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细胞微小RNA (miR-3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36例SLE患者和23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ACD抗凝血,Real-Time PCR检测miR-31表达。分析SLE患者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肾脏受累程度指标(Renal-SLEDAI积分)及临床用药与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的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LE患者的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与SLEDAI积分和Renal-SLEDA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330,P=0.043; r=-0.337,P=0.044),与临床用药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及肾脏损害程度相关,作为重要生物标志物有可能为SLE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造血系统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坚 《浙江实用医学》2003,8(3):151-151,15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造血系统异常情况。方法:通过对82例SLE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发现贫血最常见,其中贫血并发血小板减少25例,并发白细胞减少13例,全血细胞减少4例,单纯血小板减少3例,溶血性贫血3例。结果:82例病人经过皮质醇激素及(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多数患者外周血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血小板及白细胞上升明显。结论:SLE可发生诸多造血系统改变,其中免疫性血细胞减少与SLE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刘荔军 《医学文选》2001,20(3):288-289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300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84例SLE患者PLT,MPV,PDW,并与6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SLE患者PLT,MPV,PDW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LE患者MPV,PDW的变化与病情明显相关。58例活动期病人MPV,PDW与26例非活动期病人相比,显著降低,结论:SLE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其疾病的诊治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荔军 《微创医学》2001,20(3):288-289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300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84例SLE患者PLT、MPV、PDW,并与6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SLE患者PLT、MPV、PDW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LE患者MPV、PDW的变化与病情明显相关,58例活动期病人MPV、PDW与26例非活动期病人相比,显著降低。结论SLE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其疾病的诊治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细胞微小RNA(miR-3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36例SLE患者和23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ACD抗凝血,Real-TimePCR检测miR-31表达。分析SLE患者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肾脏受累程度指标(Renal-SLEDAI积分)及临床用药与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的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LE患者的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与SLEDAI积分和Renal-SLEDA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330,P=0.043;r=-0.337,P=0.044),与临床用药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细胞miR-31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及肾脏损害程度相关,作为重要生物标志物有可能为SLE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SLE患者外周血液系统变化与自身抗体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受损发生率与SLE病情活动程度及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分析191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1例SLE患者有82.20%(157例)出现血液系统损害,其中贫血占63.87%,白细胞减少占52.88%,血小板减少占30.37%。单系血细胞减少占33.51%,两系及两系以上受损占48.69%。血液系统损害组中,抗U1RNP抗体阳性率为40.13%,低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58.82%;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率为24.84%,高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2.94%。单纯白细胞减少组和单纯血小板减少组ACL阳性率分别为23.81%和28.57%,高于无血液系统受损组2.94%。血液多系受损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68.82%高于单系受损组48.44%。SLE活动组154例,非活动组37例,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SLE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活动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65.38%高于非活动组37.04%。结论:SLE血液系统受损与病情活动性无关:抗ds-DNA抗体和ACL可能参与了SLE血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指数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指数包括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饭分布宽度(PDW),它们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是评估血小板功能,代谢及寿命的重要参数。鉴于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小板指数的研究,我们对26例SLE患者的血小板指数进行了检测,旨在了解SLE患者血小板变化的特点及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1.1测定对象自1993年3月~95年6月就诊的26例SLE作为研究对象、SLE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2年修订的分类诊断标准。其中男3例,女23例,年龄13~…  相似文献   

8.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损害的特征,将445例确诊的SLE患者根据血液学异常分为WBC减少组、PLT减少组、贫血组及全血细胞减少组,血液学正常的SLE患者为对照组.血液学正常94例(21.1%),血液学异常351例(78.9%),其中贫血249例(56.0%),白细胞减少123例(27.6%),血小板减少60例(13.5%),全血细胞减少38例(8.5%).贫血组患者的肾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系统损害的SLE患者血C3水平更低(P<0.05),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更高(P<0.01).贫血是SLE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之一,血液系统损害的SLE患者疾病活动明显,其血C3水平更低,SLEDAI评分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膜表面CD62p的表达水平,了解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测定SLE患者CD62p的表达水平.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BPC),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g)。结果:SLE患者CD62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PC低于对照组,CD62p的变化与BPC无关。结论:SLE患者CD62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大量血小板活化,参与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双重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全血细胞减少718例细胞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特点,以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对71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8例患者通过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可确定病因229例(31.89%),前三位病因分别是:急性白血病126例(17.5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5例(6.27%),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3.48%。)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的多种检查方法之一,大多数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要明确病因必须结合多项检查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细胞参数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儿童ITP 36例和AA 40例,运用ROC曲线分析,统计对比儿童ITP和AA的外周血细胞参数在两类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结果 除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外,大部分血细胞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鉴别两类疾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和0.95,血小板数鉴别两类疾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65。除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淋巴细胞计数外,多数血细胞参数鉴别两类疾病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结论 ITP和AA患儿的外周血细胞参数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深入分析外周血细胞参数能很好鉴别ITP和AA,使患者免于创伤性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的血液学异常。方法:40例pSS患者全部行外周血细胞分析,其中20例行骨髓形态学检查。40例pSS患者外周血细胞检查结果与正常值下限对比分析。结果:40例pSS患者均存在血液学异常,主要为血细胞减少,其中4例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109个/L,3例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2例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of the 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MDS?RCMD),1例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1例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cute myeloid leukemia?M2,AML?M2),1例合并B细胞淋巴瘤。结论:pSS相关的血液系统损害可波及一系、二系甚至三系,极少数pSS首发表现为MDS、TTP、AML和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累及血液系统,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骨髓除少部分正常骨髓象外。表现为感染性骨髓象、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等等,对我院收治的62例SLE患者血象和骨髓象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外周血象部分指标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异常改变,以期减低将有血液学异常的SLE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误诊率。方法收集2007~2012年收治的30例有血液学异常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例,以16例MDS病例为对照组。对患者血常规、骨髓象及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例中有15例呈全血细胞减少,9例贫血合并感染伴白细胞计数增高,6例贫血伴血小板减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6例都呈全血细胞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一系或二系不等的轻度病态造血,其中6例可见中性粒细胞假性派-胡(Pelger-Huet)畸形形态学改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二系或三系以上病态造血,中性粒细胞易见假性派-胡(Pelger-Huet)畸形;结论对全血细胞减少并伴随中性粒细胞假性派-胡(Pelger-Huet)畸形形态学改变的病例,应进行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除外SLE,避免将SLE患者误诊为原发性MD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外周血细胞炎症标志物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就诊于桂林市妇幼保健院的200例PCOS患者纳入PCOS组,另选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Pearson法分析外周血细胞炎症标志物与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细胞炎症标志物对PCOS发生的预测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PCOS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NLR、dNLR、PLR、LMR与SII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LH、T、HOMA-I...  相似文献   

16.
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迈瑞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对83例间日疟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参数及镜检白细胞形态改变进行分析。结果闻日疟患者WBC、HGB、RBC、肿低于对照纽,两纽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其降低程度依次为PLT、WBC、HGB、RBC;多数患者镜检白细胞可见“核左移”及单核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检测患者血细胞参数特别是血小板计数对间日疟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必须予重视。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三项参数对临床6种疾病的观察李志碧,刘长德(检验科)临床常规检验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C)来监测患者的出凝血状态。随着新型血细胞分析仪的不断推出,血小板检测项目增加,更有利于临床对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我们采用PC、血小板平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伴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对34例外周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WBE〈4×10^9/L,或Hb〈100g/L,或Pt〈100×10^9/L)的骨髓涂片进行回顾性细胞形态学检查,并与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以及14例健康对照者综合分析。结果34例SLE患者中24例(70.6%)骨髓发育不良,包括红系多核(三核或更多)10例(29.4%),巨幼样变8例(23.5%),Pelger—Hliet样畸形12例(35.3%),多核巨核细胞8例(23.5%),小型巨核细胞10例(29.4%)。结论在伴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中能观察到骨髓多系细胞发育不良,这些改变说明骨髓可能是SLE侵犯的靶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及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检测结果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诊断、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ITP患者与AA患者静脉血标本,用Sysmex XE 2100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血小板(PLT)、MPV、PDW、RP,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RP、MPV、PDW、P-LCR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网织血小板及多项血小板参数与正常人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而这两种均表现为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疾病之间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网织血小板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综合分析,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骨髓造血功能的评估及治疗疗效的评估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学异常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的30例 SLE 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骨髓细胞检查以及骨髓活检,观察其血象变化、骨髓象变化以及药物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本组 SLE 患者中,二系减少者10例(占33.33%),全血细胞减少者20例(占66.67%);(2)SLE 患者骨髓象的变化主要包括骨髓增生度、粒系增生情况、红系增生情况、淋巴细胞情况、血小板情况以及巨核细胞增生情况;(3)本组 SLE 患者治疗前后 Hb、WBC 以及Pt 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LE 骨髓损害主要为骨髓各系受抑,少数再生障碍,骨髓受累程度比外周血要轻,对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形态无异常者应警惕 SLE 可能;SLE 患者对相关药物的反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