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HIV/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 (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 flow cytometer,FCM)四色荧光计数 ( CD4 5 +、CD3+、CD4 + 、CD8+ )检测 2 0例正常人、38例 HIV无症状感染者、2 4例 HIV有症状感染者和 2 1例 AIDS患者的外周血 CD4 + 、CD8+ 淋巴细胞 ,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结果  HIV无症状感染者、HIV有症状感染者和 AIDS患者的外周血 CD4 + 细胞数( 45 6± 99.8、2 87± 85 .3、4 5± 4 1 .9)及 CD4 + / CD8+比值 ( 0 .4 6± 0 .1 4、0 .39± 0 .1 5、0 .1 1± 0 .0 9)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的CD4 + 细胞数 ( 84 2± 2 64.1 ) ( P<0 .0 1 )及 CD4 + / CD8+ 比值 ( 1 .79± 0 .5 1 ) ( P<0 .0 1 ) ;二者随病程进展不断下降 ,且不同病程间差异明显。结论 CD4 +细胞绝对数和 CD4 + / CD8+比值可作为检测 HIV感染临床分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PNH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正常和异常造血干/祖细胞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患者外周血及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的组成及含量。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2 1例PNH患者外周血及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 (以CD3 4+为标志 )锚连蛋白CD59的表达 ,并将患者造血干 祖细胞总数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PNH患者骨髓及外周血CD3 4+细胞总量均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 .0 0 1) ,但在疾病缓解时总量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NH患者外周血CD3 4+细胞主要以CD59+表型为主 [CD3 4+CD59+细胞占总CD3 4+细胞的 (81.4±16 1) % ],临床未缓解或骨髓中CD3 4+细胞以CD59- 表达为主的患者 ,其外周血CD3 4+细胞仍以CD59+表型为主。结论 PNH患者造血干 祖细胞含量明显减少 ,但在外周血中以正常表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蛋白转导结构域 (PTD)介导的BCR ABL融合蛋白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T细胞的特异性活化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PTD基因与CMLb3a2bcr abl基因融合并原核表达 ,纯化的PTD BCR ABL融合蛋白与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体外共孵育 ,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4+ 、CD8+ T细胞的早期活化抗原CD6 9的表达。结果 PTD BCR ABL抗原体外激活CD8+ T细胞的最佳浓度为 10 0 μg ml,时间为 3d。在此刺激条件下 ,15例CML患者中 ,10例表现CD8+ T细胞早期活化 ,CD6 9表达率为 (15 .0 1± 3.75 ) % ;4例表现CD4+ T细胞早期活化 ,CD6 9表达率为 (10 .32± 3.0 8) % ;其中有 3例CD8+ 和CD4+ T细胞同时活化 ;而对照的BCR ABL抗原刺激组无一例表现CD8+ 或CD4 + T细胞活化 ,其CD6 9表达率分别为 (1.36± 0 .31) %和 (1.4 1± 0 .4 3) % ,与PBS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TD能将外源性BCR ABL抗原转导入抗原呈递细胞内 ,加工呈递后激活抗原特异性CD8+ 及CD4+ T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的反应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①用半固体培养基体外培养17例PNH患者和12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观察加与不加G CSF两组粒单核细胞集落(CFU GM)和集簇(cFU GM)形成情况。PNH患者骨髓GPI+CD34+和GPI-CD34+细胞表达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 CSFR、CD114)和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 KIT、CD117)的差异。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初发PNH患者和12名正常对照BMMNC和CD34+细胞表面GPI锚定蛋白CD59以及CD114和CD117的表达。结果 ①无G CSF及加G CSF培养PNH组cFU GM数量分别为( 112. 41±22. 74 )和( 133. 82±25. 85 ) /105BMMNC,均较正常对照的(190. 33±36. 05)和(309. 42±92. 94) /105 BMMNC少(P<0. 05);无G CSF及加G CSF培养PNH组CFU GM数量分别为(24. 29±9. 05)和(27. 53±10. 65) /105 BMMNC,也较正常对照的(77. 42±36. 01)和(98. 00±43. 14) /105 BMMNC少(P<0. 05 )。PNH组加G CSF后,cFU GM增加率为(20. 29±6. 82)% (P<0. 05),CFU GM增加率为(16. 45±3. 28)% (P>0. 05)。正常对照加G CSF后,cFU GM增加率为(56. 11±37. 59)%,CFU GM增加率为(48. 03±13. 60)% (P值均<0. 05),PNH组增加率均低于正常对照(P<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CD34+CD59+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扩增的条件和性能,为探索PNH新的治疗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流式细胞仪二步分选法,从PNH患者骨髓中分选出CD34+CD59+细胞,然后对CD34+CD59+细胞在不同造血生长因子组合条件下,进行体外扩增培养2周.结果体外扩增的最适宜的生长因子组合为SCF+IL-3+IL-6+FL+Tpo+Epo,最适宜的扩增时机为第7天,在此条件下,CD34+CD59+细胞的扩增倍数为22.42±3.73倍.CD34+CD59+细胞在扩增以后,仍保持较好的形成集落形成单位的能力,但是其向多系分化的潜能有所下降.结论 PNH患者CD34+CD59+细胞能够进行体外扩增.按照最佳扩增条件,在对PNH患者进行自体骨髓移植或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Ⅲ型(Th3)、CD+ CD25+调节T细胞(Tr)数量和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索SAA患者细胞免疫耐受被打破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发病期和10例免疫抑制治疗(IST)后恢复期的SAA患者外周血表达TGF-β1的CD4+细胞(Th3)数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例新发SAA患者、9例IST后未恢复和10例恢复期SAA患者的Tr数量,并与12名正常对照比较,分析其与CD3+CD4+、CD3+CD8+细胞及CD3+CD4+/CD3+CD8+细胞比值的相关性;采用ELISA法检测25例SAA患者血浆中TGF-β1水平,分析其与Th3细胞、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Th3细胞、CD8+TGF-β1+细胞及Th3/CD8+TGF-β1+细胞比值分别为(5.10±0.91)%,(4.93±0.97)%、1.20±0.19;SAA发病组分别为(1.33±0.20)%,(1.72±0.24)%,1.00±0.25,Th3细胞、CD8+TGF-β1+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 0.01和P<0.05);SAA恢复组分别为(2.19±0.21)%,(2.07±0.33)%,1.71±0.52,Th3细胞、CD8+ TGF-β1+细胞比例均较SAA发病组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正常对照组Tr比例为(8.25±1.96)%;新发SAA组为(3.32±0.8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AA治疗后未恢复组Tr为(7.09±1.84)%,较新发SAA组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A恢复组Tr为(7.49±1.27)%,较新发SAA组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A患者Tr与CD3+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呈正相关(r=0.855,P<0.01:r=0.729,P< 0.01),而与CD3+CD8+细胞呈负相关(r=-0.488,P<0.05);正常对照组血浆TGF-β1水平为(11.06±0.49)μg/L,SAA组为(2.49±0.51)μg/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SAA组血浆TGF-β1水平与Th3细胞呈正相关(r=0.396,P<0.05),与血小板水平呈正相关(r=0.701,P<0.01)。结论SAA患者外周血Th3细胞、Tr数量和血浆中TGF-β1水平下降可能导致SAA患者细胞免疫耐受被打破。  相似文献   

7.
我们检测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T细胞亚群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结果如下。一、对象 共检确诊患者和健康对照共 60例 ,病型见附表。附表 各组患者 T细胞亚群和 TNF-︿检测结果 (x± s) 组别 n CD 3细胞 (% ) CD 4细胞 (% ) CD 8细胞 (% ) CD 4/ CD 8TNFα(pg/ m l)正常对照组 2 0 71.3± 9.7 45 .5± 5 .7 2 8.6± 4.2 1.7 6 0 .3± 36 .1轻、中度慢肝组 146 4.2± 6 .1* 37.2± 8.9* 37.1± 7.2 △ 1.0 110 .2± 6 0 .2重度慢肝组 16 6 1.1± 12 .6 * 34 .0± 7.2 * 41.5± 8.2 △ 0 .812 2 0 .4± 130 .3肝炎…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克隆可能由于缺乏GPI锚连蛋白而逃脱免疫攻击 ,形成生长优势。本研究测定PNH患者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对K5 6 2细胞的杀伤作用 ,并与正常对照比较 ,观察其淋巴细胞功能。采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 ,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PNH患者骨髓CD34+ 及CD34- 细胞 ,分别向 2组细胞及对照细胞加入自身CD5 9+ 或CD5 9- 淋巴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外源性IFN γ及IL 2。培养 10天后 ,测定骨髓细胞中PNH细胞 (CD5 9- )百分数 ,观察淋巴细胞对骨髓中CD34+ 及CD34- 细胞中PNH细胞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对PHA的增殖反应 ,PNH患者未分选的淋巴细胞与健康对照比较、PNH患者自身CD5 9+ 与CD5 9- 淋巴细胞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但对K5 6 2细胞的杀伤作用PNH患者未分选的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分别为 (5 0 .0 0± 2 8.6 7) %及 (76 .13± 10 .15 ) % (P <0 .0 5 ) ,而PNH患者CD5 9- 淋巴细胞与CD5 9+ 淋巴细胞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NH患者骨髓细胞中加入自身CD5 9- 淋巴细胞或其培养上清液、CD5 9+ 淋巴细胞或其培养上清液、外源性IFN γ和IL 2培养后 ,CD5 9+ 细胞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除CD5 9+ 淋巴细胞组外 ,其他各组CD5 9+ 细胞下降与培养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IFN γ及IL 2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CD34+ 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干细胞动员、细胞采集和分选、预处理和并发症处理等问题。方法  10例重度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采用环磷酰胺 (CTX) +rhG 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 ,并以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CD34+ 细胞 ,适时用CTX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7例 )或CTX +全身照射 (3例 )两种预处理方案后 ,进行CD34+ 细胞回输的方法治疗。结果 经CTX +rhG CSF方案动员并以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后 ,可获得 (1.98± 0 .95 )× 10 8的CD34+ 细胞 ,其纯度为 (91.4± 10 .6 ) % ,回收率为 (6 0 .5± 19.8) %。在回输(2 .14± 1.0 5 )× 10 6 kg的CD34+ 细胞后 ,ANC≥ 0 .5× 10 9 L的时间为 (8.6± 2 .5 )d ,血小板升至 2 0× 10 9 L的时间为 (9.0± 5 .2 )d。在造血恢复后 ,所有CD3+ 细胞、CD1 9+ 细胞和CD1 6+ CD56+ 细胞均未恢复至移植前状态。在造血和免疫抑制时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2例患者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近期疗效满意 ,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AI评分由移植前的平均 17分降为移植后的 4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 8评分由 6 .4分降至 1.8分 ;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缓解。结论 对常规治疗无效的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Tpo、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对脐血CD3 4 + CD3 8-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 用载有Tpo、IL 11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成纤维样基质细胞HFCL ,通过Northernblot法检测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Tpo、IL 11基因的表达。以未经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作为对照 ,将脐血CD3 4 + 造血干 /祖细胞在这种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支持下 ,进行 7d体外扩增后 ,用锥虫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总数 ,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扩增细胞中CD3 4 + 细胞以及CD3 4 + CD3 8-细胞的比例。结果 在Tpo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IL 11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和Tpo +IL 11基因共同修饰的HFCL细胞的支持下 ,扩增后CD3 4 + CD3 8-早期造血祖细胞的比例分别为 (1.8± 0 .2 4 ) %、(1.6 2± 0 .2 3) %、(2 .4 5±0 2 8) % ,细胞扩增倍数为 4 .2倍、3.6倍、6 .9倍 ,高于对照组的 (0 .80± 0 .2 3) %和 1.5倍 ,同时扩增细胞总数和CD3 4 + 细胞比例亦高于未经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所支持的扩增体系。结论 Tpo、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可有效促进脐血CD3 4 + 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扩增 ,同时能有效维持扩增体系中的CD3 4 + CD3 8-细胞以及促进其扩增。  相似文献   

11.
人胎盘造血干/祖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人胎盘组织中是否含有造血干 祖细胞 (HSPC) ,并分析其淋巴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方法 将新鲜胎盘制成单个细胞悬液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有核细胞中HSPC、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表型特征 ,并用流式细胞术 (FCM)或MiniMACS分选胎盘CD34 细胞。结果 胎盘CD34 细胞百分率是脐带血的 8.8倍 ,CD34 CD38- 细胞和CD34 CD38 细胞百分率分别为脐带血的 4 .6倍和 11.9倍 ;FCM分选胎盘CD34 细胞的回收率和纯度分别为 (6 3.0 5± 10 .14 ) %和 (86 .39± 11.2 7) % ;胎盘中的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 (CD3 CD2 )、B细胞 (CD1 9 )、Th(CD3 CD4 )细胞及Th Ts比值均明显低于脐带血 ,而CD8 CD2 8- T抑制细胞则明显高于脐带血。结论 人胎盘富含HSPC ,在胎儿期具有重要的造血功能 ,可望成为HSPC移植的重要资源。CD8 CD2 8- T抑制细胞可能在胎 母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B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2 1例ITP患者和 9名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B7 CD2 8和CD4 0 表达率 ,用ELISA方法检测ITP患者外周血PAIgG的含量。结果 ITP患者外周血CD4+ CD2 8+ 细胞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CD86+ 、CD1 9+ CD86+ /CD1 9+ 细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CD2 8+ 、CD4 0+ 、CD80+ 、CD1 9+ CD80+ 、CD1 9+ CD86+ 、CD1 9+ CD4 0+ 、CD4+ CD2 8+ /CD4+ 、CD1 9+ CD80+ /CD1 9+ 、CD1 9+ CD4 0+ /CD1 9+ 细胞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2 1例ITP患者中 16例PAIgG的含量高于正常 ,平均值为(184 .6 2± 38.0 0 )ng 10 7血小板 ,且PAIgG的含量与CD1 9+ CD86+ /CD1 9+ 细胞率呈正相关。结论 ITP患者CD4+ T淋巴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CD2 8表达无缺陷。PAIgG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CD86 的改变明显相关 ,因此CD86 的改变可能参与ITP自身免疫的病理机制 ,并为ITP患者单克隆抗体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人脐血造血细胞扩增后表面标志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及其移植的最佳时机。方法 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重组白细胞介素6、干细胞因子和红细胞生成素长期培养脐血造血细胞,并对其表面标志及细胞增殖周期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脐血中CD3^+细胞、CD4^+/CD45RO^+和CD8^+/CD45RO^+细胞培养3d稍有增加,培养7d达高峰,14d显下降,培养21d时处于更低水平。CD  相似文献   

14.
PNH患者淋巴细胞CD59和CD45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上糖化肌醇磷脂结合蛋白(CD59)的表达和功能转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多色分析法,配合多种细胞特异性抗体,对PNH患者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上CD59的表达进行分析,并通过细胞刺激实验对CD59表达阴性和部分阳性的异常淋巴细胞(即病态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5异构表型的功能转化进行研究.结果14例PNH患者病态淋巴细胞的百分率较病态的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低;所有PNH患者均可检测到病态B淋巴细胞的存在,B淋巴细胞病态比例高于NK细胞和T细胞;在T细胞亚群中,抑制性T细胞病态比例高于辅助性T细胞(P<0.001);病态T细胞上HLA-DR和CD45RO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T细胞(CD59表达完全阳性的细胞)(P<0.01),而其CD45RA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T细胞(P<0.01);病态T细胞经植物血凝素刺激后培养7 d,其CD45RA的表达率明显下降(中位数从82.7%降至26.6%),而CD45RO表达率明显升高(中位数由19.6%升至64.3%).结论PNH患者各种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均存在病态细胞,B淋巴细胞上CD59的表达情况可作为诊断PNH的指标,病态的T淋巴细胞以无活性的初始细胞(CD45RA+HLA-DR-)为主,受到抗原刺激后,可获得有活性的记忆细胞表型(CD45RA+HLA-D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血与成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细胞因子的差异及其与移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单克隆抗体标记对脐血和成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进行分类,并对其分泌的IL-2,TNF-α和IFN-r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脐血中T淋巴细胞以CD^4 ,CD45RA^ 细胞为主,而成人外周血以CD^ ,CD4R5RO^ 和CD^ 8CD450^ 两种表型为主,(2)脐血淋巴细胞产生IL-2,TNF-α和IFN-r的量明显低于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一步分析表明,脐血中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大部分为CD^ 4CD45^ 细胞,而成人外周血中大部分为CD^ 4CD45RO^ 和CD^ 8CD^ 45RO细胞。结论:成人外周血与脐血淋巴细胞不仅存在亚群比例上的差异,而且亚群分泌细胞因子的量也明显减少,脐血干细胞移植的GVHD发生率较低可能与脐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不同及分泌细胞因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单个不同表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体外生长特性。方法 用免疫磁珠富集C34^ 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自动分选系统将患者CD34^ CD59^ 和CD34^ CD59^-造血干/祖细胞单个分选入96孔培养板,进行单个细胞培养,观察不同细胞各个生长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细胞比较。结果 ①单个细胞培养条件下,患者CD34^ CD59^-细胞在细胞发生分裂(细胞数≥2个)的比率、形成集落(细胞数≥50)的比率及扩增的总数(所有细胞发生分裂的孔的细胞数的总和)都超过了其CD34^ CD59^ 细胞(P<0.05)。②PNH CD34^ CD59^-细胞单个细胞扩增的数目及细胞扩增的总数代于正常对照(P<0.05)。③PNH CD34^ CD59^ 细胞在较大集落(细胞数≥500)形成、单个细胞扩增的数目及细胞扩增总数均低于正常对照(P<0.01)。④患者异常与正常表型细胞单个细胞次级集落的形成能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01)。结论 在单个细胞培养条件下,患者异常表型的造血干/祖细胞较其正常表型的造血干/祖细胞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但它们与正常骨髓细胞相比,都存在一定的生长缺陷,正常表型细胞的缺陷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CD34^ CD59^ 细胞的特性及PNH克隆呈优势造血的可能原因,以探索PNH发病的内在机制。方法 用免疫磁珠吸附法富集纯化CD34^ 细胞,再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PNH患的CD34^ CD59^ 细胞、CD34^ CD59^ 细胞及正常对照CD34^ 细胞。分别进行体外扩增液体培养2周,并对扩增前、后的细胞进行半固体培养。结果 ①PNH患CD34^ CD59^ 细胞与正常对照CD34^ 细胞形成集落形成单位(CFU)均在第7天达到扩增高峰,并且扩增后的细胞仍能保持CD59抗原,无GPI锚连蛋白的丢失。②正常对照的CD34^ 细胞在生存、增殖、形成CFU及扩增能力上均明显强于FHN患的CD34^ CD59^ 细胞及CD34^ CD59^-细胞.③PNH患CD34^ CD59^ 细胞及CD34^ CD59^ 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其形成CFU的能力无明显差异。④PNH患CD34^ CD59^ 细胞及CD34^ CD59^ 细胞在SCF IL3 IL6 FL Tpo及SCF IL3 IL6 FL Tpo Epo组合下液体培养,其生存、增殖、扩增等能力上均无明显差异。但在SCF IL3 IL6 FL Tpo Epo GM-CSF组合下液体培养,CD34^ CD59^ 细胞的生存、增殖、扩增能力均明显强于CD34^ CD59^ 细胞。结论 ①正常对照的CD34^ 细胞在生存、增殖、形成CFU及扩增能力上均明显强于PNH患的CD34^ CD59^ 细胞。②PNH患CD34^ CD59^ 细胞及CD34^ CD59^ 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以及在SCF IL3 IL6 LF Tpo及SCF IL3 IL6 FL Tpo Ep组合下液体培养,其生存、增殖、扩增等能力上均无明显差异,说明CD34^ CD59^ 细胞在造血能力上并无内在的优势。GM—CSF或许是使PNH克隆呈造血优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小鼠模型中,观察抗CD40L单克隆抗体(单抗)体外预处理供鼠T细胞输注,观察其减轻GVHD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供鼠(C57BL/6H-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受鼠(BALB/cH-2d)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分别加抗CD40L单抗或不加单抗进行混合培养,培养第5天的细胞作为经体外诱导后的脾T淋巴细胞,分别混合供鼠骨髓细胞后移植给接受8.0 Gy全身照射预处理的受鼠.比较受鼠GVHD发生和造血重建.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鼠脾细胞中T细胞表型的改变,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移植后对照组受鼠均于25 d内死于GVHD,实验组GVHD的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明显增高和延长(P<0.01);存活的实验组小鼠(8只)第40天时骨髓细胞中H-2Db阳性细胞为(93.54±2.32)%.实验组小鼠CD3+CD4+、CD3+CD8+、CD4+CD25+、CD4+CD69+、CD8+CD25+、CD4+CD40L+和CD8+CD69+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CD40L+和CD4+CD45RA+T细胞比例在两组中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受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抗CD40L单抗体外孵育的脾T细胞与骨髓细胞混合移植,可明显减少GVHD的发生率,且不影响供鼠造血干细胞的植入,CD4+和CD8+T细胞对异体抗原发生耐受,耐受化T 细胞的活化障碍发生于活化的早期和成熟阶段,同时抑制了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分泌,为抗CD40L单抗应用于临床移植预防GVHD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