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在青壮年人与老年人中的区别。方法调查了确诊的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3名,作为青壮年病例组;确诊的老年心肌梗死病人165人(>55岁),作为老年病例组。通过面对面询问病人或其家属收集资料。结果青壮年组与老年组相比,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是精神压力过大、饮酒、超重,其中精神压力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组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不论是收缩压高还是舒张压高,均与老年组发病有关;高胆固醇、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史以及吸烟在两组病人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精神压力过大,其次是饮酒与体重超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在青壮年和老年是不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危险因素是指在群体中由于某一因素的存在使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增高,而当其被消除后又可使该发病率下降。冠心病危险因素目前已公认的有年龄、性别、体力活动、饮食习惯、吸烟史、家族史、体质量、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其中致病性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总胆同醇升高、血糖升高。促发性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长期静坐、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性、行为、社会经济状态、种族、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文亚莉  汪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61-4162
目的探讨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00例MOFE患者,采用统一设计的病例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慢性疾病、入院时有关血检测项目。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发病危险因素,再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OF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肾衰竭、胃肠衰竭、慢性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红细胞计数、血清蛋白,血尿素氮、空腹血糖是影响MOF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应加强对相关慢性疾病的治疗,一旦发现上述发病诱因应积极治疗,早期预防MOFE的发生,降低MOFE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影响因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 ,发病年龄也有下调 ,3 6~ 4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非少见。冠心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肥胖 ,特别是糖尿病发病率增加。本文分析我院近 5年来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及危险因素等情况 ,并与 80年代的资料进行比较 ,以期探讨近年来AMI发病趋势。1 资料与方法由病案室选调 80年代末 (1987年 1月 1日至 1991年12月 3 0日 )和 90年代末 (1995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3 0日 )中住院的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病志 ,采集各个病人的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是人类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二者有着相似的危险因素和共同的病理基础,但不同危险因素对二者作用强度存在差异。认识各种危险因素对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强度、特点,有助于更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了比较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在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心肌梗死的作用,应用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测定104名心肌梗死患者及104名对照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值,同时测定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年龄,尿酸,肌苷和体重指数等。结果发现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OR=1.066),高血压(OR=1.128),高胆固醇血症(OR=6.511)和同型半胱氨酸(OR=2.875)等因素与心肌梗死的OR值有显著性,提示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相比对心肌梗死的影响较大,与心肌梗死呈较强联系。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砷中毒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评估p16甲基化在地砷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项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0例病例选自病区确诊的地砷病患者,对照分别选自病区和非病区各40例健康人;采用标准化问卷进行调查,获取病例和对照组的有关暴露因素: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技术,测定血样p16基因甲基化水平;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处理资料。结果病例与病区对照组分析结果表明,饮水含砷量(OR=4.2,P〈0.01)和饮水年限(OR=1.192.P〈0.05)对地砷病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16甲基化测定结果表明,病例组与非病区对照组比较,对地砷病发病的影响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R=10.0,P〈0.01)。结论饮水含砷量、饮水年限和p16基因甲基化可能都是地砷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是,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地砷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这对阐明地砷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71例青年人心肌梗死患者和157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男性[OR=12.368,95CI%(1.379,23.343)],吸烟[OR=3.922,95CI%(0.362,11.324)],酗酒[OR=3.322,95CI%(1.128,12.343)],冠心病家族史[OR=6.34,95CI%(1.234,12.342)]是青年人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有自身的特点,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降低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虽然女性心肌梗死(MI)的发病年龄平均比男性晚10年,但其病死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仍然占首位。本文报告作者对老年女性MI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进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2004-2005年北京及沈阳城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初步估计和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方法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426例,以性别和年龄为匹配因素,为每位患者匹配健康对照1例.结果 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了8个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大量吸烟、糖尿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豆类摄人较少、心理压力较大、海鱼摄入较少、文化程度较低及6个月内曾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其OR值依次为3.170、2.835、2.243、2.243、2.138、1.740、1.572和1.515;ARP值依次为71.53%、58.33%、54.05%、40.81%、56.85%、41.53%、48.62%和54.00%;PARP值依次为38.79%、10.40%、4.69%、33.72%、36.03%、24.96%、29.56%,14.83%.结论 2004-2005年,对我国北京和沈阳城市居民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危害最大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大量吸烟、心理压力较大、豆类摄入较少、文化程度较低、海鱼摄入较少、6个月内曾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糖尿病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 分析1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生活方式因素等以及入院后血糖、血脂、尿酸、纤维蛋白原等生化资料.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病发病率、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脑梗死患者(P<0.01或P<0.05).结论 高血压与TC、LDL-C水平作为发病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密切程度高于心肌梗死;纤维蛋白原和尿酸异常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中可能有更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病理特征,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以ST段抬高为主。老年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本研究拟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旨在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发病特点,以提高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5岁以下女性AMI患者29例和45岁以上女性AMI患者189例,并对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病死率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5岁以下女性AMI组高胆固醇血症5例(17.2%),其总胆固醇[(5.11±0.15)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34±0.59)mmol/L]水平均明显低于45岁以上女性AMI组。与45岁以上女性AMI组相比,45岁以下女性AMI组有典型胸痛者多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45岁以下女性AMI组非阻塞性病变多见,三支病变少见;27.6%的梗死相关血管表现为正常。结论45岁以下与45岁以上女性AMI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应注意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科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确诊为肝细胞癌(HCC)患者15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癌家族史、饮酒史、血小板计数、HBsAg阳性、血清HBV DNA和肝硬化等7个因素具有显著性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1,OR=1.077)、肝癌家族史(P=0.008,OR=4.351)、血小板计数异常(P=0.004,OR=9.071)、HBsAg阳性(P<0.001,OR=16.418)、HBV DNA(P=0.004,OR=6.345)和肝硬化(P<0.001,OR=9.315)为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了解HCC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及时抗病毒和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可能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老年女性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死亡组及非死亡组的16项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糖尿病、血清心肌酶、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病变程度及心肌梗死后延展等8项因素,在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糖尿病、血清心肌酶增高、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病变程度及心肌梗死后延展等是老年女性AMI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归性分析46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死亡组与非死亡组的23项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力衰竭、糖尿病、血清心肌酶、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病变程度及心肌梗死后延展等7项因素在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心力衰竭、糖尿病、血清心肌酶、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病变程度及心肌梗死后延展等是老年AMI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结果 3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以吸烟为主。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无明显差异。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以冠心病危险因素为主进行早期预防,重点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与AMI传统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方法:随机选择60岁以上的冠心病(CHD)患者143例,其中AMI组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选择同期入院与CHD患者具有性别及年龄可比性且排除CHD诊断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并检测各组Hcy水平,综合分析。结果:血清Hcy水平AMI组较UAP、SAP及对照组,UAP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高Hcy血症发生率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UAP组及SAP组比较无显著差异;AMI组与对照组比较,性别、年龄、吸烟率、体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Hcy血症患病率则老年A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血清Hcy水平均是老年AMI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AMI的发生率高Hcy组显著高于Hcy水平正常组(均P0.05),但吸烟率、BMI、年龄、性别则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血清Hcy是老年AMI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Hcy水平升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促进多种危险因素的相互聚集并发生AMI。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聚集及治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危险因素聚集、再灌注治疗及口服药物治疗方面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间住院的105例老年(≥60岁)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的77例非老年(<60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高血压患病率(70.48:50.65)、高血压病程(12.88年:8.20年)、糖尿病患病率(40.95:22.08)及HDL-C水平(1.104mmol/L:1.014mmol/L)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吸烟史(51.43:80.52)、吸烟量(21.60支/d:27.80支/d)、冠心病家族史(1.90:12.99)及TG水平(1.380mmol/L:1.862mmol/L)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老年组溶栓(10.48:22.08)、β受体阻滞剂(51.43:72.73)、阿司匹林(67.62:89.61)及氯吡格雷(70.48:87.01)治疗率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STEMI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更高,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及血脂异常情况相对低,溶栓、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治疗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恢复期(心肌梗死28 d后)出现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全部212例因AMI入住长征医院治疗且无房颤病史的患者一般情况,相关检查结果,以及心肌梗死1年内后续治疗、转归情况,并对可能影响患者恢复期新发房颤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P<0.05,OR=5.61),高血压病(P<0.05,OR=5.89),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1,OR=6.3),未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P<0.01,OR=6.01),糖尿病(P<0.05,OR=3.59)以及出院后无法耐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P<0.01,OR=6.1)等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 AMI患者恢复期出现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为高龄,高血压病,LVEF降低,未行急诊PCI术,糖尿病以及出院后无法耐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