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髋臼骨折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髋臼骨折的患者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髋臼骨折后采用的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髋臼骨折后采用的是保守治疗,两组患者的在接受治疗后的2~5年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随即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及翻修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失血量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失血量(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勇 《医学综述》2012,(21):3717-3719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和髋关节表面置换对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菏泽市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1例(61髋)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31例)和髋关节表面置换组(30例),术后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随访时间为9个月至5.5年,所有患者髋关节活动显著改善,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无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松动、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全髋关节置换组3髋有X线片透亮区,1髋有局灶性骨溶解。髋关节表面置换组术后髋关节屈伸活动度大于全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可选择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明显,髋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髋臼骨折常继发于高能量创伤,其治疗是临床的一大难题,即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达到了准确复位,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仍高达30%~57%,而出现髋部疼痛、跛行等严重的临床症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改善髋部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在髋臼骨床上重建一个稳定的,具有正常解剖功能的髋关节仍是关节外科的一大挑战。髋臼骨折后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操作复杂及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3年9月~2007年4月,共收治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43.2岁,体重指数20.3~29.2,平均24±2.3.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砸伤1例,按letournel分类,后壁加后柱骨折3例,后壁骨折伴股骨头后脱位2例,横行伴后壁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其中1例伴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横行骨折1例,后壁骨折1例.所有病例前次及本次手术前均行X线片、三维重建CT分别了解骨折及骨质缺损情况.本次手术术前和术后2年均行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脱位、神经或血管损伤发生.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67个月,平均随访38.5±9.5个月.术后2年患髋Harris评分优2例,良8例,一般1例,优良率90.1%.结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具有患髋功能保存好、并发症少、病患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创伤性关节炎是髋臼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当伴有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时,必须施行髋关节置换术或髋关节融合术,由于髋关节融合术后患髋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髋关节表面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与比较,为患者确定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科室12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其中,69例患者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设为观察组;58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少,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关节置换相比,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愈合良好。但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福  金华  张东生  蔡颐  张玲  李军 《当代医学》2010,16(36):71-7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手术技巧及经验,了解髋臼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近中远期疗效。方法从2005年1月~2008年6月,对6例(6髋)髋臼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所有6例患者均行单侧全髋置换。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2~5年,平均48个月;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9.2分恢复到术后4年的86.4分(优2例、良3例、中1例),截止目前无1例翻修。术后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臼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术前制定细致周密的治疗方案,充分考虑髋臼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发及继发性病理改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术中特别需要考虑髋臼骨缺损、髋臼及股骨畸形、选择好合适的假体,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很多,由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能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增加活动范围及提高行走能力,所以成为其重要治疗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院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对比情况,为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的总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切口大出血的机率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相对于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在不增加创伤的基础上,减少术后切口大出血,同时提高随访Harris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traumatic osteoarthritis,TO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10月,对24例TOA患者进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的髋关节功能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平均随访5年,无假体下沉、松动、脱位及感染。术前平均Harris评分41分,术后6个月为93分,20髋优,4髋良。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TO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和生活质量(SF-36)。结果:术后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秦宇飞 《吉林医学》2013,34(6):1006-100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应用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方法和效果,并加以总结。方法:选择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A组43例对象为治疗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方法进行治疗;B组32例对象为对照组,给予传统螺钉内固定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A组治疗组对象病症改善优于B组,切口愈合优于B组,Harris评分及有效率均高于B组,并发症比例低于B组。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应用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韦寿繁 《广西医学》2006,28(2):258-259
髋臼骨折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髋部损伤,多数为关节内骨折,髋关节是人体的主要承重关节,髋臼骨折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髋关节的功能.近年来,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已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目的是尽可能获得骨折的解剖复位并给予坚强的内固定,使患者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自1998年3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49例髋臼骨折并获得随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诊疗方式及远期疗效。方法: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36例。结果:非手术治疗优良率83.6%,手术治疗优良率85.2%。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0例,股骨头坏死5例,异位骨化3例,感染1例。结论:正确判定骨折类型,复杂髋臼骨折早期手术治疗,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并采用有效内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手术与非手术的指征选择准确,两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全髋置换是骨科较大的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臼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疗程短、疗效显著等特点,手术能否成功与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6.
如同其他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一样,髋臼骨折后其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骨折是否能得到解剖复位。移位的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结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者。因此手术治疗髋臼骨折越来越广泛地为临床所接受。1996年2月~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髋臼骨折55例,其中34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治疗效果满意。现就手术组34例患者的有关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逐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中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6例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研究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髋关节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治疗1、3、6、12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中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逐年增多。由于股骨颈血供的解剖特点,老年股骨颈骨折后易导致骨不愈合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率高达20%~30%。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我们采用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7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51例,现将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作一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32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男18例,女14 例,年龄35~62岁,平均50.6岁,左侧19例,右侧13例。手术后8~26个月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平均17.1个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时间距初次手术时间为15~48个月,平均27.2个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 Ficat分期:Ⅲ期8例,Ⅳ期24例。术前改良Harris评分(40.9±9.8)分。本组患者均采用生物型人工关节。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全部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28.3个月。末次随访 Harris评分为(90.8±4.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8%。术中1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C型),2例出现股骨近端劈裂骨折,相应处理后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未见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诊疗方式及远期疗效.方法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36例.结果非手术治疗优良率83.6%,手术治疗优良率85.2%.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0例,股骨头坏死5例,异位骨化3例,感染1例.结论正确判定骨折类型,复杂髋臼骨折早期手术治疗,选择正确的手术人路,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并采用有效内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手术与非手术的指征选择准确,两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