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气凉爽了,但许多人却犯困、精神疲乏。专家表示,前段时间持续高温,导致人体能量消耗透支,现在必须小心“情绪疲软”。  相似文献   

2.
何敏 《养生月刊》2006,27(11):1036-1039
一、理由1.通过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好好补充夏天消耗的能量,解除疲劳。随着天气的转凉,人也从过激的情绪中调整过来,这时容易因身体能量消耗过多和人体从“暑湿”转到“秋燥”,而出现疲软、困乏等状况,为摆脱这种疲乏的状态,最好能保持充足的睡眠,通过充足的睡眠,好好补充夏天消耗的能量,解除疲劳。2.阴虚体质者,容易在这个季节睡不好觉。秋天气候干燥,人体会出现“秋燥”现象:口干舌燥、皮肤干裂、虚火上升等阴虚症状。阴虚体质者,“秋燥”更会导致虚火上升、心烦易怒,从而影响睡眠,因此很多人会感到秋天的睡眠是乱梦纷纷。3.秋季是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随着气温的下降,有不少老年人开始犯困、精神疲乏,染上了抑郁症。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夏日的持续高温导致人体能量的透支,现在秋风渐起,老年人容易出现“悲秋”的不良情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尤其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诱发旧疾。  相似文献   

4.
<正>中暑是夏季高温天气时常见的病症。说到中暑,大家可能就会想到头晕、恶心,乏力、昏迷不醒等—系列中暑的症状,但却很少有人将烦躁、焦虑、行为异常、思维紊乱等也视为中暑的表现。其实,炎炎夏日,不仅人的机体会中暑,人的心理和情绪也会中暑,心理学家们称之为"情绪中暑",也叫做"夏季情感障碍症"。我们都知道,人的情绪容易受外部环境的  相似文献   

5.
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原因有很多种。中医认为这种病症跟人的情绪、体质等因素有关系,而且症状多变,不一定都会出现典型的精神焦虑、心跳快、体重减轻、容易紧张等症状。情绪方面,长期情绪处于抑郁或紧张的状态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失于疏泄,这时候气机就会  相似文献   

6.
恶劣情绪NO.1:敌意这是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不能和他人积极合作更容易引发敌意。专家发现:“敌视情绪”引发的焦虑、悲观每上升1分,患心脏病的危险就增长6个百分点。因为“敌视情绪”长期郁积会破坏男性身体的免疫系统,更能对心脏系统产生压力,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脏受损。提醒:“敌意”还让体内炎症蛋白含量升高,引发冠心病。制“敌”有方:修炼心性,心态平和地与人合作,要知道懂得成全别人才能成就自己。恶劣情绪No.2:季节性情绪失控随着冬季的到来,男人们该警惕这个季节可能导致的情绪问题了。被医学家称为“季节性情绪失调”是指因天气…  相似文献   

7.
气候日渐转暖,很多人会感到困倦、疲乏、昏昏欲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气候转暖后,体表的毛细血管因舒展而需要增加血流量,这时脑组织的血流量就会相应减少,脑组织供氧不足,从而出现困倦、疲乏、嗜睡的现象。容易“春困”的人,往往存在着失眠多梦、湿痰、肝阳上亢、五心烦热、潮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现象。除犯困外,还会出现脸色潮红、好激动、掉发、记忆力下降、大便失调、女性白带增多等。所以,犯“春困”需滋阴。饮食上要多食滋阴的食物,少吃羊肉等温性食物,不吃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酒类、火锅等热性食物,可用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门诊医生常听到一些病人这样诉说:“只要天气发生微小的变化,我就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关节疼痛,象爬了一座高山一样。”有些人在天气变化前数小时,甚至数天,就已预感到这种变化。他们突然虚弱无力,容易出现激动、失眠、头痛、心悸、气短等症状。国外学者把这种人称做“气候过敏症”患者或“气象病”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近  相似文献   

9.
严君 《气功》2012,(7):610-611
炎热的季节里,人们容易困乏、烦躁、压抑、懒散。在许多人看来,夏日炎炎,人稍微动一动就会出汗,更别提运动了,因此不少人喜欢“孵”空调,不愿运动。其实,越是怕热,越觉得热;越不活动,肌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越差。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高温天气下也是需要运动锻炼的。实践证明,在热环境下运动,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体腺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到提高,使机体有更强的调节体温的能力。在高温天气经常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对热的耐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实验观察也发现,夏天经常锻炼的人比不坚持锻炼的人心脏功能、肺活量、消化功能都好,而且发病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10.
王先生是某公司白领,7月的一天,天气又闷又热,他驾车外出办事,偏偏遇上大塞车,堵在路上40分钟,往前移动了不到200米。王先生又急又气,心里的一股火怎么也出不来,于是他强行并线,与邻车发生剐蹭,结果一场口水大战就此引发,情绪激动之下还差点动起手来。酷暑天里,人会心烦意躁,高温容易造成人的“情绪短路”,进而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宣泄负面情绪,预防情绪中暑。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易阴虚阳亢,阳亢火气就大”。正常的火是生命动力的来源,当人体受到内火(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或外火(风暑湿热等环境变化)侵袭时,就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从而给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蒲昭和 《养生月刊》2008,29(3):216-217
近年来,“过劳死”发生于中年白领阶层的人居多,如教师、科技人员、企业老板等均属高发人群。研究还发现,“过劳死”最容易找上两类人:一类是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这类人做每件事都追求尽善尽美。不做好誓不罢休:第二类是所谓的“工作狂”。这类人经常放弃休假,一工作就停不下来。并且具“完美主义”性格的人,往往容易成为一个“工作狂”。这正与其性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一例自杀事件发生后,在短期内出现一连串的类似自杀行为,这被称作“模仿自杀”. “模仿自杀”常出现在以青少年人群为主的学校、工厂等,也可见于抑郁症患者中.一旦出现一人自杀,指责、无助的情绪会随着媒体报道的加剧而迅速在人群中传播,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人很容易受到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面对媒体过分深入细致的报道或看到身边发生的自杀现象,那些绝望的人很容易选择“模仿自杀”这条路.  相似文献   

14.
“酸性”危害大脑保持一个聪明智慧的头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类,很多人都在大量食用着酸性食品。于是,血液等液体的酸性化,使我们的体质处于容易疲倦的状态,大脑也受到很大的危害。 什么是“酸性食品” 一提起“酸”,人们就会联想到“酸味”,然而这里所说的酸性食品,和酸味是两码事,是指食  相似文献   

15.
炎炎夏季,热浪袭人,对正常人来说都非常难熬,对心脑血管病人就更是一种威胁,所以在这个季节,心脑血管发病率往往处于高峰期。预防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增加心脑细胞的营养补给,防止心脑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另一方面则应尽可能地减少血栓的生成,确保盛夏时节安“心”无忧。心血管病人夏天为何容易发病呢?这是因为天气热,为了散热,人的体表血管会扩张,血液集于体表后,心脏与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这样就会加重心脑血管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使心脑细胞损伤或坏死,致使病情加重;其次,夏天出汗多,血液变得黏稠,易形成血栓;第三,天气闷热,病人情绪容易…  相似文献   

16.
人不能没有情绪,没有情绪就形同稿木,像机器人一般全无情趣,这种人不会有也感觉不到有亲人或朋友。但是日常生活中一说到某人“有情绪”,是指此人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不能合情合理地行动。美国心理学家利珀指出:造成人们一讲到“有情绪”就流露不满意神色的原因,是因为大家平时忽视了自已的情绪状态,“只有当某些人的情绪状态导致瓦解或干扰了所期望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心境和行为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低温环境有利于较佳的精神状态,而在气温回升变化幅度较大时,人的精神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夏季,烈日炎炎,高温逼人,极易引起心理上的焦虑,出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等现象。有人平素温文尔雅,不急不怒,可到了夏天,却变得性情焦躁,常常为小事“大动肝火”。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所致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并不少,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更年期”?多数人会说出这样的关键词:情绪烦躁、易怒、发汗、潮热等。其实,更年期还有一个症状很容易被漏掉,那就是当女性接近50岁时,可能会出现“脚跟疼、膝盖疼”等关节疼痛的毛病。  相似文献   

19.
燥为秋季之主气故称之为“秋燥”。祖国医学认为,秋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早秋时节,气温偏高,气候干燥,天气温和,故称为“温燥”;晚秋时节,温度下降,气候干燥,天气凉爽,故称为“凉燥”。人们又将秋燥称为“燥邪”,燥邪使人致病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津液减少,从而容易出现口唇干裂、鼻咽干燥,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皱裂等症。  相似文献   

20.
吴建军 《养生月刊》2004,25(10):905-907
人在患病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乐观者能够注意情绪的调节,能“与病同舞”;悲观者往往消极沮丧,畏病如虎。显然,前者容易康复,后者对病情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