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认为脑内缺乏淋巴管系统,同时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阻碍了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信息传递,因此脑的免疫特免状态是一被动过程。现在发现脑和免疫系统间存在特有的解剖联系,脑内注射抗原可以引起免疫应答,这种免疫应答与常规途径进入的抗原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有所不同,另外血脑屏障的选择通透性对脑细胞微环境中的免疫调节细胞和免疫调节分子具有调节作用,据此提出脑的免疫特免状态是由多种因素参与调节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学特征与组织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血脑屏障、缺乏淋巴引流系统和抗原提呈细胞而被称为“免疫特免区”,在组织移植过程中具有与周围器官不同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脑作为免疫部位又有局限性,脑内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组织移植的过程中可增生活化、表达MHCⅡ类抗原,最后引起免疫排斥反应。本文综述了中枢神经系统在免疫学方面的新发现,以及与组织移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枢神经系统的抗原递呈细胞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77年 ,Barker和Billingham等发现 ,组织不相容的同种异体或异种移植物植入脑后的存活时间较植入外周组织长。由此 ,传统的观点认为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nervoussystem ,CNS)是免疫特免器官。造成其免疫特免的原因包括 :①血脑屏障使CNS与免疫系统相隔绝 ;②CNS中缺乏通常的淋巴引流 ;③CNS中缺乏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cells ,APC) ,尤其是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 ;④脑细胞的MHC分子、共刺激分子、粘附分子呈低表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免疫调节已成为免疫学的中心课题,且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已受到重视。就脑组织这一特殊器官对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也进行过一些探讨。目前大量事实证明,脑的星形细胞是脑内免疫应答中的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处于特殊状态。一是正在发育的过程中。二是由子宫比较隔绝的环境移行到完全开放的环境,处于受到各种抗原的刺激而又必须处理这些抗原的适应时期。第三,在胚胎期存在着如何抑制同种免疫反应维持共生状态的适应机构,还可能有一部分同种免疫反应修饰免疫系统。这些情况与新生儿各种各样的临床问题有关系。即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成和为避开同种免疫反应存在的免疫抑制机制等,以致对微生物的侵入有不引起充分免疫应答的可  相似文献   

6.
NK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前沿问题--"NK-reg"是否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自我和非我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同时又通过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来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不适当的免疫应答,如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对外来病原体产生免疫耐受或应答过强,均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在免疫系统进化过程中,机体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免疫调控体系,如细胞因子网络、抗体的独特型网络、免疫细胞间的网络调节等。  相似文献   

7.
HLA-G基因与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一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是免疫应答的一种重要类型。人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cocyte antigen-G,HLA-G)是一种非经典的HLA-Ib类抗原,作为免疫耐受分子之一,它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机体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  相似文献   

8.
VIP选择性分化Th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活性肠肽是外周免疫系统中一种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神经肽。近年的研究表明,来源于淋巴细胞的VIP通过影响抗原递呈细胞、Th效应细胞本身及特异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产生以促进1地细胞应答,抑制Th1细胞增殖为特点的免疫应答。本文拟就VIP选择性对Th细胞分化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为Th1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脑免征特区脑,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免疫特克区(Invmunologlcalprivilegearea)。这种特克性,主要是由于血脑屏障可以阻挡免疫细胞以及其它可以调节外周系统的蛋白和因子进入脑内。但是,近年来有些研究发现,脑的这种免疫特异性并不是绝对的,很多脑疾病都伴有免疫和关症反应就其是一些神经演变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巴金氏综合征、多反性硬化(n。u*desclerosls)、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IDSden。entiae。mPlex)、肌萎缩侧索硬化(arnyotrophlclateralselerosioALS)等。Xit脑免疫特免区(IP)的研究,有利于发展新的治疗手段来防止…  相似文献   

10.
免疫系统的生物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免疫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是证实了免疫系统生物节律的存在。对免疫细胞体液免疫组份,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各个环节的昼夜节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在临床实践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免疫耐受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对该抗原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是免疫应答的一种特殊形式,免疫应答的复杂性决定了免疫耐受诱导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免疫耐受产生机制有了较多的认识.本文对免疫耐受与细胞凋亡、调节性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穿孔素(Perforin)是存在于CTL、NK细胞杀伤颗粒中的细胞毒性蛋白,在保护机体抗胞内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抗肿瘤和同种排斥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是免疫系统重要的效应分子。近年来随着FHL病因的阐明,逐渐发现穿孔素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本文综述了穿孔素在病毒感染、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病及GVHD中的调节作用,以及穿孔素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穿孔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孔素(Perforin)是存在于CTL、NK细胞杀伤颗粒中的细胞毒性蛋白,在保护机体抗胞内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抗肿瘤和同种排斥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是免疫系统重要的效应分子。近年来随着FHL病因的阐明,逐渐发现穿孔素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本文综述了穿孔素在病毒感染、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病及GVHD中的调节作用,以及穿孔素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肝细胞病变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免疫应答既可清除病毒,同时亦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迫使病毒变异。目前研究证实,在HBV感染中存在抗原提呈功能的缺陷,特别是DC功能的缺陷,而且这种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和抗原提呈功能缺陷导致感染HBV后会成为HBV携带状态。利用DC强大的免疫功能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很可能成为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手段之  相似文献   

15.
副免疫     
初级免疫系统在抵抗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系统由一个相互关联、互相传递的网络调节着效应细胞对“非已”抗原产生灵活多变的应答,保证了与特异性免疫应答整个过程的密切联系。在非特异性防御水平上的免疫刺激,最初被认为是疫苗接种的副作用,实际上目前应该把用细胞因子替代的免疫系统,与接触模拟天然抗原而诱生的非特异性防御,即副免疫(paramunization)区别开来。副免疫除了在初级免疫系统能诱生短期高效的免疫作用外,还可有效地影响特异性应答。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低反应状态或免疫耐受有关,机体的免疫反应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机体启动免疫反应的第一步是由抗原提呈细胞捕获抗原并将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来完成的。树突细胞是体内提呈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因此树突细胞的功能直接影响免疫应答的效果。造血干细胞是树突状细胞的主要来源,因此造血干细胞在产生免疫细胞以及参与免疫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造血干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重建产生的影响可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VIP选择性分化Th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活性肠肽是外周免疫系统中一种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神经肽。近年的研究表明 ,来源于淋巴细胞的VIP通过影响抗原递呈细胞、Th效应细胞本身及特异性细胞因子的作用 ,产生以促进Th2细胞应答 ,抑制Th1细胞增殖为特点的免疫应答。本文拟就VIP选择性对Th细胞分化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为Th1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伴随加龄免疫器官及免疫机能的变化,阐述了免疫机能加龄变化的发生机理。指出机体老化免疫调节异常,对外来抗原免疫应答低下,对自身抗原免疫应答亢进,免疫监视相能低下。致使免疫机能不全,变态反应增加,这与老年易感染,癌高发,自身免疫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刘小孙  梅林航 《现代免疫学》2011,(3):262-264,封3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以快速分泌Ⅰ型IFN、抑制病毒及细菌等病原入侵的固有免疫应答著称.同时,pDC作为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呈递抗原,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其分布于实体肿瘤组织内,呈递肿瘤抗原,参与免疫调节,导致肿瘤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20.
免疫系统可以视为一种自身稳定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识别"自己"而不是识别"非己".某些与自身抗原相关的外来抗原能使自稳平衡发生紊乱.免疫调节包括一套复杂的调控反应,其功能在于对可能致病的物质产生最大排除作用,对自身组织产生最小的损伤作用.本文只讨论免疫调节T细胞的作用途径,希望能对免疫调节理论认识的统一有所裨益.免疫调节环及其构成免疫应答的调节主要是通过T细胞不同亚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其作用有负(抑制),有正(免疫).每种调节T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