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黄解毒片致药物性肝病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56岁,因乏力、恶心1周,发热、呕吐1d来我门诊就诊。既往无其他疾病史,因习惯性便秘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近3年。体检:体温38.4℃,脉搏88次/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巩膜轻度黄染,无肝掌和蜘蛛痣,无皮疹。腹部平坦,质软,肝及肋下1cm,质韧,边缘整齐,表面光滑,轻度触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少。实验室检查:周围血WBC8.8×109/L,嗜酸细胞6%,凝血酶原时间无延长。肝功能检测:ALT108U、ALP28U、GGT76U、TBIL43umol/L、TP72g/L、A4.0g/L,G3.2g/L。B超示左肝前后径7.8cm、上下径10.8cm,右肝斜径15.3cm,门静脉主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不断增多,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1993年6月至1999年10月,我院收治药物性肝病患者5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8例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20~80岁。均符合以下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1用药后1~4周(或更长时间)出现肝病表现;2初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3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6%;4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损害的临床和病理征象;5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阳性;6用药前各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HBsAg、抗HBc、抗HAVIgM、抗HCV、抗HEV等)均阴性;7再次给药又发生肝损害。标准1加2~7中任何2项即可考虑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122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共12类药物与药物性肝病有关,前5位依次是抗结核药、中药、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及抗痛风药。②临床表现不同。③临床分型以急性多见,其中肝细胞损害型为49.6%。④停药后保肝治疗预后较好。结论药物性肝病是临床上较常见和易被忽视的疾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5.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药物性肝病(DILD)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随着新药不断研发和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引起人们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视及研究。此文主要就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杨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2,11(1):44-44
患者 ,女 ,2 7岁 ,因停经 46天入院 ,2 4天前口服息隐片做药物流产 ,服药 2小时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后每隔 12小时服一片 ,共服 4片 ,每于服药后症状加重 ,曾认为是“息隐片过敏” ,停药。于开始服药后第 4天行清宫术。术后无发热 ,腹痛等症状缓解。入院 6天前恶心、纳差加重 ,呕吐为胃内容物 ,并出现肤黄、眼黄 ,小便如浓茶水样 ,无腹泻 ,无黑便及陶土色大便。以“黄疸待查”收住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 :T 3 6℃ ,P 82次 /分 ,R 2 1次 /分 ,BP 110 /70mmHg ,神志清 ,皮肤轻度黄染 ,无皮下出血点 ,无肝掌及蜘蛛痣。巩膜黄染 …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药物性肝病病理表现多种多样,肝内所有细胞均会受到药物的影响;而所有类型的肝损伤均可由约物引起。急性肝炎是最常见类型,又分为急性肝细胞性肝炎、急性胆汁淤积、混和型急性肝炎。此外还可出现急性肝坏死、慢性肝炎和(或)肝硬化、肉芽肿性肝炎、脂肪肝、血管损害、胆小管损伤的急慢性胆管炎、甚至肿瘤。 相似文献
9.
10.
36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分析36例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方法 根据患者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实验、血清标志以及停药后的效应作出综合判断。结果 引起肝病的有关药物中,抗结核病药占27.8%,解热镇痛抗炎药占25%,抗肿瘤类药占8.3%,中草药类占8.3%,抗菌药占5.6%,抗真菌药占5.6%。其它类药包括性激素类、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降血糖药、抗甲状腺药、 相似文献
11.
重视药物性肝病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早已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但在实际工作中 ,药物性肝病往往被忽略或误诊。据报道 ,在诊断为“肝炎”的病人中 ,约1 0 %~ 2 0 %为药物性肝病 ,在老年病人中此比例可更高。这是因为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 ,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的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和血管病变等。另一方面是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不足 ,当病人发现血清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 (ALP)或γ 谷氨酰转肽酶(γ GT)增高时 ,如血清病毒标志阴性 ,往往被诊断为非甲~非戊型肝炎 ,或原因不明的病毒性肝炎 ,而忽视了曾有服药的病史。特别在慢性乙… 相似文献
14.
药物性肝病临床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31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掌握。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31例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判断,部分患者结合肝活检组织学检查可使诊断更为明确。结果引起肝病的相关药物中.抗菌素类药占22.6%(7/31),中药占19.3(6/31),抗结核类药占12.9%(4/31),抗肿瘤类药占9.6%(3/31),解热镇痛类药9.6%(3/31),抗甲状腺类药6.4%(2/31)、其他药物占6.4%(2/31),另有4例(12.9%)用药不详。临床分型:急性药物性肝病26例,慢性药物性肝病5例。临床表现根据药物不同作用机制而有所不同,住院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和转氨酶升高。经停药并给予保肝解毒治疗,30例预后良好,有1例用抗结核药物患者致肝硬化。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病42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临床药物种类的增多,药物所致肝损害已引起广泛关注。我们自1998年4月-2002年4月采用国产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GSH,商品名:阿拓莫兰)治疗药物性肝病42例,随机设立对照组30例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将收住院的72例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37.7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临床药物性肝病10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总结近年来药物性肝病的情况,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调查1999-2004年各种药物致药物性肝病109例,分析统计每年药物性肝病发病例数的变迁及临床情况.结果: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甲亢药、中草药、抗结核药是主要的损肝药物.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逐年增加的,肝损伤发生时间因所用药物不同而差异很大,无临床症状者占22.94%,有症状者占77.06%.慢性药物性肝病7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102例(肝细胞损伤型67例,胆汁淤积型23例,混合型12例);治愈17例,好转81例,未愈10例,死亡1例.结论:药物性肝病多数表现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少数为慢性肝损伤,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药物性肝病的早期诊断与重视程度和认识有关,加强规范合理用药及用药监测可以预防本病.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105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部分病例误诊原因分析,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及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自1996年1月-2001年12月住院的药物性肝病患者共105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38例,年龄12~75岁,平均42.2岁。既往有肝病史41例,其中甲型肝炎7例,戊型肝炎1例,酒精性肝炎2例,药物性肝炎4例,急性乙型肝炎5例,HBsAg携带者22例。诊断标准:①有明 相似文献
20.
药物性肝病378例病因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病因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再认识。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药物性肝病患者3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1997年Maria药物性肝损害评分系统重新评价。结果药物性肝病60%以上的患者有乏力、纳差及身目黄染,肝功能损害以ALT、AST、GGT及TB变化为主,且依据Maria评分≥15分的为82.01%(310/378),其中用药与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关系:①用药至症状出现或检查异常时间4d~8周占289例(76.46%);②从停药至症状出现时间为0~7d、8~15d、>16d的患者,分别为38例(10.05%)、42例(11.11%)、9例(2.38%);③停药至检查正常的时间,胆汁淤积<6个月,或肝细胞损伤<2个月者达305例(80.69%)。结论药物性肝病患者临床表现存在很大差异,且与用药关系较隐蔽,易误诊、漏诊。联合用药或用药加环境因素,以及用药前HBsAg阳性或长期饮酒会加重肝损害,使用中成药保健引起者近年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