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及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EH)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于笔者医院确诊的96例早期EC和EH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口服孕激素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经期持续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对于有生育要求的51例患者,分析服药后患者妊娠率、生育率、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疾病复发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口服孕激素能够明显延长月经周期(29.1±2.1 vs 23.4±4.9d)、缩短经期持续时间(7.2±2.3 vs 15.7±4.1d)、减少子宫内膜厚度(17.2±1.9 vs 23.7±3.2mm)(P<0.05);口服孕激素治疗后1、2、3个月患者血浆血红蛋白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提高(100.4±16.1、115.8±18.4、129.3±21.2 vs 83.2±14.9g/L)(P<0.05);51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后妊娠率为54.90%,生育率为39.22%;服药后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毒性不良反应,复发率为11.5%。 结论 治疗早期子宫内膜腺癌或子宫内膜增生,口服孕激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纠正患者贫血状态,同时能够保持部分患者的生育能力,但其仍然存在一定的毒性不良反应及复发性,临床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病变,为子宫内膜癌的前体。异常阴道出血为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主要症状。基于子宫内膜结构复杂性和细胞异型性的不同程度分为四种类型。在多种治疗方案中孕激素治疗应用最为广泛,且治疗效果明确。针对个体状况的不同,孕激素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同。在应用孕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可发生相应的细胞学和组织学的改变。在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情进展和子宫内膜对孕激素治疗的反应中,多种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妇女52例月经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珊梅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0,14(4):407-408
近年来 ,不孕妇女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升高( 1) ,已引起国内外妇产科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对近 5年内门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月经情况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月经情况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1 临床资料资料与方法 本组 5 2例为 1995~ 1999年间门诊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发性不孕患者 ,年龄 2 5~ 34岁 ,平均2 9.5岁 ,不孕年限 2~ 8年 ,平均 5年。对照组 6 0例系同期确诊为非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门诊患者 ,平均年龄 30岁 ,平均不孕年限 5年 ,其中有慢性盆腔炎、排卵异常、男方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所有患者就诊后均… 相似文献
4.
朱小文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3):306-306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目前治疗该病的新药颇多 ,但价格较贵 ,有一定的副反应。我院 1990~ 1993年应用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4 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9例均为已婚妇女 ,年龄 2 9~ 5 1岁 ,平均35 .8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 30例 ,痛经 38例 ,性交痛 38例 ,盆腔结节 4 9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甲地孕酮递增疗法 ,即甲地孕酮 4mg ,每日 2次 ,服用 7d ;甲地孕酮 4mg ,每日 3次 ,服用 7d ;无反应再用甲地孕酮 8~ 10mg ,每日 2次 ,持续 3个月~ 1年。遇突破性出血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体会。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来使用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128例子宫内膜息肉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全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恢复良好;无大出血和子宫穿孔等手术并发症,随访1~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使用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确诊率高、易操作、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40例大量服用孕激素治疗功血引起的子宫内膜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盲目大量持续应用孕激素治疗功血,加重出血或导致闭经,通过40例孕激素治疗功血引起的子宫内膜药源性改变,给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激素治疗功血、严格掌握适应证提供依据。方法:40例门诊诊断性刮取子宫内膜活检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结果:40例临床治疗功血病例子宫内膜出现蜕膜样改变,以至分泌衰竭的药源性改变。结论:大量持续应用孕激素可导致子宫内膜药源性改变,临床功血症状加重或闭经,合理应用激素对于功血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异位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与局部孕激素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对生理状态的孕激素水平反应不良是否由局部孕激素受体亚型分布及数量改变或功能缺陷所致.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EMS患者的卵巢异位子宫内膜(卵巢EMS组)和在位内膜(在位内膜组)及35例其他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的孕激素受体PR(A B)、孕激素受体亚型A、B(PRA、PRB)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1)对照组和在位内膜组的PR表达在增生期增强,并随分泌期逐渐减弱;PRA占优势,PRB/PRA比值在整个月经周期保持相对恒定.(2)卵巢EMS组PRA、PRB、PR(A B)表达绝对低于对照组(P<0.01),无周期性变化.异位内膜腺上皮PRA表达呈绝对降低,而间质中PRB表达相对增高,PRA不占优势,PRB/PR(A B)显著增高(P<0.01).结论 异位子宫内膜存在局部孕激素受体亚型数量和比值改变,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孕激素抵抗现象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无排卵型功血患者有较高的子宫内膜增生发病风险。由于没有排卵,患者体内缺乏孕激素,无孕激素对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是子宫内膜增生的重要发病因素。临床对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多采用孕激素,但是在子宫内膜复杂增生的治疗中,孕激素的用法不尽相同:有人采用后半周期口服孕激素,有人采用全周期口服孕激素,有人采用连续口服孕激素。本文对三种方法口服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复杂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比较,旨在找出一种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分析采用小剂量孕激素治疗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60例,对其采取术后孕激素的药物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且经子宫内膜组织检查为分泌期内膜的有52例(86.67%),有8例经治疗后没有改善(13.33%);且月经周期明显变规律及经期时间缩短,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且治疗前后具有差异(P <0.05);而转变为增殖期子宫内膜的5例,转变为分泌期子宫内膜的52例,仍为单纯性子宫内膜的3例,转化率为95.00%(57/60);且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对于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采取小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的预防。方法:对182例子宫内膜息肉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选择其中的92例加用孕激素治疗作为观察组,另9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观察组术后半年复发率为1.6%,对照组为1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加用孕激素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疗效,并随访患者生育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孕激素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孕激素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病理确诊,治疗后每3~6个月诊刮以评价疗效,对有生育要求者随访其生育情况.结果 治疗后78例缓解,15例有效,3例无效,4例复发.其中60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经孕激素治疗及辅助生育治疗后,40例成功受孕.结论 对于要求保留子宫功能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年轻患者,孕激素治疗是一种治疗选择,辅助生育措施的介入可以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孕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方法采集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对照组)的子宫内膜为在位内膜,并种植于裸鼠腹腔为内异症组和对照组的异位内膜。采用Western印迹杂交方法检测PRA与PRB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内异症组和对照组的在位和异位内膜PRA蛋白均呈阳性表达;内异症组的在位和异位内膜PRB蛋白呈阴性表达,而对照组在位和异位内膜PRB蛋白呈阳性表达。对照组与内异症组的在位和异位内膜的PRA蛋白相对表达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B蛋白相对表达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PRB的阴性表达可能与内异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和手术完全一次性去除子宫内膜息肉,根据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病理类型不同,决定术后是否配合孕激素治疗。结果:16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95例子宫内膜息肉,30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单纯型增生,42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复杂型增生。89例子宫内膜息肉和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单纯型增生患者,术后给予配合孕激素类药物周期性治疗3个月~6个月(安宫黄体酮片6mg1次/d口服),经随访观察(12例失访),84例无复发;有5例因未按正规方案口服孕激素治疗,术后6个月~14个月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予宫腔镜复查,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42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复杂型增生患者,术后未给予任何药物治疗,36例随访观察(6例失访),无复发病例。因不孕症行宫腔镜检查的29例患者中,输卵管开口附近息肉者21例,术后成功妊娠23例。结论: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盲目辅助孕激素类药物治疗没有必要;宫腔镜手术去除内膜息肉可以明显提高内膜息肉导致不孕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5mm)患者的病理分类及临床处理。方法 选取经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共349例,其中无出血者227例(无出血组),出血者122例(出血组),分别对两组行内膜病理学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无出血组以子宫内膜息肉占首位,为63%(143/227),其次为子宫黏膜下肌瘤5.72%(13/227),符合绝经期正常表现的占23.79%(54/227),不典型增生占2.2%(5/227),子宫内膜癌占4.84%(11/227)。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占26.22%(32/122),符合绝经期正常表现的占33.6%(41/122),子宫内膜癌占31.97%(39/122),癌肉瘤占3.2%(4/122)。结论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流血的患者应警惕并及时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子宫内膜性质。绝经后阴道出血不伴内膜增厚的患者,临床处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transcervica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联合高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0月28例因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行TCRE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及子宫内膜转归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6例患者均一次手术顺利,2例患者因术中怀疑内膜癌变,病理确诊为重度非典型增生后3个月行TCRE,28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月经及贫血均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2.86%。术后1年1例患者因工作调动失访,术后2年1例患者因车祸死亡。术后6月28例患者好转率为100%(28/28);术后1年好转率为85.71%(25/28),复发率为14.29%(3/28),癌变率为0;术后2年好转率为80.76%(21/26),复发率为19.23%(5/26),癌变率为0;术后3年好转率为85%(17/20),复发率为10%(2/20),癌变率为5%(1/20);术后4年好转率为72.22%(13/18),复发率为16.67%(3/18),癌变率为11.11%(2/18)。结论对有随访条件的患者,TCRE术联合孕激素是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孕激素联合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AEH患者9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联合组48例.对照组给予醋酸甲羟孕酮,观察组先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再给予醋酸甲羟孕酮.观察两组病理疗效、癌变率、受孕率及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92% (35/48)、95.83% (46/48),对照组分别为47.62% (20/42)、71.43% (30/42),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癌变率为2.08%(1/48),对照组癌变率7.14% (3/42),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受孕率为47.92% (23/48),对照组为21.43% (9/42),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治愈35例患者复发2例,对照组治愈20例复发6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宫腔镜、孕激素联合治疗AEH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和受孕率,降低复发率,对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孕激素对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子宫内膜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6月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增生患者76例,于分段诊刮术后第15天及下两次月经周期第15天给予小剂量孕激素治疗10d,共3个周期,观察经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变化。结果:小剂量孕激素治疗后患者月经周期明显规律,经期逐渐缩短,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前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增殖期子宫内膜6例(7.9%),分泌期子宫内膜66例(86.8%),仍为单纯型增生者4例(5.3%),转化率为94.7%(72/76);治疗后多数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3个月的小剂量孕激素可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腺体及间质细胞的ER、PR的表达。方法:对17例原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进行病理组织发育日期评定,对31例异位内膜和17例原位内膜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异位内膜发育落后于原位内膜,ER、PR水平异位内膜低于原位内膜,不腺体还是间质细胞,差异有显性(P<0.01、P<0.05)。结论,异位内膜与原位内地内源性性激素反应的不同步现象与异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低下有关,异位内膜的ER、PR水平低下的可能与异位内膜和原位内膜不同的局部环境,使其在异位内膜中合成存在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