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莹  王海霞  吴磊  李松 《淮海医药》2010,28(6):F0004-F0004
患者男,43岁。2007年7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持续性头痛,未予重视,续而出现鼻塞、涕中带血,右侧鼻孔内有坏死物脱落,就诊我院。活检示:筛窦畸胎癌肉瘤。后予放疗,放射源为直线加速器高能x线,筛窦DT2Gy/次,5次/周,总剂量60Gy。2007年9月发现右颌下区有一指头大肿物,渐增大,复诊活检见恶性肿瘤细胞,遂行右侧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1岁,1987年6月感头晕,两眼视物模糊,8月份头痛,突然昏厥两次。10月份嗅觉丧失,偶有鼻觑,腋CT诊断额叶胶质瘤。11月份在外院开颅行肿瘤大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占据两额叶底,偏左侧,蒂部位于嗅沟与大脑镜之间,术后病理报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转放疗科放疗。体检:神清,双眼无突出,左眼视力差于右眼,左鼻腔预见肿块,CT示左鼻腔、筛窦内有软组织影部份突入煤窦,前颅凹底模糊,鼻咽阴性。1988年1月作左鼻腔、左筛窦肿瘤切除,术后病理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同年2月10日至5月15日作术后放疗。鼻腔、筛窦、额叶话点剂量…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5岁,因渐进性鼻塞伴有左眼视力逐渐减退2年,左眼球突出1年,头痛3个月入院。体检:神清,嗅觉减退,左眼视力为光感,运动受限,视神经乳头苍白,左侧中具甲肥大,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CT示后组筛窦4cmX4cmX7cm囊性病变,突入颅腔2.scm,初步诊断为巨大后组筛窦囊肿。手术过程:首先腰他置管,持续引流,取额部发际内半冠状切口,左额平颅底过中线游离骨瓣,钝性分离颅底硬膜向后上方牵开,探查中见左侧前顿窝底骨块缺损4cmX4cm,内达中线,后达蝶骨体,左蝶体骨峪部分缺损,眶内壁及眼下壁后内侧变形,视神经受压外移…  相似文献   

4.
病例报告患者,女,40岁,因精神受刺激突然头痛,病程3个月,20天后出现复视,右眼睑下垂,头痛重时伴有呕吐,病后两个月出现右眼视力障碍,逐渐发展至失明,相继出现右颜面蚁走感,右上齿疼痛,于1987年7月4日门诊以右眶尖综合征收住院。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右眼睑下垂,右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各方向运动障碍,右眼失明,右三叉神经支配区浅感觉减退,开口时下颌右偏。X光摄影:颅底位、双视神经孔位、克氏位、两眼眶位、筛窦断层、鼻窦正侧位,骨质未见异常;右颈动脉造影除正位像中动脉略抬高外,余无著变.施CT增强扫描证实;右鞍旁后组筛窦肿瘤,侵犯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5岁,主诉:耳塞、流涕、头痛半年,1997年IO月8日因鼻塞及头痛加重,涕中带血来我院治疗,鼻镜检查:鼻咽部见淡红色的软组织肿物、质脆.X线检查:两端窦区见1类囫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大小约43cmx35cm,双上颌窦内侧些受压,变薄.CT横断扫描表现:见两筛窦内充满软组织肿块,CT值:刃HU,周边见散在的斑点状钙化.鼻中隔受侵,部分消失,肿物呈膨胀性生长,双上颌窦内壁受压,变薄.增强CT扫描:肿块不均匀的斑点强化、冠状位平扫显示蝶骨及周围骨质破坏.手术所见:肿瘤位于界中隔后部,破坏蝶骨及筛骨.取出1约4.7…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0岁。于1992—03—24来我院就诊,主诉;鼻阻塞,右眼球突出3年左右,近期加重。检查:外鼻无畸形,鼻粘膜正常;在鼻腔未见异常改变,通畅。右侧鼻腔后段可见肿物,表面光滑,无分泌物附着,肿物呈灰白色,触之锐硬,右上颌窦区压痛(++)。咽喉部:咽部粘膜充血,扁桃体无红肿,软腭运动佳,间接喉镜检查,口咽,咽喉部未见异常改变。患者有眼球外凸,视力减退。诊断:副鼻窦肿瘤。X线检查:右眼眶鼻侧,见大块密度增高阴影。CT检查:右侧筛窦,上颌窦右侧鼻腔范围内,见一不规则形约6.0cm×5.0cm×8.0cm大块高密  相似文献   

7.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85岁,半年前发现右肩部肿物,无疼痛、肿胀,未予重视.由于肿物进行性增大来院就诊.MRI表现:肿物位置较表浅,位于浅表肌肉间隙,大小为6.0 cm×7.2cm,分叶状,边界欠清;MRI平扫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MRI增强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囊状强化.手术所见右肩部肌肉间隙有一不规则肿物,呈分叶状,约6 cm×7 cm,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临床考虑为软组织肿瘤,最终行“右肩部肿物局部切除术”,标本送检病理科,诊断为黏液纤维肉瘤.后又因“右肩部肿物切除术后1个月,复发10天”再次就诊于本院,术后标本送检病理科.  相似文献   

8.
改良的上颌窦筛窦联合清理术(附6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69例复发性鼻息肉用上颌窦筛窦联合清理术进行治疗,不做下鼻道对口开窗,只做中鼻道的扩大开窗,约3×2cm,其优点是:开窗大而持久,筛窦、上颌窦息肉同时得到清理,引流好,炎症可得到良好控制,符合生理要求,从而减少或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9.
鼻腔筛窦癌乳腺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0岁。因右侧鼻塞、嗅觉减退逐渐加重1月,右侧头面部疼痛、频发鼻出血10d。以鼻出血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查体:右侧眼球突出,右侧鼻腔内充满灰白色新生物,右侧上颌窦、筛窦及眼眶部位压痛,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乳腺未触及包块,B超示双侧乳腺回声正常。鼻窦部CT扫描提示右侧鼻腔筛窦肿物,约2cm×1.5cm,已累及上颌窦、眼眶。右鼻腔取活检,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临床诊断:鼻腔筛窦癌。因癌瘤已累及上颌窦、眼眶等部位,故未行手术治疗,采用面前一野加双侧二野放疗,总量达60Gy,并给予5-氟尿嘧啶(5-Fu)…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 1岁。3年前查体发现腹部有一包块,近3个月来包块增长迅速,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腹胀,要求手术治疗。查体:血压12 5 / 87mmHg ,心率86次/分,呼吸17次/分。腹部膨隆如足月妊娠,肝、脾未触及;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电轴右偏;B超示腹部巨大实性占位。于2 0 0 3年7月16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巨大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可,分离组织后发现其根部与肠系膜上动脉关系密切,派生血管丰富,经过游离结扎周围组织,完整切除巨大肿物。肿物体积为5 6cm×4 4cm×15cm ,重2 0kg ,术后病理诊断为高分化巨大脂肪肉瘤。患者经住院10d痊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作者经面中部翻掀梨状孔径路行鼻腔、鼻窦肿物及垂体肿瘤切除术,术野清晰,面部不留疤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共手术12例,其中鼻内脑膜膨出、筛窦上颌窦骨化纤维瘤、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筛蝶窦囊肿各1例,上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例,垂体肿瘤3例,鼻咽血管纤维瘤侵入鼻腔、鼻窦2例.  相似文献   

12.
鼻窦囊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生于筛窦,其次为额窦,上颌窦较少,原发于蝶窦者极少。由于蝶窦位置较深,周围分布许多较大的血管,术中容易损伤,同时如果患者对术后护理健康指导未引起重视,可能会导致鼻腔出血。目前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后端活动性鼻出血是鼻腔填塞失败后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确切等优点,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蝶窦囊肿术后大出血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反复头昏头痛3年”于2014年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5 4岁 ,主因肉眼血尿、浮肿、少尿入院。病人 3a前因左肾肿瘤 ,行左肾切除术。入院前 3个月余 ,出现全程间歇性肉眼血尿 ,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治 ,B超、CT、静脉注射肾盂造影 (IVP)发现“右肾盂占位病变”入院后进一步检查 CT、B超、IVP、MRI,确诊为右肾盂癌 ,拟行右肾切除术 ,术中肾脏与周围组织分界清 ,剖开肾脏肾盂内菜花样突出。质脆、合并出血灶。病理检查 :“肾盂癌可疑”。会诊后确诊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肿瘤区 :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 ,EMA(+) ,波形蛋白 (vimentin) (+) ,病理诊断 :肉瘤样肾癌。术后切口一期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切除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共32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17例,SimpsonⅡ级切除12例,SimpsonⅢ级切除3例,肿瘤位于窦前1/3者的15例,窦前1/3之后者17例,术后1~2周评估神经功能,6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的功能障碍加重,11例无明显变化,15例有改善,术后29例随访1a~4a,其中3例复发。结论窦旁脑膜瘤为颅内常见的肿瘤,由于肿瘤比邻上矢状窦,单纯追求根治性切除,可能导致或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所有病例术后均应定期复查,对于有复发迹象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伽马刀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临床表现并对影响其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13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窦旁脑膜瘤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之后进行随访,一旦检查出现复发状况立即给予再次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肿瘤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型、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等相关资料。结果:经检查发现52例复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等症状。窦旁脑膜瘤的复发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术前有无癫痫发作并没有显著相关性。肿瘤直径>4 cm、WHOⅡ~Ⅲ级、Simpson切除Ⅱ~Ⅲ级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影响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是手术切除程度、病理级别以及肿瘤大小,而患者年龄、性别及术前是否有癫痫发作等对复发的影响尚未证实。  相似文献   

16.
胶质母细胞瘤与胶质肉瘤并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9岁。因左侧额叶胶质瘤术后1年,复查头颅CT发现右侧额叶占位性病变1周于2002-12-30入院。患者于1年前因“左额肿瘤”在我院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行常规全脑放疗1疗程。1年来患者无任何不适,于入院前1周复查颅脑CT时发现。颅脑CT示:右额叶见一3cm×4cm×4.1cm等高密度影,边界清晰,CT值50~68Hu,强化明显;周围脑组织明显水肿,右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轻度左移;左额原手术部位见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区,无强化。诊断:复发性胶质瘤。入院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于2003-01-02在全麻下行脑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额…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筛前神经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筛前神经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病因分别经鼻内镜行鼻中隔、中鼻甲及筛窦等微创手术。结果术后治愈27例(90%);1例(3.3%)术后半个月出现中鼻甲水肿,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6.7%)3个月后发生中鼻甲粘连,经局麻下分离及换药处理后恢复良好。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筛前神经综合征疗效较好,但需结合不同病种选择相应术式。  相似文献   

18.
在鼻窦内窥镜下行鼻息肉摘除术,同时对伴有上颌窦炎或筛窦炎、筛窦息肉的患者上颌窦刺,冲洗、注药或筛窦开放、筛窦息肉摘除术,治愈率达83%,有效率达95%,随访2年,无1 复发,引术式副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全组筛窦开放术对前组筛窦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至2014年4月本院行鼻内镜手术的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具体手术形式,44例前组筛窦开放术分为研究组,44例全组筛窦开放术分为对照组;跟踪随访6~36个月,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主观性VSA与客观性LKES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主观VSA及客观LKE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行全组筛窦开放治疗前组筛窦炎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膨胀壳聚糖海绵在鼻内镜筛窦开放术后筛窦腔填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凡士林纱条和高膨胀壳聚糖海绵进行筛窦腔填塞的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填塞方法患者的填塞期鼻腔疼痛和(或)头痛、填塞期及抽取时的出血量两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高膨胀壳聚糖海绵组的填塞期鼻腔疼痛和(或)头痛比凡士林纱条组轻(P〈0.05),高膨胀壳聚糖海绵组与凡士林纱条组在抽取时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膨胀壳聚糖海绵是一种较好的鼻内镜筛窦开放术后筛窦腔填塞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