还可以促进血管及心脏瓣膜钙化,使CK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增加,严重影响CKD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对CK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早期有效干预可改善CKD的预后、提高CK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新型磷结合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减退,引发钙磷的代谢紊乱,进一步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高磷血症可能会升高CKD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而,有效控制血清磷的水平将是CKD患者预后的关键。传统磷结合剂常含钙、铝成分,虽能有效降低血清磷,但不良反应较多。综述上市的和临床研究中的新型磷结合剂如司维拉姆、碳酸镧、考来替兰和柠檬酸铁等,其不含钙、铝,能有效控制血清磷水平,却不升高血钙,为控制高磷血症和减少血管钙化风险提供了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辨证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b-4期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之间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科的CKD 3b-4期(血肌酐在177-442 μmol/L)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基础治疗联合中药...  相似文献   

9.
郭超  刘光珍 《光明中医》2016,(12):1708-1709
目的总结刘光珍教授运用清热利湿、活血消癥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诊疗思路与方法,以便为中医临床治疗和中药药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刘光珍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临床经验,从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治疗慢肾风-肾微癥瘕的思路与方法。结果本法在治疗慢肾风-肾微癥瘕方面确有其独特疗效。结论本法在治疗慢肾风-肾微癥瘕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CKD)-矿物质骨代谢异常(MBD)及血管钙化业已成为影响CKD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钙磷代谢紊乱作为CKD骨-血管轴病变的重要环节,其发生与肾脏合成的抗衰老基因Klotho及骨骼分泌的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表达异常密切相关。研究表明,Klotho缺陷小鼠表现出的早衰表象,与人类肾精亏虚的临床特点极为相似。据此,我们推测肾所藏之精至少一部分是"Klotho基因"。而其与FGF23共同调节钙磷及骨骼代谢,与中医"肾藏精,主骨"的理论具有高度同一性。并基于CKD骨-血管轴病变肾精亏虚、脉络瘀阻的共同病机,探讨中医药干预CKD骨-血管轴病变的物质基础可能是Klotho-FGF23调控的信号通路;同时,将肾藏精理论从主骨延伸到对血管的管理,以期进一步实验研究,深入挖掘肾藏精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nd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方法多种多样,通过优化药物组合、改善给药途径,积极地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入透析期的时间。本文将近年来有关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以期促进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已达10.8%,约为1.2亿人[1],CKD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众多死亡原因中,因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而致死的约占总死亡人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长期高血压等心血管病(CVD)会导致肾脏病变,而多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均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可见心血管疾病与肾脏病关系密切。本文从中医学对心肾相关的认识对CVD肾脏病变进行分析,为CVD肾脏病变在治疗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观察益肾活血利湿解毒法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4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益肾活血利湿解毒方改善CKD3-4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疗效。方法运用益肾活血利湿解毒方治疗CKD3-4期患者并观察其对血hs-CRP、TNF-α、IL-6的影响。结果益肾活血利湿解毒方能够降低CKD3-4期患者血hs-CRP、TNF-α、IL-6水平。结论益肾活血利湿解毒方能够明显改善CKD3-4期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瘀益肾方联合腹膜透析对3~4期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颈动脉钙化(CAC)患者实验室临床指标及血管内皮损伤ICAM-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3~4期CKD合并CA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并予以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益肾方保留灌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CAM-1、VCAM-1、NF-κB、TNF-α水平、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ICAM-1、VCAM-1、NF-κB、TNF-α水平及BUN、Scr、UA水平明显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IMT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CIMT较治疗前明显增厚(P0.05);治疗后,观察组疲倦乏力、纳呆食少、面肢水肿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益肾方联合腹膜透析治疗3~4期CKD合并CAC,可通过降低血清ICAM-1、VCAM-1、NF-κB、TNF-α水平而减轻患者炎症症状,减慢动脉钙化加重,改善患者肾功能及临床症状,从而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CKD)4期患者血管保护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调查表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治疗的CKD4期患者92例CKD4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CKD4期患者血管保护现状,分析可能影响其血管保护状况的相关因素,同时采用超声引导观察血管内径大小及血流速度。结果男性的头静脉内径、桡动脉内径及桡动脉流速较女性占优势;年龄偏小患者的头静脉内径、桡动脉内径及桡动脉流速较年龄偏大的占优势;不同患者的性别、年龄对其血管有影响(P<0.05);不同患者尿毒症确诊时间对血管影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中,不同年龄、学历的各组患者各项得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基础病的各组患者各项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CKD4期患者的血管条件欠佳,与年龄与呈正相关,18~65岁年龄组患者血管保护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延缓或者阻止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的出现,防止CKD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意义重大。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瘀血是CKD的主要病理产物之一,在CK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7年肾脏疾病改善全球成果(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定义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进行性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大幅下降,GFR<60 ml/min/1.73 m2持续3个月以上,肾功能逐渐丧失[1-2].对于CKD的定义,有学者提出应考虑其他诊断指标,以及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增加CKD诊断分级[3-4].CKD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必须接受透析、肾移植等治疗;而且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病死率;CKD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5-6].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脏病(CKD)目前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0.8%,CKD的知晓率仅为12.5%。而CKD进行性发展最终会进入终末期肾病。因此,加强对CKD的防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人为干预,延缓CKD进程就显得尤其重要。导师经过临床观察发现焦虑状态与CKD进展有关联性,有研究指出,CKD患者较正常人群更易发生焦虑;因此,对情绪因素的治疗应该成为CKD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探索性临床研究,初步观察精神、情绪因素(焦虑状态)在CKD慢性进程中的作用及其与CKD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为后续大规模的临床验证研究奠定基础,为临床制定针对CKD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并以此课题引起医务工作人员对CKD患者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以达到延缓CKD进展,改善CKD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泄浊方联合中药灌肠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3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CKD3期脾肾气虚、浊瘀内阻证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组联合益气活血泄浊方口服和中药灌肠治疗,连续治疗3月,比较两组患者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UT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sFlt-1)、肾小球滤过率(eGFR)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经治后,观察组患者观察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为86.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0.00%(27/30),优于对照组的66.67%(20/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泄浊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CKD3期脾肾气虚、浊瘀内阻型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sFlt-1及UTP水平,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