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肿瘤疫苗     
使用疫苗治疗肿瘤整整已有100年的历史,至今尚未建立起真正行之有效的使用肿瘤疫苗治疗肿瘤的方法。近年出现了使用基因工程疫苗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在某些动物试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在对肿瘤特异性抗原的研究中,近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为发现并研制以特异性抗原为目标的肿瘤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肿瘤免疫研究中,人们往往关注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并由此鉴定出许多CD8^ 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随着研究的深入,CD4^ 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关注。联合应用MHCI类和MHCⅡ类限制性抗原的肿瘤疫苗将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抗肿瘤效果。本文就近年来鉴定的CD4^ T细胞识别的肿瘤特异性抗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肿瘤免疫研究中,人们往往关注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并由此鉴定出许多CD8+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随着研究的深入,CD4+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关注。联合应用MHCⅠ类和MHCⅡ类限制性抗原的肿瘤疫苗将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抗肿瘤效果。本文就近年来鉴定的CD4+T细胞识别的肿瘤特异性抗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疗性疫苗能激发和诱导机体对某些抗原,如肿瘤抗原、病毒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为肿瘤、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临床试验数据库统计,目前已有347种治疗性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其中肿瘤治疗性疫苗、乙肝治疗性疫苗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性疫苗是近年来研发的热点,然而热点也是难点,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尚无没有成熟的产品问世。  相似文献   

5.
肿瘤疫苗是用肿瘤细胞、肿瘤细胞裂解物或肿瘤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效应.它是一种治疗性的、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也是一种主动性免疫疗法.随着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肿瘤免疫耐受以及肿瘤抗原鉴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也促进了肿瘤疫苗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的肿瘤免疫研究中 ,人们往往关注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 ,并由此鉴定出许多CD8+ 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随着研究的深入 ,CD4 + 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关注。联合应用MHCⅠ类和MHCⅡ类限制性抗原的肿瘤疫苗将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抗肿瘤效果。本文就近年来鉴定的CD4 + T细胞识别的肿瘤特异性抗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新型抗肿瘤治疗性疫苗。方法以多聚赖氨酸为桥梁,将抗原肽与其编码基因并置于同—疫苗颗粒,进而设计出颗粒性肽-DNA复合疫苗。结果该疫苗可激发体内肿瘤特异性CTL反应,并对P815肿瘤具有特异性杀伤活性。结论该颗粒性肽-DNA复合疫苗有希望成为一种有效的肿瘤疫苗形式。  相似文献   

8.
DNA疫苗与肿瘤免疫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DNA疫苗因其能诱发有效及持久的免疫反应而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已构建出多种肿瘤DNA疫苗,包括TAAs全长DNA疫苗、TAAs表位DNA疫苗、肿瘤融合DNA疫苗。肿瘤DNA疫苗可以激发肿瘤特异性的细胞/体液免疫反应及延长实验动物的生存期。肿瘤DNA疫苗在动物试验中的有效性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组织的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具有肿瘤疫苗的免疫作用,可诱导动物产生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在诱导免疫应答中,巨噬细胞和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而发挥作用。肿瘤细胞表面的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也可直接激活γδ+T细胞和NK细胞  相似文献   

10.
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组织的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具有肿瘤疫苗的免疫作用,可诱导动物产生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在诱导免疫应答中,巨噬细胞和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而发挥作用。肿瘤细胞表面的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也可直接激活γδ^+T细胞和NK细胞。  相似文献   

11.
肿瘤疫苗是通过肿瘤相关抗原来激活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以达到杀伤、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它是一种治疗性的主动免疫治疗方法。肿瘤免疫治疗已有超过120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肿瘤免疫治疗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抗肿瘤免疫反应是一个涉及抗原、佐剂、运载工具和给药途径等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因此肿瘤疫苗的成功离不开肿瘤免疫监视和逃避等理论更新、疫苗设计策略的革新和实践。本文就肿瘤疫苗的基本原理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瘤苗对C57BL/6小鼠Mφ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用自制的3种不同的白血病瘤苗进行预防或主动免疫治疗,用MTT比色法检测预防或治疗2周、4周后小鼠Mφ杀伤活性,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随着白血病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小鼠的Mφ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2)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rGM-CSF rIL-2 rIL-6)的肿瘤疫苗在提高小鼠的Mφ免疫功能方面,优于灭活肿瘤细胞 IFA肿瘤疫苗,而仅含灭活肿瘤细胞的疫苗作用不明显。结论:灭活肿瘤细胞 IFA 细胞因子(rGM-CSF rIL-2 rIL-6)的肿瘤疫苗可以激活以Mφ为代表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如非特异性细胞毒、免疫监视、抗原递呈等功能,为进一步活化T淋巴细胞打下基础,此种疫苗在血液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中很有潜力。  相似文献   

13.
DNA疫苗与抗肿瘤免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疫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疫苗,能够诱导宿主体内细胞毒T细胞反应和抗体反应。本量实验研究证明,注射抗肿瘤DNA疫苗能获得肿瘤保护性免疫效应,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前景看好。本文对DNA疫苗抗肿瘤免疫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肿瘤新生抗原是指由肿瘤细胞的基因组突变产生的新生表位免疫原,是一类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新生抗原比肿瘤相关抗原免疫原性高,没有产生自身免疫应答的风险,是一类极具吸引力的肿瘤治疗性疫苗的抗原。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基于新生抗原的肿瘤治疗性疫苗在过去5年中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呈现出极好的临床前景。本文首先简述新生抗原的免疫学特点,然后展示了新生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是抗肿瘤的核心驱动力的证据,最后介绍了新生抗原疫苗的临床前景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DNA疫苗是近年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不同的免疫途径接种DNA疫苗,其诱导产生免疫应答机理不同,免疫效果及其持续时间也存在差异。DNA疫苗是近年发展的新型疫苗。DNA免疫可诱导保护性体液免疫苗及对特异性CTL为标志的细胞免疫。自从1990年Wolf等人发现直接肌肉注射裸DNA质粒,不经任何特殊载体手段即可在肌细胞内取得有效的蛋白表达以来,目前已在病毒、结核杆菌、寄生虫以及肿瘤疫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对DNA疫苗的接种途径和免疫效果进行了探讨。本文就DNA的免疫途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在寻求针对大肠癌的新疗法过程中,肿瘤疫苗因其具有低毒高特异性的特点给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大量的临床前期及临床实验证实,该方法通过多种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激活特定的免疫系统并杀死体内肿瘤细胞。在这项研究工作中,我们概括了肿瘤疫苗的主要原则及研究结果,探讨最新的临床前期大肠癌免疫治疗方案,并有望提高这种生物治疗途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杨登科  靳凤烁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95-199
肿瘤疫苗免疫治疗是利用肿瘤抗原进行主动免疫来激发、增强机体的主动特异性免疫反应.肿瘤疫苗的设计,首先是基于对肿瘤发生免疫逃逸机理的认识.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十分复杂,缺乏抗原表位、MHC表达下调以及共刺激分子或某些粘附分子的缺乏等可能是其重要的机理.肿瘤疫苗策略包括基因疫苗、肽和蛋白疫苗、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以及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等.利用DC细胞荷载抗原肽或者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等建立膀胱癌细胞疫苗,在体内、外实验中已证实对膀胱癌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渝萍  陈敏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20-123
肿瘤在体内的排斥/控制主要依赖于肿瘤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通过TCR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HLA-抗原肽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来识别其靶分子.与特异性HLA-抗原肽复合物有价值的相互作用诱导了淋巴细胞克隆的扩增以及一系列的免疫反应.目前,从理论上已经提出了以整个肿瘤细胞,或纯化的肿瘤抗原作为疫苗(包括整个蛋白质分子和抗原肽及纯化的DNA分子)来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排斥.本文从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疫苗诱导的体内抗肿瘤免疫的假设机制、疫苗接种所诱导的抗肿瘤反应以及临床结果几个方面,对当前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肿瘤疫苗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作了简单的归纳.  相似文献   

19.
疫苗的产生并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历史已有百余年,其接种的对象均为健康群体。但对已感染的患者,预防性疫苗一般不起作用。治疗性疫苗是近年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概念,通过构建具有治疗作用的疫苗应用于慢性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等。一方面,希望拓展预防性疫苗的适用范围:更主要的是,面对当今治疗上的顽疾如慢性感染、肿瘤和AIDS等,在一直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转向机体内部,依免疫学理论,诱生感染或已患病个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清除病原体或异常细胞,使疾病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20.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近年来,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治疗恶性胶质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证实,DC疫苗能延长恶性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负载胶质瘤抗原的DC疫苗有效克服胶质瘤细胞引起的免疫抑制,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胶质瘤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不造成伤害,故其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高特异性抗原的选择、对肿瘤微环境中调节性因子及DC表面分子的调节等多种免疫策略的采用可有效提高DC疫苗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