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海丹  李庆宣  张华 《职业与健康》2014,(14):2040-2042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189例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VAP而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VAP发生率为28.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7%;多因素结果显示,出生体重越轻(OR=1.449)、气管插管次数越多(OR=1.690)、气管内吸引≥6次/d(OR=3.099)、机械通气时间≥5 d(OR=3.831)是早产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进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具有较高的VAP发生率,VAP发生的因素较多,需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61例机械通气时间≥48 h患者资料,按是否感染VAP分为VAP组21例和非VAP 40例组,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分析影响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61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 21例,发病率为35.1%;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菌最高43株占70.0%,革兰阳性菌37株占30.0%;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机械通气时间、长期使用制酸剂、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20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30 d)、侵人性操作、APACHEⅡ评分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的危险性最大(OR=8.672),其余依次为使用制酸剂(OR=7.973)、机械通气时间(OR=7.047)、高龄(OR=5.428)、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OR=5.176)、COPD(OR=4.720)、APACHEⅡ评分(OR=4.038).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预防对策,从而有效控制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ICU内行机械通气的186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VAP组与非VAP组,对可能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VAP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VAP发病与预防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种类、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反复气管插管、胃内容物反流均有关(P〈0.05);VAP共检出11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7株,革兰阳性菌22株,真菌10株,其中非发酵菌是主要致病菌,耐药率极高,混合感染比例高。结论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反流、减少反复气管插管可减少VAP的发生。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混合感染比例高,应积极防治,根据本地病原学和耐药性分析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研究某院2013-2022年收治的114名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的森林脑炎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情况,其中发生VAP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发生VAP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共41名森林脑炎患者发生VAP,送检标本数41份,共分离出5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9.65%,革兰阳性菌占25%,真菌占5.3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使用时间(≥7 d)(OR=6.054)、多处蜱咬伤(OR=5.392)、总住院时间(≥30 d)(OR=4.178)、未接种森林脑炎疫苗(OR=3.893)、年龄(≥40岁)(OR=2.957)、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 d)(OR=2.849)及入住ICU时间(≥15 d)(OR=2.418)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造成森林脑炎患者发生VAP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多处蜱虫叮咬、疫苗接种以及治疗因素,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35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18.8%;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占65.6%,革兰阳性菌25.4%,真菌9.0%;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7d、应用制酸药物、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用及留置胃管是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VAP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4年2月医院收治的176例接受机械通气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VAP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6例接受机械通气肺结核患者发生VAP 75例,发生率为42.6%,筛选出年龄>70岁、病程>5年、病灶范围>4个肺野、空洞数量>4个、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复治患者、有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7d与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生VAP呈正相关;发生VAP老年肺结核患者分离出1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7%,真菌占18.3%,革兰阳性菌占10.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氨曲南等耐药率均≥50.0%。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多,VAP主要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及真菌为主,混合感染发生率高,且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85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VAP而分为病例组(n=65)和对照组(n=12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VAP发病率为35.1%;V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OR=3.015)、侵入性操作(OR=3.166)、留置胃管(OR=4.757)、制酸剂(OR=4.211)、COPD(OR=4.125)、APACHEⅡ评分(OR=2.366)。结论:EICU进行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VAP发病率,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18年1月-12月本院EICU收治的149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痰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鉴定,回顾性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149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 61例,发生率为40.94%。V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44%,革兰阳性菌占19.44%,真菌占11.11%;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VAP的感染率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否存在侵入性操作、气管切开、联合用药呈相关性(P<0.05)。结论VAP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是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VAP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科ICU(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预防控制VAP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PICU2008年1-12月机械通气患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将持续机械通气48 h的患儿纳入研究对象,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确定VAP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病例132例,其中发生VAP 33例,发生率为25.0%;分离到病原菌1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前肺炎(OR=0.07,P0.001)、机械通气持续时间5 d(OR=4.58,P0.05)、重复插管(OR=3.68,P0.05)、外科手术(OR=3.74,P0.05)为VA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ICU患儿是发生VAP的高危人群,应加强PICU的VAP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CU使用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ICU使用无创呼吸机行无创通气治疗的491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1例ICU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老年患者中,发生HAP42例,共分离出5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2.54%。年龄>70岁、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7 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18分、存在反流或误吸及治疗中有侵入性操作是导致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机械通气期间每日口腔清洁及更换通气管路间隔时间≤72 h是避免患者发生HAP的保护性因素(OR<1,P <0.05)。结论 ICU使用无创呼吸机行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HAP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存在多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多种因素共同导致H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某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该院2004年1月—2007年2月住S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其中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25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8h,符合VAP诊断者59例(47.20%)。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年龄≥60岁、留置胃管、鼻饲、机械通气前2周内使用抗菌药物、近期或正在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行肠道手术各组分别与无上述因素组比较,VAP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VAP组的APACHEⅡ评分、总机械通气时间、住SICU时间、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无VAP组(P〈0.0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51.82%),其次为革兰阳性(G+)菌(31.82%)、真菌(16.36%);绝大部分病原菌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病原菌以G^-菌为主,多呈现多重耐药性;VAP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2011年4月—2017年2月某院年龄≥60岁且发生VAP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感染情况、预后等,并对其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老年VAP患者682例,19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9.03%。APACHEⅡ评分15分(OR=2.482,95%CI=1.473~4.183)、机械通气时间15 d(OR=2.526,95%CI=1.661~3.840)、多重耐药菌感染(OR=3.379,95%CI=2.008~5.686)、真菌感染(OR=3.414,95%CI=1.830~6.370)、使用糖皮质激素(OR=2.075,95%CI=1.265~3.403)、血清清蛋白浓度35 g/L(OR=2.129,95%CI=1.386~3.268)、器官损伤数目≥3个(OR=3.438,95%CI=2.165~5.459)、血糖≥10 mmol/L(OR=1.744,95%CI=1.106~2.751)等8个因素均为老年V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VAP患者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采取以干预主要危险因素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治疗与护理对策。方法对医院168例VAP患者临床资料、感染病原菌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机械通气、原发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VAP患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VAP致病菌均为多药耐药细菌,其构成比居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9.2%)、肺炎克雷伯菌(22.6%)、鲍氏不动杆菌(17.9%)。结论对VAP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以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患儿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NICU收治并进行机械通气(MV)的80例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是否并发 NVAP,将其分为NVAP组(n=20)和非 NVAP组(n=60)。两组患儿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性分析 NICU患儿的 NVAP发生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特点、耐药情况及预后,NVAP 的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80例患儿 NVAP发生率为41.7‰。胎龄、MV治疗时间为 NV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66,95%CI(0.149~0.844),P=0.026;OR=1.051,95%CI(1.008~1.090),P=0.020],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血浆为 NVAP的保护因素[OR=0.048,95%CI(0.004~0.653),P=0.023;OR=0.071,95%CI(0.008~0.628),P=0.017]。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8/26,69.2%),其中前3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0.8%,8/26)、肺炎克雷伯杆菌(15.4%,4/26)、大肠埃希菌(11.5%,3/26), NVAP组患儿存在多重感染,均为合并真菌感染(23.1%,6/26)。NVAP 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高于非 NVAP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2,P=0.006;t=3.656,P=0.000),但两组患儿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7,P=0.197)。结论 NICU收治患儿的 NVAP 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耐药率较高。需提高临床医师对 NVAP 的防治意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防治 NVAP。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对该院ICU 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使用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住院患者VAP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比较早发VAP(E VAP,机械通气时间≤4 d)和晚发VAP(L VAP,机械通气时间>4 d)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调查患者176例,VAP发生率为44.32%(78例);随着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延长,VAP的发生率逐渐增高(χ2=52.561,P<0.001)。L VAP发生率为58.33%(70/120),显著高于E VAP的14.29%(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2,P<0.001)。分离病原体178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04株(58.43%),革兰阳性(G+)菌46株(25.84%)、真菌28株(15.73%);分离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97株(54.49%)。L VAP患者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分离率(58.86%,93株)显著高于E VAP患者(20.00%,4株),L VAP患者分离的主要病原菌耐药率显著高于E VAP患者(均P<0.05))。真菌感染仅发生在L VAP患者,其总体耐药率为12.14%。结论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延长,可增加VAP的发生率;L VAP患者感染的病原体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VAP提供依据。 方法对 2006年1月-2011年12月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使用呼吸机患者开展VAP前瞻性监测,选取发生VAP医院感染患者作为VAP组,未发生VAP医院感染患者作为非VAP组(1∶1配比),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监测使用呼吸机患者2 550 例,发生VAP 475例,机械通气总日数32 623 d,VAP发病率为14.56‰。单因素分析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1个月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多次住院、昏迷、低蛋白血症、脱机失败后再次插管、使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5 d、误吸、口腔卫生情况差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昏迷(OR 95% CI:1.38~2.93)、低蛋白血症(OR 95% CI:1.12~2.10)、使用糖皮质激素(OR 95% CI:1.10~2.24)、脱机失败再次插管(OR 95% CI:2.14~4.74)、机械通气>5 d(OR 95% CI:2.55~4.83)、误吸(OR 95% CI:1.24~2.77)、口腔卫生情况差(OR 95% CI:1.72~3.74)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P发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众多,应采取正确的口腔清洁、抬高头位、及时评估撤机、改善营养状况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5年9月~2016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病原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早期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期间使用呼吸机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共计751人次使用呼吸机,分离病原菌菌株为303株,样本标本主要来源于痰(81.85%)、血液(6.93%)、尿液(2.64%)。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84.61%、6.93%和8.91%;药敏实验结果表明,革兰阴性菌中占前四位的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留置胃管、抗生素应用超过3种、机械通气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住院日的延长。结论 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所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了解病原菌的耐药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