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开封市儿童医院行PICC置管化疗的白血病患儿9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伸护理服务。统计对比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置管后并发症(意外拔管、感染、静脉炎、堵管)发生率、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健康基础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PICC置管化疗的白血病患儿,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患儿舒适护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静 《安徽医学》2010,31(7):841-842
目的探讨白血病儿童化疗期间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对99例确诊白血病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在化疗前,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率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5.9%,对照组家长满意度为90%。结论通过对白血病儿童实施舒适护理,可以减少院内感染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理解和认可,也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谭萍  尤久红  杨丽琼 《中外医疗》2014,(13):171-172
目的探讨询证护理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1月间在该院胃肠肿瘤外科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行循证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普通常规护理,考察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在接受护理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均为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0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8.70%);而询证护理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和心理问题,改善护患关系,对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消化道溃疡性出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消化道溃疡性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65%(2/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在消化道溃疡性出血患儿中,可有效增加家长对疾病的健康认知,提升患儿的康复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在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12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检查过程中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69%)低于对照组(1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过程中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5.31%)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实施专项护理小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稳定患儿检查过程中的呼吸和心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肺癌化疗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住院进行化疗的12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化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住院时间也与观察组有显著差别,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化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以及较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故循证护理模式适合于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科疾病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个性化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32%)虽略高于对照组(87.10%),但两组对比结果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仅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22.58%;研究组患儿护理后心理负面情绪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眼科疾病患儿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临床护理,可显著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胆囊炎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胆嚢炎患者,随机按就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负性情绪、满意度、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实施围术期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均较之前显著降低,研究组负性情绪改善效果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胆囊炎手术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后可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保障治疗效果,使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洁 《当代医学》2016,(17):105-106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在急性呼吸道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8例急性呼吸道危重病症患者,按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细节护理模式。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SAS、SD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下降,研究组SDS评分(46.25±8.34)、SAS评分(10.36±2.17)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高达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道危重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缓解其负面情绪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工作,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结果研究组的存活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651,P0.05);研究组的死亡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7651,P0.05);研究组的SaO2为(96.50±3.35)%,PaO2为(9.10±3.35)k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7912,2.1700,P0.05);研究组的PaCO2为(6.55±0.75)kPa,明显低于对照组(t=4.8971,P0.05);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为(43.15±3.00)mm Hg,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t=1.0653,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0051,P0.05);研究组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606,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可以取得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行LC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手术室护理用于手术室急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手术的急诊患者9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手术室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循证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两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手术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以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制定一套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12% vs 81.3%,P<0.05)。观察组化疗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癌症化疗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均得到生理、心理方面的满足感和安全感,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妊娠期妇女阴道镜检查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阴道镜检查的妊娠期妇女82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妇女行阴道镜检查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周庆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65-4666
目的:研究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取的97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进行对照性研究,其中研究组49例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块消失时间、子宫切除率、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3.9%,对照组为77.1%,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为4.1%,对照组为16.7%,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血HCG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对照组为6.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可以尽量避免子宫切除,缩短包块消失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舒适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红英  张小燕 《中外医疗》2009,28(32):144-14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以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制定一套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12%vs81.3%,P〈0.05)。观察组化疗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癌症化疗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均得到生理、心理方面的满足感和安全感,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预防儿科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出现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行静脉导管穿刺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2.5%(29/40),100.0%(40/40);研究组患儿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2.5%(29/40),100.0%(40/40);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用于儿科可有效降低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风险,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妇科化疗患者输液治疗辅以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妇科输液化疗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舒适护理,分析两组症状评分、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妇科化疗患者输液治疗有利于加强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实施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识的掌握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6.1±0.3)d明显短于对照组(13.4±0.4)d,观察组健康知识把握程度、护理技术知晓率、相关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6%、97.2%、9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87.2%、90.2%。观察组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烦躁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0%、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13.3%、1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路径应用于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中,不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患者长期卧床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6例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压疮的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护理前后Braden评分及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2.15%)明显低于对照组(12.90%),护理满意度(97.85%)明显高于对照组(87.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活动能力、移动能力、潮湿度、感知能力、营养情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总的健康状况、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能明显降低老年痴呆患者长期卧床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