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2008年我院住院病人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我院1999--2008年住院死亡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我院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及其变化趋势,为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999--2008年住院死亡病人的病案资料并按ICD-10分类,用Excel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病人病死率为2.83%,男性死亡病人明显多于女性;各年龄段死亡病例(除〈1岁组)有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一直是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结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是我院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我们应加强疾病防治,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提高人群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1921例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通过对我院1921例住院死亡病人的统计分析,旨在探讨我院住院死亡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将我院2003—2006年期间住院死亡病人的病案资料,用Excel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死亡病人多于女性;65岁以上的年龄段死亡病人数最多;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我院住院死亡病人的死亡原因主要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院2009-2013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参考资料和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3年住院死亡病人的病案资料,运用医学统计方法对其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死亡病人明显多于女性,死亡病人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主要死因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等。结论加强疾病预防与宣传教育,重视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规范治疗,以降低住院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2000~2006年1860例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冬梅 《现代医院》2007,7(8):137-138
目的探讨我院2000~2006年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我院近7年1860例住院死亡病案,对其病死率、死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7年间病死率为1.1%,死因前3位分别是:损伤及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占总死亡人数的80.1%。结论加强死因前三位疾病的防治,可降低死亡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1993-2002年某院住院病人死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目的探讨我院1458例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我院1993-2002年住院死亡病案1458份,对其病死率、死因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因构成的前五位分别是: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消化系统疾病,占75.4%.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1994~2006年某院住院病人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坤 《现代医院》2008,8(12):154-155
目的了解当地住院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方法收集我院1994~2006年住院死亡病人病案首页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结果前5位死因是: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起源于围产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1714例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0~2004年住院死亡病案1714份,对其病死率、死因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因构成的前5位分别是: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占82·79%。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2003-2008年我院住院死亡病例死因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院2003—2008年住院病人中死亡病例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死亡原因以及其发展趋势。方法应用广东省医院统计病案管理系统收集我院2003—2008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的病案首页,共计531例,运用S~S13.0对其进行多方位统计分析。结果男性病死率为1.22%,显著高于女性(x^2=157.533,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病死率为3.12%,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x^2=89.328,P〈0.01);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应加强死因顺位中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程瑜 《中国医院统计》2011,18(4):378-380
目的 揭示我院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找出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病种,为我院调整医疗工作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对2003-2010年住院病案首页信息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医院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9∶1.结论导致我院病人死亡的主要疾病是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脑外伤、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肝硬化.  相似文献   

10.
1218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人死亡病例分析,了解影响本地区人群死亡疾病及动态变化,掌握人群健康状况。方法对某综合型医院1998—2007年10年住院病人中1218例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1218例死亡病例中主要死因排序为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等。男性病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除5岁以下组,随着年龄增加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应加强死因顺位前几位疾病及老年人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璞 《中国医院统计》2020,(2):136-138,141
目的了解2015—2018年某医院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病人人均费用的变化,以加强疾病的防治,降低住院病人病死率。方法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对某院近4年的住院病案首页进行疾病分类,对住院病人的前10位死因进行顺位,分析前10位死亡病人人均费用的变化。结果近4年中收治病人数增加3.64%,病死率上升0.09个百分点,住院死亡病人人均费用增加11.78%;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死亡人数,60岁以上年龄组病人死亡人数最多。死因顺位中,循环系统疾病居第1位,恶性肿瘤疾病居第2位,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依次排在第3和第4位。结论加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防治,降低住院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现将我院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10年内急诊入院24小时内死亡病例684例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收集我院病案管理室的《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表》、《医院工作报表》及《各科死亡病例登记表》等有关资料。 1.2 方法:凡在入院后24小时内死亡的病例全部统计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急诊入院24小时内的病死率:10年内,我院共出院95959例患者,其中死亡者2170例,总病死率为2.26%;在2170例死亡病例中,入院后24小时内急诊死亡者684例,占总死亡患者的31.5%,占总出院患者的0.71%。 2.2 各科急诊入院24小时内的病死率:病死率最高的是儿科(1.24%),其次是内科(1.15%),见表1。 3 讨论 3.1 我院10年住院患者中,急诊死亡患者684例,占总死亡患者的31.50%,提示建立和完善急诊医学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182例外科急诊死亡患者中,外伤性疾病114例,占62.6%,在114例外伤性疾病中,脑外伤87例(76.3%)。建立创伤专科,提高创伤外科医生的急救水平,是降低外科急诊病死率和外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我院1996—2005年死亡病人病案首页数据库资料,计1168例,按ICD-10分类,用构成比法进行死因分析。结果前后5年死因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前5位主要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意外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院8年来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探讨其变化规律,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检索2003-2010年住院死亡病案共1802例,从病死率、死亡性别、季节分布、年龄分布、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死亡男女性别比1.69:1;死亡人数以第二季度最低,然后逐渐上升至第二年春季;死亡高发年龄段为40~80岁以上;前5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应重点加强死亡前5位疾病的防治、诊断,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2001-2006年住院病人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对我院2001—2006年854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方法用我院住院疾病分类报表及死亡登记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原则进行疾病及死亡原因分类统计。结果854例死亡患者,总体病死率为1.40%,男性病死率为1.78%,女性病死率1.00%,性别比1.81∶1;死因前3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总死亡人数的74.3%。结论我院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反映我院收治病人中急危重病人逐渐增多,也反映了就诊病人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院1980~1995年间住院的1627例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1980~1995年的死亡病例登记及疾病分类卡,逐个审查核对病案。死亡病因选择第一诊断,按ICD—9分类,再根据所需项目编制频数表进行统计分析,重点显示住院病人的主要死因、病死率、死亡年龄及性别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对急诊入院老年死亡病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 87例急诊入院老年死亡病例的统计分析 ,旨在为老年医学研究和临床诊疗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资料取自我院 1995年 10月至 1998年 9月急诊收住的 10 39份老年患者住院病案 ,其中死亡病案 87份。2 方法 :疾病分类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疾病诊断(包括死因诊断 )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 9”进行编码。数据分析用卡方检验。结果与分析1 老年患者不同入院方式病死率的比较见表 1。表 1 老年患者不同入院方式病死率的比较死亡人数非死亡人数合 计门诊 2 0 2 62 386440急诊 87 952 1 0 39合计 2 8971 90 7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医院病案管理系统对医院2013-2015年住院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医院三年总计死亡病例462例,住院患者死亡率为1.17%,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按年龄段划分死亡率从50岁开始上升,80—8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因顺位中前五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其中死于前三种疾病的病例占全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78.3%。结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是该院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对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2—2006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2002—2006年住院死亡病例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我院病案室收集整理的2002—2006年5年间住院病人中的死亡病案,共计693例,对死因构成、死亡性别、年龄分布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死亡构成的前5位分别是: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起源于围产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高发年龄为40~49岁,死亡男女比例为:1∶0.45。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可降低住院死亡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3720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对住院死亡病人死因进行统计分析,帮助了解住院病人死因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为医院医疗质量及宏观管理提供依据,对我院1985年~1997年有病案记载出院病人死亡3720例作了统计分析。 1 资料来源 1.1 以历年住院死亡病人登记本为依据,必要时抽取死亡病案对照。 1.2 住院死亡病例一律以《国际疾病分类》ICD-9为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1.3 死亡病人不包括本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人数,但新生儿因病转儿科病区治疗后死亡者列入本组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