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治疗组黄疸消退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缓解黄疸症状,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病毒唑治疗组(26例)及更昔洛韦治疗组(27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结果显示,病毒唑治疗组和更昔洛韦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毒学结果转归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对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病毒唑治疗组(26例)及更昔洛韦治疗组(27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病毒唑治疗组和更昔洛韦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毒学结果转归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更昔洛韦对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安全性,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79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64.1%、8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与常规对症处理在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的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患儿40例,进行非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8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诱导阶段的治疗剂量为7.5mg/kg,2次/d,连续2周;维持阶段治疗剂量为10mg/kg,1次/d,连续维持2个月);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包括蓝光照射、茵枝黄静脉滴注及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后第2个月末,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及病毒学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各项指标相较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各项指标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用药期间出现1例粒细胞减少,4例血小板升高,1例皮疹,经停药后3~5d均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给予一定剂量的更昔洛韦进行早期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于群  谢燕 《河北医学》2013,(12):1767-1769
目的:观察并分析更昔洛韦(GCV)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根据患儿家长意愿将我院在2004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50例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n=25)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清蛋白、蓝光照射以及茵栀黄退黄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n=25)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GCV,7.5mg·kg-1·次-1,1次12h,静脉滴注,诱导治疗2周,而后采用维持治疗10mg·kg-1·次-1,3d/周,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坚持治疗2—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①临床疗效:在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转阴率等方面,观察组患儿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转归方面: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治愈21例,显效4例,对照组患儿有效9例,无效16例,两组患儿在转归方面的差异显著(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副作用:两组患儿均没有发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伤情况;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了不良反应,经过停用GCV3—10d或者对症处理之后不良反应消失;此外,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GCV)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方面有着优秀的临床疗效,为治疗CMV的首选药物,但是由于GCV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进行必要的副作用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曹惠芬 《中外医疗》2010,29(4):118-118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26例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3例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患眼;对照组13例采用疱疹净滴眼液滴眼,观察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13例治愈7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13例治愈6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61.5%。2组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是目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理想药物之一,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种更昔洛韦给药方式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将EB病毒感染患儿90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扣对照组。2组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若合并细菌感染酌情使用抗生素,使用更昔洛韦控制EB病毒。观察组患儿使用更昔洛韦5m((kg/次),12小时1次: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10mg/kg/d,1天1次:7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儿体温、咽峡扁桃体、淋巴结、肝脾大小等主要临床表现变化,以及EBV—DNA—PCR、血常规、异形淋巴细胞、肝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60例中临床显效25例(41.7%),有效33例(55.0%),无效2例(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60例中显效15例(25.0%),有效25例(41.7%),无效20例(33.3%),总有效率66.9%。更昔洛韦分次给药分次给药效果(96.7%)优于单次给药(66.9%),P〈0.05。成本-效果分析显示观察组产生单位效益费用较对照组少10.3元。结论:更昔洛韦分次给药较单次给药效价比高,是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方法及其成效,了解其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86例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手段)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更昔洛韦),每组人数分别为40例和46例,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据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50%(25/40)、84.78%(39/46),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严重不良反应上,观察组患儿并未发生。结论临床上针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更昔洛韦效果更加显著,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马燕 《黑龙江医学》2014,(8):915-91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05~2013-09间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使用更昔洛韦行静脉滴注,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37例,显效率为74%,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26例,显效率为52%,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更昔洛韦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快速止疼,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高成菊 《吉林医学》2008,29(3):194-195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CMV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32例)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维持量5mg/kg,1次/d,连用14d。丙种球蛋白400mg/kg,1次/d,连用5d。对照组(n=28例)予常规保肝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CMV-DNA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无效率为18.7%。对照组总有效率57%,无效率为43%。结论: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边鹏 《中外医疗》2013,32(26):55-56
目的探讨分析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09年7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全部的儿童患者都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药物治疗,在诱导期给予患者药物更昔洛韦,每天每公斤体重10 mg,分2次服用,口服1次/d,每个疗程为2周;在维持期给予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5 mg进行维持治疗;同时,要另外给予保肝和雾化等常规对症的治疗,对于重症患者另加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如果在维持阶段患者的病情有较大进展,进行再次诱导。结果经过治疗,治愈的患者共23例,占28.75%,明显好转的患者37例,占46.25%,好转的患者共14例,占17.5%,无效的为6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结论临床上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通常以支气管肺炎和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肝功能的损害为主要症状,血液检验中的血清特异性CMV-IgM呈阳性,属于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药物更昔洛韦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巨细胞病(CMV)感染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对照组)和更昔洛韦、胸腺肽联合组(治疗组),对照组给更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维持量5mg/kg,1次/d,连用14d;治疗组给予GCV剂量同前,加胸腺肽5mg静点,1次/d,疗程同前。各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CMV—DNA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无效率为18.7%。对照组总有效率57%,无效率为43%。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钠联合锌剂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6例秋冬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143例和观察组1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钠与锌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显效71例,有效35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74.1%;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显效92例,有效4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4%;治疗有效的患儿平均病程对照组6.52天,观察组4.86天。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钠联合锌剂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在中老年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的带状疱疹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分别用药7天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2%和34.8%,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对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止痛效果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尿荧光定量PCR(FQ-PCR)DNA检测在更昔洛韦(GCV)治疗小婴儿症状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HCMV血清学抗体CMV-IgM阳性或血/尿荧光定量PCR HCMV DNA阳性,确诊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89例,根据患者家长意愿分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予更昔洛韦及对症治疗,对照组41例仅对症治疗,用FQ-PCR方法动态监测患儿尿中的CMV含量,结合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用药1周后尿CMV-DNA滴度均有下降,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治疗组CMV-DNA阴转率57%(39/4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8%(5/41例)(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更昔洛韦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粒细胞或血小板一过性减少。结论短程更昔洛韦治疗小婴儿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安全、有效。尿荧光定量PCR法可作为快速诊断儿童(尤其6月以下患儿)CMV感染的方法,并且为评估病情轻重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CMV感染的诊断、启动治疗及评估疗效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爱萍 《中外医疗》2013,(32):107-108
目的探索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在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该类患者7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泼尼松进行治疗,其余护理方法保持一致,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其具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38%,总显效率为91.89%,对照组上述数据分别为62.16%、81.08%,治疗组优势显著,且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带状疱疹时,可以联合采用更昔洛韦与泼尼松,其效果显著,患者反应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使用病毒唑治疗,观察组30例使用更昔洛韦治疗,以30天为一观察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0.0%,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疾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致精神异常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注射更昔洛韦治疗急性白血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的观察、治疗与护理.结果 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1例患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热,注射更昔洛韦250mg,每天2次,连续用药3天后出现紧张多语,难以入眠,烦躁不安、走动.伴有思维奔逸、妄想,继之出现躁狂、秽语及攻击行为、打人骂人,给予语言劝说无效,接触困难等精神症状,给予应用镇静剂,停用更昔洛韦后精神症状逐步自行缓解.第2例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注射更昔洛韦250mg,每天2次,连续用药4天后出现胸闷、情绪紧张、烦躁、难以入眠、呼之不应、阵发性失语、喊叫、多语、行为异常,给予应用镇静剂,停用更昔洛韦后7天恢复正常.2例均未出现后遗症.结论 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致精神异常,停药后精神异常均可自行缓解,且不留有后遗症.通过2例患者治疗过程出现精神异常的全程观察并采取了积极治疗与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25例(64.10%),显效5例(12.82%),有效4例(10.26%),无效5例(12.82%),总有效率87.18%;观察组:治愈30例(76.92%),显效5例(12.82%),有效2例(5.13%),无效2例(5.13%),总有效率94.87%。两组间疗效进行对比,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