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确立高胆红素血症的8种临床类型(简称分型),使鉴别诊断的思路清晰化、条理化,在此基础上选择针对性较强的专项检查,达到及时明确诊断,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管理质量的目的。方法 回顾性总结26例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经过,筛选与高胆红素血症鉴别诊断相关的常规生化检测项目,选出DBIL、r-GT、IBIL、ALT作为观测指标和分型依据,根据DBIL和r-GT升高的时间和水平以及与IBIL、ALT是否同步或平行,将动态监测的4项指标绘制成坐标图,对照肝穿病理所见、影像学检查以及有确诊价值的其他检查结果,将高胆红素血症分为Ⅰ型(正常恢复型)、Ⅱ型(延迟恢复型)、Ⅲ型(溶血出血型)、Ⅳ型(肝无功能型)、Ⅴ型(急性排斥型)、Ⅵ型(肝内淤胆型)、Ⅶ(肝外阻塞型)以及Ⅷ型(不规则型)。依照分型对近期实施的肝移植病例进行前瞻性预测,并最后经病理或其他有确诊意义的检查结果验证分型的临床适用性和敏感性。结果 本组26例肝移植病人术后早期经历的高胆红素血症共61例次。其中Ⅰ~Ⅷ型的出现频度分别是7、5、5、1、21、11、7、4例次。呈现Ⅰ-Ⅶ型的57例次中,经病理学、影像学或有确诊意义的其他检查证实无误的有51例次,其中最近的7例次是依据分型做出前瞻性诊断后,及时采用针对性治疗并取得显著疗效。这些病人由此避免了高风险或高费用的检查。其余6例次虽可明确归属某一分型,但缺乏确诊意义的检查资料。概括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包括:供肝再灌注损伤、轻度至中度排斥反应、肝内胆汁淤积、胆道并发症、药物性肝损害、腹腔内出血或血肿、局灶性肝坏死、肝动脉血栓形成、肝流出道梗阻、原发性供肝无功能等多种原因。分型中的各型分别与上述相应的原因有密切相关性。结论 导致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基本上能分别归属于8种临床类型,各种类型与之所反映的并发症密切相关。依照各类型的特征性变化,临床医师可以对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迅速做出初步判断,为及时采取针对性辅助检查和相应治疗措施赢得宝贵时间。该方法简便易行,节时省费,容易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1月内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并提出其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41例原位肝移植患者1月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移植肝病理学检查等资料回顾性分析,确定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包括:保存(含再灌注损伤)(35例,85.4%),胆道并发症(18例,43.9%),急性排斥反应(13例,31.7%),血管并发症(5例,12.2%),感染并发症(20例,48.8%),术前高胆红素血症(12例,29.2%),药物毒性反应(4例,9.8%)。通过对其原因及时处理,于术后满1月时28例高胆红素血症基本消失,临床治愈率为68.3%(28/41),6例效果不明显,7例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通常是多种原因同时或相继作用所致,其中保存及再灌注损伤、胆道并发症、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感染并发症是最常见的原因,早期病因诊断、根据不同的病因作相应的处理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原位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诊断;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法及不足之处。结果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原发病复发为原位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1)术前高胆红素血症者占90.00%,未作特别处理,术后第1天血总胆红素明显下降,3周内降至正常;(2)原位肝移植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者占95.00%,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10u×14天,术后血总胆红素1周内均逐渐升高,2周年左右达高峰,3周左右下降,1个月内基本正常。(3)急性排斥反应者占15.00%,均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同时提高FK506谷值浓度、增加骁悉,多数患者总胆红素在治疗后第2天开始下降,3个月左右下降至正常;(4)胆道并发症者占11.67%,大部分患者解除胆漏或胆道狭窄后血总胆红素3周左右降至正常;(5)血管并发症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占11.67%,其中,4例治愈,3例死亡;(6)原发病复发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占18.33%,均为肝脏恶性肿瘤复发所致,所有7例患者均在术后4~11个月内死亡。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原位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因多样而复杂,需根据血总胆红素升高的时间、辅助检查及病理学所见及时作出正确论断,才能达治疗的目的,巩固肝移植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肝移植术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临床表现与肝穿刺活检及ERCP检查的方法明确原因,分析总结其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结果:40例肝移植患者发生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16例(40.0%)、保存性损伤11例(27.5%)、胆道并发症7例(17.5%)、药物反应6例(15.0%).无原发性肝脏无功能者,受者1年生存率约为90%,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愈率为95%.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较多,机制复杂,以急性排斥反应、保存性肝损伤、胆道并发症和药物反应常见,临床上应根据其病因,进行综合处理,常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50例肝移植术后近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近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采用临床与系列肝穿刺活检相对比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0例肝移植术后 3个月内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肝移植术后血总胆红素 ( μmol/L)的变化曲线形如一个倒“S”型 ,1周内血胆红素皆逐渐升高 ( 12 7.19± 113 .15 ) ,2周内达高峰 ( 135 .45± 12 4.16 ) ,3周始下降 ,4周时平均为 73 .10± 49.5 2 ,至术后 12周可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 ( 2 9.8± 37.5 6 ) ,与镜下肝细胞形态修复过程相一致。术前高胆红素血症 ( 10例 ,2 0 % )、保存损伤 (含缺血再灌注损伤共 44例 ,88% )、急性排斥反应 ( 13例 ,2 6 % )及胆漏 ( 4例 ,8% )系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 4个主要原因 ,其血总胆红素变化趋势曲线相近 ,无原因特征性曲线。 5 0例肝移植术后无原发性肝无功能 ,受者围手术期及移植物生存率为 90 .6 % ,1年生存率约为 80 %。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愈率为 10 0 %。结论 肝移植术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四大原因分别为 :保存损伤、排斥反应、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及胆道并发症。针对其原因 ,进行综合处理 ,常可取得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变化与胆汁性状在鉴别肝脏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中的意义.方法 对47例有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明确的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变化及胆汁引流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7例患者中出现高胆红素血症68例次,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32例次,术前高胆红素血症17例次,急性排斥反应9例...  相似文献   

7.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附7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1/7),肾功能衰竭(1/7),腹腔内出血(2/7),肺感染,胸腔积液(5/7),ARDS(1/7),高胆红素血症(5/7),急性排斥反应(1/7)等,存活5例,死亡2例,结论:合理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成熟、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的相继圆满解决以及肝移植适应证的不断扩大,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术后近期内的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治疗决定着患者的康复.在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施行的肝移植中,有13例术后出现毛细胆管淤胆性高胆红素血症,经及时治疗,患者顺利康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成功进行了3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前诊断:1.乙肝后肝硬化.2.肝移植术后感染丙型肝炎导致移植肝无功能,3.硬化性胆管炎、肝功能衰竭。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和甲基泼尼松龙两联免疫抑制疗法。结果3例肝移植术后共出现3次急性排斥反应。排斥反应时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急剧升高。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经过冲击治疗后.3次急性排斥反应均被控制。结论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控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应用环孢素A可适当延长术后早期静脉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常见原因包括:供肝质量问题,急慢性排斥反应,病原体感染等;胆道和血管、药物及其他因素亦可致本症发生。笔者就肝移植术后高胆红质的原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4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患者共10例,其中6例接受2次探查手术,术中见其出血部位分别为:下腔静脉前壁肝短静脉结扎线脱落出血1例、右侧肾上腺创面出血1例、肝周创面渗血1例、肝动脉吻合口出血1例、腹壁动脉出血1例、未见明确活动性出血1例.结果 6例2次手术止血患者均顺利恢复.4例保守治疗患者中2例出血停止,顺利恢复,1例出血停止,术后腹腔内感染,经穿刺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后康复,1例再次移植患者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于术后第3日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多由于外科因素所致,外科技术的改进、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是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对于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决定肝移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彩色多普勒及超声是观察移植后肝动脉的首选方法,螺旋CT及MR血管成像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血管造影术则是诊断的金标准。介入放射学治疗以其微创性及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优势对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介入医学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中的作用.方法对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病例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肝移植术后血管造影证实存在肝动脉闭塞7例,其中多普勒超声发现5例;经导管溶栓治疗,7例肝动脉闭塞中5例部分或全部开通,对其中4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经1~13个月随访,肝动脉血流通常,避免了再次肝移植.结论血管造影对肝移植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介入手段是处理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后小肝综合征的病因及其诊治。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4例小肝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4例均有高胆红素血症,2例出现顽固性腹水,最终2例死亡,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经急诊再次肝移植后治愈。结论:小肝综合征是活体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诊治较困难;术前CT评估体积并不能绝对避免小肝综合征的发生;严重者需行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和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间7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3.7岁,肝移植术前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肝癌切除术后无瘤期为6~31个月,均未发生肿瘤细胞侵犯大血管和肝外转移.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或西罗莫司)+霉酚酸酯+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观察肝移植术后受者并发症及存活率情况.总结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经验.结果 所有受者肝移植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术后22 h发生腹腔出血,1例术后13 d发生腹腔感染,1例术后4个月发生门静脉血栓,其余未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受者均顺利出院.有3例受者分别于移植术后9、13及19个月时,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余4例均长期无瘤存活,最长已达52个月.受者的1、2年存活率分别为85.7%和57.1%.结论 肝移植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受者适应证的选择和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背驮式肝移植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患者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背驮式肝移植(PBLT)项目组235例中术后出现神经精神并发症的45例患者的病因、治疗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神经精神并发症发生率19.1%(45/235),表现为躁狂者22例(48.9%),抑郁5例(11.1%),幻觉3例(6.7%),自杀倾向1例(2.2%),视物变形1例(2.2%),焦虑伴失眠8例(17.8%),适应障碍2例(4.4%),情感障碍3例(6.7%);其中以谵妄样精神障碍最为多见,但大多数症状不严重,均治愈,仅1例昏迷患者头颅CT检查证实有颅内出血,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背驮式肝移植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预后较好。精神并发症出现后,针对不同病因,及时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7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原位肝移植术后有6例门静脉并发症(3.5%),门静脉狭窄发生率为1.2%,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且术前3例有门静脉血栓,3例有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史.2例患者成功放置血管内支架,3例患者行套扎术或硬化剂治疗后好转出院,6例中无1例死亡.结论 术前存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史和门静脉血栓是门静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监测门静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则要依据门静脉CT血管成像.晚期门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效果不佳,对单纯性门静脉狭窄行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间22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急诊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预后、存活率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22例患者中,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功能衰竭14例,与药物相关性肝功能衰竭8例.术前等待供肝的平均时间为2.3d.围手术期死亡3例(13.6%),1例于术后5个月时死于严重肺部感染,1例于术后6个月时接受再次肝移植治疗,其他受者术后移植肝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并发症主要为腹腔出血2例,胆道并发症2例,无血管并发症.非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22例,肺部感染11例,排斥反应3例,神经与精神症状17例,癫痫1例.术后1、2、3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81.8 %(18/22)、81.8 %(18/22)和81.8 %(18/22),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81.8%(18/22)、77.3 %(17/22)和77.3%(17/22).结论 急诊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良好,术前应合理评估供肝和受者情况,减少等待供肝时间,术后有效地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受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