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富阳市农药中毒情况,为制定农药中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富阳市2002-2005年报告的农药中毒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年来全市共发生农药中毒540例,死亡42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47例,男性多于女性,无死亡病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493例,女性多于男性,死亡42例,死亡率为8.52%.(2)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患者中,女性高峰年龄较男性前移10年.(3)农药中毒基本分布在农村,占92.59%;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集中在第3季度,占80.85%,非生产性农药中毒集中趋势不明显.(4)引起中毒的农药类别以有机磷农药为最高,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占70.93%和85.71%.结论富阳市农药中毒严重威胁群众的健康,应采取干预措施,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1993~2003年泰安市农村农药中毒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泰安市农药中毒发生的分布特点,提供农药中毒预防依据。[方法]对泰安市1993~2003年上报的农村农药中毒病例报告卡及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农药中毒1437例,死亡101例,以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主(1143例),占中毒总数的79.54%;农药中毒发生的高峰在第三季度;年龄以30~岁组和40~岁组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生产性农药中毒以违反操作规程和忽视个人卫生防护引起者居多,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多因社会及家庭矛盾而引起。[结论]有机磷中毒、非生产性农药中毒较严重。应进一步加强农药的管理以及农药中毒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成都市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现状,为降低农药中毒发生率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网络平台,选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职业卫生子系统中成都市2010-2012年农药中毒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成都市累计上报农药中毒总数4 134例,年均发病率为9.81/10万,死亡321例,病死率7.76%;农药中毒中,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占中毒比例的94.29%。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农药中毒平均年龄39.56岁,中青年发病率较高。农药中毒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远郊、近郊、城市建成区。杀虫剂、除草剂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毒物,分别占总中毒例数的49.31%和36.08%。百草枯病死率最高(15.2%)。结论成都市农药中毒情况值得关注,特别是郊县农村、女性、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情况严重,应积极采取并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杭州市急性农药中毒情况,以拟定有效管理措施,控制与降低农药中毒的发生。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网络平台,选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职业卫生子系统中杭州市2007-2008年农药中毒报告卡,并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7-2008年杭州市累计上报农药中毒总数1 742例,死亡144例,病死率8.3%;农药中毒中,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占中毒比例的85.4%。②生产性农药中毒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女性高于男性。③杀虫剂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毒物,占总中毒例数的83.8%,其中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主。④中毒地区以郊县农村为主,占中毒病例总数的92.4%。⑤生产性农药中毒季节性明显,以第三季度最高,占69.7%。结论:杭州市郊县农村农药中毒情况严重,应积极采取并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萧山地区1996-2005年农药中毒状况,为制订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5年萧山区各医院上报的1 958例农药中毒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各医院确认上报的生产性农药中毒138例,无死亡病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 820例,死亡183例。中毒农药以有机磷居首,占80.39%。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中死亡人数女性显著高于男性(χ2=9.92,P<0.01);年龄分布,男性以30~40岁年龄段最多,占46.79%;女性以21~40岁年龄段最多,占65.52%。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方式以服毒自杀为主,占87.58%;自杀原因属于家庭纠纷占87.93%。结论服毒自杀已构成对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威胁,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杭州市西湖区农药中毒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05—2013年杭州市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西湖区农药中毒卡,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3年杭州市西湖区共发生农药中毒139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24例,占17.3%,无死亡病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15例,占82.7%,死亡10例,病死率为8.7%。生产性农药中毒以45~55岁年龄组居多,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35~45岁年龄组居多。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为主(15例,占62.5%),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70例,占60.9%)。农药中毒季节性比较明显,主要发生在第3季度。致使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及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农药均以有机磷类为主,分别占58.3%和61.9%。生产性农药中毒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均以农村地区为主。[结论]杭州市西湖区农药中毒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为主,引起中毒的农药以有机磷类为主,必须加强农药相关知识的普及宣教,加强监管,有效防控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铜陵市432例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铜陵市农药中毒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农药中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铜陵市农药中毒监测系统报告的432例农药中毒病例和主动监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7年监测农药中毒病例432例,死亡11例,病死率2.55%;生产性中毒病例多于非生产性中毒,生产性中毒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非生产性中毒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病例年龄集中在25-65岁,以有机磷农药为主;农药中毒主要集中在7-9月份,病例多发地为县域区。结论:预防农药中毒,应采取多部门协作的干预措施,提高农药中毒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衢州市农药中毒状况,为农药中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将2006—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农药中毒数据导入Excel进行汇总分析,并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衢州市2006—2013年共上报农药中毒2 932例。其中生产性中毒672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0.74%,男性(75.45%)多于女性(24.55%),45~55岁年龄组报告最多,占26.49%;非生产性中毒2 260例,病死率为6.28%,女性(87.34%)多于男性(68.88%)(P0.01),35~45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占21.99%。杀虫剂(78.55%)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品种;第三季度农药中毒报告人数最多。结论衢州市2006—2013年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生率较高,需加强对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农药中毒情况,以拟定有效管理措施,控制与降低急性农药中毒的发生。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网络平台,选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职业卫生子系统中杭州市14个区、县(市)2007年-2009年农药中毒报告卡,并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7年-2009年杭州市累计上报农药中毒总数2551例,死亡204例,病死率7.99%,其中非生产性农药中毒2227例,占中毒比例87.29%。②生产性农药中毒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例1∶0.38;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性比例1∶1.33。③杀虫剂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毒物,中毒例数为2127例,占总中毒例数的83.38%,其中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主。④中毒地区以郊县农村为主,中毒2355例,占总数的92.32%。⑤生产性农药中毒季节性明显,以三季度最高,占35.20%。结论:杭州市郊县农村农药中毒情况严重,应积极采取并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农药中毒事故发生规律和发病特点及危害程度,以切实做好农村农药中毒防治工作。方法 对绍兴市1996-2003年各乡镇卫生院上报的农药中毒报告卡和个案调查表按中毒病例的中毒年份、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中毒品种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绍兴市8年累计报告急性农药中毒1 850例,死亡172例,病死率为9.30%。其中,生产性中毒299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0.67%;非生产性中毒1 551例,死亡170例,病死率为10.96%。患者年龄以30岁-组最多,为466例(25.19%)。中毒病例的男女之比为1:1.11。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多见;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女性多见。生产性中毒发病季节集中在7-9月份;非生产性中毒全年均有发生。中毒农药品种以有机磷杀虫剂最多(1 379例,占74.54%)。结论 自服、误用各类农药引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是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患者又以女性青年多见。夏秋季节是农药中毒发生的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州市农药中毒的危害与现况,为农药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将湖州市2006—2012年农药中毒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州市2006—2012年共发生农药中毒4 218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1 004例,占23.80%,男性占76.10%,女性占23.90%;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占67.43%;发生年龄在35-55岁者占40.93%;死亡6例,病死率0.60%。非生产性农药中毒3 214例,占76.20%,女性占55.76%,男性占44.24%;发生年龄〈4岁者占64.91%;死亡176例,病死率5.48%。农药中毒以杀虫剂和除草剂为主,分别占80.18%和9.86%。结论湖州市近几年农药中毒发生仍较多,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仍是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陶浩 《职业与健康》2012,28(16):2017-2018
目的分析天长市2011年发生的81例急性农药中毒情况,探讨该市急性农药中毒发生的规律和预防控制策略。方法以Excel统计处理天长市级医疗机构和建制镇医疗机构报告的《农药中毒报告卡》,分析不同类别的急性农药中毒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各季度发生的病例构成情况。结果 2011年天长市累计报告农药中毒81例,死亡3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16例,无死亡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以8和9月份多发。非生产性农药中毒65例,死亡3例;女性多于男性;全年均有发生。结论天长市的农药中毒情况很严重,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有关部门应做好农药销售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昌市2006年6月—2011年6月农药中毒状况。方法收集该市2006年6月—2011年6月的农药中毒网络报告的病例资料,利用SPSS 13.0软件分析农药中毒的分布状况。结果该市农药中毒总例数为1 911例,死亡44例,病死率为2.30%,非生产性中毒1 280例(67.0%)。生产性中毒男性多于女性,非生产性中毒女性多于男性。第3季度为生产性中毒的高发季节。中毒类型以有机磷农药为主。结论该市农药中毒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  相似文献   

14.
收集无锡市2008年度的农药中毒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2008年共上报251例农药中毒,病死率为10.36%。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占86.45%,非生产性自服166例。中毒者的平均年龄为44岁。在非生产性中毒中,女性高于男性。中毒农药品种以杀虫剂为主,占80.88%。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台州市三门县农药中毒病例特征,为防治农药中毒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农药中毒网络直报系统导出2014—2018年三门县农药中毒病例资料,收集医院上报的农药中毒报告卡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农药中毒的基本情况、人群分布、季节分布和农药类型分布。结果 2014—2018年三门县报告农药中毒378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2.12%。农药中毒以非生产性中毒为主,336例占88.89%。男性中毒210例,占55.56%,死亡3例,病死率为1.43%;女性中毒168例,占44.44%,死亡5例,病死率为2.98%。农药中毒病例以31~80岁为主,285例占75.40%。农药中毒病例报告5月最多,12月最少。中毒农药类型以杀虫剂为主,234例占61.90%,其中有机磷类130例,占杀虫剂的55.56%。8例死亡病例均为非生产性中毒。结论三门县农药中毒病死率为2.12%,中毒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农药中毒多发于5月,非生产性中毒是发生农药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农药中毒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农药中毒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平台,对内蒙古自治区2006—2015年农药中毒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2006—2015年各年度报告农药中毒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共报告农药中毒1 201例,死亡91例,病死率为7.91%。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 088例,占90.59%)为主要的农药中毒类型。113例生产性中毒病例死亡4例,1 088例生产性中毒病例死亡91例。生产性中毒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女性=1.17:1),非生产性中毒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男性:女性=0.92:1)。中毒的平均年龄为42.65岁,25~54岁年龄段中毒最多(784例,占65.35%)。农药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第二、三季度发生率较高(774例,占64.45%);生产性农药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集中性,有59.29%集中于第三季度;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第二、三季度最多,占61.76%。杀虫剂(956例,占79.60%)为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毒物,其中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87.87%)为主。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农药中毒主要以非生产性中毒为主,引起中毒的农药种类以杀虫剂为主。相关部门应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并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收集并分析2007—2017年蚌埠市农药中毒数据,全市共报告农药中毒13135例,死亡210例,病死率1. 60%;生产性中毒以男性为主,高发年龄35~55岁,7~9月份病例最多;非生产性中毒以女性为主,高发年龄25~45岁,4~6月份病例最多;地区分布以五河县最高;农药中毒的类别以杀虫剂为主;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武汉市农药中毒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2007—2013年农药中毒上报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武汉市共上报农药中毒3 906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1 556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0.13%;非生产性农药中毒2 350例,死亡144例,病死率为6.13%。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率基本呈下降趋势,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则基本趋于稳定,但二者均主要集中于第3季度。引起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均主要是杀虫剂,分别占64.1%和69.8%。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为主,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则以女性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多见于40~59岁年龄段,占62.4%;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无明显高发年龄段。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高发地区均为黄陂区和蔡甸区。生产性农药中毒首诊后治愈和好转的占95%,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仅占69.1%。结论武汉市农药中毒以远城区为主,且需加强对女性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了解盱眙县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农药中毒的防治、安全防护措施的制订及施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4年盱眙县《农药中毒报告卡》中农药中毒病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4年盱眙县共报告各类农药中毒552例,涉及7大类农药。生产性中毒108例,占中毒总病例数的19.57%,男性多于女性;非生产性农药中毒444例,占中毒总病例数的80.43%,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病例平均年龄(43.95±10.89)岁,主要集中在35~55岁年龄段。生产性农药中毒在第三季度高发,占全年生产性农药中毒的60.19%。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集中在观音寺镇、马坝镇、淮河镇和维桥乡,4个乡镇病例占全部病例的51.85%,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较为分散。农药中毒的主要类别是杀虫剂(79.89%),其次是除草剂(8.88%)和杀鼠剂(6.34%),杀虫剂中以有机磷为主,共327例,占总病例的59.24%,其中前三顺位的农药是氧乐果(16.67%)、甲胺磷(12.14%)和敌敌畏(11.05%)。农药中毒病死率最高的前3类农药分别是混合制剂(16.67%)、生物化学农药(16.67%)和除草剂(8.16%)。结论 农药中毒严重威胁着盱眙县公众的健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应该引起重视,有机磷类杀虫剂是主要中毒农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青浦区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现状,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18年青浦区农药中毒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收集2006-2018年青浦区农药中毒病例884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85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799例,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比例为1:9.4。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男性占多,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女性占多;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为中年人(41~65岁),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为青年人(18~40岁)。两组农药中毒病例性别、年龄分布不同(P < 0.01)。两组农药中毒季节分布不同(P < 0.01),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占74.1%),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分布较为平均。杀虫剂是引起急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农药,占77.8%,杀虫剂中毒病死率也最高(P>0.05)。
结论 两类农药中毒病例的性别和年龄分布不同,应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提高夏季农药喷洒技术与个体防护意识、加强农药管理;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是引起该区急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也应加强对农村人群社会心理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