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不同的干预措施对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雨花区2家工厂、1个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共438人,采取播放录像、健康讲座等形式进行干预,了解干预前后该人群AIDS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流动人口干预前AIDS一般知识知晓率偏低(56.3%),干预后明显提高。以采取综合干预(播放录像+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效果最好。[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对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有明显效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提高AIDS知识知晓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漳州市开展学生艾滋病知识同伴教育效果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率,改变或防止高危行为发生,为探讨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专题讲座、同伴教育、宣传展览和发放材料等活动进行教育,实施前后进行调查与比较。[结果]学生AIDS知识知晓率由69.4%提高到92.1%。[结论]通过多种形式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AIDS知晓率。  相似文献   

3.
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建筑工地农民工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观察干预效果,探索适合该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途径与方法。方法选择辖区内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作为干预对象,通过现场宣传、授课宣传以及发放干预材料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教育,教育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结果进城农民工在健康教育后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态度和行为明显改善。结论在农民工中可采取集中教育、同伴教育等多种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同时继续加大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力度,以提高民工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流出地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方法,对干预地区实施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于干预前后,对干预地区(干预组)和对照地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006人和1010人。[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9.38%提高到55.72%,正确态度总持有率由43.38%提高到57.41%;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01)。[结论]参与式农村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针对平原农村居民开展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现场实验研究方法,选择平原农村干预人群和对照人群,进行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活动,并于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问卷调查. [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24.4%以上,正确态度持有率提高13.1%以上,5项指标干预组提高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传播途径知晓率的提高程度女性高于男性.正确态度持有率提高与文化程度相关. [结论]在平原农村开展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显著,同时提示我们在实施综合干预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青年农民、妇女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参与式山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在所抽取的干预及对照社区,于干预前后对农村常住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综合干预县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 [结论]参与式山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变化,为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发放宣传折页、播放宣传视频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在暴发手足口病的某社区随机抽取50名5岁以下儿童家长,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儿童家长的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57.25%提高至73.25%(P0.05);到人口聚集地(排舞区)的危险行为从干预前的62.00%下降到36.00%(P0.05);88.00%的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有需求,最希望获得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工作忙碌是家庭预防手足口病的最大难点(36.00%)。结论对手足口病暴发社区居民经过健康教育相关卫生知识及行为改变效果较明显,值得在手足口病流行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孕妇预防艾滋病及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开展该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不同地理位置分层随机抽取瑞安市5所城郊医院,对800名孕妇开展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与固定医务人员面对面自愿咨询及发放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2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状况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孕妇对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较匮乏,存在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有明显效果。[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了其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因此,应继续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郭宏霞  李浴峰  曹春霞  单学娴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93-1695,1705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武警战士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为探讨武警部队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警某部1500名新兵,采取专家专题巡讲、网页与传播材料制作、规范培训骨干等方式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战士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相关态度、行为持有率。结果干预后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态度及行为持有率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战士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依次是讲座、录像、手册、活动或游戏、集体讨论、展板、折页。最佳受教育时间依次为平时加强、新兵入伍。69.2%的战士认为健康教育效果很好。结论采取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能积极促进战士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提高和态度、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效果,探讨适合社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途径与方法。方法通过现场宣传、健康教育讲座宣传以及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的方式对社康中心辖区内育龄妇女进行PFD教育,教育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结果本次共调查200名育龄妇女,干预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知晓率为13.65%,干预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知晓率上升至94.48%,社区育龄妇女在应用PFD健康教育手册后对PFD的认知程度和保健能力明显提高,态度和行为明显改善。结论在社区居民中采取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形式,可以提高居民育龄妇女PFD知识的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探索更适合于学校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在钦州市第八中学以班为单位实施3~4节预防艾滋病参与式健康教育课,并评价实施教育后的效果。[结果]调查钦州市第八中学学生1 023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课开设前、后分别为58.16%、88.17%(P<0.01);健康教育课开设前后艾滋病相关态度正确率分别为83.12%、84.26%(P<0.01);健康教育课生活技能知识知晓率开设前后分别为54.06%、89.56%(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设预防艾滋病参与式健康教育课,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城郊孕期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探索可行干预措施。[方法]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对珠海市两间城郊医院孕期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相关政策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发放资料、讲座、咨询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不洁纹身纹眉传播途径、蚊子叮咬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38.9%、19.9%和65.4%、43.5%22.1%,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为26.5%和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海市城郊孕期妇女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较低,开展孕前和孕期艾滋病母婴阻断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其知晓率。  相似文献   

13.
评价西藏大学生肺结核防治同伴教育近期效果,为西藏高校开展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西藏4所高校学生,按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571人)和对照组(563人).干预组开展同伴教育,对照组发放宣传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组的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持有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7.6%,73.7%,39.9%提高到干预后的58.4%,82.1%,45.4%;对照组分别由于预前的26.8%,64.1%,39.0%提高到干预后的40.7%,67.8%,44.8%.经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同伴教育使干预组知识知晓率和正确态度持有率分别提高了16.7和4.6百分点,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正确行为形成率无影响(P>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发放宣传页均可提高大学生的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但前者效果优于后者,可作为西藏大学生肺结核健康教育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井陉煤矿工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宣传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进行现况调查,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有效调查问卷为2032份。[结果]有69.3%的井陉煤矿工人听说过AIDS,但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仅为21.6%~30.5%,其高低与矿工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对传播途径的正答率只有21.9%~53.6%,矿工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书刊、报纸、宣传画册等等大众媒介;在与配偶和非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经常使用者分别为3.2%和7.4%,从未使用者为64.7%和65.6%;10.2%的矿工近3个月内有过非婚性行为,且27.9%拥有2个以上非婚性伴。[结论]煤矿工人中存在高危性行为,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缺乏,安全性行为的比例低,急需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对建筑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泰安市4处大型建筑工地民工共37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干预组(以下简称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组开展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和健康工具包等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不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直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泰安市建筑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为50.02%;非政府组织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7.72%。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建筑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吸毒人群健康教育模式,为艾滋病疫情预测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培训、发放宣传资料、观看录像等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艾滋病知识、行为方面的调查,并进行HIV抗体检测. [结果]吸毒人员中主要为男性,农民、无/待业人员为主,年龄主要分布在20~30岁,静脉注射毒品者占3.7%(9/241),HIV阳性率为0.83%(2/241).通过干预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46.3%提高到了87.35%. [结论]在吸毒人群中采用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一定程度上降低和改变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农村居民的健康知识、行为干预效果,探索地震灾后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和方法。方法在陕西省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宁强县和陈仓区的6个乡镇的农村居民中,通过知识技能讲座、小组讨论、入户指导、同伴教育等参与式传播活动进行干预,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该省灾区农村居民干预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干预后除"发现病、死家禽/鸟要向有关部门报告"的知晓率为50%外,其余"苍蝇可能传播痢疾"、"不喝生水可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产前检查、辅食添加等项的知晓率都达到85%以上;"不共用毛巾"行为在干预后虽有明显改善,但只达到63%,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参与式传播使目标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健康行为有所改善;初步形成了"开展面对面参与式传播,传播材料发放保障覆盖率,地方特色活动激发参与积极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非政府组织,进行男男同性恋人群健康教育干预及其效果研究,探索建立针对男男同性恋(MSM)人群预防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干预模式。[方法]通过非政府组织以小组参与式同伴教育方式,针对101名男男同性恋者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及高危行为干预,通过调查干预前(2006年9月)后(2007年8月)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信念及行为的变化,评估该干预模式的效果。[结果]通过非政府组织采用小组参与式同伴教育对提高101名男男同性恋者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和改变其高危行为有显著的效果。[结论]通过非政府组织小组参与式同伴教育能够有效提高MSM群体的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并相应改变其高危行为,但是存在认知与行为分离的现象,加强安全性行为的促进是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安全套促进也需要人性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大骨节病病区健康教育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骨节病病区大骨节病健康教育现状、需求以及采取健康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方法]在28个大骨节病病区县开展大骨节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然后通过确定大骨节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并以传单、画册、影像为载体,经过媒体、专业咨询、学校授课、学生向家长宣传等活动广泛传播,根据目标人群对大骨节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全省观察的3870名学生大骨节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7.6%提高到79.4%,2060名育龄妇女的知晓率由33.5%提高到76.3%,各病区县县城相关单位1045名机关干部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结论]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病区人群大骨节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健康教育模式下小学生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探讨在现有课程改革进程模式下发展学校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沙市3所小学151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42.4%~95.4%,集中单独授课组学生吃蔬菜、便后洗手、睡前刷牙、饭前洗手的比率均高于分散授课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集中单独授课组学生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均好于分散授课组。结论 长沙市小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还存在问题,在现阶段,学校健康教育应该以集中单独授课的教学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