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MRI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焦作市中医院收治的109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均采用X线、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MRI、X线、CT均能检出局部软组织肿胀,MRI检出时间短于X线、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发病3 d内,MRI检查可见骨髓内异常信号影,而X线、CT均未检出。MRI骨膜反应及骨质破坏检出率高于CT、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X线、CT及MRI检查均能为早期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提供参考价值。相对而言,MRI检查效果更明显,临床医生可将MRI检查作为诊断早期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MRI与X线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73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检查与MRI检查,观察X线与MRI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73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中,X线共检出43例,其中15例为骨膜增生与骨密度降低、37例为软组织增厚,诊断准确率为58.9%(43/73);MRI诊断准确率为100%(73/73),其中73例骨髓异常、65例软组织病变,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组织分辨率高,且对水分变化敏感,因此可更有效显示骨髓及软组织病变,利于疾病确诊,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脊柱椎体陈旧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颈、胸、腰椎体陈旧性骨折病例,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共检出16个椎体骨折,X线平片、CT及MRI检出率相同;X线平片明确诊断8例(67%);CT明确诊断10例(83%);MRI明确诊断12例(100%)。结论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中,X线平片可作初检手段,CT对椎体陈旧性骨折定性诊断价值高,MRI可明确诊断。三者结合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对儿童急性骨髓炎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30例急性骨髓炎住院病儿,均行MRI及X线检查,其中16例病儿同时行CT检查,分析其病变过程中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治疗后复查影像学表现。结果 X线检查显示发病7d内仅见软组织肿胀10例,发病7d后软组织肿胀并骨质破坏20例。CT检查显示发病7d内仅见软组织界限不清7例,发病7d后骨髓腔密度减低6例,骨质破坏中断3例。MRI检查均显示软组织抑脂-T2WI高信号,发病3d后骨质抑脂-T2WI高信号28例,骨膜下脓肿9例。结论 MRI检查可早期发现儿童骨髓腔及软组织炎症,但是X线、CT对于发现骨质破坏及骨质修复占据优势,所以X线、CT、MRI在儿童骨髓炎诊断及疗效观察方面各有优势,不能相互代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脊柱椎体陈旧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颈、胸、腰椎体陈旧性骨折病例,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共检出16个椎体骨折,X线平片、CT及MRI检出率相同;X线平片明确诊断8例(67%);CT明确诊断10例(83%);MRI明确诊断12例(100%)。结论 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中,X线平片可作初检手段,CT对椎体陈旧性骨折定性诊断价值高,MRI可明确诊断。三者结合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X线平片、螺旋CT对脊椎骨折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脊椎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MRI影像学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80例椎体骨折病例均有脊椎曲度改变,X线平片、螺旋CT均能全部显示;对椎体骨折线、椎体骨折的显示,CT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X线平片的显示率分别71%、31%、CT优于X线平片。结论:X线平片是急性脊椎骨折的基础检查方法;螺旋CT的横轴位、多平面重建及3 D的联合应用能明确损伤部位、程度,立体直观,有利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技术的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9例脊椎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MRI影像学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89例椎体骨折病例的均有脊柱曲度改变,X线平片、螺旋CT及MRI均能全部显示;对椎体骨折线、椎弓骨折的显示,CT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X线平片和MRI的显示率分别为71%、32%、63%,CT优于X线平片和MRI;MRI显示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椎体骨髓挫伤(83%)比螺旋CT(68%)具有优势。结论 X线平片是急性脊柱骨折的基础检查方法;螺旋CT的横轴位、多平面重建及3D联合运用能明确损伤部位、程度,立体直观,有利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MRI对于脊髓损伤的改变和骨挫伤的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疲劳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对50例经临床随访或病理证实的疲劳性骨折患者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9例根据X线平片可作出诊断,11例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结合CT、MRI作出诊断。结论疲劳性骨折通常根据其临床表现、病史和X线平片即可作出诊断,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结合CT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各种影像检查方法 对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了4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男28例,女18例.病例均行普通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 X线平片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有限,CT及MRI对显示股骨头坏死表现各有特点.结论 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最具重要临床价值,其次为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牡丹江医学院大学生踝关节损伤后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评价三者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影像学诊断方法提供判断依据。方法:对我院21位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资料完整的踝关节运动损伤学生的影像学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这三种影像学检查的表现及诊断优缺点。结果: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断X线平片诊断价值有限,CT对关节积液及骨折显示较好,MRI对显示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的检出及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论:CT对骨折的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软组织及韧带损伤的检查MRI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颈段脊柱损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段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特征。方法 通过 9例颈段脊柱损伤病例资料 ,分析各位相的CT与MRI检查所见 ,总结骨结构、韧带与脊髓损伤的改变在 2种影像扫描上的主要征象。结果 CT与MRI在检查颈段脊柱损伤时 ,骨结构破坏、脊髓受压、出血和韧带损伤 ,均能明确显示其特异性表现。结论 CT与MRI在诊断颈段脊柱损伤方面均为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典型骨髓炎的X线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典型骨髓炎的X线表现,以与良(恶)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不典型骨髓炎的X线及临床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3例中,急性骨髓炎2例,慢性骨髓炎6例,骨脓肿5例,术前诊断正确仅5例,4例误诊为恶性骨肿瘤,4例误诊为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结论全面分析不典型骨髓炎的X线及临床表现,了解病变的病理特征及演变趋势,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对长骨骨髓炎和骨肉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长骨急、慢性骨髓炎和56例长骨骨肉瘤病人X线、CT和MRI征象。结果骨髓炎组和骨肉瘤组比较,破坏周围松质骨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跨过骺板侵犯骨骺、骨皮质改变、骨干髓腔形态改变、MR检查中病变在脂肪抑制T2WI边界清晰、骨膜新生骨类型、死骨形成以及松质骨内脓肿差异有显著性(χ2=9.050~20.647,P<0.01;P=0.001、0.000)。结论病变是否跨越骺板累及骨骺、骨干髓腔形态改变和骨皮质改变对骨髓炎及骨肉瘤鉴别具有一定价值。MR检查中病变在T2WI压脂像中边界清晰和X线检查中CODMAN三角形成是诊断骨肉瘤的可靠征象,髓腔内脓肿和死骨形成是骨髓炎的特异性征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骨骨端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及X线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2例经临床手术或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长骨骨端恶性骨肿瘤的X线影像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讨论。结果本组资料显示,骨转移瘤的主要X线表现是溶骨性破坏;而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除骨质破坏外,尚可见瘤骨和骨膜反应。本组X线片可明确诊断13例,5例考虑为恶性骨肿瘤,但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1例考虑为生长活跃,1例误诊为良性骨肿瘤,2例误诊为急性骨髓炎。结论目前,X线平片仍然是长骨骨端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检查和诊断方法,CT及MRI影像对显示肿瘤内部表现及软组织改变优于X线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联合CT、X线对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5例疑似急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急性骨髓炎患者与非急性骨髓炎患者血清中PCT、CRP水平,对比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骨髓穿刺确诊急性骨髓炎48例,病变部位主要分布于股骨远端20例(41.67%)、胫骨近端15例(31.25%);急性骨髓炎患者血清中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血清CRP、PCT、CT、X线联合检查与急性骨髓炎诊断相关的ROC曲线下方的面积大小(AUC)为0.90,高于CRP、PCT、CT、X线单独检测的0.58、0.63、0.64、0.70(P<0.05)。结论血清PCT、CRP检测联合CT、X线能有效提高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骨梗死急性期X线、CT表现为干骺端骨质疏松,MRT1WI骨梗死灶中央部分呈等至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T1WI骨梗死灶边缘呈环形低信号,T2WI呈环形高信号;亚急性期X线、CT表现为小的虫噬样改变,伴有斑点状钙化,MRT1WI骨梗死灶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T1WI骨梗死灶边缘呈环形低信号,T2WI呈环形高信号;慢性期X线、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是诊断骨梗死急性期的最有效方法,在急性和亚急性期,MRI优于X线和CT,在慢性期,X线、CT和MRI均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ACPC)载药核心块状同种异体骨治疗小段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CPC载药核心块状同种异体骨治疗36例小段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ESR及CRP、X线摄片和CT扫描;随访时间为13 ~24个月,平均18.5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未见明显全身反应,31例局部软组织愈合好,窦道消除,X线显示ACPC与骨髓炎清除区局部骨质直接愈合,CT示界面处未见间隙存在,基本恢复骨缺损处的解剖形状,I期治愈率为86.1%.另5例需要第二次清创、ACPC载药核心块状同种异体骨植入填充手术后获治愈.结论:ACPC载药核心块状同种异体骨对小段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具有治疗彻底、骨缺损修复好、能较好恢复负重肢体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近年明显增加,普通x线检查早期诊断是十分困难的,但CT检查则可显示早期病变。本文报告了经CT检查并经随访证实为脊椎化脓性骨髓炎2例,其CT表现为脊椎四周软组织肿胀或脓肿和椎骨破坏。对可疑病例应行CT检查,可及早诊断。  相似文献   

19.
姚强 《西部医学》2014,(4):515-517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及MRI对于诊断骨梗死的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6月~2012年10月拟诊为骨梗死的28例共59个部位患者的X线平片、CT和MRI等影像学资料,并以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确诊为对照,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诊断骨梗死的价值。结果 28例患者X线平片、CT和MRI诊断骨梗死的真阳性、假阳性、假阳性和真阴性的例数分别为X线平片:32、2、24和1个部位;CT:42、1、14和2个部位;MRI:56、1、0和2个部位。故相对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X线平片:33.3%、57.1%、55.9%、94.1%和4.0%;CT:66.7%、75.0%、74.6%、97.7%和12.5%;MRI:66.7%、100%、98.3%、98.2%和100%。结论 3种诊断骨梗死的影像学检查中,X线平片和CT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低于MRI,但三者的特异性均不高。MRI对于骨梗死早期病变诊断显著优于X线平片和CT,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诊断早期骨梗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讨论胆管癌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1 4例胆管癌经CT扫描后梗阻部位、病变形态、密度及胆管的改变 ,该病CT主要征象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本组 1 4例胆管癌经CT检查均有特异性征象 ,与胆管囊肿等主要良性病变有明显的影像区别。结论 CT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较清晰的显示胆管癌原发病变、胆管扩张程度及对周围浸润范围 ,在早期发现胆管癌和评估预后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