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高原心脏病的发病诱因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自然环境对疾病的发生和影响是有密切关系的。气候变化过于急剧超过机体调节机能的限度或者由于机体的调节机能不够健全,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各类疾病。高原性心脏病也不例外。它的发生都在其致病的原因,即内外因素。其内因就是三元素(赫依\协日、巴达干),在人体正常状态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限制,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辨证关系。当它们受到外界因素(包括饮食、起居、行为、季节、气候)等影响则失去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导致相应疾病。高原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2.
内生火热之毒(火毒)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致病特性,引起当今中医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火毒是在脏腑生理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状态下,风、热、痰、瘀等诸邪内生,酿化蕴结,从热从火化生成毒,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火毒一旦形成,除具有毒邪致病酷烈暴戾之性,突出特点是造成机体形质败坏,成为重大疾病临床突发、突变、进展,难治性疾病迁延恶化、难治难愈、难以逆转的主要原因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自组装纳米粒具有粒径小、长循环和独特的体内分布等特点,为有效克服生理屏障和为药物靶向传递提供了很好的前景.综述了自组装纳米粒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处方组成、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岳红 《陕西中医》1992,13(6):258-259
本文通过对湿热毒邪的致病特性、湿热病的临床特征以及湿热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分析,认为“湿与气”是湿热病的主要矛盾;指出祛化湿邪、通阳开气是湿热病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5.
温病的治法,主要有解表、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息风、滋阴、固脱等。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怎样应用这些治疗原则达到驱除病邪、调整气机、辅助正气,使病人恢复健康呢?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病因审病因,即是在治疗之前弄清引起温病发生的病邪性质,针对病邪性质,确立治疗原则,以驱邪外出。温病的致病主因是温邪,按其性质又可分为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戾气、温毒等。这些致病因素,既体现温病的特点,又各具特色。首先,有一定的季节性。风热病邪多发生在春季及应寒反暖的冬季(初冬),其致病初起  相似文献   

6.
病因与发病【学习要点】掌握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掌握正邪的概念及发病机理。一、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都有哪些?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生活、工作环境有关。 2.六淫既可单独侵入人体致病,又可几种邪气同时侵入人体致病。3·六淫邪气有阴阳的不同属性,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六淫之邪多从皮毛或口鼻侵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板桥党参水煎液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阳性对照组以及板党水煎液高、中、低3个剂量组(600、300、150 mg/kg),每组10只。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复合乙酸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后给药2周,麻醉处死动物,观察大鼠结肠形态变化并测定大鼠结肠重量、肠重指数及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板党水煎液组和SASP阳性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水肿缓解;结肠重量以及肠重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肠组织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MDA明显减少(P〈0.05)。结论:板党水提物能显著缓解2,4-二硝基氯苯复合乙酸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纳吸绵(NasoPore)和膨胀海绵(Merocel)在功能性鼻内窥镜(FESS)术后填塞的疗效对比。方法将92例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患者分为NasoPore组和Merocel组。术后分别置入鼻腔纳吸绵和膨胀海绵行填塞止血,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率、出血率以及术腔恢复情况比较。结果@NasoPore组疼痛率和出血率分别为80.43%和26.09%;Merocel组则为95.65%和66.30%;②在中鼻通粘连与筛窦内囊泡的方面,NasoPore组(23.91%)低于Merocel组(48.91%)。结论在FESS术中应用纳吸绵填塞能更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区出血,因其可降解、无需抽取、减轻病人痛苦及减轻术区黏膜水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人体受某些致病因素作用后,或在疾病过程中产生痰饮和瘀血,也可发生多种病证,成为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
翁志伟 《陕西中医》1989,10(12):558-560
<正> 《内经》中首先提出营卫气血理论,以论述人体生理为主,经历代医家不断阐发,目前已在疾病的范围、发病的层次、病理、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与其它辨证体系的关系以及营卫气血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多方面内容有所涉及,现将近年来关于营卫学说的文献综述如下。一、营卫气血的来源及生理熊氏根据《内经》之意,认为营卫气血四者皆从营养饮食中来,补充机体所需的一种物质力量,水谷精气所养之血为营,与先天之血相合,流行脉中,又因悍气所养之气为卫,与先天之气相合,运于脉外,是以营卫气血本是同源,卫附于气,营附于血,卫气是护卫和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营血是营养和补充机体物质的作用。金氏提出:所谓营卫,正确地说应是营气和卫气,是指某种器官的功能。人从食物中摄取营养料,吸收入血液,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壳聚糖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的生物黏附性,阐明其促吸收机制,并考察纳米粒的细胞毒性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采用FITC标记胰岛素,复乳法制备普通PLGA纳米粒,壳聚糖包裹制备生物黏附性PLGA纳米粒。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 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通过测定胃肠道中胰岛素的总量评价纳米粒的生物黏附性,并采用MTT法评价PLGA纳米粒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纳米粒粒径均一,PLGA普通纳米粒及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24.7±11)和(136.6±13)nm,粒径差别不大,但壳聚糖包衣显著地增强了纳米粒的正电性,使得Zeta电位由负值(-1.67±0.05) mV逆转为正值(42.6±0.3)mV,并且提高了药物的包封率,由(46.67±1.82)%增至(52.73±2.96)%。生物黏附性纳米粒口服后胃肠道中胰岛素的总量显著高于普通纳米粒,3 h达到1.31倍。MTT法显示生物黏附性PLGA纳米粒及普通PLGA纳米粒在所考察的剂量范围内(≤25 mg·mL-1),均对细胞无特殊毒性。结论 壳聚糖修饰的PLGA生物黏附性纳米粒是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极端气候天气变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气候模拟系统模拟气温骤升、持续高温和高温高湿三种极端气候天气,分为气温骤升组(ZS)、持续高温组(CG)、高温高湿组(GWGS)并设置自然对照组(Z),在干预完成后的24小时和72小时取材。检测机体血清免疫标志物。结果(1)GWGS组在造模过程中仓鼠死亡率是36%,CG组的死亡率为0,ZS组的死亡率为0。造模过程中高温高湿条件最易导致仓鼠的死亡。(2)极端气候变化过后24小时时ZS组、CG组、GWGS组的免疫标志物与Z组相比大部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ZS组显著差异的标志物最多。极端气候干预后72小时,ZS组检测到的显著差异的标志物也是最多的。(3)极端气候干预后72小时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可以推测极端气候变化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期为1~3天。结论极端气候变化可以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滞后期约为1~3天。极端气候干预中气温骤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和持久。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进行分析,明确致病邪气“湿热伏邪”之特有属性,并进一步分析湿热伏邪的致病机理和不同病程中机体免疫状态改变,由此病因病机特点,确定中医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较系统的医学文献,是先秦时期医学理论及经验的总结。其内容极为丰富,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从养生到预防、从自然界到人体均有阐述,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就《黄帝内经》之病因观作如下探讨。一、外感六淫六淫为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发生异常变化而转变成的邪气。六气原本是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的特征,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只有当其发生变化而足以能够破坏人体的生理活动时,才会导致人体发生疾病;或者机体  相似文献   

15.
李跃庆 《四川中医》2005,23(12):66-66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鱼腥草加头孢()肟纳,对照组单予头孢()肟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鱼腥草为有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抗炎、抗病毒和镇咳祛痰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提高胰岛素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制备生物黏附性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并与PLGA普通纳米粒相比较,考察纳米粒的理化性质、体外释放、生物活性及活体动物的体内分布。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PLGA普通纳米粒,并经壳聚糖修饰制备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 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HPLC测定体外释放特性,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评价口服纳米粒的降血糖水平,活动物成像系统观察口服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转运。结果 纳米粒粒径均一,PLGA普通纳米粒及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21.3±13)和(134.4±15)nm,Zeta电位分别为(-1.72±0.2) 和(43.1±0.3)mV,包封率分别为(46.87±2.23)%和(52.76±3.48)%。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由突释期和缓慢释放期组成,壳聚糖包裹的生物黏附性纳米粒减低了突释量,由(28.34±1.63)%降至(17.92±1.14)%;大鼠灌胃给予15 u·kg-1胰岛素,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与普通纳米粒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由(8.3±0.7)%提高至(11.4±0.6)%。壳聚糖修饰的PLGA生物黏附性纳米粒具有生物黏附性且促吸收作用明显,口服给药后8 h仍在小鼠肠道中大量分布。结论 壳聚糖修饰的PLGA生物黏附性纳米粒是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咽部疾病,多在气候变化时发生,它是在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咽部及扁桃体隐窝的病原体大量繁殖而致病,单用抗生素针对病毒感染,或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疗效欠佳,而且易产生耐药性,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防风通圣汤配合一定量抗生素的使用,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马晶  王健  兰天野  徐鹏  吕志国  张影  张冬梅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71-1574
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和脑髓的生理病理特征,探析任继学教授从伏邪脑髓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学术经验.邪气隐匿于脑髓,久病化热、成痰、结瘀,遇其他诱因而导致出血性中风的发生或反复发作,因此,伏邪在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治疗上不仅要重视予伏邪以出路,更要兼顾脑髓的生理病理特点.急性期着重以"破血化瘀,泻热醒神,豁痰开窍"为法,方以三化汤加减化裁;恢复期以"补肾生脑,益气化瘀"为法,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9.
六淫(the six pathogenic factors)是中医理论中阐发病因与发病的特有专用术语印会河教授指出,“六淫,即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  相似文献   

20.
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病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尤以肺、肝、脾三脏最为显著。脏腑致病主要体现在:肺卫受邪为本病主要诱因;肝风亢动为病机关键;脾虚风痰为病理基础。同时, 肺、肝、脾三脏相互生克制约, 互为影响, 主要表现在:肺脏受邪则木气刑金;脾虚肝亢则土虚木乘。基于对脏腑致病、脏腑生克相关理论的认识, 注重辨别脏腑病因病机, 从肺、肝、脾三脏辨证论治儿童抽动障碍, 脏腑兼顾, 常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