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和商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包皮环切术的290例患者,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145例(A组),应用商环手术145例(B组)。分别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勃起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水肿、出血、感染、切口开裂)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勃起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两种包皮环切术均获得满意效果。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法可明显减轻围手术期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水肿、出血、感染、切口开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商环手术后出血和皮下血肿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传统环切法与商环环切法在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确诊包皮过长、包茎,与患者沟通,按患者要求随机选择手术方式,麻醉后行不同方式的包皮环切术。结果:商环环切法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疼痛时间相对较短,不需换药,疤痕小,美观性好等优点。结论:对于包皮过长、包茎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商环包皮环切术为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及商环内环内置法行包皮环切缝合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3年6月—2015年12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包皮环切术的260例患者分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术组(n=140)、商环术组(n=120)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外观满意率、治疗费用等有无差异。 结果 2组手术病例均顺利完成,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与商环内环内置法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包皮环切术相比,商环内环内置法术后24 h以内疼痛评分高(P=0.002)。与商环内环内置法包皮环切术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术后感染、水肿、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1)。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明显比商环内环内置组短(P<0.03)。但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的费用相较于商环内环内置法更高(P<0.001)。 结论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而且在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较商环内环内置法及传统法更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商环包皮环切手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手术技巧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皮过长的有1067例,包茎为133例,其中伴有炎性增厚18例.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时间3—10min,平均4.3分钟;术中无出血,术后观察麻醉反应30分钟后,可自行回家.术后一般不需输液,口服消炎药即可.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口愈合整齐、外形美观.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无出血,痛苦少,外形美观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总结成年男性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对210例成年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均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66±0.799)min,术中出血量(3.36±0.885)ml,术后伤口感染8例,伤口出血2例,伤口裂开1例。结论: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外观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新型套扎器与商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新型套扎器与商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各3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外观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术后6h、拆坏前夜、拆环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商环组比较,套扎器组患者术后切口裂开、包皮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生症发生率均较低,愈合延迟率亦较低,愈合时间较短,外观满意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型套扎器与商环包皮环切术均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疼痛较小等优点,其中新型套扎器在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外观满意度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应用中国商环对160例患者(包茎18例,包皮过长142例)行包皮环切术,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160例,手术时间为3~5 min,手术过程无明显出血,去环后伤口无裂开.术后继发性出血1例,经加压包扎换药后愈合;轻度感染2例,不同程度水肿25例,去环后逐渐消失.随诊2个月,去环后包皮创缘完全愈合时间为10 ~ 13 d,1例创缘右侧轻度隆起,其他患者创缘整齐无瘢痕,外观满意度高.结论 利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具有简便、安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李健  李殿启  赵晓光 《浙江医学》2017,39(12):1023-1024,1035
目的比较传统包皮环切术、商环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传统包皮环切术152例、商环手术140例、DCSD手术196例的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外观满意度及围手术期费用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随访至切口愈合。传统包皮环切术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疼痛明显,但创面愈合最快。商环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明显,易发生局部水肿、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DCSD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无切口感染或裂开等并发症发生。3组患者外观满意度、围手术期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SD手术组外观满意度、围手术期费用均最高(均P<0.05)。结论3种术式疗效均令人满意,各有优缺点。其中DCSD手术简单快捷,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最高,更适合在门诊成年患者中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成年男性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术与CO2激光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336例成年男性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68例行商环包皮环切术(商环组),168例行CO2激光包皮环切术(激光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术后血肿、包皮水肿、术后感染、伤口裂开及包皮外观满意率。结果商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血肿、包皮水肿、术后感染及包皮外观满意率等方面均优于激光组,但两者的术中出血量,伤口裂开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外观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应用"商环"行包皮环切与传统包皮环切术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7例包皮过长、包茎患者,行商环包皮环切术81例(商环组)、行传统包皮环切术86例(传统组)。对其术式优越性、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商环包皮环切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阴茎美观方面优于行传统包皮环切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商环"行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商环内置法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80例包茎及包皮过长患儿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对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80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11例商环延迟脱落来院予以去除,其中2例系带水肿明显予以红外线理疗后水肿消失。结论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干预对于商环内置法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非常重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法、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传统法、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比较情况。结果: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术后包皮水肿发生率、术后手术满意度方面较,传统法包皮环切术有明显优势,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术后愈合时间较商环包皮环切术有明显优势,传统法的术后愈合时间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无明显差异,在术后血肿发生率方面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较前二者均高,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血肿、术后手术满意度方面较传统法有明显优势,是包皮环切术优先选择的方法,但在术后愈合时间不如传统方法,故行包皮环切术方法的选择要结合患者的意愿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方法,以便使患者达到最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分析传统包皮环切手术、商环手术和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手术治疗青年战士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解放军第四一三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行包皮环切手术的青年战士患者48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传统包皮环切手术152例、应用商环手术140例、应用DCSD手术196例.分别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外观满意度.结果 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疼痛明显(P<0.05);商环组易水肿,切口感染和裂开几率高,恢复时间长(P<0.05).DCSD组手术快速,无术区感染和切口裂开,创面愈合时间短,满意度评价高(P<0.05).结论 一次性环切缝合器手术简单快捷,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最高,更适宜在青年战士包皮过长人群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商环包皮环切吻合器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方法使用商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30例,包皮过长55例。结果手术时间短,切除整齐美观,疤痕少,去环后伤口裂开2例,轻度水肿10例,继发性轻度出血1例。结论商环包皮环切吻合器是一种创新,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总结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套扎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对106例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应用新型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套扎术。[结果]106例患者手术均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min(5-15min)。术中无一例中转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术后均无吻合器脱落,无出现迟发出血及血肿形成。手术开展初期,因包皮系带保留过长影响美观者l例,拆除套扎环后包皮吻合口裂开者l例,另拆环后包皮左右两侧不对称者2例。余102例拆环后包皮切缘愈合良好,外形整齐美观。[结论]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套扎术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无出血、疼痛轻。术后无需换药。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16.
Tara钳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3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Tara钳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84例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应用Tara钳行包皮环切术。结果:384例手术时间3~10 min,出血量1~7 ml,术中无需结扎止血,无血肿发生。均外形美观,切口整齐。结论:应用Tara钳行包皮环切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切缘整齐美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王肖  钱永  杜永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1):1480-1483
目的:探讨商环包皮环切术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成年人130例,其中采取商环包皮环切手术78例(商环组),传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52例(袖套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商环组术后2周内疼痛均较袖套组明显(P<0.01),商环组术后3周和4周基本恢复术前基础水平,疼痛程度均轻于袖套组(P<0.01)。术后2周内商环组患者情绪变化均较袖套组大(P<0.05~P<0.01);2组术后3周和4周情绪变化基本恢复术前基本水平。商环组患者术后3 d日常活动明显优于袖套组(P<0.01),2组术后3周和4周日常活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商环组患者术后1~2周体能综合评分和术后3d至2周思想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袖套组(P<0.01)。术后6周包皮环切手术后患者自慰相对困难,自慰快感减低,但对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2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各有侧重,包皮环切手术对性生活质量无明显的提高,对自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包皮环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疗效。方法对185例诊断为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行包皮环扎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85例患者中,4例出血,2例系带撕裂,1例因包皮厚、韧性强而转行包皮环切术,1例切口感染,1例结扎环嵌顿,其余患者无出血及感染,术后3月随访,切口平整,外形美观。结论包皮环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国商环在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和优缺点.方法我科自2010年至今在全麻下,应用商环行小儿包茎(266例),包皮过长(234例)的包皮环切术,对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外观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时间(7~10min),主要并发症为水肿38例(7.6%),伤口裂开4例(0.8%),出血16例(3.2%),脱环时间(14~20日),术后伤口完全愈合时间(21-28日),术后伤口均整齐,外型美观,家属均满意。结论使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率低,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20.
殷祖进  邓天桃 《吉林医学》2013,(29):6099-6100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手术时间短,不需止血,愈合后外观美观,但费用较高,愈合时间较长,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有相关要求的患者可选择吻合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