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以川产地道药材附子为材料,研究喷施烯效唑对其原植物植株形态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附子高产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附子生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观测不同处理下植株主要形态特征并测定子根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附子原植物经烯效唑处理后,表现出株高降低,叶面积减小,茎粗、叶片数、须根数、干物质量增加等变化;子根中总生物碱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或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烯效唑对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无显著影响,从调整植株形态的角度考虑以子根形成期喷施效果更好,增产作用以子根膨大期效果更佳,均以120 mg/L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该实验以多伦野生芍药和栽培芍药为研究对象,对二者的生物学性状和芍药苷含量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栽培芍药是否能代替野生芍药进行药用。结果表明,多伦赤芍野生植株的茎、叶、根颈、肉质根和细根生物量均小于芽头栽培植株,地下和地上生物量比值没有显著差异。野生植株细根解剖结构中的维管柱直径、维管柱所占比例以及维管柱和皮层比均显著大于芽头栽培植株,但皮层厚度和皮层所占比例都小于芽头栽培植株。肉质根中芍药苷含量在野生植株和芽头栽培植株间无显著差异。虽然芽头栽培多伦赤芍的植株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芍药苷含量却没有降低,因此,利用芽头这种无性繁殖方式对濒危中药材"多伦赤芍"进行保育和规模化种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烯效唑喷施浓度和喷施时期对川芎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进行不同浓度和不同时期的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烯效唑喷施浓度和喷施时期的川芎的光合特性。结果:叶面喷施20,40,80 mg·L-1烯效唑可增加川芎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同时川芎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而160 mg·L-1烯效唑处理不利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增加以及净光合速率的提高,20,40 mg·L-1喷施可以增加叶面积,80,160 mg·L-1喷施不利于叶面积的增加。结论:烯效唑喷施可以提高川芎的光合特性、促进光合物质的形成,至于其形成机制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紫丹参在云南省的资源分布,筛选优质种质资源。方法:对11份紫丹参不同种质资源进行生态环境调查,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紫丹参在云南省分布广泛;株高、茎分枝数、根的长度、根的数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11份种质资源中,曲靖市宣威市和富源县产者为产量高的优质种源。结论:栽培中为了保证紫丹参的产量,可选择曲靖地区植株高、茎分枝数多的植株栽培在棕壤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法,挖取单个植株进行调查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盛花期,路边青种群构件结构是由根、茎、基生叶、茎生叶、花及果实组成,其中,叶片生物量所占植株生物量的50.52%。路边青各构件的关系中,株高与茎生物量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最佳的为线性函数,其确定系数R~2为0.4943。茎直径和茎生物量、茎鲜重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的程度最佳的均为线性函数,其确定系数R~2值分别为0.4224和0.5843。路边青叶片的生长遵循着不同的规律,不仅具有一致的同速生长规律,也有异速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6.
4种诱抗剂对三七生长、抗病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探讨茉莉酸甲酯(Me JA)、苯并噻二唑(BTH)、DL-β氨基丁酸(BABA)、3-丙酮基-3-羟基羟吲哚(AHO)对三七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方法:在三七上喷施不同浓度的诱抗剂,然后测定其生长指标,抗病性,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活性。结果:各种试剂处理后,三七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等生长性状得到改善,但植株叶片防御酶活性和植株抗病性的变化并不一致,其中Me JA 50 mg·L~(-1)和AHO 200 mg·L~(-1)处理的三七植株的生理指标总体上好于对照,抗病性明显比对照高。结论:采用Me JA 50 mg·L~(-1)和AHO 200 mg·L~(-1)喷施三七植株,可以使株高、茎粗、叶片长宽和单株根干重增加,并降低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可以考虑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植物外源激素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对丹参生长和丹参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石英砂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单独施用GA3有利于丹参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加,但对地下部分生物量表现一定抑制作用;施用低浓度和高浓度GA3均有利于3种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累积,施用中等浓度GA3则不利于3种丹参酮的累积。单独施用IAA对丹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且对株高、根长的影响亦不显著;总体来看,施用低质量浓度IAA(0.5mg/L)有利于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累积,但随着IAA处理浓度增加,仅隐丹参酮量有所增加,而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量反而下降。两种激素配施时,低浓度GA3与低浓度IAA组合处理对丹参的生长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的量。结论施用适量的植物外源激素GA3和IAA能够促进丹参的生长和丹参根中3种丹参酮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7,(3)
目的:研究烟水处理对黄芩展叶期、现蕾期、开花期、果熟期及枯萎期不同物候期生物量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在不同物候期采用灌根和叶面喷施烟水的方法处理黄芩,研究烟水对黄芩的平均株高、平均根长、平均根粗、地下部分鲜重、地下部分干重及活性成分(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影响。结果:烟水处理显著提高黄芩生物量积累,灌根及叶面喷施均能促进黄芩株高、根长及根粗,与对照比较分别提高12.0%、24.5%、10.4%和10.8%、9.5%、20.8%,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烟水处理后黄芩中的野黄芩苷、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显著提高,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积累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烟水对黄芩生长和有效物质积累表现出显著的活性,为将烟水技术引进到黄芩的绿色生态种植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生长素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及施加方式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根系形态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 IAA设置0、5、10、20、30 mg/L 5个质量浓度,分别采用叶面喷施和根部浇灌的方法处理丹参植株,测定各处理组中丹参根系形态学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晚播对怀牛膝群体的调节效应,考察不同密度对牛膝农艺性状、生物量和根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以地方品种风筝棵为材料,设置5种密度处理。结果:适当密植有利于牛膝株高的增加,稀植利于牛膝根系生物量所占的比重。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根、茎和叶的生物量均逐渐降低,单位面积根、茎、叶生物量有增加的趋势。密度为1 080 000株·hm~(-2)的处理单位面积牛膝根生物量最大,为125.67 g·m~(-2)。主根长度和直径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侧根数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主根质量比则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5种处理的牛膝主根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差异不明显,密度小的牛膝主根三生维管束圈数较多。结论:在大田生产上晚播时应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以利于主根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蒺藜全草入药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莉  王春雨  韩梅  杨利民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7):2163-2166
目的:比较蒺藜叶子、全草与入药部位果实之间含量的差异,探讨蒺藜全草入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了蒺藜生长的3种典型生境和6个产区采集样品,以蒺藜体内2类主要药用成分总皂苷和总黄酮物质为检测指标,测定了其在采收期内在根、茎、叶、果中的动态分布变化.结果:在采收期内3种生境、6个产区的蒺藜样品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类物质均主要分布在叶中,其含量分别为同期根、茎、果中含量的2.61倍以上.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蒺藜全草中2类有效物质的含量与果实中的没有差异,有些甚至显著的高于后者.结论:在采收和加工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蒺藜叶子的采集、保存与利用.另外从含量上来讲,蒺藜是可以全草入药的.  相似文献   

12.
滇龙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滇龙胆植株根部产量与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滇龙胆优良种源的筛选及培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26个野生种群的滇龙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12个性状(根粗、根长、根数、根干重、茎粗、株高、一级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长宽比、花萼长、花萼裂数)进行相关性、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地上部分多个 性状均与根长、根粗、根数、根干重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根粗、根长、根数、株高、分枝数及花萼裂数是影响根干重的主要因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根粗、根长、根数对根干重的直接正影响较大.地上性状中,株高、一级分枝数对根干重直接正影响较大.结论:在实际生产及良种选育过程中,应关注植株较高大、主茎粗壮、一级分枝数多,植株呈丛生状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武隆产区玄参根、主茎、侧枝、叶片和重庆市区栽培玄参侧枝中分离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26Sr DNA D1/D2测序结果对其进行鉴定,并进行了种群多样性分析,对优势属炭疽菌属内生真菌构建了系统发育树。试验结果显示:真菌种群多样性指数,武隆玄参叶片主茎=侧枝根,重庆玄参侧枝武隆玄参侧枝。共计分离得到内生真菌58株,绝大部分是各种植物病原菌,其优势属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其中绝大多数是C.gloeosporioides和C.boninense。叶片和子芽可能是内生菌侵染的主要途径;内生菌和病原菌可能相互转化,受环境、基因型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钟小清  卢志标  唐倩  吕高荣  邹节明 《中草药》2021,52(4):1151-1155
目的对壮药红根草进行了基原调查和生药学鉴定研究。方法查阅本草文献对红根草原植物记载及附图,野外调查红根草药材的原植物来源,通过产地药农收集红根草药材原植物标本,核对药材原植物标本,咨询分类专家,对红根草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目前产地及市场红根草药材原植物来源是唇形科植物黄埔鼠尾草S. prionitis带根的全草,采用建立的方法能够有效鉴别红根草药材。结论为更好地制定红根草新的药材质量标准和药厂红根草药材收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植物基原金线莲生药鉴别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易骏  吴建国  张秀才  吴岩斌  黄泽豪 《中草药》2015,46(23):3570-3576
目的对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台湾金线莲A.formosanus和滇越金线莲A.chapaensis进行生药学鉴别。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显微观察和数码照相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植物基原金线莲的植物形态特征、根、茎、叶的横切面组织构造及其组织特征,金线莲干燥药材粉末特征。结果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较滇越金线莲植株小,三者叶脉颜色分别为金黄色、银白色和淡红色,是外观鉴别的依据之一;滇越金线莲根木质部束数量较多,且髓部宽广,茎外韧型维管束数量较多;上表皮细胞形状、中脉上下表面形状与细胞色素分布特点是叶横切面的鉴别点;台湾金线莲上表皮细胞形状为类三角形,其他2种植物为类椭圆形;滇越金线莲中脉上表面较平整,其他2种植物微凹;福建金线莲中脉下表面呈半圆形凸出,其他2种植物微凸,福建金线莲红色物质稀少且位于上表面,台湾金线莲红色物质较多且散在,滇越金线莲有红色物质位于上表皮且集中排一列。结论不同植物基原金线莲植物形态和显微存在差异,为建立金线莲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干旱及增强UV-B胁迫对金荞麦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益锋  何平  张春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5):2032-203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对金荞麦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期作为金养麦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金养麦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和UV-B辐射处理下各器官生物量,并计算生物量分配的情况.结果:在充足水分状况下:增强UV-B辐射显著降低了金荞麦各器官生物量积累,降低了金荞麦根生物量配置,提高了金养麦茎生物量配置.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金荞麦根生物量积累和配置、茎生物量积累.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金养麦根生物量积累,能使金荞麦茎生物量积累得到一定提高,金荞麦各器官生物量配置对增强UV-B辐射均不甚敏感.结论:增强的UV-B辐射对金荞麦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因水分状况的差异和器官的差异而不同.总体看来,基本证实了增强UV-B辐射能减轻干旱胁迫对金荞麦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当归成药期的形态变化特征及物质积累进程,为当归的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 以当归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定期取样并测定茎叶性状,根部性状,根部浸出物、挥发油、有机酸、多糖、阿魏酸和Z-藁本内酯质量分数等。结果 株高、叶数和叶鲜/干质量在成药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长、根粗和根鲜/干质量在成药期呈升高的趋势,浸出物、挥发油、有机酸、多糖、阿魏酸和Z-藁本内酯的质量分数和总量在成药期均呈升高的趋势。结论 茎叶生物量的积累进程快于根部生物量,且浸出物、挥发油、有机酸、多糖、阿魏酸和Z-藁本内酯的积累进程从属于根部生物量。  相似文献   

18.
王元忠  张霁  沈涛  张金渝 《中草药》2022,53(11):3456-3462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栽培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生物量和性状差异,并对植株生物量积累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异速生长分析。方法 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滇重楼根茎生物量与采集地经纬度、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与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样品间植物性状的差异显著性比较;利用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standardized major axisregression)对滇重楼的生物量积累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异速生长研究。结果 研究表明12个不同产地的5年生滇重楼根茎生物量平均值在1.19~19.73 g,不同产地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该差异与产地经纬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滇重楼植株的根茎生物量均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种植5年后根茎生物量一直呈现快速积累趋势。相同生长年限植株中,云南省元阳县样品根茎生物量显著高于姚安县样品(P<0.05),并且数值具有更高的变化范围。滇重楼植株的总生物量、株高、叶生物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均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发掘疗效显著的民间药用资源,对来源植物刺苋的全草进行系统的形态组织学特征研究,以期建立该药材形态组织学方面的标准。方法:通过观察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利用常规生药制片技术制片并鉴别组织构造特征等方面对刺苋进行品种鉴别。结果:形态观察发现植物叶腋有刺,且部分苞片变成细刺状。药材性状为全草类药材特点,主要包含根、茎、叶。研究的根及茎显微结构中发现存在三生构造,都为多轮同心性异常维管束;叶主脉维管束4个;后含物含有草酸钙簇晶和砂晶,粉末中可见导管、腺毛及非腺毛。结论:通过形态组织特征可很好地鉴别刺苋,可为该药材的种质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