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新安医家吴澄,在其著作《不居集》中,首次提出"外感致虚"学说,并列医治虚损三法,其中"理脾阴法"是脾胃分治学说的一大历史性跨越。从理脾阴治疗虚损的角度,其独创中和理阴汤、理脾阴正方、资成汤、升补和中汤、畅郁汤、理脾益营汤、培土养阴汤、参脉保金汤、味补汤九方。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其理脾阴的九方用药特色,即区分阴阳脾胃同治、甘淡平和气阴双补、血肉有情滋阴补血、芳香轻清升发脾阳、药食同源益气健脾、补土生金润燥合宜、小剂缓投后施丸药,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脾胃疾病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清代吴澄外损致虚说、理脾阴说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瘥后期的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瘥后期的基本病机、临床表现与吴澄的外损致虚理论具有一致性,对新冠肺炎瘥后期的治疗可以借鉴吴澄理脾阴大法进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瘥后期的病后调理可以参考吴澄的药食同补和病后进食建议进行。对于外感瘥后期,吴澄的外损致虚说和理脾阴说强调调补脾阴,以培土生金为治疗大法,对新冠肺炎瘥后期的调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理脾阴正方对脾阴虚证大鼠血清胃动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等复合因素塑造脾阴虚大鼠模型,应用理脾阴正方进行治疗,观察模型组和给药组血清胃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胃动素含量明显下降,给药组药物对提高血清胃动素含量有显著疗效。结论:脾阴虚时血清胃动素含量下降,理脾阴正方可能通过增强营养物质供给促进胃动素合成,起到提高胃动素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历代医家治脾胃,多重脾阳而忽脾阴,新安医家吴澄较系统地阐述了理脾阴之说。徐经世根据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结合前贤“理脾阳”“养胃阴”的思想,提出“补不峻补,温燥适度;益脾重理气,养脾用甘平”的理脾阴观点,弥补李东垣脾胃学说之未备,与叶桂“养胃阴”之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中医脾阴虚理论”的成果转化及其推广应用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脾阴虚理论研究”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创意和精辟的论述,填补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运用脾阴虚理论来指导临床能卓有成效地提高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的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的诊治效果。如何将这一研究成果所创制的理、法、方、药应用于实践,转换成生产力,造福于人类,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对此成果转化及其推广应用提出了积极建议,可供探讨、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脾阴虚证大鼠回肠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在理脾阴正方干预下发生的变化,分析理脾阴正方通过滋养脾胃、舒展脾气之法以改善脾阴虚证的作用机理,探讨其对能量代谢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采取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之法建立脾气虚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辛热伤阴法复制脾阴虚大鼠模型,对健康对照组、脾阴虚模型组、脾阴虚中药反证组用比色法检测大鼠回肠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结果:(1)脾阴虚模型组回肠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果有统计意义。(2)脾阴虚中药反证组回肠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明显高于脾阴虚模型组(P0.05),结果有统计意义。结论:理脾阴正方能够提高脾阴虚模型大鼠回肠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纠正脾阴虚证,其作用可能与细胞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
理脾阴正方出自新安医家吴澄《不居集》,由人参3克,白芍、山药、扁豆、茯苓、莲肉各6克,甘草、河车各2.4克,橘红2克,荷叶一角,老米一把组成。其组方原则是“芳香甘平之品,培补中宫而不燥其津液。”有滋补脾阴、舒展脾气之功,乃针对脾阴虚而设。临床上凡经辨证病机属脾阴虚者,投此方收效较佳,现举数案如下:  相似文献   

8.
脾阴,脾阴虚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脾胃学说理论以及临床中,一般多侧重于脾阳、胃阴,而对脾阴、脾阴虚较少提及。事实上,对脾阴、脾阴虚的阐述古已有之,只是不够系统、完整。近年来有关脾阴与脾阴虚研究文章增多,今择其要者述评如下。1脾阴1.1历代医家论述有关脾阴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内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吴澄《不居集》外感虚损之病因、症候表现、治法的研读,总结吴澄用"理脾阴"之法医治外感虚损之要素与特点,从而得出理脾阴九方注重填精血,升脾阳,养阴益气,阴阳调和,润燥合宜的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10.
从阴阳一体观的角度,结合历代医家的理论,指出了脾阴与脾阴虚的客观存在性,认为脾阴可能是脾脏的阴液,也可能是促进脾气功能的因素;其具有濡养与统血的作用,并与脾阴相互促进;脾阴虚临床表现兼具脾虚与阴虚主症;其治疗以甘淡之法,温中养阴、升提布津、清燥救阴。  相似文献   

11.
《不居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部专论虚劳病的总结,但其中对于脾胃理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吴澄在《内经》理论基础上,既吸收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又熔入了朱丹溪的养阴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脾阴的思想和治疗法则,充实和完善了中医的脾胃理论。  相似文献   

12.
医话二则     
治病当先理脾胃 李东垣说:“饮食不节,则胃先受病;劳倦者,则脾先受病……虚劳日久之人,诸药不效,皆为无胃气故也”。是故,治病当以理脾胃为其先。吴澄有“理脾阴正方”一首,实承此义,其方补脾阴而不碍胃阳,培中宫而不燥津液。余1969年春,遇一患慢性肾炎者,全身浮肿,下肢肿甚,其面苍白,  相似文献   

13.
对新安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提出的"外损致虚说"以及由此学说自创的"解托六方""补托七方""理脾阴九方"进行研究,分析艾滋病与"外损"病因、病机的相似之处,指出可基于吴澄的"外损致虚说",采用其自拟方"解托六方""补托七方""理脾阴九方"治疗艾滋病,为艾滋病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且为艾滋病的分阶段中医论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试论脾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概念、生理功能、病理及治疗4个方面对脾阴进行了浅析,认为脾阴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它是对脾脏的濡养、成形和制约阳热等生理功能的一个概称,其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脾阴虚证,并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甘淡实脾的治疗法则3个方面对脾阴虚证进行了讨论,冀使脾阴学说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清代新安医家吴澄倾尽毕生所学撰有虚损专著《不居集》,总结前人治虚经验,首创“外感致虚”理论学说,并倡言理脾阴之法治疗虚损,用药力避寒凉,喜用芳香甘平,自成一家之言,为现代临床治疗虚损疾病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名萎缩性胃炎,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伴有嗳气,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症状,是一种病因病机尚未明确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也是一种癌前病变。脾阴学说是以注重脾阴亏损为理论的学说,有着举足轻重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在指导中医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本文从脾阴学说出发,探讨脾阴学说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生理功能关系,并参照现代医学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提出滋补脾阴法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作用。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脾阴虚在该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吴澄中和理阴汤为主,从脾阴虚角度治疗小儿厌食证,取得较满意疗效。本组观察50例,痊愈45例,好转5例。  相似文献   

18.
以历代医家补脾阴、温肝阳的治疗用药为例,说明脏腑阴阳属性并非规整划一。由此认为各脏腑生理上虽都有阴阳两方面的表现,但其在阴阳属性上可表现出不对称的特征,临床用药上应重视脏腑的这一生理特征,以真正做到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及ATP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阴虚组和滋补脾阴方药组,采用经典复合因素造模法(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结合耗伤阴液法)建立脾阴虚大鼠模型,使用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及ATP合酶活性变化及滋补脾阴方药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脾阴虚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均上升(P<0.01),ATP合酶活性增加(P<0.001);与脾阴虚组相比,滋补脾阴方药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均下降(P<0.01),ATP合酶活性减低(P<0.001)。结论 滋补脾阴方药能够改善脾阴虚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及ATP合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脾阴浅析     
一、脾阴之说发展过程 脾阴乃贮于脾中之营血、阴液和脂膏,是组成和濡养脾脏的特殊形质,其为水谷精微所化生,为脾脏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脾阴一说早在歧黄之典、南阳圣书中已初见端倪。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脾气不濡”,《灵枢·本神》说:“脾藏营”。而张仲景用麻子仁丸治疗脾约证诚开脾阴不足证治之先河,首次从临床上明确了脾阴不足的病理及证治特点。对此清代程应旄曾有过颇为精彩的阐发:“脾约者,脾阴外渗,无液以滋,脾家先自干槁了,何能以余阴萌及肠胃,所以胃火盛而肠枯,大便坚而粪粒小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