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回医脑经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半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1次/d;银杏叶提取物片40 mg,3次/d)+中医体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基础药物口服(同对照组)+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bFGF水平。结果: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较前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均较1个疗程时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血清bFGF水平: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较1个疗程时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跟传统体针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的优点,且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血管痉挛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失眠症患者,半随机法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口服养血清脑颗粒的基础上,予以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TCD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血管痉挛性失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四海之输配合常规取穴对于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接受孙国杰主编(针灸学);教材提供的上身不遂穴位处方和随经筋屈曲拘挛部位配穴为主组成的处方针刺;治疗组均接受以四海之输为主穴,同时配以对照组穴位组成的处方针刺.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针刺6天后,休息1天,7天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4个疗程治疗后结果如下: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总体有效2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总体有效25例;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好(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类诊断标准评分均降低(P均<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的幅度大(P<0.01).③两组患者上、下肢的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1),两组上肢改善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然而治疗组下肢改善情况比对照组的好(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升高(P均<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的幅度大(P<0.05).结论:四海之输配合常规取穴对于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常规取穴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隋文乐  李爱萍 《新中医》2014,46(7):40-4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恢复期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观察组88.33%,对照组6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2疗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第2疗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2组患者治疗第1、2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5.
关玉杰  庞青民  王承惠 《新中医》2022,54(23):159-16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12 例中风后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 例。2 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语言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30 d。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检测量表(ABC) 评估患者语言功能变化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 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素(ET)水平;评价2 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69.64%(P<0.05)。治疗后,2 组自发言语、复述、理解、命名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血沉方程K 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CGRP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ET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血清CGRP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可以提高中风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助于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回回药方》失答剌知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的干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试验期间采用相同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失答刺知丸,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口服银杏叶提取物片,2组均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对2组患者临床症状、回医(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40.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②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2组病候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O.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比较,P〉0.05;2组组内治疗后14天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28天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O.01),对照组治疗后28天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O.05),2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对比。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血清IL-6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对比,P〉O.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失答刺知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蒙医脑一白脉调控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萨病(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多中心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入选的197例萨病(中风)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蒙医脑一白脉调控针刺结合康复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1-3个疗程,观察白脉(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蒙医症状改善,躯体能力评定(Fusl-Meyer)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的改善情况等,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白脉(神经)功能缺损、蒙医症状改善、躯体能力(Vugl-Meyer)、FIM评分入选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结束时,两组较入选时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萨病(中风)恢复期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分别采用石学敏中风单元疗法中常用的通腑开窍法针刺进行治疗。结果:第一疗程后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难度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第二疗程后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治疗第一及第二疗程后便秘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腑开窍法针刺治疗伴便秘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改善通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刘万霞  赵云霞  魏霞 《新中医》2024,56(5):21-25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老年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老年中 风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 例。2 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 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 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 能、肢体运动功能、颅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 73.33%(P<0.05)。治疗后,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 低于对照组(P<0.05),2 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 评分均升 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颅内基底动脉(VBA)、大脑前动脉(ACA)、 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 血流速度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 疗后,2 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 照组(P<0.05),2 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 (IL-10) 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中风患者采取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 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有积极改善效果,并能提高患者颅内血流速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脑欣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属中医气滞血瘀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符合西医诊断的急性脑梗死及中医辨证气滞血瘀证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口服血脑欣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20mg,每日3次。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NDS(6.73分)明显较对照组(10.00分)降低(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21%,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脑欣胶囊通过调节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山 《新中医》2011,(5):17-18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加减对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共服用28天。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纽入院时与第14天、第28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第28天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第14天后疗效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第28天疗效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小续命汤加减对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毛萍  王长德 《新中医》2023,55(20):57-62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气虚痰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 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气虚痰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14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 组 各57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基础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痰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疗程 为21 d。比较治疗前后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分、 中医临床证候评分、血清铁蛋白(SF) 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 77.36%,明显高于对照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 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中医临床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中医临 床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血清SF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SF 水 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 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未见 明显异常。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能改善气虚痰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临床证候,降低患者SF 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为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同时配合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头穴丛刺为主针刺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经秩和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 指数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丛刺为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仅能够改善其运动功能,还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患者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 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AIS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葛酮组、针刺组、联合组,每组25 例。对照 组给予一般治疗和专科治疗,葛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酮通络胶囊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 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4 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4 组治疗前后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指标[S-100B 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及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 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4 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 前降低(P<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NIHSS 评分均低 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治疗后,4 组血清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血清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 S-100B 蛋白、NSE、GFAP 水平均低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治疗后,4 组血清SOD、GSH-Px 水平均 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葛酮组、针刺组及联合组 血清SOD、GSH-Px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 组血清SOD、GSH-Px 水平均高于葛酮组及针刺组(P<0.05),血清MDA、8-OHDG 水平均低于葛酮组及针刺 组(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AIS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陈徐彬  严平  毛平安 《新中医》2024,56(8):75-7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中风 恢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甲钴胺片等西药 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美 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评定量表(FMA) 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 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 ]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 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 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的 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下肢的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 血清IL-1β、IL-6、TNF-ɑ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 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全经针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全经针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地分成两组(全经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常规针刺法和全经针刺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全经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经针刺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7.
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联合药物治疗。按要求治疗两个疗程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观察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体针联合药物组临床疗效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体针联合药物组相比,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更明显(P〈0.01)。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体针联合药物及头、体针联合药物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也证明了应用针刺手段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过程中头、体针联合应用的效果好于单纯体针疗法。  相似文献   

18.
胡沙欧  王明  宋丽静 《新中医》2023,55(12):121-12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养阴熄风通络汤治疗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 例老 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 例和对照组42 例。对照组给予降压、降 脂、调节血糖、抗血小板及平衡电解质等基础治疗,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开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上加用针刺及养阴熄风通络汤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 损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颅内血运[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6.19%,2 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咽干口燥等 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2 组CSS、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MMSE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 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 组Vs、Vm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RI 水平均较 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 组血清 hs-CRP、NSE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NSE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针刺联合中药养阴熄风通络汤治疗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神经功能、认知 功能和脑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阳复元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家医院入选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2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5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温阳复元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治疗28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组完成研究109例,对照组完成研究106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为7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复元方可以明显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研究针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市中医院针灸病房血管性痴呆患者21例,采用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与治疗14、28天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 针刺治疗后BI指数量表评分有所增加,CSS量表评分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