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PBSCT)较骨髓移植具有造血恢复快、肿瘤细胞污染少、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有逐渐取代骨髓移植的趋势〔1〕。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含量极少 ,而输入的 CD34 +细胞量是决定粒细胞、血小板恢复的重要因素 〔2〕,因此 ,如何力争采集到足够的外周血干细胞 ( PBSC)成为PBSCT的最关键问题。动员干细胞入血动员剂有细胞因子、细胞毒性药物、细胞因子加细胞毒性药物等 ,类似的动员方法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时机意见不一 ,为此 ,我们进行了环磷酰胺 ( CTX)、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rh G- CSF)动员癌症患者的造血干…  相似文献   

2.
葛林阜 《山东医药》2000,40(6):47-48
目前 ,世界范围内已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约80 0 0 0多例 ,且每年以 50 0 0例的速度增长。资料报道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 50 %以上的白血病得到治愈 ,是急性白血病最好的根治方法。1 造血干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有四种 ,即骨髓、外周血液、脐带血及胎肝细胞。骨髓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研究较早 ,临床应用早已成熟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T)则是近 10余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化疗完全缓解 (CR)后患者外周血细胞数量比生理条件下要增加 2 5倍 ,且应用 ABSCT后造血功能重建的时间较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及自体骨髓移…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对于造血干细胞 ( HSC)的研究表明 ,一些能够重建长期造血和免疫功能的干细胞属于 CD34 -lin-亚群 ,其激活后可表达 CD34 分子[1] 。目前应用骨髓( BM)、脐血 ( CB)及外周血作为 HSC来源。脐血具有干细胞含量丰富、淋系祖细胞含量少、体外增殖力强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马华 《山东医药》2011,51(11):14-14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操作简单,要保质保量的获得造血干细胞,护理干预到位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对1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现将护理干预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并分化成为成熟血细胞与免疫活性细胞能力的细胞。根据干细胞的特性,现正日益广泛地用于各种肿瘤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由于造血干细胞可从骨髓、外周血、脐血、胎肝获得,因此临床上出现了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及胎肝移植。80年代末前重点为骨髓移植,但由于对造血干细胞的深人研究,自80年代末尤以90年代开始,一致认为外周血干细胞经动员后不论在CD、CFU-GM均优于骨髓中的CD、CFU-GM含量,故自体及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逐渐取代自体及异体骨髓移植之势.而对脐血移植从研究中虽…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不断产生、联合化疗方案的不断完善和支持疗法的改进 ,白血病的缓解率有了很大提高 ,但绝大多数患者若用常规化疗巩固和强化治疗 ,最终将会复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HSCT)是治愈本病的最有效手段。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allo- PBSCT)是指通过采集经动员的正常供者外周血中的干细胞作为移植物 ,移植给经大剂量放化疗处理的受者 ,使其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以替代原有的病态造血。自 1989年 Sweenberg成功完成首例 allo- PBSCT以来 ,近…  相似文献   

7.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体外保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体外保存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保存温度和冷冻,解冻过程对造血干细胞增殖潜力的影响,细胞因子对冷冻造血干细胞增殖潜力的恢复作用以及低温冻存对造血干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随着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动员方案和采集技术的日益成熟,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allo-PBSCT)得到了迅速发展,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MTR)统计,1994年allo-PBSCT占全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1998年则增至26% 现就allo-PBSCT的进展及其与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的临床疗效比较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过程及目前概况,并着重指出了自体及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趋势、优缺点、适应证及存在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及存活情况。方法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2003年3月至2006年7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20例,其中同胞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12例,无亲缘关系HLA不全相合脐血移植(UCBT)4例,无关供者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HLA-CW位点亚型不合)3例,无关供者骨髓移植1例(经过去除红细胞处理)。结果19/20受者获造血重建,UCBT患者造血重建速度较HLA相合的同胞allo-PBSCT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7例,其中4例Ⅰ~Ⅱ度,3例Ⅲ~Ⅳ度。3例患者死于复发,3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另15例至今仍无病存活,中位存活时间30(1~41)个月。结论allo-HSCT是目前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对于无同胞HLA相合的供者,选择较高细胞数量,HLA1~2个位点不合的UCBT仍然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探讨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自2005年5月~2006年3月,其中2例采用HLA相合的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9例采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平均时间为11.3 d,血小板≥20×109/L平均时间为16.3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严重GVHD发生,中位随访时间11(2~24)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楼方定一、概况1962年,Goodman等通过体内实验证实,小鼠外周血中存在有造血干细胞,之后,在大动物和人的外周血中,也相继发现这类能重建造血功能的细胞。1965年以后随着造血干细胞的培养和测试方法的建立以及各类血细胞分离...  相似文献   

13.
《临床血液学杂志》2003,16(4):186-187
为了进一步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 SCT)的动员方法 ,我们分别采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uG CSF ,商品名特尔津 )和进口rHuG CSF(商品名惠尔血 )动员后作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各2 4例和 2 7例 ,结果特尔津作为动员剂在APBSCT中安全、有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分组与动员方法Allo PBSCT分组及动员方法 :特尔津组正常供者 1 3例 ,男 8例 ,女 5例 ,中位年龄 2 8(1 8~ 5 2 )岁 ,中位体重 6 5 (46~ 85 )kg。惠尔血…  相似文献   

14.
作者比较了87例骨髓移植(BMT)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患者体内脊髓灰质炎、破伤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等抗体水平,探讨影响移植后抗体产生的可能因素,以探索移植后体液免疫缺陷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朱传升 《山东医药》2003,43(16):57-58
造血干细胞移植 ( HSCT)是指用具有正常造血和免疫活性的造血干细胞去替代受者恶变的、缺陷的或缺乏的细胞 ,从而达到造血和免疫功能的重建。1 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1.1 采集骨髓造血干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应在手术室无菌操作 ,术前数天应分次采取 4 0 0~ 80 0 ml自体血备用。采髓前 2小时给予地塞米松 10 mg,可使骨髓有核细胞增多 ,有利于采髓。在髂骨后多点抽取骨髓 ,收集造血干细胞 ,CD34 细胞应 >2× 10 6 /kg,采集的细胞在输注前应行细菌培养。1.2 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用肿瘤药物或硫酸葡聚糖或人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  相似文献   

16.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对外周血细胞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连续干细胞采集对外周血细胞成分的影响以及患者对连续采集的耐受性。方法 :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连续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CD3 4+ 细胞及其亚群 ,造血干细胞培养。结果 :采集后 6例患者出现贫血 ,2 1例原有贫血加重 ,血红蛋白由 (10 7.6± 11.7)g/L降至 (10 0 .3± 11.7)g/L (P <0 .0 1) ;9例出现血小板减少 ,17例原有血小板减少程度加重 ,血小板由采集前的 (96 .46± 5 5 .45 )× 10 9/L降至 (84.71± 14.97)× 10 9/L(P <0 .0 1)。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采集产品中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含量显著相关 (P <0 .0 1)。造血干细胞采集后血中的CD3 4+ /CD3 8-细胞以及CD3 4+ /HLA DR-细胞显著增加 ,而BFU E和CFU GM无明显变化。结论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可使外周血中多能干细胞水平增加 ,但连续采集可使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危险性增加 ,但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因其对供体伤害小、费用少及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早,在自体移植中已逐步替代骨髓造血干细胞[1].老年患者是否可行自体移植,取决于是否可采集到足够数量的自体PBSC.为此,我们对老年患者自体PBSC动员进行了临床观察,以探讨老年患者自体PBSC动员效果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对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34例志愿健康供者应用中药组方,1次/d,1袋/次,服用1个月。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数的变化;通过RT-PCR法观察服药前后外周血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IL)-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mRNA半定量表达情况。结果与服药前相比,外周血单核细胞、CD34~+细胞数明显增高(P0.01),服药后IL-3、GM-CSF mRNA的半定量表达水平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药组方可能通过增强造血生长因子IL-3、GMCSF mRNA表达水平,刺激造血细胞分化成熟,有效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供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6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白血病患者8例,预处理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自体骨髓移植1例,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例,异体骨髓移植1例,非血缘脐带血干细胞移植1例。移植后进行对症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结果8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2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2例死于急性白血病复发,4例无病生存24~66个月。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提高白血病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和近远期并发症。方法:对15例包括恶性血液病5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急性白血病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进行同胞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联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无关供者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植入效果、血型的转变、以及移植近远期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恢复造血功能,13例植入混合性嵌合体(MC)、其中5例由MC转变为供者完全性嵌合体(CC),8例长期保持MC状态,2例未植入。所有患者在输注移植物时出现轻微短暂的血红蛋白尿,无严重急性溶血和迟发性溶血发生,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局部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1例广泛型cGVHD。在造血植入的患者,脐血移植4例保持MC状态、血型未转变,其余干细胞移植血型在1~2个月转变。结论: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疗效肯定,对移植物和供受者体内凝集素的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